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论坛
标题:
配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的分析判断
[打印本页]
作者:
dddd
时间:
2007-8-1 21:26
标题:
配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的分析判断
>>
在10kV配电系统中,由于某一相设备的绝缘被损,断线落地及电弧对地放电,都会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根据接地程度,可分为金属性和电阻性两个方面:
1 金属性接地
金属性接地亦称为直接接地,在10kV三相供电系统中的中性点一般是不接地的。正常运行时,三相对地的电压是相等的,每相相差120°,即UA=UB=UC,中性点O处于零电位,线电压为
倍相电压:UAB=
UA=
UB=
UC
当设备发生A相接地时,A电位变为中性点O,即中性点移位。接地相UA=O,非接地相升高
倍,等于线电压:UB=UC
2 设备通过电阻接地
通过某一障碍物的设备单相接地,称作为电阻性接地,也叫渐接性接地。我县南溪变电所402#10KV出线发生渐接接地,接地前各相电压表指示为UA=UB=UC=5.8KV。接地后A=9.2kV,B=3.6kV,C=4.2kV,如果按最低相判为接地相就不对了(见图1)。
C相渐接接地是因为接触树枝,接地后,使得原来完全对称的三相系统在C相上加上一个电阻R,这时有一个不对称的电流流过R,使中性点O变为O′向C点移动。UOO′与UO′C是正交的,因此可以得出中性点移动的轨迹是以OC为直径的半圆弧(即以故障相为直径)Ujd为接地相电压,当接地点O′沿圆弧轨迹运动到OD之间CD点为AC中点且DO=DC)。BO′>CO′>AO′。即B相电压最高,C相第二,A相最低,而这时的接地相正好出现在第二位的电压上:当O′沿轨迹移至DC之间时,BO′>AO′>CO′,即B相电压最大。A相第二,C相最小,在这种程度上,才可以断定电压最低相为接地相,当O′与D点重合时,B相仍最大,A相和C相等(D点平分AC),而当金属接地时,O′移至C点,C相电压指示为O,即可用全接地的方法判断。
事实上,只要认真观察O′点的运动轨迹,就可以发现B相电压是一直高于其它两相的,而接地相又在C相上,因此可以作出以下结论:三相电压中以指示值最高为依据,依相顺序向下推一相才是接地相。
根据O′移动轨迹,可以得出接地程度算式Δ=(1-
)×100%, 如φ=90°,Δ=0%,表示没有接地现象:φ=Oo。Δ=100%表示为全接地。这样接地程度的计算就可以根据O′的位置来决定,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用电变压器的中性点是星形连接的,未接地相通过中性点成回路,变压器低压侧电压变化不大,对用电设备没有多大影响,但对10kV设备有一定的危害,若绝缘程度不高,未接地的两相升高
倍后,会损坏设备,所以单相接地运行一般不容许超过2h。
欢迎光临 安全评价论坛 (https://bbs.51anpi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