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安评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多用户静止式交流有功电能表

[复制链接]

3142

主题

0

好友

534

积分

安评小学三年级

Rank: 3Rank: 3

贡献
0 个
金币
534 个
在线时间
42 小时
帖子
318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7-31 22:09:4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定义.................................................................................1
4 分类.................................................................................3
5 要求.................................................................................3
6 试验方法.............................................................................6
7 检验规则.............................................................................8
8 标志说明书包装及贮存.............................................................8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出厂检验型式检验和验收检验项目................................10
表1 接入线路的进线方式和用户负荷分类表.................................................3
表2 分散系数...........................................................................3
表3 负荷电流与导线截面对应表...........................................................4
表4 电压线路包括电源的功率消耗.....................................................5
表5 电流线路的功率消耗.................................................................5
JB/T ××××—××××
II
前 言
多用户静止式交流有功电能表是立足于我国现有技术结合我国具体情况而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
权的电能计量仪表该仪表具有一些明显的特点如较低的生产成本具有防窃电的能力易于实现附
加功能和便于实施自动抄表等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与GB/T 17215等同采用IEC610362000保持一致并结合产
品的特点规定了户间影响相间影响缺相影响等特殊影响量的要求
本标准针对多用户电能表的特殊性提出了两步抽样方案合理的分配了用户和制造商应承担的风
险同时减少了监督抽查的工作强度
本标准注意了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电能计量基础标准IEC62052-11的协调
本标准编写格式依照GB/T 1.1-2000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电工仪器仪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深圳浩宁达电能仪表制造有限公司辽阳华通电子有限
公司保定市雷诺工业设备公司黑龙江龙电电气有限公司河南省计量测试研究所山东省计量科学
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 芳马睿松高作石徐人恒曹瑞基张 勤徐 炜李晓雷常 青
本标准为第1次出版
JB/T ××××—××××
1
多用户静止式交流有功电能表 特殊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多用户静止式交流有功电能表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
及贮存其测量部分的基本要求应分别符合相关的电能表标准的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固定安装参比频率为50Hz或60Hz能够测量多个电能用户有功电能的静止式仪表
该表由包封在同一表壳内的多个测量单元和计度器register组成如果仪表表壳内包封具有其它功
能单元如最大需量指示器电子费率计度器时间开关数据通信接口等则应用与这些功能相关的
标准
组合式电能表每个计量单元结构相对独立计量单元数可根据电能用户数量改变共用一个显示
单元的仪表等类似产品可参照本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829-1987 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
GB/T 7251.1-1997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一部分型式试验和部分型式试验成套设备
idt IEC 439-11992
GB 9969.1-1998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 总则
GB 15239-1994 孤立批计数抽样检验程序及抽样表
GB/T 15464-1995 仪器仪表包装用通用技术条件
GB/T 17215 1级和2级静止式交流有功电度表idt IEC 1036
GB/T 17441 交流电度表符号idt IEC 3871992
GB/T 17626.5-1999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5
1995
JB/T 6214-92 仪器仪表可靠性验证实验及测定试验 指数分布导则
JB/T 50070-XXXX 电能表可靠性要求及考核方法
IEC 60050-3002001 国际电工词汇IEV 电工和电子测量及测量仪器 311章312章313
章 314章
IEC 620511999 电能计量 术语
IEC 62053-311998 电测量设备a.c.-特殊要求-第31部分 机电(感应)式电子静止
式电能表脉冲输出装置二线
3 定义
GB/T 17215和IEC 62051标准确立的以及下列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计量单元 measuring element
由负荷电流与电压作用于固态电子器件产生与瓦时成正比例输出量的单元
3.2
JB/T ××××—××××
2
数据处理单元 data processing element
对多个计量单元提供的电能数据或电能脉冲进行管理的单元
3.3
存储器 memory
贮存数字信息的单元
3.4
显示器 display
显示存贮器内容的单元
3.5
计度器 register
能确定被测量值的电能表部分IEC302-06-03
由存贮器和显示器组成的能贮存和显示信息的机电或电子装置由多个电子存贮器共用一个电子显
示器可形成多个电子计度器
3.6
多用户静止式有功电能表以下简称仪表 multi-users static watt-hour meters
包封在一个表壳内通过电子器件的固定组合同时测量多个电能用户有功电能的仪表
3.7
仪表进线方式 connection mode of meters
供电电源与仪表配电母线的连接方法
3.7.1
单相仪表单相供电进线方式 single-phrase connection mode of single-phrase meters
对单相仪表各配电母线并联后由单相供电的接线方式
3.7.2
单相仪表三相供电进线方式 three-phrase 4-wire connection mode of single-phrase meters
对单相仪表采用三相四线制接入即三相线分别为3个配电母线供电的接线方式
3.7.3
三相仪表进线方式 connection mode of three-phrase meter
对三相仪表配电母线由三相四线制供电的接线方式
3.8
户间影响 influence between users
由于其它计量单元输入的被测量改变而引起的被测计量单元的电能计量误差的改变
3.9
相间影响 influence between phases
对三相供电的单相仪表由于采用单相供电方式而相对于三相供电方式引起的电能计量误差的改

3.10
缺相影响 influence for lost phrase
对三相供电的单相仪表供电线路中有一相或两相断开时而相对于三相供电时引起的电能计量误
差的改变
3.11 母线 busbar
一种可与几条电路分别连接的低阻抗导体
注 母线这个术语与导体的几何形状尺寸截面积无关
3.12
JB/T ××××—××××
3
配电母线 distribution busbar
仪表表壳内的一条母线通过它向电能用户供电
3.13
最大电流*(Imax) maximum current(Imax )
仪表中各计量单元满足本标准准确度要求的电流最大值
3.14
最大载流量 maximum current
仪表满足本标准准确度要求所能承载电流最大值
3.15
分散系数f divide coefficient
仪表最大载流量与各计量单元最大电流之和的比值记作f
3.16
用户编号 user number
为区分各个计量单元定义的编号
4 分类
4.1 按接入线路的进线方式和用户负荷分为
表1 接入线路的进线方式和用户负荷分类表
进线方式
用户负荷
单相 三相四线
单相 单相供电式单相仪表 三相供电式单相仪表
三相 ------- 三相仪表
4.2 按测量电能准确度等级分1级和2级
5 要求
仪表除应符合GB/T 17215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5.1 标准的电量值
见GB/T 17215中4.1的规定
5.1.1 分散系数
仪表分散系数的值应不小于表2规定的数值
表2 分散系数
计量单元数 n 分散系数 f
2 1
34 0.9
56 0.8
789 0.7
10以上 0.6
5.2 机械要求
JB/T ××××—××××
4
除GB/T 17215中4.2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5.2.1 一般要求
仪表的外壳端子座端子盖等应整洁,无明显划伤和毛刺,使用说明书附件等齐全标志应符合
8.1的要求
仪表表壳和端盖应能够承受一定的机械应力电气应力及热应力的材料构成此材料还应能经得起
正常使用时可能遇到的潮湿的影响
5.2.2 接线端
每个计量单元都应有独立的引出接线端仪表接线端的端子孔径应有足够的尺寸以容纳导体的绝
缘接线端的端子孔径应能容纳与乘载电流相适应的截面导体表3给出了负荷电流与导线截面对应关
系铜导体
表3 负荷电流与导线截面对应表
负荷电流(A) 铜芯绝缘导体截面(mm2)
20及以下 4.0
20 40 6.0
40 60 71.5
60 80 72.5
80 100 74.0
5.2.3 被测量值的显示
可用机电计数器或电子显示器显示信息用电子显示器时其非易失存储器的最少记忆时间应是四
个月
注 更长的记忆时间可通过订货合同规定
用一个显示器显示多个计量单元值时应有显示或读取各用户编号或代码及其对应的累积电能
值的方法
在自动显示时对每一个显示的保持时间不少于5s
5.2.4 测试输出
仪表应具有电测试输出和光测试输出光测试输出应从正面可接收到
电测试输出见IEC 62053-31
光测试输出应符合GB/T 17215中4.2.12.1和4.2.12.2的要求
每个计量单元都应有独立的测试用电能脉冲引出端子
5.2.5 工作指示器
每个计量单元应具备独立的工作指示器
工作指示器应能从正面看到
5.3 气候条件
除GB/T 17215中4.3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对电子显示器应在极限工作范围的条件下进行6.3.1的试验其显示状态应不影响数据的读出
例如不应出现LCD高温时的黑屏低温时显示迟缓的现象
5.4 电气要求
除GB/T 17215中4.4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5.4.1 功率消耗
5.4.1.1 电压线路
在参比电压参比温度和参比频率下仪表每一电压线路的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消耗不应超过表4
规定值
5.4.1.2 电流线路
JB/T ××××—××××
5
每一电流线路在基本电流参比频率和参比温度下的视在功率不应超过表5规定值
表4 电压线路包括电源的功率消耗
仪 表 等 级
仪 表
1 2
每个计量单元 2W和10VA 2W和10VA
N个计量单元 2NW 和10NVA 2NW 和10NVA
注 1为了匹配仪表的电压互感器不论负荷是感性或是容性的制造厂应予注明
2以上数值是平均值开关电源的峰值允许超过上述值但应确保与仪表所连接的电压互感器的额定值相
适应
表5 电流线路的功率消耗
仪 表 等 级
仪 表
1 2
每个计量单元 4.0VA 2.5VA
5.5 电磁兼容EMC
应符合GB/T 17215中4.5的规定
浪涌抗扰度试验按GB/T 17626.5-1999的规定执行
5.6 准确度要求
除应符合GB/T 17215中4.6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5.6.1 户间潜动影响
当被测计量单元施加电压而电流线路无电流时无论其它计量单元是否施加电压有无电流被测
计量单元的测试输出不应产生多于一个的脉冲
5.7 仪表特殊影响量
5.7.1 户间影响
在额定工作条件下各计量单元间产生的相互影响不应超过准确度等级的1/5
5.7.2 相间影响
对于三相四线制进线方式的单相仪表由于采用单相供电方式三相输入端短接后由单相进线方
式而相对于三相供电方式引起的电能计量误差的改变不应超过准确度等级的1/5
5.7.3 缺相影响
对于三相四线制进线方式的单相仪表供电线路中有一相或两相断开时而相对于三相供电时引起
的电能计量误差的改变不应超过准确度等级的1/5
5.8 示值误差
计量单元输出脉冲累计值(n)与计度器显示累计值(E)应符合下式要求
)2(105 -× -= aE
C
n
E
式中
n 计量单元累计输出脉冲值
JB/T ××××—××××
6
C 仪表常数imp/kWh
E 仪表计度器显示累计值
a 仪表计度器显示的小数位数
5.9 平均寿命
多用户电能表在规定的条件下安装使用其平均寿命MTTF应不低于10年相应的平均寿命下限
值m1应不低于2.19104h
6 试验方法
除应符合GB/T 17215中5.6的规定外还应进行如下试验
6.1 试验条件
除非在有关条款中另有规定所有的试验应在参比条件下进行
6.2 机械要求的试验
按GB/T 17215中5.2的规定执行
目视检查外壳端子座端子盖等应整洁,无明显划伤和毛刺使用说明书附件等齐全标志应
符合8.1的要求
6.3 气候影响试验
除应符合GB/T 17215中5.3的规定外还应进行如下试验
6.3.1 电子显示器试验
在参比电压下仪表置于55允差为0 2室内仪表或70允差为0 2
室外仪表的温度环境1h 后目视检查电子显示器的显示状态
在参比电压下仪表置于-25允差为-30室内仪表或-40允差为-30
室外仪表的温度环境1h 后目视检查电子显示器的显示状态
6.4 电气要求试验
应符合GB/T 17215中5.4的规定
6.5 电磁兼容试验
除应符合GB/T 17215中5.5的规定外还应进行如下试验
6.5.1 浪涌抗扰度试验
试验应按GB/T 17626.5-1999中规定并在下列条件进行
仪表在工作状态
电压线路和辅助线路通以参比电压
电流线路无电流且电流端应开路
浪涌发生器与仪表之间的电缆长度1m
差模方式线对线试验
在电流线路和电压线路干线上的试验电压4kV
发生器电源阻抗2
在参比电压超过40V的辅助线路上的试验电压1kV
发生器电源阻抗42
试验次数正极性5次和负极性5次
重复速率最大1/min
浪涌抗扰度试验电压的作用应不使计度器产生大于x计量单位的改变以及测试输出不应产生大于等
同x计量单位的信号量关于x的公式如下
x值由下式算出:
x = 10-6mUnImax
式中:
JB/T ××××—××××
7
m: 一个计量单元的测量元件数;
Un: 参比电压(V);
Imax: 最大电流(A)
在试验中功能或性能有暂时的降低或失去是允许的但应能自行恢复且计度器的改变应符合上
述要求
6.6 准确度要求试验
除应符合GB/T 17215中5.6的规定外还应进行如下试验
6.6.1 户间潜动影响试验
试验时被测计量单元的电流线路开路与之相邻计量单元的电流线路加入Imax 其它计量单元电
流线路均加Ib所有电压线路加115%的参比电压
最短试验时间 t为:
对 1级表:
max
610600
IUmk
t
n···
×
≥ [min]
对 2级表:
max
610480
IUmk
t
n···
×
≥ [min]
其中:
k: 仪表输出单元发出的脉冲数/千瓦-小时(imp/kWh);
m: 测量元件数;
Un: 参比电压 (V);
Imax: 最大电流 (A)
试验中测试输出单元所发脉冲不应多于 1 个
6.7 仪表特殊影响量试验
6.7.1 户间影响
被测计量单元电压线路加参比电压电流线路加电流cos1.0时分别在
a) 与之相邻计量单元的电流线路加入Imax 其它计量单元电流线路均加Ib所有电压线路加参比
电压测定其误差值
b) 其它计量单元上电流线路无电流电压线路无电压时测定其误差值
误差均应符合要求且两误差值之差不应超过仪表准确度等级的1/5
6.7.2 相间影响只适用于单相仪表
对于三相四线制进线方式的单相仪表所有计量单元的电压线路加参比电压电流线路加参比电流
cos1.0 被测的计量单元
a) 按三相四线制进线方式供电,测定其误差值
b) 用同一相电压施加在仪表三相电压线路上测定其误差值
两误差值之差不应超过仪表准确度等级的1/5
6.7.3 缺相影响只适用于单相仪表
对于三相四线制进线方式的单相仪表按三相四线制接法供电,选定被测的计量单元电压线路加
参比电压电流线路加参比电流cos1.0
a) 其它计量单元电压线路加参比电压电流线路加参比电流(cos1.0) 测定其误差值
b) 只给被测计量单元所在的电压线路供电而其它计量单元只施加参比电流时测定其误差值
两误差值之差不应超过仪表准确度等级的1/5
6.8 示值误差试验
JB/T ××××—××××
8
仪表电压线路加参比电压电流线路加最大电流在功率因数为1时运行24h仪表的示值误差应
符合5.8的规定
6.9 可靠性验证试验
可靠性验证试验按JB/T 50070规定的方法进行
7 检验规则
仪表的检验分为出厂检验验收检验和型式检验
7.1 检验中的不合格分类
检验项目的不合格分为ABC三类定A类不合格权值为1B类不合格权值为0.6C类不合格权值
为0.2
检验项目不合格类别的划分见附录A对于一个样本的某个试验项目发生一次或一次以上的不合格
均按一个不合格计
7.2 出厂检验
由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对生产的每个产品按要求进行检验检验合格的仪表应加封印并发给标志
质量检验合格证明
7.3 验收检验
由缔约方协议认定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对产品进行100%检验或按约定办法进行抽样检验
7.4 型式检验
7.4.1 按附录A规定的全部项目进行检验下列情况均进行全性能型式检验
a) 新产品设计定型鉴定
b) 当仪表的结构工艺或主要材料上有所改变可能影响其符合本标准及产品技术条件要求时
c) 批量生产的仪表生产间断一年后又重新投入生产时
d)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e)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f) 正常生产定期或累积一定产量后应周期性三年进行一次
7.4.2 型式检验时仪表的抽样方案
按GB 2829规定抽样方案选择判别水平不合格质量水平RQL40的二次抽样方案
即()
=
2,1,3
2,0,3
Re,,Acn
抽样仪表样本
7.4.3 型式检验时仪表样本中计量单元的抽样方案
以仪表样本的总计量单元数为计量单元的批量如每个仪表由x个计量单元则总计量单元数为3x
按GB15239-94规定选LQ=32确定参加试验的计量单元样本数按确定的计量单元样本数在仪表样本
中随机抽取计量单元样本并使每个仪表至少抽取2个计量单元
7.4.4 型式检验的试验
对计量单元样本和仪表样本中计量单元公用的数据处理单元进行按附录A进行试验
7.4.5 型式检验的判定原则
检验中发现任一样品的A类不合格或其它类不合格折算为A类不合格的权值累积数大于或等于1时
则判为不合格品
除另有说明外对在同一样品同一试验项目上重复出现的不合格均按一个计
根据合格或不合格的样品数按抽样方案中的合格判定数Ac和不合格判定数Re确定检验是否合格
8 标志说明书包装及贮存
JB/T ××××—××××
9
8.1 标志
产品标志的标注所用文字应为规范中文可以同时使用汉语拼音或者外文汉语拼音和外文应小于
相应中文使用的汉字数字和字母其字体高度不应小于1.8mm
产品标志应清晰牢固易于识别使用的符号应符合GB/T 17441的规定
仪表应有下列标志:
a) 名称及型号
注 名称及型号应由国家指定的部门统一管理颁发
b) 制造厂名称及注册商标
c) 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
d) 执行标准的编号
e) 制造顺序号和年份如顺序号标在固定于表盖的标牌上时则也宜标在表底上或存储在仪表的
非易失存储器中
f) 计量单位,如kWh
g) 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编号及标志
h) 仪表的等级指数
i) 仪表的相数和线数例如单相二线三相三线三相四线可由GB/T 17441中规定的图
形符号代替
j) 参比电压参比频率
k) 对直接接入的仪表标志基本电流和最大电流
对需经互感器接入的仪表标志与其所连互感器的二次额定电流
l) 仪表的常数,imp/kWh或x Wh/imp形式表示
m) 计量单元数
n) 参比温度不是23时应标出
o) 端子盖内侧应标有接线图
p) 最大载流量或分散系数f
q) 类防护绝缘包封的仪表应加双方框 符号
8.2 产品使用说明书
产品应附使用说明书产品使用说明书应注明为保证在不同的测试点上测试准确度不低于仪表等
级指数的1/10所必须的采样脉冲数或时间
产品使用说明书的编制应符合GB 9969.1-1998的规定
8.3 包装及贮存
8.3.1 产品的包装宜采用符合环保要求的材料应根据产品的性质外形和尺寸储运装卸条件和用
户的要求进行设计达到包装紧凑防护周密结构合理安全可靠美观适销的要求
包装要求应符合GB/T 15464-1995的规定
8.3.2 保存仪表的地方应清洁,其环境温度应为040,相对湿度不超过85%,且在空气中含有的有
害物质不足以引起仪表的腐蚀
JB/T ××××—××××
10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出厂检验型式检验和验收检验项目
本标准章条 检验类别
序号 试验项目
技术条件 试验方法
不合格
类别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验收检验
1 外观检查
1.1 标志 8.1 6.2 A
1.2 外观(表壳端钮盒) 5.2 6.2 C
1.3 附件 5.2.1 6.2 C
2 绝缘性能试验
2.1 脉冲电压试验 5.4 6.4 A
2.2 交流电压试验 5.4 6.4 A
3 准确度要求试验
3.1 仪表常数试验 5.6 6.6 A
3.2 输出装置试验 5.2.4 相关标准 A
3.3 起动状态试验 5.6 6.6 A
3.4 潜动试验户间潜动 5.6 6.6 A
3.5 基本误差 5.6 6.6 A
3.6 影响量试验 5.6 6.6 A
3.7 仪表特殊影响量 5.7 6.7 A
3.8 计数器示值误差 5.8 6.8 A
4 电气性能试验
4.1 功率消耗试验 5.4.1 6.4 C
4.2 电源电压影响试验 5.4 6.4 A
4.3 短时过电流影响试验 5.4 6.4 B
4.4 自热影响试验 5.4 6.4 B
4.5 温升影响试验 5.4 6.4 B
4.6 接地故障抑制试验 5.4 6.4 B
5 电磁兼容EMC试验
5.1 无线电干扰 5.5 6.5 A
5.2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试验 5.5 6.5 A
5.3 射频电磁场抗扰度试验 5.5 6.5 A
5.4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
抗扰度试验
5.5 6.5 A
5.5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5.5 6.5 A
5.6 浪涌抗扰度试验 5.5 6.5.1 A
6 气候影响试验
6.1 高温试验 5.3 6.3 B
6.2 低温试验 5.3 6.3 B
6.3 交变湿热试验 5.3 6.3 B
6.4 阳光辐射试验 5.3 6.3 B
JB/T ××××—××××
11
出厂检验型式检验和验收检验项目(续)
本标准章条 检验类别
序号 试验项目
技术条件 试验方法
不合格
类别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验收检验
7 机械要求试验
7.1 振动试验 5.2 6.2 B
7.2 冲击试验 5.2 6.2 B
7.3 弹簧锤试验 5.2 6.2 B
7.4 防尘和防水试验 5.2 6.2 B
7.5 耐热和阻燃试验 5.2 6.2 A
8 可靠性验证试验 5.9 6.9 A
注 为检验项目A为否决项目

                                    
                  
              
            
            
              
            
            
              源自: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安评论坛

手机版|Archiver|安全评价

GMT+8, 2025-7-19 06:13 , Processed in 0.023763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