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论坛
标题:
化验室事故及教训
[打印本页]
作者:
liyiwen
时间:
2010-1-21 15:41
标题:
化验室事故及教训
化验室事故及教训
因误操作等原因,在化验室容易引起下列事故或现象,其教训深刻。
1、
蒸馏甲苯的过程中,忘记加入沸石,发生爆沸而引起着火。
2、
将还剩有有机溶剂的容器进行玻璃加工时,引起着火爆炸而受伤。
3、
把沾有废汽油的东西投入火中焚烧时,产生意想不到的猛烈火焰而烧伤。
4、
用丙酮洗涤烧瓶,然后置于干燥箱中进行干燥时,残留的丙酮气化而引起爆炸。干燥箱的门被炸坏飞至远处。
5、
将经过加热的溶液,于分液漏斗中用二甲苯进行萃取,当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时,喷出二甲苯而引起着火。
6、
将润滑油进行减压蒸馏时,用气体火焰直接加热。蒸完后,立刻打开减压旋塞,于烧瓶中放入空气时发生爆炸。
7、
将油浴加热到高温的过程中,当熄灭气体火焰而关闭空气开关时,突然伸出很长的摇曳火焰而使油浴着火
(
熄灭气体火焰时,要先关闭其主要气源的旋塞
)
。
8、
对着火的油浴覆盖四氯化碳进行灭火时,结果它在油中沸腾,致使着火的油飞溅反而使火势扩大。
9、
在蒸馏硝化反应物的过程中,当蒸至剩下很少残液时,突然发生爆炸
(
因在蒸馏残物中,有多硝基化合物存在故不能蒸馏的太净
)
。
10、
用旧的乙醚进行萃取操作,然后把由萃取液蒸去乙醚而得到的物质,放在烘箱里加热干燥时发生爆炸,烘箱的门被炸碎。
11、
将四氢呋喃进行蒸馏回收时,用剩下残液的同一烧瓶蒸馏数次,即发生爆炸
(
其原因生成乙醚和四氢呋喃的过氧化物
)
。
12、
当拔出
30
%浓度的过氧化氢试剂瓶的塞子时,可能会发生爆炸。
13、
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过程中,当加入二氧化锰时,剧烈地发生反应,致使烧瓶破裂。
14、
误认为充有氯气的钢瓶空了,但当打开阀门时,喷出大量氯气而中毒。
15、
将丙烯与氨的混合气体进行加压反应的过程中,发现阀门有少量漏气。在修理过程中,泄漏增大,以致不能进行修理并中毒,在加压情况下进行修理很危险。
16、
于自制的容器中填充氨气,用帆布包裹,在搬远过程中,由于容器的焊缝破裂,冲出氨气而冻伤,并且,呼吸器官也可能受到损害。
17、
直接闻到溶解在反应生成物中未起反应的氨的臭味而摔倒、受伤。
18、
长时间吸入氯气、硫化氢及二氧化硫等低浓度气体后,心情烦燥,并感到头痛、恶心。
19、
用干燥的手接触电压较低的通电设备没有什么感觉,而用湿手时,会受到猛烈的电击
(
因湿皮肤与干燥皮肤的电阻不同之故
)
。
20、
因设备发生故障,切断电源开关进行修理时,其它人不了解情况,合上开关致使触电。
21、
在搬运氯气钢瓶过程中,钢瓶翻倒,气门阀破裂漏气,致使室内的金属设备被腐蚀。
22、
使用放置六个月以上的氯气钢瓶时,发生漏气事故。
23、
把氢气与空气或氧气混合时,常常发生爆炸事故。
24、
实验时,没注意到液化石油气渗漏,气体通过地下的通风孔进入隔壁室内,遇到室内的火源而引起着火、爆炸。
25、
在使用液化气过程中,不慎洒出沾到衣服上,当其蒸发气化后,靠近火源时即着火而引起严重烧伤。这是由于液氧残留在衣服里之故。
26、
将液氯注入真空玻璃瓶时,真空瓶发生破裂。
27、
将玻璃管插入橡皮塞、或者把橡皮管套入玻璃管,以及于试管上塞橡皮塞时,强行操作而受伤的例子很多。
28、
将三角烧瓶作吸滤瓶使用的过程中,发生破裂而受伤。
29、
踩到跌落地上的氯酸钾而着火。
30、
用有机质匙子将二乙酰过氧送去称量的过程中发生着火。
31、
过氧化氢浓溶液密封贮存的过程中塞子飞出,过氧化氢溢出而着火
(
用透气的塞子塞着较好
)
。
32、
用硅胶精制二代丁基过氧化物,于布氏漏斗过滤时,发生爆炸
(
因在过滤板上析出过氧化物之故
)
。
33、
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时,一加入二氧化锰即急剧的起反应而使烧瓶破裂。
34、
将经甲醇分解的金属钠丢入水中时,由于金属钠尚未分解完全而引起着火、燃烧
(
因为当用甲醇进行分解时,在金属钠的表面,生成粘稠的醇盐膜,使其难于分解
)
。
欢迎光临 安全评价论坛 (https://bbs.51anpi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