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论坛

标题: 煤矿用防爆灯具 [打印本页]

作者: yjquser    时间: 2006-10-28 12:18
标题: 煤矿用防爆灯具
ICS 73.100.20<br/>D 98<br/>备案号:15509-2005 MT<br/>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br/>MT 221- 2005<br/>代替MT 221-1991<br/>煤矿用防爆灯具<br/>Explosion proof lamp for coal mine<br/>2005-02-14发布2005-06-01实施<br/>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br/>M T 221- 2005<br/>目次<br/>前言········································,····,··,················,···········································⋯ ⋯ I<br/>1 范围·············,··,·······,·····,,··。····。·· ······································,···············。···,···⋯ ⋯ 1<br/>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br/>3 产品分类·················································。····················································一1<br/>4 要求········· ······························································‘································⋯ ⋯ 2<br/>5 试验方法·····,···。······。。······ ··················································,·····。··。·,·······⋯ ⋯ 5<br/>6 检验规则······,·····················································,···································⋯ ⋯ 6<br/>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7<br/>MT 221- 2005<br/>前言<br/>本 标 准 的第4章、7.1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br/>本 标 准 是对MT 221-1991((煤矿用防爆灯具》的修订,本标准代替MT 221-1991((煤矿用防爆灯<br/>具》。<br/>本 标 准 与MT 221-199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br/>— 增 加 了灯具本质安全性能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4.3 ,4 . 12和5.11 );<br/>— 增 加了塑料外壳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4.17和5.16);<br/>— 增 加了铝合金外壳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4.18和5.17);<br/>— 增 加了增安型灯具极限温度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4.2 4和5.2 3);<br/>— 修 改了灯具产品型式及产品型号的要求(1991版的3.1和3.2;本版的3.1和3.2);<br/>— 修 改 了振动性能的要求和试验方法(1991版的4.9 和5.7;本版的4.8 和5.7);<br/>— 修 改了冲击性能的要求和试验方法(1991版的4.10和5.8;本版的4.9 和5.8);<br/>— 修 改 了防爆性能的要求和试验方法(1991版的4.13 和5.11;本版的4.12和5.11);<br/>— 修 改 了增安型灯具外壳防护性能的要求和试验方法(1991版的4.14 和5.12;本版的4.1 3和<br/>5.12);<br/>— 修 改了透明件抗冲击性能的要求和试验方法(1991版的4.2 0和5.1 8;本版的4.2 0和5.1 9);<br/>— 修 改了绝缘电阻的要求(1991版的4.5 ;本版的4.4);<br/>— 修 改了外壳静压试验的要求(1991版的4.1 1;本版的4.1 0).<br/>本 标 准 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发展部提出。<br/>本 标 准 由煤炭工业煤矿专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br/>本 标 准 田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上海分院负责起草,沈阳市第三防爆灯厂、浙江华夏防爆电气有限公司<br/>参加起草。<br/>本 标 准 主要起草人:曹广辉、顾苑婷、王彩燕、李龙江、薛正根。<br/>本 标 准 于1991年1月1s日首次发布。于2005年6月第一次修订。<br/>MT 221- 2005<br/>煤矿用防爆灯具<br/>1 范围<br/>本 标 准 规定了煤矿用防爆灯具(以下简称灯具)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br/>运输和贮存。<br/>本 标 准 适用于具有甲烷或煤尘爆炸危险的煤矿井下工作面、巷道、嗣室以及移动式设备上作照明用<br/>的灯具,不适用于矿用安全帽灯<br/>2 规范性引用文件<br/>下 列 文 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br/>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br/>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br/>GB 1 44 4-1987 防爆灯具专用螺口式灯座<br/>GB /T 2423.4 -199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eqvI EC<br/>60068-2-30:1980)<br/>GB / T 2423.5 -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idt<br/>IEC 68-2-27;1987)<br/>GB / T 2423.1 0-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和导则:振动(正<br/>弦)(idt IEC 68-2-6:1982)<br/>GB 3 83 6.1 -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I部分:通用要求(eqvI EC 60079-0:1998)<br/>GB 3 83 6.2 -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隔爆型"d"( eqvI EC 60079-1:1990)<br/>GB 3 83 6.3 -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3部分:增安型"e"( egvI EC 60079-7:1990)<br/>GB 3 83 6.4 -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i"(eqv IEC 60079-11:<br/>1999)<br/>GB 4 20 8-1993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eqvI EC 529:1989)<br/>GB /T 1 3813-2001 煤矿用金属材料摩擦火花安全性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br/>MT / T 154.1-1992 煤矿机电产品型号的编制导则和管理办法<br/>产品分类<br/>产 品型式<br/>灯具按其防爆型式分为:<br/>a) 矿用隔爆型Exdl;<br/>b) 矿用增安型Exei ;<br/>c) 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ExdCib)l;<br/>d) 矿用隔爆兼增安型ExdCe)I.<br/>产 品墓本参数<br/>额定电压:12,24,36,48,127 V,<br/>产 品型号<br/>产品型号编制按MT/T 154. 1-1992的规定进行,组成和排列方式如下:<br/>MT 221- 2005<br/>回口口口/口口口<br/>工三设计序号<br/>补充特征代号<br/>功率/电压,功率单位为瓦(W),电压单位为伏(V)<br/>一第二特征代号<br/>一第一特征代号<br/>一产品类型代号<br/>第 一 特 征代号:隔爆型灯具代号用“G",增安型灯具代号用“Z",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灯具用“J",隔爆<br/>兼增安型灯具用“A",<br/>第 二 特 征代号:运输机械用灯具代号用“Y",钻车、掘进机械用灯具代号用“E",巷道、酮室照明用灯<br/>具代号用“S",采掘工作面用灯具代号用“C"a<br/>补 充 特 征代号:荧光灯具代号用“Y",白炽灯具代号用“B",钠灯具代号用“N",汞灯具代号用“G",<br/>二极管灯具代号用“L",<br/>设 计 序 号:用括号的大写汉语拼音字母(A)( B)(0 ⋯⋯依次表示。<br/>示 例 D GS20/1.2 7Y(A)表示127V ,20 W第一次设计的巷道、俐室用隔爆型荧光灯<br/>4 要求<br/>4.1 一般要求<br/>4.1.1 灯具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br/>4.1.2 本标准未涉及的内容,应符合国家颁发的现行标准或有关规程、规范的规定<br/>4.2 结构与制造<br/>灯 具 结 构与制造应符合GB 3836.1 -2000,GB 3836.2 -2000,GB 3836.3 -2000,GB 3836.4 -<br/>200。等有关标准的规定。<br/>4.3 介电强度<br/>灯 具 导 电部分之间,导电部分与外壳之间的介电强度用频率为50 Hz,按表1规定的试验电压值<br/>(有效值)历经1 min应无击穿或闪络现象。本质安全电路和非本质安全电路之间的绝缘应能承受<br/>2 U+1 000 V交流有效值试验电压值,但不小于1 500 V,U指本质安全电路和非本质安全电路的电压<br/>有效值之和。<br/>表 1<br/>额定绝缘电压U;<br/>V<br/>工频耐压试验电压值<br/>k V<br/>U;_< 60 1.0<br/>60<U 簇127 2.0<br/>绝缘电阻<br/>不同极性的带电部件之间及带电部件和壳体之间最小绝缘电阻应符合表2的规定。<br/>表 2<br/>额定绝缘电压以<br/>V<br/>绝缘电阻值<br/>M n<br/>U簇60 2<br/>60<以簇127 20<br/>M T 221- 2005<br/>4.5 电压波动<br/>电源 电 压 在额定电压的75%-110写(气体放电灯为85% -110写)范围内波动时,灯具应能点亮。<br/>4.6 表面温度<br/>灯 具 在 环境温度为一20℃一+40℃工作时,如表面可能堆积粉尘时,表面温度不得超过150'C.<br/>4.7 照度<br/>灯 具 所 产生的照度应符合表3的规定。<br/>表 3<br/>序号名称<br/>照射距离<br/>】 n<br/>灯具照度<br/>lx<br/>1 运输机械用灯具40 )2<br/>2 钻车、掘进机械用灯具10 ) 10<br/>3 巷道、俐室照明用灯具3 >-10<br/>4 采掘工作面用灯具2 )5<br/>4.8 耐振性能<br/>4.8 .1 固定式灯具的振动性能应符合表4的规定,经5.7 .1 试验,试验后,灯具通电后仍应正常工作,<br/>零部件不得损坏,紧固件应无松动脱落。<br/>4.8.2 移动式灯具的振动性能应符合表4的规定,经5. 7. 2试验,试验后,灯具仍应正常工作,零部件<br/>不得损坏,紧固件应无松动脱落。<br/>表 4<br/>产品分类<br/>振动频率<br/>H z<br/>加速度幅值’<br/>m /s '<br/>位移幅值b<br/>m m<br/>每轴线的扫频<br/>循 环次数<br/>样品状态<br/>固定式灯具10^-150 50 0. 35 5 不通电<br/>移动式灯具10-150 50 0.35 5 通电<br/>指 交 越 频率以上的定加速度幅值<br/>b 指交越频率以下的定位移幅值<br/>4. 9 冲击性能<br/>4.9. 1 固定式灯具的冲击性能应符合表5<br/>零部件不得损坏,紧固件应无松动脱落。<br/>4.9.2 移动式灯具的冲击性能应符合表5<br/>不得损坏,紧固件应无松动脱落。<br/>的规定,经5. 8. 1试验,试验后,灯具通电后仍应正常工作,<br/>的规定,经5.8.2试验,试验后,灯具仍应正常工作,零部件<br/>表5<br/>产品分类<br/>峰值加速度<br/>m/ s '<br/>脉冲持续时间<br/>m s<br/>样品状态每轴线冲击次数<br/>固定式灯具500 11 不通电3<br/>移动式灯具500 11 通电3<br/>4. 10 外壳静压性能<br/>铸 件 、焊 接件的外壳在精加工后按5.9 进行静压试验,应无影响防爆性能的明显变形。<br/>4. 11 耐湿热性能<br/>灯 具 应 能承受严酷等级为高温+400C、试验周期为12d 的交变湿热试验,试验结束后30m in内进<br/>行介电强度试验,1 min应无击穿或闪络现象。试验电压有效值应符合表1的规定,绝缘电阻值应符合<br/>表6的规定。<br/>3<br/>M T 221- 2005<br/>表6<br/>额定绝缘电压U;<br/>V<br/>绝缘电阻值<br/>M O<br/>U.<60 1.0<br/>60<U;毛127 1 5<br/>4.12 防爆性能<br/>4. 12.1 具有隔爆结构的灯具应能承受5.11.1规定的外壳耐压试验和内部点燃的不传爆试验。<br/>4. 12.2 具有本质安全电路的灯具应能承受5.11. 2规定的火花点燃试验。<br/>4. 13 增安型灯具外壳防护性能<br/>外 壳 防 护性能应符合GB 4208-1993的规定,其防护等级不低于IP 54,<br/>4. 14 电缆引入装It的夹紧及密封性能<br/>电 缆 引 人装置应符合GB 3836.1-200。附录D2及GB 3836.2 -200。附录D1的规定,应能承受<br/>5. 13规定的电缆引人装置的夹紧及密封性能试验。<br/>4. 15 连接件的扭转性能<br/>灯具 的 连接件应能承受5.14规定的扭转试验,试验后连接件与绝缘套管不得转动和损坏。<br/>4. 16 外壳抗冲击性能<br/>塑料 外 壳、轻金属合金或铸造金属外壳及其他壁厚小于3m m的金属外壳应能承受冲击能量为20<br/>J的冲击试验。<br/>4. 17 塑料外壳<br/>灯具 的 塑料外壳应符合GB 3836.1 -200。第7章及GB 3836.2 -200。附录A的规定<br/>4. 18 铝合金外壳<br/>灯具 的 铝 合金外壳应符合GB3 836.-1-200。第8章的规定。<br/>4. 19 透明件耐热剧变性能<br/>透 明 件 应能承受5.1 8规定的热剧变试验,试验后不得损坏<br/>4.20 透明件抗冲击性能<br/>有 保 护 网罩的灯具透明件应能承受冲击能量为4J的冲击试验;无保护网罩的灯具透明件应能承<br/>受冲击能量为7J的冲击试验。<br/>4.21 保护网罩及抗冲击性能<br/>保 护 网 罩的网孔应小于50M MX50m m并能承受冲击能量为20)的冲击试验。<br/>4.22 密封圈<br/>密 封 圈 由单一材料或复合材料制造,其形状适合所用电缆,材料应能承受5.2 1规定的老化试验。<br/>4.23 增安型灯具的螺口式灯座<br/>灯 座 应 符合GB1 444-1987的有关规定。<br/>4.24 增安型灯具的极限温度<br/>极 限 温 度应符合GB 3836.3 -200。中4.7 的规定<br/>4.25 零部件外观质f<br/>4.25. 1 橡胶塑料制品零件:表面平整、无飞边、裂纹、起泡、缺料和未经塑化的夹杂物。<br/>4.25.2 冷冲制品零件,表面光滑,无裂纹、皱折及毛刺等缺陷。<br/>4.25.3 表面电镀部件:表面光泽均匀,无斑点、起泡、脱皮等缺陷。<br/>4.25.4 所有由黑色金属制成的外壳,精加工后非隔爆面进行喷漆或表面处理后,漆膜应平整、光泽不<br/>得有皱裂、超泡等缺陷。<br/>4<br/>MT 221- 2005<br/>5 试验方法<br/>5.1 防烟结构检查<br/>灯 具 防 爆结构参数按GB 3836.1 -2000,GB 3836.2 -2000,GB 3836.3 -2000,GB 3836.4-2000<br/>等有关规定逐项检查。<br/>5.2 介电强度试验<br/>灯 具 装 配完整后按4.3的规定进行试验,耐压试验台容量不小于1W A,<br/>5.3 绝缘电阻试验(热态)<br/>绝 缘 电 阻测试应在灯具装配完整后进行,用500V 兆欧表测量。<br/>5.4 电压波动试验<br/>调 整 电 源电压在额定电压的75%-110%(气体放电灯为85% -110%)范围内波动时,观察灯具能<br/>否点亮。<br/>5.5 表面温度试验<br/>按 GB 3 836.1- 2000中23.4.6 规定进行测定。<br/>5.6 照度试验<br/>灯 具 在 没有任何光源干扰的暗室里,接人额定电压、额定频率的电源,待灯具工作稳定后按4.7 规<br/>定,用照度计测量。<br/>5.7 振动试验<br/>5,7.1 固定式灯具应装配完整后,按GB/T 2423. 10-1995的规定进行。<br/>5.7.2 移动式灯具应装配完整通电后,按GB/T 2423.1 0-1995的规定进行。<br/>5.8 冲击试验<br/>5.8. 1 固定式灯具应装配完整后,按GB/T 2423. 5-1995的规定进行。<br/>5.8.2 移动式灯具应装配完整通电后,按GB/T 2423.5 -1995的规定进行。<br/>5.9 外壳静压试验<br/>按 G B 3836.2 -2000中15.1.2 .1的规定进行。<br/>5. 10 耐湿热试验<br/>按 GB /T 2423.4- 1993的规定进行,严酷等级应符合4.11的规定。<br/>5. 11 防姗性能试验<br/>5. 11. 1 灯具的隔爆性能按GB 3836. 2-2000第15章的规定进行。<br/>5. 11.2 灯具的本质安全电路按GB 3836. 4-2000第10章的规定进行。<br/>5.12 外壳防护试验<br/>增 安 型 灯具按GB 4208-1993的规定进行。<br/>5. 13 电缆引入装f夹紧及密封性能试验<br/>按 G B 3836.1 -2000附录D和GB 3836.2 -2000附录D规定进行<br/>5. 14 连接件扭转试验<br/>按 G B 3836.1 -2000中23.4.5 的规定进行。<br/>5.巧外壳抗冲击试验<br/>按 G B 3836.1-2000中23.4.3 .1的规定进行。<br/>5. 16 塑料外壳性能试验<br/>按 G B 3836.1 -2000中23.4.7 ,附录F及GB 3836.2- 2000附录A的规定进行。<br/>5.17 铝合金外壳性能试验<br/>按 G B/ T 13813-2001的规定进行。<br/>5.18 透明件热剧变试验<br/>s<br/>MT 221-2005<br/>按 G B 3 836.1 -2000中23.4 .6 .2 的规定进行。<br/>5.19 透明件抗冲击试验<br/>按 G B 3836.1 -2000中23.4.3 .1 的规定进行。<br/>5.20 保护网革抗冲击试验<br/>按 G B 3836.1 -2000中23.4 .3 .1 的规定进行。<br/>5.21 橡胶密封圈老化试验<br/>按 G B 3836.1 -2000附录D3.3 的规定进行。<br/>5.22 姐口式灯座试验<br/>按 G B 1444-1987的规定进行。<br/>5.23 增安型灯具的极限温度试验<br/>按 G B 3836.3 -2000中5.2.4和5.2.6的规定进行。<br/>5.24 外观检查<br/>用 目 测 法检查。<br/>6 检验规则<br/>6. 1 检验分类<br/>产 品 检 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br/>6.2 检验内容<br/>出 厂 检 验和型式检验内容应符合表7的规定。<br/>表 7<br/>序号检验项目要求检验方法出厂检验型式检验<br/>1 外观检查4. 25 5. 24 J J<br/>2 整机防爆结构检查4.2 5.1 J J<br/>3 透明件抗冲击试验4.20 5.19 J<br/>4 保护网罩抗冲击试验4.21 5. 20 J<br/>5 外壳抗冲击试验4.16 5.15 J<br/>6 橡胶密封圈老化试验4. 22 5. 21 J<br/>7 连接件扭转试验4. 15 5. 14 J<br/>8 电缆引人装置夹紧及密封性能试验4. 14 5. 13 J<br/>9 透明件热剧变试验4. 19 5. 18 J<br/>10 外壳防护试验4. 13 5. 12 J<br/>11 塑料外壳性能试验4. 17 5. 16 J<br/>12 铝合金性能试验4. 18 5. 17 J<br/>13 外壳静压试验4.10 5.9 J J<br/>14 防爆性能试验4. 12 5.11 J<br/>15 照度试验4.7 5. 6 J<br/>16 振动试验4.8 5. 7 ,/<br/>17 冲击试验4.9 5. 8 J<br/>18 螺口式灯座试脸4. 23 5.22 J<br/>MT 221- 2005<br/>表7(续)<br/>序号检验项目要求检验方法出厂检验型式检验<br/>1s 表面温度侧量4. 6 5.5 J<br/>20 介电强度试验4.3 5. 2 J J<br/>21 绝缘电阻试验4.4 5.3 J J<br/>22 电压波动试验4 5 5 4 J J<br/>23 耐湿热试验4. 11 5. 10 J<br/>24 极限温度试验4.24 5. 23 J<br/>注:J为应进行检验,一为无需检验。<br/>6.3 出厂检验<br/>6.3. 1 出厂检验由制造单位的质量检验部门逐台进行。全部出厂检验项目都通过检验后,则判定该灯<br/>具出厂检验合格。若任何一个检验项目不符合规定时,应停止检验,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分析,找出不合<br/>格原因并采取纠正后,可继续进行检验。若重新检验合格,则仍判定出厂检验合格;若重新检验仍不符<br/>合规定,则判定出厂检验不合格。<br/>6.3.2 灯具应按本标准经出厂检验合格,并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方可出厂。<br/>6.4 型式检验<br/>6.4. 1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br/>a) 新 产品试制或老产品转厂生产时;<br/>b) 正 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br/>c) 正 常生产时,应每隔5年进行1次型式检验;<br/>d) 产 品停产超过1年恢复生产时;<br/>e) 出 厂检验结果与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br/>f) 国家 安全监督机构、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要求时。<br/>6.4.2 用作型式检验的产品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每次抽取2台,如2台样品型式检<br/>验中均有一项检验项目不合格,则判该型式检验不合格;如2台样品中有1台一项检验项目不合格,则<br/>可加倍抽取样品,对不合格的项目复试,仍有不合格者,则判该型式检验不合格。<br/>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br/>7. 1 标志<br/>7.1.1 应在产品的明显位置牢固地设置铭牌、警告牌(带有自动联锁装置的灯具除外)、MA标志牌和<br/>永久性凸纹防爆标志,在接地螺栓附近应设有接地符号。<br/>7.1.2 铭牌、MA标志牌与警告牌应采用耐化学腐蚀的材料(如青铜、黄铜或不锈钢)制成。<br/>7.1.3 铭牌内容:<br/>a) 产 品名称和型号;<br/>b) 额 定电压;<br/>c) 额 定功率;<br/>d) 防 爆合格证号;<br/>e) 符 号Ex;<br/>f) 防 爆型式;<br/>9) 出 厂年月或编号;<br/>h) 制 造厂名;<br/>M T 221- 2005<br/>1) 安 全 标志准用证号。<br/>7.1.4 警告牌内容为“严禁带电打开”。<br/>7.2 包装<br/>7.2.1 经检验合格的产品应连同技术文件和附件一起装人塑料薄膜袋中,然后装人合适的包装箱中,<br/>打包紧固。<br/>7.2.2 随同产品提供的技术文件和附件:<br/>a) 产 品合格证;<br/>b) 产 品使用说明书;<br/>c) 装 箱单;<br/>d) 附 件袋或附件盒。<br/>7.2.3 产品的包装应满足运输及装卸的要求,应保证产品在正常运输过程中不遭受损坏。<br/>7.2.4 产品包装箱外表面的字样与标志内容:<br/>a) 产 品名称及型号;<br/>b) 产 品主要技术特征;<br/>c) 装 箱数量;<br/>d) 净 重与毛重(kg);<br/>e) “灯 具”、“小心轻放”、“切勿受潮”、“向上”等发货作业字样或标志;<br/>f) 出 厂年月;<br/>g) 生 产厂名及厂址、邮政编码;<br/>h) 安 全标志准用证号。<br/>7.3 运输<br/>运 输 过 程中包装箱不得倒置、倒放、不得遭受强烈的颠簸、震动、碰撞及雪、雨的侵袭。<br/>7.4 贮存<br/>7.4. 1 产品应贮存于没有雨雪侵人、良好的通风条件、空气中不含有酸、碱等腐蚀性气体或粉尘的<br/>场所。<br/>7.4.2 存放期超过3年的产品出厂或使用前应逐台检修,更换锈蚀的元器件并重新进行出厂检验。




欢迎光临 安全评价论坛 (https://bbs.51anpi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