安全评价论坛
标题:
乙酸丁酸纤维素酯(涂料用)
[打印本页]
作者:
safety
时间:
2007-7-31 21:19
标题:
乙酸丁酸纤维素酯(涂料用)
标准名称
乙酸丁酸纤维素酯(涂料用)
标准说明
本标准适用于以纤维素为基础原料,与乙酸酐、乙酸酐反应而制得的乙酸丁酸纤维素酯。
CAB15-1用作心电图纸热敏涂料、铝箔保护涂料添加剂,CAB15-2用作标牌底漆保护涂料,CAB55-1可作干、湿涂料的流平剂。
一、技术要求
乙酸丁酸纤维素酯应符合下列要求
项 目
指 标
项 目
指 标
CAB15-1
CAB15-2
CAB55-1
CAB35-1
CAB15-1
CAB15-2
CAB55-1
CAB35-1
乙酰基含量,%
30-35
30-35
≤5
34-40
水分,% ≤
3
3
2
2
丁酰基含量,%
13-18
13-18
≥50
13-18
游离酸,% ≤
0.06
0.06
0.06
-
特性粘度
0.9-1.3
1.3-1.7
≤0.6
≤0.6
熔点,℃ ≤
-
-
160
-
二、检验方法
1、乙酰基、丁酰基含量的测定
1.1 表观乙酰基含量的测定
1.1.1 试剂及溶液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c(NaOH)=0.5mol/L;盐酸标准溶液:c(HCl)=0.5mol/L;丙酮-甲醇溶液2:1或1:1(V/V);1%酚酞指示剂。
1.1.2 测定步骤
将样品粉碎并通过孔径0.4mm的分样筛,再于100—110℃干燥4h。
称取试样0.5g(准确至0.002g),置于250ml碘价瓶中,加入100ml丙酮-甲醇溶液(丁酰基含量10—20%时用2:1,20%以上用1:1)溶解后,用滴定管加入0.5mol/LNaOH标准溶液30ml及蒸馏水20ml,于50±1℃水浴中保温2h后取出冷至室温。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5mol/LHCl溶液滴定至溶液粉红色刚好消失。
同时做一空白试验。
表观乙酰基含量X(%)按式(1)计算:
X=[c(V1-V2)*4.3]/m*100 (1)
式中 c——HCl标准溶液浓度,0.5mol/L;
V1——空白消耗HCl标准溶液体积,ml;
V2——样品消耗HCl标准溶液体积,ml;
m——样品质量,g;
4.3——0.1mol乙酰基的质量,g。
1.2 乙酰基、丁酰基含量的测定
1.2.1 试剂及溶液
丙酮-甲醇混合液;
NaOH标准溶液:c(NaOH)=0.5mol/L;c(NaOH)=0.1mol/L;
乙酸溶液:c(CH3COOH)=0.1mol/L;
丁酸溶液:c(C3H7COOH)=0.1mol/L(用经两次分馏截取164—165℃馏分的丁酸配制);
磷酸溶液:c(H3PO4)=0.9mol/L(用85%H3PO461.5ml,蒸馏稀释至1000ml);
乙酸丁酯:丁醇含量≤2%,游离酸含量(以乙酸计)≤0.0025%。
1.2.2 分配比溶液的配制
准确量取丁酸9ml,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
准确量取乙酸6ml,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
1.2.3 分配比溶液的测定
分别吸取上述溶液25ml,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1mol/LNaOH溶液滴定,读取各自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Va、Vb毫升数。
丙分别吸取上述溶液50ml,置于100ml碘价瓶中,同时加入25ml乙酸丁酯加塞振摇1min,静置5min进行萃取。然后用25ml移液管吸取下层清液25ml,分别加酚酞指示剂几滴,用0.1mol/LNaOH溶液滴定,记下所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V1a、V1bml数。
乙酸丁酯对乙酸和丁酸的分配比Ka和Kb由式(2)(3)计算:
Ka=V1a/Va (2)
Kb=V1b/Vb (3)
式中 Va——萃取前乙酸液消耗0.1mol/LNaOH体积,ml;
Vb——萃取前丁酸液消耗0.1mol/LNaOH体积,ml;
V1a——萃取后乙酸液消耗0.1mol/LNaOH体积,ml;
V1b——萃取后丁酸液消耗0.1mol/LNaOH体积,ml;
1.2.4 样品分配比的测定
称取样品1.5g置于250ml碘价瓶中,加入100ml丙酮-甲醇溶液,完全溶解后加入0.5mol/LNaOH溶液50ml,于50±2℃水浴中保温2h,冷却至室温,抽滤。滤液转移至三口烧瓶中(如图1),用水浴加热蒸去丙酮、甲醇和水,蒸干后加入磷酸溶液35ml及蒸馏水50ml。移去受瓶中的溶液,水浴继续加热,真空蒸馏,并使接受瓶置于冰-盐水浴中保持0℃左右,蒸干后加入30ml蒸馏水,继续真空蒸馏至干。所有操作不一定做到定量的准确,但所得溶液中的酸必须与纤维素酯中的酸有相同的比例,馏液一般为100—120ml,为适应下一步萃取的要求,馏液酸度应在0.06—0.12mol/L之间。
取25ml馏液,加酚酞指示剂几滴,用0.1mol/LNaOH液滴定至终点,所需NaOH体积为V毫升数。
另取50ml馏液和25ml乙酸丁酯于100ml碘价瓶中,加塞振摇1min,静置5min进行萃取。然后吸取下层清液25ml,加几滴酚酞指示剂,用0.1mol/L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所需NaOH体积为V1毫升数。
馏液中酸的分配比K按式(4)计算:
K=V1/V (4)
式中 V——萃取前馏液消耗NaOH溶液体积,ml;
V1——萃取后馏液消耗NaOH溶液体积,ml。
纤维素酯中丁酸的分配比KB按式(5)计算:
KB=(Ka-V1)/(Ka-Kb) (5)
式中 Ka——乙酸在乙酸丁酯中的分配比;
Kb——丁酸在乙酸丁酯中的分配比;
V1——萃取后馏液消耗NaOH溶液体积,ml。
纤维素酯中乙酸的分配比KA按式(6)计算:
KA=1-KB (6)
纤维素酯中乙酰基含量X1(%)按式(7)计算:
X1=KA*c (7)
纤维素酯中丁酰基含量X2(%)按式(8)计算:
X2=KB*c*71/43=1.6512KB*c (8)
式中 71——每摩尔丁酰基的量,g;
43——每摩尔乙酰基的量,g;
c——纤维素酯中表观乙酰基的百分含量。
2 特性粘数的测定
2.1 仪器
恒温水浴(附继电器、电动搅拌);
2#玻璃砂芯漏斗;
乌氏粘度计(毛细管直径0.4—0.5mm);注射器(30ml);容量瓶(25ml)。
2.2 测定步骤
准确称取经105℃干燥至恒重的试样0.05—0.07g(准确至0.0002g),置于25ml干燥的容量瓶中,加入20ml丙酮,塞上塞子轻轻摇动至完全溶解后放入25±0.1℃的恒温水浴中,保温15min,用预先在该水浴中恒温的丙酮稀释至刻度并摇匀。
将上述溶液经2#玻璃砂芯漏斗过滤到乌氏粘度计中,在恒温水浴中用秒表测定液体经过两刻度线间需要的流出时间,重复3次,各次测定的值相差不应超过0.2s,取其平均值。
用同一粘度计测定溶剂(丙酮)的流出时间。
特性粘度[η]按(9)式计算:
[η]=K/c[arclg(lgηr/K)-1] (9)
式中 ηr——相对粘度,ηr=t/t0;
t——试样溶液流出时间,s;
t0——溶剂(丙酮)流出时间,s;
K——常数(取10);
c——溶液浓度,g/100ml。
3 游离酸的测定
3.1 试剂及溶液
中性丙酮;0.1%甲基红指示剂;NaOH标准溶液:c(NaOH)=0.1mol/L。
3.2 测定步骤
称取105℃烘干的样品5g(称准至0.01g),溶于100ml中性丙酮中,完全溶解后加水35ml,摇匀,使沉淀成分散状态,加3滴甲基红指示剂,用0.01mol/L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黄色。
游离酸含量X3(%)按式(10)计算:
X3=(c*V*60)/1000m*100 (10)
式中 c——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滴定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m——样品质量,g;
60——每摩尔乙酸的质量,g;
1000——1L体积换算的毫升数。
4 水分的测定
称取样品5g(称准至0.0002g),置鼓风干燥烘箱内于105±2℃烘至恒重(约6h),冷却,称量。
水分X4(%)按式(11)计算:
X4=(m-m1)/m*100 (11)
式中 m1——烘后样品质量,g;
m——烘前样品质量,g。
5 熔点的测定
按GB617-88《熔点范围测定通用方法》进行,其中加热装置选用圆底烧杯。
附注:无锡化工研究设计院企业标准。
源自:
作者:
4254975
时间:
2011-11-10 19:21
谢谢分享了,真是好东西,学习了
作者:
yangqiao552
时间:
2012-5-31 13:58
谢谢楼主,辛苦了,呵呵
欢迎光临 安全评价论坛 (https://bbs.51anpi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