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安评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桃冷藏技术 /T10091-92

[复制链接]

3142

主题

0

好友

534

积分

安评小学三年级

Rank: 3Rank: 3

贡献
0 个
金币
534 个
在线时间
42 小时
帖子
318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7-31 22:20:0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鲜桃冷藏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和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鲜桃中、晚熟品种的冷藏。  
2 引用标准  
GB 2762 食品中汞允许标准  
GB 5009.17 食品中总汞的测定方法  
GB 8559 苹果冷藏技术  
SB/T 10090 鲜桃  
3 采收、入库的质量要求  
3.1 采收  
3.1.1 要选择耐贮藏的品种,其内容见附录A(参考件)。  
3.1.2 采收应选择晴天和露水干后的早晚进行。  
3.1.3 采摘时要轻拿轻放,使果实不受损伤。  
3.1.4 采后放置阴凉处,防止日晒、雨淋。  
3.2 入库的质量要求  
入库贮存的桃必须为优等和一等的果实,按SB/T 10090有关规定执行。  
4 包装、标志、运输  
4.1 包装  
4.1.1 入贮桃应采取产地包装。  
4.1.2 包装容器用带有井字格的纸箱或木箱,有条件的可用塑料箱,箱子上应设有合适的通气孔。箱子必须坚固耐用,清洁卫生,干燥无异味,内外均无刺伤果实的尖突物。  
4.1.3 包装容量以100kg为宜,桃果实应单果包纸,采取单层或双层码放。  
4.2 标志  
按SB/T 10090有关规定执行。  
4.3 运输  
4.3.1 运输工具必须清洁卫生,严禁与有毒、有异味等有害物品混装、混运。  
4.3.2 包装后的桃必须在12h以内运至贮藏地点贮存。有条件的可用冷藏车运输,运输温度为4~6℃。  
5 冷藏技术  
5.1 库房准备  
5.1.1 按GB 8559有关规定执行。  
5.1.2 果实入库前进行预冷处理,预冷温度为4℃。  
5.2 入库  
5.2.1 集中入库时每天每次入库量不超过库容量的25%~30%。  
5.2.2 堆码方式按GB 8559有关规定执行。  
5.3 冷藏条件  
5.3.1 温度  
5.3.1.1 贮存温度为0~3℃。入库后应迅速降至贮存温度。  
5.3.1.2 温度的测定按GB 8559有关规定执行。  
5.3.2 相对湿度  
5.3.2.1 按GB 8559有关规定执行。  
5.3.2.2 贮藏期间湿度达不到要求,可采用地面喷水给予补偿。湿度过高可采取通风换气加以控制。  
5.3.3 空气环流、空气更换  
按GB 8559有关规定执行。  
5.4 贮藏期间的病害及防治。  
5.4.1 生理病害。  
5.4.1.1 主要有冷害,二氧化碳中毒等。  
5.4.1.2 防治入贮前真空渗入1%~7.5%的CaCl2,或用50ppm的脱落酸一次浸果5min,可减少冷害。  
5.4.2 侵染性病害  
5.4.2.1 主要有炭疸病。褐腐病。青霉病等。  
5.4.2.2 防治入贮前,用浓度为100ppm,温度为46℃苯菌灵悬浮液浸果2.5min或用52~53℃的热水浸果2~2.5min,都能显著减少褐腐病的发生。  
5.5 定期抽查桃果实的质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6 贮藏期限依据品种,在本标准规定的环境条件下可保存2~5周。  
5.7 贮后质量  
5.7.1 贮藏后的桃果实应基本保持其固有风味和新鲜度,果实不得有明显失水(皱缩)现象。  
5.7.2 理化指标  
桃贮藏期间及出库的理化指标只作为参考,其指标暂不作具体规定。  
5.8 卫生指标  
按 GB 2762水果类规定指标执行。  
6 检验方法  
6.1 理化指标的检验方法按SB/T 10090规定执行。  
6.2 卫生检验按 GB 5009.17规定的方法测定。  
7 检验规则  
7.1 入贮前桃的检验参照SP/T 10090规则执行。  
7.2 入贮期间的检验规则。  
7.2.1 对所贮桃果实应定期进行检查。  
7.2.2 检查时应在库内垛或垛间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部位取样,计算其烂果率,计算方法按  
SB/T 10090有关规定执行。检查结果详细登记入册,分析其发病种类和原因。  
7.2.3 对取出的样品同时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酸,测定数据详细记录,并做出数次测定结果的曲线,作为贮藏的参考材料。  
附录A  
适宜冷藏桃主要品种的性状及理化指标  
(参考件)  
A1 适宜冷藏桃主要品种的性状及理化指标,见表A:  
表A  

━━━━┳━━━┳━━━┳━━━━━━━━━━━┳━━┳━━┳━━━┳━━━┳━━━  
品 种  ┃   ┃    ┃            ┃平均┃   ┃可溶性┃总 酸┃  
    ┃果 形 ┃ 底 色 ┃ 彩 色         ┃果径┃果肉┃固形物┃ (%) ┃固/酸比  
项 目  ┃   ┃    ┃            ┃(mm)┃类型┃ (%)  ┃   ┃  
━━━━╋━━━╋━━━╋━━━━━━━━━━━╋━━╋━━╋━━━╋━━━╋━━━  
陆 林  ┃ 圆或  ┃ 乳黄 ┃   着红色斑晕    ┃51.0┃硬质┃13.2  ┃ 0.39 ┃33.85  
    ┃ 卵圆  ┃ 光绿 ┃            ┃   ┃  ┃   ┃    ┃  
━━━━╋━━━╋━━━╋━━━━━━━━━━━╋━━╋━━╋━━━╋━━━╋━  
 大久保 ┃ 近圆 ┃浅绿黄┃ 近全面着色,阳     ┃73.0┃溶质 ┃ 12.0 ┃ 0.22 ┃54.55  
    ┃    ┃   ┃ 面有暗红色条纹     ┃  ┃   ┃    ┃    ┃  
━━━━╋━━━╋━━━╋━━━━━━━━━━━╋━━╋━━╋━━━╋━━━╋━━  
 冈山白┃近圆或┃浅黄白┃ 阳面具红霞,密     ┃65.2┃溶质┃12.3  ┃ 0.14 ┃87.86  
    ┃长圆  ┃   ┃ 有小红点        ┃  ┃   ┃    ┃   ┃  
━━━━╋━━━╋━━━╋━━━━━━━━━━━╋━━╋━━╋━━━╋━━━╋━━  
京 玉  ┃ 长圆 ┃浅黄绿┃ 阳面着少量深红晕背   ┃65.5┃溶质┃ 95.5 ┃ 0.50 ┃19.00  
    ┃    ┃    ┃面带少量条纹     ┃  ┃   ┃   ┃    ┃  
━━━━╋━━━╋━━━╋━━━━━━━━━━━╋━━╋━━╋━━━╋━━━╋━━━  
玉 露  ┃近圆  ┃乳白 ┃有红晕         ┃55.0┃溶质┃ 14.2 ┃ 0.18 ┃78.89  
━━━━╋━━━╋━━━╋━━━━━━━━━━━╋━━╋━━╋━━━╋━━━╋━━━  
深州水蜜┃长圆  ┃黄白  ┃阳面紫红       ┃70.5┃溶质 ┃13.5 ┃ 0.48 ┃28.13  
━━━━╋━━━╋━━━╋━━━━━━━━━━━╋━━╋━━╋━━━╋━━━╋━━━  
燕 红  ┃近圆 ┃乳白  ┃全面红色        ┃70.3┃溶质┃13.4  ┃   ┃  
━━━━╋━━━╋━━━╋━━━━━━━━━━━╋━━╋━━╋━━━╋━━━╋━━━  
肥 城 桃┃近圆 ┃黄绿   ┃            ┃70.0┃溶质┃ 13~┃ 0.62 ┃21~   
    ┃   ┃    ┃            ┃   ┃   ┃13.52 ┃   ┃24.56  
━━━━╋━━━╋━━━╋━━━━━━━━━━━╋━━╋━━╋━━━╋━━━╋━━━  
秋 香   ┃近圆 ┃浅黄绿┃阳面具红晕及红色条纹  ┃74.0┃溶质┃13.4  ┃   ┃  
━━━━╋━━━╋━━━╋━━━━━━━━━━━╋━━╋━━╋━━━╋━━━╋━━━  
京 艳  ┃近圆 ┃黄白  ┃有红色至深红色的点状晕┃70.0┃溶质┃ 11.8 ┃    ┃  
━━━━╋━━━╋━━━╋━━━━━━━━━━━╋━━╋━━╋━━━╋━━━╋━━━  
燕 黄  ┃ 圆  ┃ 黄  ┃果面分布块状玫瑰红晕  ┃54.0┃溶质┃ 12.6 ┃ 0.22  ┃57.27  
━━━━╋━━━╋━━━╋━━━━━━━━━━━╋━━╋━━╋━━━╋━━━╋━━━  
迟 圆 蜜 ┃卵圆 ┃ 乳黄 ┃着少量粉红细点,两侧   ┃70.0┃溶质┃14.8 ┃0.14  ┃105.71   
    ┃   ┃    ┃偶现紫红斑纹      ┃   ┃  ┃    ┃    ┃  
━━━━╋━━━╋━━━╋━━━━━━━ ━━━╋━━ ╋━━╋━ ━╋━━━╋━   
迎 庆  ┃近圆 ┃ 绿白  ┃          ┃65.0┃溶质┃ 13.0┃ 0.28┃46.43   
━━━╋━━━╋━━━╋━━━━━━━━━━━╋━ ━╋━━╋━━━╋━━━╋━   
绿化5号 ┃圆  ┃ 绿黄  ┃阳面有暗红色晕及条纹  ┃73.5┃溶质┃14.1 ┃    ┃  
━━━━╋━━━╋━━━╋━━━━━━━━━━━╋━━ ╋━━╋━━━╋━━━╋  
满城雪桃┃近圆  ┃ 黄白 ┃阳面微红        ┃75.0┃硬质┃20—24┃     ┃  
━━━━┻━━━┻━━━┻━━━━━━━━━━━┻━ ━┻━━┻━━━┻━━━┻━━━   
━━━━━━━━━━━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果品公司科研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学义、董杰、王迎、冯力。  
━━━━━━━━━━━━━━━━━━━━━━━━━━━━━━━━━━━━━━━━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1992—12—30批准 1993—06—01实施  
                                    
                  
              
            
            
              
            
            
              源自: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安评论坛

手机版|Archiver|安全评价

GMT+8, 2025-5-16 12:55 , Processed in 0.025944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