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安评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复层建筑涂料GB9779-88

[复制链接]

3142

主题

0

好友

534

积分

安评小学三年级

Rank: 3Rank: 3

贡献
0 个
金币
534 个
在线时间
42 小时
帖子
318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7-31 20:51:2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复层建筑涂料的通用技术条件。

    本标准适用于以水泥系、硅酸盐系和合成树脂系等粘结料和骨料为主要原产,用

刷涂、辊涂或喷涂等方法,在建筑物墙面上涂布2 ̄3层,厚度(如为凹凸状,指凸

部厚度)为1 ̄5mm的凹凸或平状复层建筑涂料(以下简称复层涂料)。

2  引用标准

    GB175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GB178  水泥强度试验用标准砂                                             

    GB1766 漆膜耐候性评级方法                                          

    GB2611 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                                    

    GB3186 涂料产品的取样                                   

    GB9265 建筑涂料层耐碱性的测定                                               

    GB9271 色漆和青漆标准试板                          

    GB9780 建筑涂料涂层耐沾污性试验方法                                               

    GB9278 涂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温湿度                  

3  组成、分类和代号

3.1  组成

    复层涂料一般由底涂层、主涂层、面涂层组成,但其中的聚合物水泥系、反应固化型

环氧树脂系复层涂料无底涂层。

    a.底涂层:作于卦闭基层和增强主涂料的附着能力;

    b.主涂层:用于形成凹凸式平状装饰面;   

    c.面涂层:用于装饰面着色,提高耐候性、耐污染性和防水性等。

3.2  分类

    复层涂料按主涂层所用粘结料分为:

    a.聚合物水泥系复层涂料:用混有聚合物分散剂的水泥作为粘结料;

    b.硅酸盐系复层涂料:用混有合成树脂乳液的硅溶胶等作为粘结料;

    c.合成树乳液系复层涂料:用合成树脂乳液作为粘结料;

    d.反应固化型合成树脂液系复层涂料;用环氧树脂乳液等作为粘结料。

3.3  复层涂料分类代号,如表1所示。

表1

分    类                          代    号   

聚合物水泥系复层涂料                 CE

硅酸盐系复层涂料                     Sf

合成树脂乳液系复层涂料               E

反应固化型合成树脂乳液系复层涂料     RE



4  技术要求

    复层涂料按本标准第5章进行试验,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分类代号    低温稳定性    初期干燥           粘结强度             耐冷热

\试验项目                  抗裂性           MPa(kgf/cm2)          循环性

                                         标准状态〉  当水后〉     不剥落,

   CE     不结块,无组成  不出现裂纹     0.49(5.0)  0.49(5.0)     不起泡

   Sf      的分离,凝聚                                           无裂纹,

   E                                     0.68(7.0)   0.49(5.0)     无明显

   RE                                    0.98(10.0)  0.68(7.0)      变色



分类代号      透水性       耐碱性      耐冲击性      耐侯性      耐沾污性

\试验项目       mL

            溶浏型〈0.5;   不剥落;    不剥落;     不起泡;      沾污率

   CE       水乳型〈2.0;   不起泡;    不起泡;     无裂纹;粉    〈30%

   Sf                      不粉化;    无明显变形   化≤1级,变

   E                       无裂纹                   色≤2级

   RE



5  试验方法

5.1  试验条件

    试验室温度为23±2℃,相对湿度为50%±50%。

5.2    试验用底板

5.2.1  石棉水泥板应符合GB9271中规定的石棉水泥板.

5.2.2  砂浆板:将1份水泥(GB175)和1份标准砂(GB178)倒入罐或盆内,用捣棒搅

匀,加入0.5份水搅拌至呈浆状(重量比)。将砂浆倒入70mm×70mm×20mm硬聚氯乙烯或

金属型框成型。放置24 ̄48h后脱模,放入水中养护7d,再于室温下放置7d,用200号水砂

纸将成型底面磨平,清除浮灰,即可供试验使用。   

5.2.3  底板尺寸:各项试验使用的底板尺寸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mm

试验项目              底板类型              底板尺寸

初期干燥抗裂性        石棉水泥板           300×150×4

透水性

耐冲击性

粘结强度              砂浆板               70×70×20

耐冷热循环性

耐碱性

耐侯性                石棉水泥板           150×70×3

耐沾污性



5.3  试样制备

    将制造厂提供的底涂料、主涂料和面涂料分别搅拌均匀,即为制作各项试验所需的

试样。

5.4  低温稳定性试验

    将底涂料、主涂料和面涂料分别倒入高度100mm、直径50mm的广口试剂瓶,装满后加

盖。在-5±2℃冰箱中放置18h,取出,在试验条件下放置6h。这项操作反复循环3次后,

打开瓶盖,一边搅拌,一边用肉眼观察试样有无结块、组成物分离和凝聚现象。

5.5  初期干燥抗裂性试验

5.5.1  试验仪器:如图1所示。装置由风机、凤洞和试架组成,风洞截面为正方形。用

能够获得3m/s以上风速的轴流风机送风,配置调压器调节风机转速,使风速控制为30.3m

/s。同洞内气流速度用热球式或其他风速计测量。

5.5.2  按制造厂提出的方法,将产品说明中规定用量的底涂料涂布于石棉水泥板表面,

经1 ̄2h干燥(指触干),再将产品说明中规定用量的主涂料涂布于底涂料上面,立即

置于图1所示风洞内的试架上面,试件与气流方向平行,放置6h,取出。用肉眼观察试

件表面有无裂纹出现。这项试验同时制作两个试件做平行试验。

5.6  粘强强度试验

5.6.1  试验仪器

5.6.1.1  硬聚氯乙烯或金属型框,如图2所示。

5.6.1.2  抗拉用钢质上夹具,如图3所示。

5.6.1.3  抗拉用钢质下夹具,如图4所示。

5.6.1.4  抗拉用钢质下夹具和钢质垫板的装配,如图5所示。

5.6.1.5  拉力试验机应符合GB2611的规定。

5.6.2   标准状态下粘结强度试验

5.6.2.1  按制造厂提出的方法,将产品说明中规定用量的底涂料涂布于砂浆板表面,经

1 ̄2h干燥(指触干),将图2所示硬聚氯乙烯或金属型框置于底涂料上面,将主涂料

填满型框,用刮刀平整表面,立即除去型框,放置24h,再把产品说明中规定用量的面涂

料涂布于主涂料上面,在试验条件下养护14d,即为试件。这项试验,同时制作5个试件。

5.6.2.2   将试件置于水平状态,用双组份环氧树脂或类似常温固化粘结刘涂布试件表

面,并在其上面轻放图3所示的钢质上夹具,加约1kg砝码,小心地除去周围溢出粘结

剂,放置24h,除去砝码,按图5所示安装钢质下夹具和钢质垫板,在拉力试验机上,沿

试件表面垂直方向,以1471.0 ̄1961.3N/min(150 ̄200kgf/min)拉伸速度,测定最大抗

拉荷重。

     粘结强度按下式计算:

                10[-6]P

            σ=────

                   A

式中    σ——粘结强度,MPa;

        P——拉伸时荷载,N;

        A——胶接面积,m2。

5.6.3  浸水后粘结强度试验

5.6.3.1  按5.6.2.1同时制作5个试件,但在放置时间结束前3d,将试件的四个侧面用环

氧树脂封边。

5.6.3.2  如图6所示,将试件水平置于水槽底部标准砂(GB178)上面,然后注水到水面距

离砂浆板表面约5mm处,静置10d,取出。试件侧面朝下,在50±3℃恒温箱内干燥24h,再

置于试验条件下24h,然后按5.6.2.2测定并计算浸水后粘结强度。

5.7  耐冷热循环性试验

5.7.1  按5.6.2.1同时制作3个试件。

5.7.2  将试件置于20±2℃水中浸渍18h后,放入-20±3℃冰箱中冷却3h,再放入50±

3℃恒温箱加热3h,这项操作反复循环10次后,在试验条件下放置2h,用肉眼观察试件

表面有无剥落、起泡、裂纹和明显变色。

5.8  透水性试验

5.8.1   试验仪器如图7所示,装置由直径75mm玻璃短颈漏斗和带刻度玻璃试管(采用

0.05mL刻度的5mL移液管)组成。

5.8.2  按制造厂提出的方法,依次将产品说明中规定用量的底涂料、主涂料和面涂料涂

布于石棉水泥板表面,养护14d,即为试件。

5.8.3  如图7所示,将试件置于水平状态,用室温硅橡胶密封漏斗和试件间缝隙,放

置24h,往玻璃管内注入蒸馏水,直至距离试件表面约250mm,读取试管刻度,放置24h,

再读取试管刻度,试验前后试管刻度之差即为透水量。

5.9  耐碱性试验

    根据5.8.2同进制作3个试件,按GB9265进行试验,浸泡时间为7d。

5.10  耐冲击性试验

    按5.8.2制作试件。将试件紧贴于厚度为20mm的标准砂(GB178)上面,然后把直径

50mm,重量为500g的球形砝码,从高度为300mm处自由落下,用肉眼观察试件表面有

无裂纹、剥落和明显变形。这项试验在1个试件上选择各相距50mm的3个位置进行。

5.11  耐候性试验

    按5.8.2同时制作3个试件,用日光型碳弧灯照射250h,参照GB1766评定粉化、起泡、

裂纹和变色等级。

5.12  耐沾污性试验

    根据5.8.2同进制作3个试件,按GB9780进行试验。

6  检验规则

6.1  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的试验项目包括粘结强度、初期干燥抗裂性、透水性、低温稳定性和耐沾污

    性。

6.2  型式检验

    对产品质量进行全面考核或生产工艺改变或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应对本标准规定

的技术要求全部进行检验。

6.3  取样

    按GB3186分别对底涂料、主涂料和面涂料进行批量取样,然后按本标准第5章提出的试

验方法进行试验。

6.4  判定规则

6.4.1  试验结果按下列要求判断是否合格。

6.4.1.1  粘结强度

    5个试件的强度算术平均值符合表2的规定(其中保证3个以上个别值和算术平均

相差不大于20%)时,判定合格。

6.4.1.2  初期干燥抗裂性

    两个试件的试验结果均符合表2的规定时,判定合格。

6.4.1.3  透水性

    3个试验结果的平均值符合表2的规定时,判定合格。

6.4.1.4  低温稳定性

    底涂料、主涂料和面涂料的试验结果均符合表2的规定时,判定合格。

6.4.1.5  耐沾污性

    3个试件的试验结果均符合表2的规定时,判定合格。

6.4.1.6  耐冷热循环性

    3个试件的试验结果均符合表2的规定时,判定合格。

6.4.1.7  耐碱性

    3个试件的试验结果均符合表2的规定时,判定合格。

6.4.1.8  耐冲击性

    1个试件上的3个位置试验结果均符合表2的规定时,判定合格。

6.4.1.9  耐候性

    3个试件的试验结果均符合表2的规定时,判定合格。

6.4.2  判定结果

    若以上各项全部检验合格,则该批产品合格。反之,若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产品不

合格。

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7.1  标志

    复合层涂料(包括底涂料、主涂料和面涂料)的包装容器,应标明下列内容:

    a.产品名称及标准代号;

    b.生产厂名;

    c.制造日期;

    d.净重;

    e.使用方法;

    f.有效期;

    g.注意事项。

7.2  包装

    产品应采用清洁、干燥、密封的聚乙烯或金属罐(桶)包装。

7.3  运输

    a.水乳型产品按一般运输方式办理;

    b.溶剂型产品按一般危险品运输方式办理。

7.4  贮存

    贮存期间应免受阳光直射,贮存温度5℃以上,溶浏型产品应按危险品贮存。贮存

期不超过6个月。

    附加说明:

    本标准参照采用日本工业标准JISA-6910-84《复层装饰材料》。

    本标准由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所、上海南汇防水涂料厂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殷欣、谭国刚。
                                    
                  
              
            
            
              
            
            
              源自: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安评论坛

手机版|Archiver|安全评价

GMT+8, 2025-5-12 09:36 , Processed in 0.092636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