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安评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17|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一章 概论

[复制链接]

54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新会员报到

贡献
0 个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1 小时
帖子
19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1-13 18:01:0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1了解安全评价的产生、发展及现状
系统的安全评价理论和方法产生于保险业。首先使用在军事工业,第一个有关系统安全的说明书为“空军弹道系统安全工程”和系统安全军事标准《系统安全大纲要点》。我国由国防科工委发布军用标准为《系统安全性通用大纲》。P3
我国由原机械电子部颁布了第一个部颁标准《机械工厂安全性评价标准》,该标准分为两部分,一是危险程度分级,用18种设备及物品的拥有量来衡量生产经营单位固有的危险程度,并作为划分危险等级的基础,二是机械工厂安全性评价,包括综合管理评价,危险性评价,作业环境评价3方面,主要评价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绩效。P5
2002629,颁布的《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建设项目必须实施“三同时”,同时还规定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P6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54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新会员报到

贡献
0 个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1 小时
帖子
194
2#
发表于 2007-11-13 18:01:23 |只看该作者
1.2掌握安全评价的基本概念
1.2.1.安全和危险P7
安全:是指不会发生损失或伤害的一种状态。安全的实质就是防止事故。
危险:是指易于受到损害或伤害的一种状态。系统危险性由系统中的危险因素决定,危险因素与危险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1.2.2.事件、事故和事故隐患
事件:造成事故或可能造成事故的事件。
事故:是人们在实现其目的的行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迫使其有目的的行动暂时或永远终止的一种意外事件。或是指能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事件。P7
事故是由危险因素导致的,事故的发生是由于管理失误、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因素等造成的。
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及管理上的缺陷。
1.2.3.风险是危险、危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危险、危害事故所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的综合度量。P8
风险率:风险率(R)等于事故发生概率(P)与事故损失严重程度(S)的乘积。


1.2.4.系统和系统安全   P8
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的、为了达到一定目标而具有独立功能的要素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生产系统要素:人员、物资、设备、资金、任务指标、信息。
系统安全:是指在系统寿命期间内,应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识别系统中的危险源,定性或定量表征其危险性,并采取控制措施使其危险性最小化,从而使系统在规定的性能、时间和成本范围内达到最佳的可接受安全程度。
1.2.5.安全系统工程:是以预测和预防事故为中心,以识别、分析、评价和控制系统风险为重点,开发、研究出来的安全理论和方法体系。危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是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内容,其中危险识别是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基础。
1.2.6.安全评价的定义  P8
安全评价(也称为风险评价),是以实现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急性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安全对策建议,从而为工程、系统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新会员报到

贡献
0 个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1 小时
帖子
194
3#
发表于 2007-11-13 18:01:42 |只看该作者
1.3 了解安全评价的目的、意义
1.3.1. 安全评价的目的    P8-9
安全评价的目的是查找、分析和预测工程、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可能导致的危险、危害后果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指导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预防,以达到最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安全评价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1、提高系统本质安全化程度;
2、实现全过程安全控制;
3、建立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为决策提供依据;
4、为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创造条件。
1.3.2 安全评价的意义  P9-10
安全评价的意义在于可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1、安全评价是安全管理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
2、有助于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实行宏观控制;
3、有助于安全投资的合理选择;
4、有助于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安全评价可以使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变事后处理为事先预测、预防;安全评价可以生产经营单位变纵向单一管理为全面系统管理;安全评价可以使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变经验管理为目标管理。
5、有助于生产经营单位提高经济效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新会员报到

贡献
0 个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1 小时
帖子
194
4#
发表于 2007-11-13 18:02:01 |只看该作者
1.4 熟悉安全评价的依据
安全评价的依据有: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可接受风险标准,以及前人的经验和教训等。  P10-11
1.4.1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为法律;第二层为行政法规;第三层为政府规章;第四层为地方性安全生产法规。
1.4.2 标准   P11-12
标准的分类:
1、按适用范围分为四类:一是国家标准;二是行业标准;三是地方标准;四是企业标准。
2、按约束性分为二类:一是强制性标准;二是推荐性标准。
3、按性质分为三类: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和方法标准。
1.4.3 风险判别指标  P12
风险判别指标(或判别准则)是判别风险大小的依据,是用来衡量系统风险大小以及危险、危害是否可接受的尺度。
风险判别指标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常用的风险判别指标有安全系数、失效概率、安全指标(如事故频率、财产损失率、伤亡率等)。
可接受风险是指在规定的性能、时间和成本范围内达到的最佳可接受风险程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新会员报到

贡献
0 个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1 小时
帖子
194
5#
发表于 2007-11-13 18:02:20 |只看该作者
1.5 掌握安全评价的内容和种类及各类安全评价的基本概念
1.5.1 安全评价的内容(P12-13)
    安全评价是一个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识别和评价系统、工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危险性的识别和危险、危险程度的评价两部分。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的目的在于识别危险来源;危险和危害程度评价的目的在于确定和衡量来自危险源的危险性、危害程度及应采取的控制措施,以及采取控制措施后仍然存在的危险性是否可以被接受。在实际的安全评价过程中,这两方面是不能截然分开、孤立进行的,而是相互交叉,相互重叠于整个评价工作中。(答题的时候结合图可能比较保险些)











1.5.2 安全评价的种类(P13-15)
我国根据工程、系统生命周期和评价的目的,将安全评价分为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和专项安全评价等四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新会员报到

贡献
0 个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1 小时
帖子
194
6#
发表于 2007-11-13 18:02:36 |只看该作者
1、安全预评价
  是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安全预评价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安全预评价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它是在研究事故的危害为什么会发生、是怎样发生的和如何防止发生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回答建设项目依据设计方案建成后的安全性如何,是否能达到安全标准的要求及如何达到安全标准,安全保障体系的可靠性如何等至关重要的问题。
(2)安全预评价的核心是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3)用有关安全评价标准对系统进行衡量、分析,说明系统的安全性。
(4)其最终目的是确定采取哪些优化的技术、管理措施,使各子系统及建设项目整体达到安全标准的要求。
2、安全验收评价
  是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之前、试生产运行正常后,通过对建设项目的设施、设备、装置的实际运行状况及管理状况的安全评价,查找该建设项目投产后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程度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安全验收评价是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在项目建成试生产正常运行后,在正式投产前进行的一种检查性安全评价。它通过对系统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检查,判断系统在安全上的符合性和配套安全设施的有效性,从而作出评价结论并提出补偿或补救措施,以实现系统安全为目的。         
安全验收评价是为安全验收进行的技术准备。
3、安全现状评价
  是针对系统、工程(某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总体或局部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现状进行的安全评价。通过安全现状评价查找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全面收集评价所需的信息资料,采用合适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进行危险因素识别,给出量化的安全状态参数值。
(2)对于可能造成重大后果的事故隐患,采用相应的评价数学模型,进行事故模拟,预测极端情况下的影响范围,分析事故的最大损失,以及发生事故的概率。
(3)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分别提出治理措施,并按危险程度的大小及整改的优先度进行安排。
(4)提出整改措施与建议。
4、专项安全评价
  是针对某一项活动或场所,以及一个特定的行业、产品、生产方式、生产工艺或生产装置等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的安全评价,目的是查找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程度,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新会员报到

贡献
0 个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1 小时
帖子
194
7#
发表于 2007-11-13 18:02:52 |只看该作者
1.6 掌握安全评价的原理和原则  p16-18
1.6.1 安全评价原理定义:安全评价的思维方式和依据的理论称为安全评价的原理。
  常用的原理有:相关性原理;类推原理;惯性原理;量变到质变原理等。
1.6.1.1 相关性原理
相关性是指一个系统,其属性、特征与事故和职业危害存在着因果的相关性。
1、系统基本特征:目的性;集合性;相关性;阶层性;整体性;适应性。
2、因果关系
事故和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原因(危险因素)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表现为依存关系和因果关系。危险因素是原因,事故是结果,事故的发生是由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6.1.2 类推原理  P18-19
  类推(类比)原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存在着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属性,从一个已知对象具有某个属性来推出另一个对象具有此种属性的一种推理过程。用类推原理对系统进行评价的方法,即类推(类比)评价方法。
  常用的类推方法有:平衡推算法;代替推算法;因素推算法;抽样推算法;比例推算法;概率推算法
1.6.1.3 惯性原理  p19-20
  任何事故在其发展过程中,从过去到现在以及延伸至将来,都具有一定的延续性,这种延续性称为惯性。
应用时注意以下两点:惯性的大小(惯性越大,影响越大)、惯性的趋势。
1.6.1.4 量变到质变原理
任何一个事物在发展变化过程中都存在着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同样,在一个系统中,许多有关安全的因素也都一一存在着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评价一个系统的安全时,也都离不开从量变到质变的原理。
1.6.2 安全评价的原则  p20-22
  安全评价基本原则是具备国家规定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科学、公正和合法的自主开展安全评价。在工作中应遵循以下原则:科学性、公正性、合法性、针对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新会员报到

贡献
0 个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1 小时
帖子
194
8#
发表于 2007-11-13 18:03:07 |只看该作者
1.7 掌握安全评价程序和要求
主要包括:准备阶段,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形成安全评价结论及建议,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新会员报到

贡献
0 个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9 小时
帖子
32
9#
发表于 2008-12-23 17:48:09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安评论坛

手机版|Archiver|安全评价

GMT+8, 2025-5-8 16:00 , Processed in 0.031605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