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安评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混凝土坝养护修理规程SL230-98(二)

[复制链接]

3142

主题

0

好友

534

积分

安评小学三年级

Rank: 3Rank: 3

贡献
0 个
金币
534 个
在线时间
42 小时
帖子
318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7-31 20:58:1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附录A 检查记录表格式  



日期:            
库水位:      m
天气:     
气温:     



检查内容
表面整洁
表面排水沟孔
爆破

炸鱼

采石

取土
重物堆放
伸缩缝
裂缝
排水孔
溶蚀
冻融损坏
磨损
空蚀
碳化
钢筋锈蚀
闸门漏水
监测设施
其他
说明

错位
渗水
沥青井
状况
渗水
工况
渗漏量
水透明度
变形观测标点
扬压力观测孔
量水堰
应力观测电缆
观测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部位
坝体
上游面
 
 
 
 
 
 
 
 
 
 
 
 
 
 
 
 
 
 
  
 
 
 
 
 
 
 

坝顶
  
  
  
  
  
  
  
  
 
 
 
 
 
 
 
 
 
 
 
 
 
 
 
 
 

下游面
  
  
  
  
  
  
  
  
  
  
  
  
 
 
 
 
 
 
 
 
 
 
 
 
  

坝趾
  
 
   
  
  
  
  
  
  
  
  
 
 
 
 
 
 
 
   
 
 
  
 
 
  

坝肩
 
 
 
 
 
 
 
 
 
 
 
 
 
 
 
 
 
 
 
 
 
 
 
 
 

廊道
 
 
 
 
 
 
 
 
 
 
 
 
 
 
 
 
 
 
 
 
 
 
 
 
 

溢洪道
溢流面
 
 
 
 
 
 
 
 
 
 
 
 
 
 
 
 
 
 
 
 
 
 
 
 
 
   

闸墩
 
 
 
 
 
 
 
 
 
 
 
 
 
 
 
 
 
 
 
 
 
 
 
 
 

消能工
 
 
 
 
 
 
 
 
 
 
 
 
 
 
 
 
 
 
 
 
 
 
 
 
 





洞(管)
引水段
 
 
 
 
 
 
 
 
 
 
 
 
 
 
 
 
 
 
 
 
 
 
 
 
 
  

进水塔
 
 
 
 
 
 
 
 
 
 
 
 
 
 
 
 
 
 
 
 
 
 
 
 
 

洞身
 
 
 
 
 
 
 
 
 
 
 
 
 
 
 
 
 
 
 
 
 
 
 
 
 

消能工
 
 
 
 
 
 
 
 
 
 
 
 
 
 
 
 
 
 
 
 
 
 
 
 
 

工作桥
 
 
 
 
 
 
 
 
 
 
 
 
 
 
 
 
 
 
 
 
 
 
 
 
 





检查人:         记录人:         负责人:           

注:
1.管理单位应结合本工程具体情况,参照本表制定日常检查和年度检查记录表;
2.厂房、过坝建筑物可参照此表制定;
3.按照本规程2.3节内容进行检查,凡功能政党设施完好 和无病害的记“O”,否则记“N”,并作必要说明;
4.年终对各种检查记录整编成册、归档。
  


附录B 常用防护材料  





名称或类型
适用范围
施工方法

  环氧厚浆涂料
  防碳化、防氯离子渗透、耐磨、耐化学侵蚀
  人工刷涂、高压无气喷涂

  环氧沥青厚浆涂料
  防碳化、防氯离子渗透、耐磨、耐化学侵蚀
  人工刷涂、高压无气喷涂

  聚氨酯涂料
  防碳化、防氯离子渗透、耐磨、耐化学侵蚀
  刷涂、喷涂,高压无气喷涂

  氯丁胶乳沥青防水涂料
  防碳化、防氯离子渗透、防水、耐化学侵蚀
  人工刷涂、高压无气喷涂

  耐蚀类石材
  耐蚀类陶瓷
  耐蚀密实混凝土板
  防碳化、防氯离子渗透、防水、耐酸蚀
  耐蚀水泥砂浆衬砌

  聚氯乙烯板、膜
  耐酸蚀、防水
  合成树脂胶粘剂粘贴





注:
1.化学倪侵蚀防护的设计与施工可参照GB50046—95《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和GB50212—91《建筑防腐施工及验收规范》执行;
2.化学侵蚀防护工程量较大时,其材料、施工方法可根据侵蚀介质性质与浓度,结合一些成功防护实例,经过材料性能对比试验和现场工艺验来确定;
3.防护用各类砂浆材料在本规程附录F中列出。
  


附录C 裂缝调查  
C.1 基本调查  
C.1.1 裂缝状况的调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1 裂缝宽度可用读数显微镜、塞尺和应变计量测,并做好详细记录,记录内容见表C.1.1;  




表C.1.1 裂缝调查记录表  






日期:        日  

气温    ℃  

相对湿度    %  






序  

裂缝编号  

位置  

走向  

宽度(mm)  

长度(m)  

深度(m)  

渗漏  

溶蚀  

备注  


垂直  

水平  

倾斜  

环向  


   

   

   

   

   

   

   

   

   

   

   

   

  


   

   

   

   

   

   

   

   

   

   

   

   

   


   

   

   

   

   

   

   

   

   

   

   

   

   


   

   

   

   

   

   

   

   

   

   

   

   

   


   

   

   

   

   

   

   

   

   

   

   

   

   


   

   

   

   

   

   

   

   

   

   

   

   

   


   

   

   

   

   

   

   

   

   

   

   

   

   


   

   

   

   

   

   

   

   

   

   

   

   

   


   

   

   

   

   

   

   

   

   

   

   

   

   






量测工具:               

量测人:               

记录人:               
    2 在裂缝两端做标记,量测长度,并绘图;
    3 观察混凝土建筑物的两个对应表面裂缝的位置是否对称,廊道内是否漏水,判断裂缝是否贯穿;
    4 裂缝形态有无规律性;
    5 裂缝开裂部位有无钢筋锈蚀和盐类析出。  
C.1.2 裂缝附近调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1 裂缝附近混凝土表面的干、湿状态,污物和剥蚀情况;
    2 裂缝及其端部附近有无细微裂缝。  
C.1.3 裂缝发展情况调查包括观察裂缝宽度和长度的变化,及其与环境、建筑物作用(荷载)的相关性。  
C.1.4 影响建筑物使用的调查包括裂缝的漏水量、析出物、钢筋锈蚀、外观损伤,建筑物有无异常变形等。  
C.1.5 设计资料调查包括设计依据、设计作用(荷载)、结构计算成果、钢筋及结构断面团、建筑材料及有关试验数据等。  
C.1.6 安全监测资料调查包括裂缝发生前后建筑物的变形、渗流、应力、温度、水位等的变化。  
C.1.7 施工情况调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按表C.1.7进行混凝土的原材料调查;
   2 钢筋种类、强度指标和试验资料;
    3 混凝土的设计配合比和施工配合比;
    4 浇筑及养护情况,包括搅拌、运输、浇筑、养护和施工环境条件;  





表C.1.7 混凝土原拭料调查  




原材料  

调查内容  


水泥  

种类及牌号、品质检验资料  


骨科  

种类、产地、岩质、颗粒级配、表观密度、吸水率、杂质含量(粘土、有机杂质、盐类、泥块等)、碱活性  


外加剂  

种类及牌号、品质检验资料、掺量  


水  

水质分析  
    5 混凝土试验资料包括坍落度、含气量、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极限拉伸值、弹性模量等;
    6 基础情况包括基岩种类、岩性、变形模量、断层及基础处理等;
    7 使用模板情况包括模板种类、制作与安装、拆模时间等;
    8 施工中的裂缝记录。  
C.1.8 建筑物运行情况及周围环境的调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1 运行期实际作用(荷载)及其变化情况;
    2 气温变化情况;
    3 相对湿度变化情况;4建筑物距海岸或盐湖的距离、海风风向及环境污染等。  
C.2 补充调查  
C.2.1 当建筑物或构件的实际断面尺寸与设计不符时,应进行测量并与设计图核对。  
C.2.2 混凝土质量状况调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建筑物混凝土强度试验,可采用钻取混凝土芯样进行强度试验,当无法取芯样或不允许取芯样时可采用固弹仪进行检测;
    2 碳化深度试验,凿孔、向孔内喷洒1%的酚酞溶液进行检测,已碳化的混凝土不变色,未碳化的混凝土变为红色;
    3 氯化物含量试验按交通部JIJ225—87《混凝土氯离子含量测定方法》的规定执行。  
C.2.3 钢筋状况调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1 破损试验:将混凝土凿至主筋位置,观测保护层厚度、钢筋位置、钢筋用量及钢筋锈蚀情况,对钢筋腐蚀程度按表C.2.3进行评估;  





表C.2.3 钢筋腐蚀度等级  



等级

钢筋的状态  


锈呈黑皮状或整体薄而致密、混凝土表面不带锈斑


部分有小面积的斑点状浮锈


虽无明显的断面缺损,但沿钢筋圆周或全长已产生浮锈


已产生断面缺损
    2 非破损试验:测定钢筋保护层厚度可用钢筋探测仪,钢筋的锈蚀情况可用电化学法测定;
    3 抗拉试验:当钢筋属Ⅲ级腐蚀度以上必须校核结构承载力时,应取样作钢筋抗拉试验或测定钢筋的截面积,取样后及时修复。  
C.2.4 结构上作用(荷载)的调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开裂时实际作用(荷载)是否超过设计作用(荷载)。
    2 除设计作用(荷载)外,建筑物是否有以下因素引起的应力:
     1)气温、冰冻、干缩及吸水等引起的建筑物自身变形约束所产生的应力;
     2)冲击、振动、共振等瞬时作用(荷载)引起的应力。  
C.2.5 基础变形调查:地基或建筑物有异常变形,应迅速调查,并对建筑物进行校核。  
C.2.6 裂缝详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1 表层裂缝深度可用凿槽法检测,深层裂缝和贯穿裂缝的深度可用超声波仪、面波仪等仪器检测;
    2 在裂缝处用环氧粘贴玻璃条,检查裂缝宽度变化;用游标卡尺或干分表、测缝计等测定裂缝宽度,同时记录结构物的变形、作用(荷载)及环境条件。  
C.2.7 建筑物运行及环境条件变化详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建筑物用途变更;
    2 年冻融次数;
    3 地下水含硫酸根离子和镁离子等的浓度;
    4 工业污水酸、碱、盐的含量;
    5 大气的含盐量。  
C.3 专题研究  
C.3.1 根据建筑物实际尺寸、钢筋数量和直径、材料及其物理力学性能、作用(荷载)和运行环境、裂缝的长度深度进行结构应力和抗滑稳定计算,分析建筑物开裂部位的应力及抗滑稳定性。  
C.3.2 混凝土材料试验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混凝土孔隙率试验;
    2 混凝土碱骨料反应试验;
    3 微观结构分析可采用偏光显微镜观察、X射线衍射试验判定骨料中的碱活性矿物和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骨科的碱活性反应生成物。  
C.3.3 构件静荷载试验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构件荷载试验的加载方法可采用油压千斤顶法、重物法等;
    2 构件荷载试验的测定项目及测试仪表见表C.3.3。  





表C.3.3构件荷载试验的项目及测试仪表  




测定项目  

测定仪表  


变形  

水准仪、千分表、差动变丈夫器式位移计、应变计式变位计、测微计  


应变  

钢筋  

电阻应变计  


混凝土  

电阻应变计、位移传感器  


基础位移  

经纬仪、水准仪、百分表、差动变压器式沉降计、倾斜仪  
C.3.4 结构振动试验应包括下列内容:
    1 运行荷载或运行机械在运转过程中引起的应力疲劳试验;
    2 结构固有频率试验;
    3 地震影响的振动试验。  
  


附录D 混凝土损坏的主要原因  




表D1 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  






分类  

原因  


材料  

原材料  

水泥  

水泥的非正常凝结
水泥的水化热
水泥的非正常膨胀
水泥含碱量高  


骨科  

质量低劣
使用了碱活性骨科  


拌和水  

拌和水含有氯化物  


外加剂  

使用不当  


混凝土  

   

配合比设计不合理
混凝土的沉降及泌水
混凝土的收缩  


施工  

混凝土  

拌和  

掺合料拌和不匀
拌和时间过长  


运输浇筑  

运输时改变了配合比
浇筑顺序不合适
浇筑速度不当
振捣不足  


养护  

硬化前受到振动或加荷
初期养护时急骤干燥
初期冻害  


温控  

温控设计不合理
浇筑温度过高
通水冷却不及时
新浇混凝土气温骤降无保温措施  


钢筋  

钢筋  

钢筋被扰动
保护层厚度不足  


模板  

模板  

模板变形
模板漏浆
支撑下沉
过早拆模  


使用与环境  

物理  

温湿度  

环境温湿度的变化
构件两面的温湿度差
反复冰融
火灾
表面加热  


化学  

侵蚀  

酸碱盐类的侵蚀
碳化引起的钢筋锈蚀
氯离子侵入使钢筋锈蚀  


结构及作用(荷载)  

作用(荷载)  

长期作用(荷载)组合  

运行中的荷载在长期荷载组合之内
运行中的荷载超过长期荷载组合  


短期作用(荷载)组合  

运行中的荷载在短期荷载组合之内
运行中的荷载超过短期荷载组合  


构造设计  

   

断面及钢筋用量不足、受力钢筋直径过粗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当
钢筋接头、锚固、构造筋等设计不当  


支承条件  

   

不均匀沉陷
冻害  


其他  

其他  




表D2 渗漏的主要原因  






分类  

原因  


混凝土原材料  

水泥  

水泥品种选用不适当  


骨料  

骨料的品质低劣、级配不当  


设计  

勘察  

坝址的地质勘探工作不够,基础有隐患  


结构  

混凝土强度、抗渗等级低  


坝基防渗排水措施考虑不周,帷幕深度或厚度不够  


伸缩缝止水结构不合理  


施工  

配合比  

配合比不合理  


浇筑  

浇筑程序不合理、间歇时间过长、层面处理不符合要求、振捣不密实  


养护  

养护不及时或时间不够、养护措施不当  


温控  

温控措施不当  


坝基防渗  

防渗设施施工质量差
, , 基岩的强风化层及破碎带未按设计要求彻底清理
基础清理不彻底,结合部施工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接触灌浆质量差  


运行管理  

运行条件
改变  

基岩裂隙的发展、渗流的变化、冻害、搞渗性能降低、水位与作用(荷载)变化  


管理  

养护维修不善  


物理、化学
因素的作用  

帷幕排水设、伸缩缝止水结构等损坏,沥青老化,混凝土与基岩接触不良,流土、管涌、冻害、溶蚀等  


其他  

   

地震等  




表D3 冻融肃蚀的主要原因  






分类  

原因  


环境条件  

气温  

环境气温的正负变化使混凝土遭受反复的冰融  


饱水条件  

处于水位变化区  


天然降水或渗漏水积存  


混凝土原材料  

水泥  

水泥品种选用不适当  


掺合料  

掺用不适当  


骨料  

品质低劣  


外加剂  

未掺引气剂或引气效果差  


设计  

抗冻等级  

抗冰等级偏低,水灰比过高  


施工  

拌和  

混凝土配合比现场控制不严  


拌和时间短、不均匀,含气量不足  


运输浇筑  

运输、浇筑过程改变了混凝土配合比  


运输、浇筑过程中含气量损失过多  


浇筑振捣不密实  


施工工艺不当  


养护  

初期养护时急骤干燥失水  


早期受冻  


其他  

   

运行管理不善等  




表D4 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主要原因  






分类  

原因  


环境条件  

有害介质  

钢筋保护层碳化或中性化  


钢盘保护层被氯离子侵入  


水中的有害介质侵蚀  


温度  

冻融  


湿度  

干湿循环  


水流  

冰刷磨损  


混凝土原材料  

水泥  

水泥品种选用不当  


掺合料  

掺用不适当  


骨料  

砂石料中含泥土杂质  


砂石料的氯盐含量超标  


外加剂  

所用外加剂引入了过多的氯盐  


水  

水质不符合规范要求  


设计  

构件  

构件的几何形状不佳,保护层厚度不足  


混凝土耐久性设计指标偏低  


施工  

拌和  

混凝土配合比现场控制不严  


混凝土拌和时间短,不均匀  


运输、浇筑  

运输、浇筑过程改变了混凝土配合比  


浇筑振捣不密实  


钢筋错位,保护层厚度不足  


养护  

早期养护不充分  


运行条件  

运行条件改变  

超载、温度应力、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  


应力疲劳作用使微裂纹扩展  




表D5 磨损和空蚀的主要原因  






分类  

原因  


建筑物的设计轮廓曲线(体型)  

体型  

建筑物几何形状不合理  


建筑物式复杂(弯道、跌坎、变坡、收缩、扩散渐变段等)  


进水口  

进口曲线不合理  


门槽  

矩形门槽宽深比不合理  


岔洞  

主支洞夹角、出口收缩比岔尖形式不合理  


出口  

出口断面收缩不合理  


消能工  

消能工布置不合理  


池内设消力槛、消力墩、趾墩等不合理  


挑流鼻坎体形不合理  


护面  

设计护面材料的抗磨损、空蚀能力低,抗磨损、空蚀材料与基底混凝土温度变形不一致  


含沙水流  

悬移质  

悬移质刷磨损  


推移质  

推移质冲击磨损、空蚀  


杂物  

杂物磨损  


施工  

施工质量  

过水面施工质量差  


护面与基面的粘结不牢固  


模板变形  


泄水建筑物进口、消力池或水跃区内的石碴、施工残余物未消除  


不平整度  

施工表面与设计不符  


过水面有升坎、跌坎、凹陷、凸起  


过水面上有钢筋头或预埋件露头  


运行管理  

水流  

闸门开启方式不合理  


泄流流速偏高  


维护  

表面破示未及时修补  
  


附录E 修补结构图  











图E1 活缝粘贴修补图(单位:mm)
1—裂缝;2—树脂基液;3—树脂砂浆;4—隔离膜;5—橡胶片材;6—胶粘剂;7—弹性树脂砂浆








图E2 活缝充填修补图(单位:mm)
1—裂缝;2—水泥基砂浆;3—隔离膜;4—胶粘剂;5—弹性嵌缝材料;6—水泥基砂浆











图E3 锚固不锈钢片伸缩缝渗漏处理示意图(单位:mm)
1—伸缩缝;2—锚全孔;3—锚栓M16;4—沥青麻丝;5—橡胶垫厚10mm;6—不锈钢片,厚0.5~2mm;7—钢垫板;8—垫圈;9—螺母;10—弹性密封材料;11—弹性环氧砂浆








图E4 锚固橡胶板伸缩缝渗漏处理示意图(单位:mm)
1—伸缩缝;2—锚栓孔;3—环氧砂浆;4—锚栓;5—胶粘剂;6—隔离棒;7—弹性环氧砂浆;8—树脂砂浆找平;9—橡胶片;10—橡胶垫;11—钢压板;12—垫圈;13—螺母


附录F 常用修补材料  





分类
名称
主要用途

砂浆与混凝土原材料
水泥
硅酸盐水泥
配制各种水泥基混凝土及砂浆

中热硅酸盐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

抗硫酸盐水泥

掺合料
粉煤灰
各种水泥基混凝土及砂浆掺合料

硅粉
配制高强和抗磨蚀混凝土及砂浆

外加剂
普通减水剂
配制水泥砂浆、混凝土

高效减水剂
配制高强混凝土(抗冲耐磨)、流态泵送混凝土、抗冻混凝土

引气剂
配制抗冻性混凝土

水下不分散剂
配制水下不分散混凝土

速凝剂
配制喷射混凝土

膨胀剂
配制补偿收缩混凝土

早强剂
配制早强混凝土

特种骨料
铸石砂
配制抗冲磨铸石砂浆及混凝土

铸石粗骨料

铁矿石砂子
配制抗冲磨铁矿石砂浆及混凝土

铁矿石粗骨料

树脂
环氧树脂
配制树脂砂浆及混凝土

不饱和聚酯树脂

PBM-1树脂
配制水下树脂砂浆及混凝土

胶乳
丙烯酸酯共聚乳液(丙乳PAE)
配制聚合物水泥砂浆和混凝土

氯丁胶乳(CR)

丁苯胶乳(SBR)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乳液(EVA)

环氧树脂乳液

树脂固化剂
潮湿(或水下)环氧固化剂
配制潮湿(或水下)环氧砂浆

环氧低温固化剂
配制低温固化环氧厌浆

弹性环氧固化剂
配制弹性环氧砂浆

特种砂浆、混凝土
干碣性预缩水泥砂浆
嵌填混凝土裂缝或用作有机嵌缝材料的表面保护材料;小面积混凝土剥蚀修补

水泥防水砂浆
混凝土结构表面防水处理

补偿收缩水泥砂浆
混凝土表面剥蚀薄层修补,包括混凝土碳化、钢筋锈蚀的防护修补

丙乳胶乳水泥砂浆
混凝土裂缝嵌填、混凝土结构表面防水处理、混凝土薄层剥蚀修和钢筋混凝土结构表面防护处理

氯丁胶乳水泥砂浆

环氧乳液水泥砂浆

普通环氧砂浆
混凝土裂缝嵌填、混凝土薄层剥蚀修补的防护处理

潮湿或水下环氧砂浆

低温环氧砂浆

弹性环氧砂浆

高强水泥石英砂浆
含悬移质高速水流对混凝土磨损破坏的修补

高强硅粉铸石混凝土(砂浆)
磨损破坏的修补

硅粉(钢纤维)抗冲磨混凝土
磨损、气蚀破坏的修补

高强耐磨粉煤灰混凝土(砂浆)
磨损破坏的修补

高硅粉铁矿石骨料混凝土(砂浆)
推移质冲磨破坏的修补

钢板和钢轨间嵌填混凝土

高抗冻性混凝土
冻融破坏的修补加固

喷射混凝土(砂浆)
混凝土结构的修补、加固和防渗漏处理

流态泵送混凝土
混凝土结构的修补加固

预填骨料压浆混凝土
混凝土结构的修补加固

沥青混凝土
迎水面的散渗处理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
水下混凝土结构的修补加固

灌浆材料
LW水溶性聚氨酯浆材
混凝土缝和孔洞的快速堵漏

丙烯酰胺(丙凝)浆材
混凝土蜂窝孔洞和裂缝的堵漏处理

水泥(超细水泥)浆材
混凝土裂蜂窝孔洞的灌浆补强加固和防渗处理;若有堵漏要求亦可加入水玻璃、丙凝、水溶性聚氨酯等

环氧树脂灌浆材料
混凝土裂缝的补强加固和防渗处理

甲凝灌浆材料
混凝土细微裂缝的补强和防渗处理

HW水溶性聚氨酯浆材
混凝土裂缝、孔洞的堵漏处理和补强

SK聚氨酯浆材

嵌缝密封材料
SR塑性止水材料
伸缩缝、裂缝的嵌填密封止水(冷施工)

GB止水材料

PU-1、PU-2弹塑性嵌缝密封材料

聚氨酯嵌缝材料

西基密封腻子XM43

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材料

自粘性橡胶密封带

橡胶改性沥青嵌缝油膏
混凝土构件接缝的防水嵌填

聚氯乙烯防渗胶泥

快速堵漏止水材料
水泥快速堵漏剂
快速封堵混凝土孔洞和裂缝的渗漏

水玻璃或水泥水玻璃浆材
地下混凝土结构或大体积混凝土连通蜂窝孔洞和裂缝(缝宽大于0.5mm)漏水的处理和补强

防水片材
氯丁橡胶片材
伸缩缝、裂缝的防渗处理,迎水面的散渗处理

三元乙丙橡胶片材

聚氯乙烯片材

橡胶布

其他
RI-103型钢筋阻锈剂
NS-2型钢筋阻锈剂
修补由氯盐侵蚀引发的钢筋锈蚀破坏

YJ302界面处理剂
ZY界面处理剂
提高新老混凝土的界面粘结强度

药卷式锚杆锚固剂
早强锚固剂
水下锚固剂
快速锚固、新老混凝土间的锚大、水下锚固

静态膨胀破碎剂
无声爆破拆除

环氧玻璃钢
聚酯玻璃钢
混凝土结构的防渗、防腐及补强加固处理





注: 可供选择的常用外加剂和树脂固化剂产品列于条文说明
  


附录G 导管法浇筑水下混凝土技术要求  
G.0.1确混凝土配制强度比设计强度提高40%~50%,拌和物容重应不低于21kN/m3,混凝土坍落度宜为1~22cm,并应加入减水剂、引气剂。  
G.0.2 首浇混凝土数量不少于2m3,管脚堆高不低于50cm,导管口埋入深度不小于30cm。  
G.0.3 浇筑过程中,不同间距的导管最小埋入深度应符合表G.0.3的规定。  




G.0.4 浇筑过程中,混凝土降落速度超过容许值时,应增大导管埋深。  





表G.0.3 导管最小埋入深度  




导管间距(cm)  

≤500  

600  

700  

800  


最小埋深(cm)  

60~90  

90~120  

120~140  

130~160  
G.0.5 浇筑因故中断时应增大导管埋深,中断时间超过40min或水已人管时,应作施工缝处理。  
G.0.6 浇筑过程中,导管每次提升高度为15~20cm。  
G.0.7 浇筑过程中,混凝土上升速度不得小于20cm/h,对于大仓面宜为30~40cm/h,对于小仓面宜为5O~150cm/h。  
G.0.8 拆除导管时,应降低导管,并避免摆动,导管拆除时间宜控制在15min以内。  
G.0.9 终浇阶段,在水灰比不变情况下,适当增加水泥用量,坍落度增大至20~22cm;并将混凝土二级配改为一级配;同时增加导管埋深以取得平坦的混凝土浇筑顶面;终浇高程应大于设计高程10cm。  
                                    
                  
              
            
            
              
            
            
              源自: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安评论坛

手机版|Archiver|安全评价

GMT+8, 2025-5-15 07:35 , Processed in 0.026342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