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论坛
标题:
1,8-萘二甲酸酐
[打印本页]
作者:
safety
时间:
2008-10-30 11:58
标题:
1,8-萘二甲酸酐
1.
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
41514
CAS号
81-84-5
中文名称
1,8-萘二甲酸酐
英文名称
1,8-Naphthalic anhydride
别 名
萘酐
分子式
C12H6O3
外观与性状
淡黄褐色针状结晶
分子量
198.18
沸 点
升华
熔 点
274℃
溶解性
不溶于水、乙醚,微溶于乙酸
密 度
稳定性
稳定
危险标记
8(易燃固体)
主要用途
用于染料工业,用于有机合成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眼和皮肤有刺激作用。对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LD5012340mg/kg(大鼠经口)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混合能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当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星会发生爆炸。在潮湿空气中缓慢分解。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
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
实验室监测方法:
5.
环境标准:
6.
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一般消防防护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也可以在保证安全情况下,就地焚烧。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应该佩带防毒口罩。
眼睛防护:可采用安全面罩。
防护服: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戴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灭火方法:雾状水、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欢迎光临 安全评价论坛 (https://bbs.51anpi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