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论坛

标题: 预先危险分析概述 [打印本页]

作者: peonutpedro    时间: 2006-11-7 10:19
标题: 预先危险分析概述
  预先危险分析概述



  通过预先危险分析(PHA),力求达到以下4个目的:①大体识别与系统有关的主要危险;②鉴别产生危险的原因;③预测事故出现对人体及系统产生的影响;④判定已识别的危险性等级,并提出消除或控制危险性的措施。



1  预先危险分析步骤



  (1)通过经验判断、技术诊断或其他方法调查确定危险源(即危险因素存在于哪个子系统中),对所需分析系统的生产目的、物料、装置及设备、工艺过程、操作条件以及周围环境等,进行充分详细的了解;

  (2)根据过去的经验教训及同类行业生产中发生的事故(或灾害)情况,对系统的影响、损坏程度,类比判断所要分析的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查找能够造成系统故障、物质损失和人员伤害的危险性,分析事故(或灾害)的可能类型;

  (3)对确定的危险源分类,制成预先危险性分析表;

  (4)转化条件,即研究危险因素转变为危险状态的触发条件和危险状态转变为事故(或灾害)的必要条件,并进一步寻求对策措施,检验对策措施的有效性;

  (5)进行危险性分级,排列出重点和轻、重、缓、急次序,以便处理;

  (6)制定事故(或灾害)的预防性对策措施。



2  预先危险分析的要点



  1)划分危险性等级

  在分析系统危险性时,为了衡量危险性的大小及其对系统破坏程度,将各类危险性划分为4个等级,见表1。






  2)考虑工艺特点列出危险性和危险状态

  在预先危险性分析中,应考虑工艺特点,列出其危险性和危险状态:①原料、中间和最终产品,以及它们的反应活性;②操作环境;③装置设备;④设备布置;⑤操作活动(测试、维修等);⑥系统之间的连接;⑦各单元之间的联系;⑧防火及安全设备。



  3)考虑一些因素

  分析组在完成PHA过程中应考虑以下因素:①危险设备和物料,如燃料,高反应活性物质,有毒物质,爆炸、高压系统、其他贮运系统;②设备与物料之间与安全有关的隔离装置,如物料的相互作用,火灾、爆炸的产生和扩大、控制,停车系统;③影响设备和物料的环境因素,如地震、振动、洪水、极端环境温度、静电、放电、湿度;④操作、测试、维修及紧急处置规程,如人为失误的可能性,操作人员的作用,设备布置、可接近性,人员的安全保护;⑤辅助设施,如贮槽,测试设备,培训、公用工程;⑥与安全有关的设备,如调节系统、备用设备、灭火及人员保护设备。



3  所需资料



  使用PHA方法,需要分析人员获得装置设计标准、设备说明、材料说明及其他资料;PHA需要分析组收集与装置或系统相关的有用资料,以及其他类比装置的资料。危险分析组应尽可能从不同渠道汲取相关经验,包括相似设备的危险性分析、相似设备的操作经验等。

  由于PHA主要是在项目开展的初期,识别危险性,装置的资料是有限的。然而,为了让PHA达到预期的目的,分析人员必须至少获取可行性研究报告,必须知道过程所包含的主要化学物品、反应、工艺参数,以及主要设备的类型(如容器、反应器、换热器等)。




欢迎光临 安全评价论坛 (https://bbs.51anpi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