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论坛
标题:
氮
[打印本页]
作者:
safety
时间:
2008-10-30 11:59
标题:
氮
1.
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
22005
CAS号
7727-37-9
中文名称
氮
英文名称
netrogen
别 名
氮气
分子式
N2
外观与性状
无色无臭气体
分子量
28.01
蒸汽压
1026.42kPa(-173℃)
熔 点
-209.8℃ 沸点:-195.6℃
溶解性
微溶于水、乙醇
密 度
相对密度(水=1)0.81(-196℃);相对密度(空气=1)0.97
稳定性
稳定
危险标记
5(不燃气体)
主要用途
用于合成氨,制硝酸,用作物质保护剂、冷冻剂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使吸入气氧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息。吸入氮气浓度不太高时,患者最初感胸闷、气短、疲软无力;继而有烦躁不安、极度兴奋、乱跑、叫喊、神情恍惚、步态不稳,称之为“氮酩酊”,可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吸入高浓度,患者可迅速出现昏迷、呼吸心跳停止而致死亡。潜水员深潜时,可发生氮的麻醉作用;若从高压环境下过快转入常压环境,体内会形成氮气气泡,压迫神经、血管或造成微血管阻塞,发生“减压病”。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危险特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氮气。
3.
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
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
5.
环境标准:
美国车间卫生标准 窒息性气体
6.
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当作业场所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18%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三、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用雾状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
欢迎光临 安全评价论坛 (https://bbs.51anpi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