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论坛

标题: 工业乙酸乙酯 [打印本页]

作者: safety    时间: 2007-7-31 21:21
标题: 工业乙酸乙酯
标准名称
工业乙酸乙酯


标准说明






    本标准适用于乙酸和乙醇在接触剂存在下酯化而得的工业乙酸乙酯。
    分子式:CH3COOC2H3。
    分子量:88.11(按1979年国际原子量)
    一、技术要求
    工业乙酸乙酯应符合下列要求





项目
指标
项目
指标

一级
二级
一级
二级

外观(铂-钴)
透明液体,不溶于10号
透明液体,不溶于20号
水分,%
0.20
0.40

相对密度d2020
0.900"0.904
0.897"0.904
游离酸(以CH3COOH计),%
0.005
0.010

乙酸乙酯,%
99.00
97.00
不挥发物,%
0.005
0.010
    二、试验方法
    1 外观的测定
    将样品注入100ml比色管中,在白色背景下沿轴线方向,在相同条件下与标准色进行比较,应为透明液体,其色度不得深于GB605-77《色度测定法》所规定的标准色号。参见GB3143-82《液体化学产品颜色测定法(Hazen单位铂-钴色号)》。
    2 相对密度的测定
    按GB612-77《比重测定法(比重天平法)》进行。参见GB4472-84《化工产品密度、相对密度测定通则》中韦氏天平法。
    3 乙酸乙酯含量及水分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3.1 色谱条件
    仪器灵敏度:S≥500mV·ml/mg(苯)。
    仪器稳定性:在操作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仪器连续运转8h,色谱峰的保留值变化的差值不得大于±5%。
    检测器:热导检测器。
    固定相:
    固定液:聚已二酸乙二醇酯(溶剂丙酮);
    担体:上试401有机担体(60"80目);
    配比:担体:固定液=100:10(m/m);
    老化方法:采用分段老化。通氮气,先用80℃老化2h,再逐渐升温至120℃老化2h,然后升温至180℃老化4h以上。
    色谱柱:长2m,直径4mm。
    载气:氢气,流速40ml/min。
    柱温度:130℃。
    检测室温度:130℃。
    汽化室温度:165℃。
    进样量:2"4ul。
    3.2 定性依据:以主峰的调整保留值为1,各色谱峰的相对调整保留值如图所示:
    3.3 定量方法:本标准采用采用面积归一化法,但当样品中只有水和乙醇存在的情况下,也可采用外标法。
    3.3.1 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公式
    样品中组分1的含量P1(%)按式(1)计算:
    P1=f1·A1/(f1·A1 f2·A2……fn·An)×100                      (1)
    式中 f1、f2……fn——组分1、2……n相对于主体的校正因子;
         A1、A2……An——组分1、2……n的峰面积。
    本标准采用质量校正因子。为了简化计算,标准中只规定对水、乙醇进行校正,其它枉费类杂持属主体同系物,含碳数相关不大,响应值接近,可不予校正。水和乙醇的校正因子测定方法见附录A(补充件)。
    3.3.2 外标法计算公式
    样品中组分i的含量Pi(%)按式(2)计算:
    Pi=Ei·Ai/AE×100                     (2)
    式中 Ei——标准混合物中化合物i的含量;
         Ai——样品中组分i的峰值i;
         AE——标准混合物中组分i的峰值。
    注:在分析过程中避免环境气混入,所使用的注射器必须经过干燥,置于干燥器中保存,备用。
    3.4 检测限:不得小于
    对水:4.0×10-4mg/ml;
    对乙醛:3.0×10-4mg/ml;
    对乙醇:2.0×10-4mg/ml。
    3.5 分析精度要求:取两次平行实验结果的平均值为测定结果,每次实验值与平均值的相对偏差不得大于:
    乙酸乙酯:0.10%;
    水:30%。
    4 游离酸的测定
    量取10ml95%乙醇,加2滴1%酚酞指示液,摇匀,用0.02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不计数量。然后加10.0ml样品,摇匀,用0.02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保持15s不褪色。
    游离酸含量X1(%)按式(3)计算:
    X1=V·c×0.06/(10×d)×100                   (3)
    式中 V——样品所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之体积,ml;
         c——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之摩尔浓度,mol/L;
         d——样品之相对密度;
        0.06——每毫摩尔乙酸相当之克数。
    分析精度要求:取两次平行实验结果的平均值为测定结果,每次实验值与平均值勤的相对偏差不得大于5%。
    5 不挥发物的测定
    量取100ml样品,置于150ml恒重玻璃蒸发皿(或石英、铂皿)中,在水浴上蒸干,于105"110℃烘至恒生。
    不挥发物含量X2(%)按式(4)进行计算:
    X2=m/(100×d)×100                   (4)
    式中 m——残渣质量,g;
        d——样品相对密度。  
                                    
                  
              
            
            
              
            
            
              源自:




欢迎光临 安全评价论坛 (https://bbs.51anpi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