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安评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联制ВК-100-6型汽轮机运行规程(七)

[复制链接]

3142

主题

0

好友

534

积分

安评小学三年级

Rank: 3Rank: 3

贡献
0 个
金币
534 个
在线时间
42 小时
帖子
318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7-31 21:10:1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第二章   信号规程
第一节              技术信号
1.1       技术信号是热力网在运行中的主要控制数据,偏离正常范围时,自动发出的声光信号,值班人员应按信号指示内容查明原因,及时调整,使之正常供热,并及时汇报值长及班长。
1.2       值班人员在接班前应检查试验信号,灯光、音响应正常,发现异常及时联系热工人员处理。
1.3              值班人员有责任保证信号装置完整好用。
1.4              热力网控制盘技术信号:
  供水压力高     回水压力高     减温减压器出口压力高     减温减压器出口温度高

  供水压力低     回水压力低     减温减压器出口压力低     减温减压器出口温度低
1.5              各技术信号意义
1.5.1  《供水压力高》:当供水压力升高至0.7Mpa时信号灯亮,警报器响,值班人员应查找原因,进行处理。
1.5.2  《供水压力低》:当供压力降至0.4Mpa时,信号灯亮,警报器响,值班人员应立即查找原因,迅速果断处理。
1.5.3  《回水压力高》:当回水压力升高到0.15Mpa时,信号灯亮,警报器响,值班人员应加强联系,及时处理。
1.5.4  《回水压力低》:当回水压力降至0.04Mpa时,信号灯亮,警报器响,值班人员应加强联系查找原因,迅速果断处理。
1.5.5  《减温减压器出口压力高》:当减温减压器出口压力高于1.2Mpa时,信号灯亮,警报器响,值班人员应及时调整。
1.5.6  《减温减压器出口压力低》:当减温减压器出口压力低于0.7Mpa时,信号灯亮,警报器响,值班人员应及时调整。
1.5.7   《减温减压器出口温度高》:当减温减压器出口温度高于300℃时,信号灯亮,警报器响,值班人员应及时调整。
1.5.8  《减温减压器出口温度低》:当减温减压器出口温度低于280℃时,信号灯亮,警报器响,值班人员应及时调整。
第二节               非常警报
2.1       非常警报是在运行中的转动设备故障、突然中断运行而发出的报警装置。
2.2       为了区别技术信号,它采用粗犷、低频报警,要求值班员果断、正确判明原因,迅速准确处理。
2.1       热网水泵、补水泵、疏水泵在运行中发生故障、需要紧急停止,可手按非常按钮或本身保护装置自动遮断电源后,均接通非常警报器报警。
2.2       热网水泵因故障跳闸后,非常警报还接通供热机组表盘对司机报警。
2.3       热网投入前,各警报应试验良好。      
第三章     供热期间供热机组运行规程
第一节               循环水供热方式主机起动程序
1.1  #7机启动前准备工作已做完。
1.2  系统检查
1.2.1  主蒸汽及疏水系统、抽汽及疏水系统、凝结水系统、油系统、调速系统检查执行《BK—100—6型汽轮机运行规程》中系统检查的规定。
1.2.2  热网循环水系统检查正常,热网充水已完成,浸泡24小时以上,并经过大流量水循环运行,各部无漏泄。
1.3  暧管起动辅助设备
1. 3. 1 暖管同冷态开机相同。
1. 3. 2  启动补助设备时不启动循环泵,其它项目不变。
1.4  主机冲动前应做低真空保护试验:压力-0.068Mpa时,发声光信号,压力-0.038Mpa时,保护动作,主、调速汽门应关闭,试验良好后,投入保护开关。
1.5  冲动与暖机
1. 5.1  冲动条件与正常冷态开机相同。
1. 5. 2  暖机升速时间及各项规定与冷态起机相同
1. 6  并列及带负荷
1. 6. 1  加负荷速度以排汽室温升不超过0.5℃/分为准;
1. 6. 2  主机最终保持的最大电负荷不许超过87.476MW。
1.6. 3其它并列及加负荷规定同冷态开机规定,按《BK—100—6型机运行规程》操作。
第二节   冷却水系统切换
2.1  由热网系统切换为循环水(冷却塔)系统原则是先切换半面凝汽器,切换完毕运行正常后,再切换另一侧。操作步骤如下:
2.1.1  联系热网公司及热网值班员;
2.1.2  逐渐减少主机负荷,以排汽室温度低于50℃为准,稳定运行20分钟,停止一台热网泵。
2.1.3  关闭欲停止侧凝汽器空气门;
2.1.4  检查凝汽器入口联络门应关闭;
2.1.5  关闭该侧凝汽器热网回水门,(注意调整凝汽器运行侧入口压力);
2.1.6  关闭该侧凝汽器热网供水门,开放该侧凝汽器出口(至水塔)门;
2.1.7  启动该侧对应的循环泵,缓慢开启泵出口门以每分钟排汽室温度下降0.5℃的速度提高凝汽器压力。
2.1.8  各部正常后开启空气门。
2.2   凝汽器一侧切换正常后,再切换另一侧,操作步骤如下:
2.2.1  关闭该侧凝汽器空气门;2.2.2  开放热网再循环水门,关闭该侧凝汽器热网回水门
2.2.3  关闭该侧凝汽器热网供水门,开放该侧凝汽器出口(至水塔)门;
2.2.4  开启凝汽器入口联络门;
2.2.5  开放该侧凝汽器空气门;
2.2.6  切换油、空冷器冷却水由本机滤水器总水门供给;
2.2.7  检查各部正常后,汇报值长,增加负荷;
2.2.8  如热网系统需要作检修措施,应停止补水泵及热网水泵,而后开放管路放水门。
2.3  循环水(冷却塔)系统切换为热网系统
2.3.1  热网系统已充水,热网泵已投入运行,热网再循环水门开放进行水循环中,热网回水压力不超过0.10Mpa;
2.3.2  联系值长将负荷减至以排汽室温度不高于50℃为准;
2.3.3  切换油、空冷器冷却水由#8机循环泵出口水源供水(热网#1、2补水门开放状态),关闭滤水器总水门;
2.3.4  关闭凝汽器欲停止侧空气门,(可首先切换没转循环泵那一侧);
2.3.5  关闭凝汽器入口联络门,(该侧循环泵运行时,应事先停止循环泵);
2.3.6  关闭该侧凝汽器出口(至水塔)水门;
2.3.7  开启该侧凝汽器热网供水门,注意凝汽器水侧入口压力不超过0.10Mpa;
2.3.8  缓慢开启停止侧凝汽器热网回水门,注意排汽室温度变化速度不超过0.5℃/分;
2.3.9  检查该侧各部正常后,全开空气门;
2.3.10 关闭热网再循环水门。
2.4  一侧投入后再切换另一侧,操作步骤如下;
2.4.1  关闭凝汽器该侧空气门;
2.4.2  逐渐关小循环泵出口门,以0.5℃/分的速度提高排汽室温度,当循环泵出口门全关后,停止循环泵;
2.4.3  关闭该侧凝汽器出口(至水塔)水门;
2.4.4  开启该侧凝汽器热网供水门;
2.4.5  缓慢开启该侧凝汽器热网回水门;
2.4.6  全开凝汽器空气门;
2.4.7  联系值长,按照热负荷需要增加电负荷。
2.5  供热运行时凝汽器半面运行
2.5.1 停止半面凝汽器
2.5.1.1  联系热网公司及热网值班员;
2.5.1.2  适当减少负荷(一般可减至工作负荷的40"50%)稳定运行20分钟,在凝汽器半面运行中排汽温度不超过75℃;
2.5.1.3  关闭停止侧凝汽器空气门;
2.5.1.4  检查凝汽器入口联络门应关闭严密;
2.5.1.5  胶球清洗装置停止,出、入口门均在关闭位置;
2.5.1.6  关闭停止侧凝汽器热网回水门(注意凝汽器运行侧入口压力不许超过规定值);
2.5.1.7  关闭停止侧凝汽器热网供水门;
2.5.1.8  开启停止侧凝汽器出、入口管放水门及水室放空气门;
2.5.1.9  通知电气将停止侧热网供、回水门及入口联络门电源拉掉;
2.5.1.10  当停止侧水室水放净后,联系司机注意真空,然后再开启人孔盖进行工作。
2.5.2   恢复半面凝汽器;
2.5.2.1  凝汽器水室人孔盖已紧好;
2.5.2.2  联系电气将各电动阀门电机送电;
2.5.2.3  关闭出、入口管放水门;
2.5.2.4  稍开凝汽器热网供水门,当水室充满水后关闭放空气门,全开热网供水门;
2.5.2.5  缓慢开放热网回水门;
2.5.2.6  开启汽侧空气门;
2.5.2.7  联系值长,增加负荷。
第三节     循环水供热机组事故处理
3.1  回水压力下降
3.1.1   原因
3.1.1.1  补水泵自动调节失灵或跳闸,备用泵没联动。
3.1.1.2  管道破裂,大量跑水。
3.1.1.3  外网放水严重。
3.1.1.4  外网作业操作不当。
3.1.2  处理
3.1.2.1  补水泵自动调整失灵时,应改为手动调整,并通知热工人员处理。补水泵跳闸,备用泵没联动时,立即启动备用泵,并根据回水压力保持补水量。
3.1.2.2  外网漏泄严重,应立即汇报值长停止外网,减小供水量或将凝汽器运行方式切换循环泵运行;厂内管路漏泄严重,影响辅助设备运行时,应立即紧急故障停机,停止热网供水进行检修。
3.1.2.3  外网放水严重时,应立即联系值长,通知热网公司追查用户。
3.1.2.4 外网作业操作不当引起压力下降应及时汇报值长,要求外网停止操作,恢复原样。
3.1.3  回水压力下降处理原则
当热网回水压力低于0.05Mpa时,补水应自动改为手动,增加补水量,必要时启动备用补水泵,经调整后压力仍低于0.05Mpa时应控制运行热网泵出口门,保证回水压力,并汇报值长联系热网公司追查原因;当热网回水压力低于0.04Mpa时 ,凝汽器压力升高到-0.04Mpa或排汽室温度已达75℃时,司机应故障停机。
3.2  回水压力升高
3.2.1  原因
3.2.1.1  手动调整不当。
3.2.1.2  备用热网泵出口逆止门不严。
3.2.1.3  外网操作不当使回水压力升高。
3.2.1.4  热网泵跳闸产生水锤,使回水压力升高。
3.2.2  处理
3.2.2.1  应改为自动调整或降低补水量。
3.2.2.2  逆止门不严,应关闭补水泵出口门,并联系值长找检修处理。
4.2.2.3  若外网影响使回水压力增高时,立即联系值长要求热网公司恢复正常运行,并适当减少补水量。
3.2.2.4  热网泵跳闸应及时启动备用泵。
3.2.3   处理原则
3.2.3.1  当热网回水压力高于0.12Mpa时 ,应断开补水泵自动开关,手动减少补水量。
3.2.3.2  当热网回水压力高于0.18Mpa时,热网回水泄压阀应动作,向外排水降低回水压力。3.2.3.3  热网回水泄压阀未动作或动作后回水压力仍高于0.2Mpa时,应报告司机紧急开启
备用循环泵出口门卸压,待压力恢复正常后,关闭泵出口门。
3.2.3.4  由于回水压力升高引起凝汽器铜管大量漏水时应立即打闸停机,联系热网值班员,开放热网近路门,关闭热网供、回水门进行水循环。主机故障时,热网水循环不许停止。
3.3    凝汽器压力升高
3.3.1  压力升高时应检查下列各项;
3.3.1.1  热网水泵是否故障,热网供水量是否减少,要及时联系热网值班员。
3.3.1.2  凝汽器水室中是否积存空气。
3.3.1.3  空抽器是否失效。
3.3.2  压力高于-0.060Mpa时,应减少电(热)负荷,使压力恢复正常。
3.3.3  电负荷减到“0”MW后,压力仍高于-0.041Mpa时,应立即打闸停机。
3.3.4  主空抽器失效时,可切换备用空抽器运行。
3.4  机组其它事故处理部分(如水击等)仍执行《BK-100-6型汽轮机运行规程》有关规定。
第五篇    运行十二项管理制度
第一节       交接班制度
1.1  值班人员应按分厂拟定的运行人员值班轮流顺序进行轮换值班。
1.2  交班者在交班前把设备运行情况及本班内设备系统发生的一切变化与操作过程做好详细纪录。
1.3  交班者在交班前做好本专责范围内的卫生工作,使接班者满意。
1.4  交班者在交班把专责工具、仪表整理齐全放在指定地点。
1.5  接班者到现场后先换好工作服,听取交班值班员的汇报,及看交接班日记,并对所管辖的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发现异常向交班者提出并向本班班长汇报。然后在接班会上向班长汇报情况,并领取班长布置的工作任务,最后在交接班日记上签名正式接班,由开始检查设备到正式接班的时间为20分钟。
1.6  接班者因某种原因未到现场时,交班者应向班长汇报,并在接班者来到,交待清楚后才能退出现场。
1.7  交接班采用口头、记录两种形式,由于交待不清或有意隐瞒发生问题时由交班者负责,接班后发现的问题由接班人自己负责。
1.8  在交接班前后20分钟内不进行正常操作。
1.9  在交接班过程中发生的事故,由交班者负责处理,接班者协助处理。
1.10  不到交接班时间,接班者不得触动设备。
1.11  交班者发现接班者精神异常时应向班长汇报。
1.12  在重要操作未完成或未告一段落时,不进行交接班。
1.13  参加当日值班工作的全体人员均应参加交接班会议。
1.14  接班者白班8:00以前、前夜17:00以前、后夜1:00以前必须到现场。
1.15  在接班者没正式接班前,交班者不得洗脸换衣服,直到接班者班前会回来在交接班日记上签字后,方可洗脸换衣服。
第二节   巡回检查定位监盘制度
2.1  运行人员在值班时间内必须集中全部精力,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不许看书看报,不许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2.2  值班人员未经班长批准不许擅自离开工作岗位。2.3  值班人员在工作时间内至少30分钟对所属重点设备检查一次,每一小时在设备巡回检
查单上签字一次。
2.4  值班人员接班后,根据设备运行情况和设备缺陷、天气情况灯做出切实可行的事故预想,班长应抽查其内容。
2.5  专责有事离岗前,必须通知班长,等替班人员到来之后,方可离开本岗。
2.6  交班前、接班后应对设备进行两次全面彻底检查。
2.7  水塔值班员保证对水塔水篦子惊醒检查,白天将水篦子清扫干净,水位差不许超过200mm,大风天气水塔值班员应加强检查。
2.8  司机、热网、给水专责应轮换监盘,表盘不得离人。
第三节    操作监护制度
3.1  除属正常调整性操作及事故处理以外的其他重要操作必须填写操作票或操作卡片,并在班长监护下由专责进行操作。
3.2  操作票由专责填写,乙种操作票由班长审批,甲种操作票由班长审核、值长审批。
3.3  操作票的填写人、审核人、批准人必须签名。
3.4  操作票使用范围
3.4.1  甲种操作票范围
3.4.1.1  主蒸汽母管停止或恢复。
3.4.1.2  给水母管停止或恢复。
3.4.1.3  抽器母管或抽器联络母管停止或恢复。
3.4.1.4  高压机新、旧补水母管停止或恢复。
3.4.1.5  高脱排汽回收母管停止或恢复。
3.4.1.6  #7机循环水供热运行期间凝汽器半面运行或切换。
3.4.1.7  供热期间停止或切换蒸发站汽源。
3.4.2  乙种操作票范围:
3.4.2.1  油冷器串、并联切换运行。
3.4.2.2  油冷器停止或启动。
3.4.2.3  脱氧器停止或启动。
3.4.2.4  低压加热器停止或启动。
3.4.2.5  工业水母管停止或启动。
3.4.2.6  净油装置的停止或启动。
3.4.2.7  热网高峰加热器启动或停止
3.4.2.8  脱氧器汽、水平衡母管停止或恢复。
3.4.2.9  脱氧器下水母管停止或恢复。
3.4.2.10  南、北侧循环水母管停止或恢复(室外部分由水塔值班员负责填写)。
3.4.2.11  热网运行时,除污器的停止或恢复。
3.4.2.12  热网运行时 热网泵做措施或恢复。
3.4.3  现场使用22种操作卡片的操作,如:开、停机,并、停炉,高加启动,凝汽器半面运行,给水泵、复水泵做措施及恢复等,操作卡片继续使用,不填写操作票。
3.5  操作票由分厂统一编号不得丢失。
3.6  操作票只限当值一次有效,执行完以后应在操作票上加以注明。
3.7  操作票填写必须字迹清楚、整齐、不许涂改否则无效,用后不许乱扔,乱用,交班长保存,由分厂统一收回存档三个月。
3.8  以上各项是在正常情况,启、停设备系统导换要由班长监护,如在事故情况下班长不在,专责有权自行处理,但事后应向班长汇报。
3.9  其他设备的启、停,专责得到班长的通知后,可自行处理,但各专责的学习人员未经考试合格前不得单独进行操作。
3.10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听从监护人的一切指挥,发现错误可提出自己的意见。
3.11  一切设备操作完后 在进行彻底检查,并做好记录。
第四节     联系汇报制度
4.1  每日一值班下班前,于七点三十分由班长向分厂汇报运行情况 (主要设备异常及缺馅)
4.2  厂部领导到现场检查工作时 ,班长及各专责人员应向领导汇报设备运行情况。
4.3  现场发生事故时,应及时向领导汇报。
4.4  主要系统改变或发生主要设备缺陷时,应及时向值长及分厂汇报。
4.5  主要值班人员,正、副班长变更时应及时向分厂、值长汇报。
4.6  有问题涉及到其它分厂的设备系统时,应及时与有关单位联系,并向值长、分厂厂长汇报。
4.7  每班在月末写出书面总结向分厂汇报。
4.8  值班人员在值班时间内发生事故或异常情况时及时向班长汇报 。
4.9  工作时间内各专责应按级汇报设备运行情况。
4.10  与有关单位联系及接受命令时,应填写在记录薄内。
第五节    记录制度
5.1  运行表纸及分厂指定的各项记录,必需及时准确记录,不许乱写乱抹乱划。
5.2  交、接班日记应清洁完整,字迹清楚,不许乱写、乱划、丢页。
5.3  班长室应有以下几种记录簿:
5.3.1  值班长交、接班记录簿。
5.3.2  命令指示薄。
5.3.3  危急保安器试验记录簿。
5.3.4  真空系统严密性试验记录簿(试验组填写)。
5.3.5  检修工作票登记簿。
5.3.6  反事故演习记录簿。
5.3.7  生产知识考问讲解记录簿。
5.3.8  开、停机记录簿(专责填写 )。
5.3.9  设备异常记录簿。
5.3.10  设备缺陷登记簿。
5.3.11  操作票登记簿
5.3.12  振动记录簿(试验组填写)。
5.3.13  设备定期试验轮换登记薄。   
5.3.14  运行分析记录簿。
除注明填写人的,余者均由班长填写。
5.4  以上各种记录簿均应按规定格式按时准确填写,不得丢失或丢页。
第六节    设备保养轮换及试验制度
6.1  循环泵、热网泵、升压泵、空抽器,每月一日、十五日由二值班轮换或试验一次。
6.2  复水泵、中继水泵、给水泵及其油泵、工业水泵每月一日、十五日由三值班轮换或试验一次。6.3  高、低压油泵、密封油泵、油压继电器、密封油压继电器、盘车装置每月十五日一值
班试验一次。
6.4  真空系统严密性试验每月十五日二值班由试验组试验人员试验一次。
6.5  高压加热器保护装置在加热器启动前必须试验。
6.6  结水泵水压继电器每季度第一天由二值班试验并通知热工参加。
6.7  各机危急保安器超速试验按规定执行。
6.8  各机组热效率试验,每次大修前、后由试验组进行 。
6.9  各机自动主汽门活动试验每月二十日白班由分厂率领班长进行,活动范围为5"10mm,试验前与值长联系好。
6.10  各机调速系统联杆活动部分每月20日白班加油一次,并要求减负荷活动各调速汽门(按要求能活动#1调速汽门,若条件不允许时,负荷变化范围由当值值长决定)。
6.11  每月10 日二值班进行少量活动脱氧器安全砣试验一次 。
第七节      技术训练制度
7.1  学习人员到现场后要有固定的岗位学习,不准乱窜岗位,乱动设备,要遵守各种规章制度,服从领导。
7.2  学员可在师傅监护下协助进行操作,并协助师傅搞好机组卫生。
7.3  学习人员必须有专用的笔记本,并遵守保密制度。
7.4  学习人员学习一般专责,由班长考试合格后即可担任专责工作,学习司机人员由班内考试合格,向分厂提出考试申请,分厂考试合格后,领导批准方可担任司机工作 。
7.5  派出学习人员回厂后,需有书面学习报告,向厂长汇报后,存分厂备查。
7.6分厂运行人员,每年五月一日前进行一次“安全作业规程”考试,每年十月一日前进行一次“运行规程”考试,不合格者进行补考,补考也不合格者,不得独立担任专责工作。
7.7  分厂每月组织反事故演习一次,每班每周至少演习一次。
7.8  考问讲解,分厂和班组可随时进行,技术问答栏,每月每班出一期。
7.9  充分利用学习班时间,由专职人员讲课,并结合讲课内容定期或不定期考试。
第八节    卫生制度
8.1  检修后的设备及现场,由检修人员负责清扫,经运行人员验收合格后,双方才能办理
工作票手续。
8.2  运行机器附近及通行道口不得堆放机件或杂物,如有人乱堆乱放,运行人员有权制止,必要时,可报告分厂。
8.3  必须严格执行各班卫生区域负责制,经常保持负责区域内清洁完整,分厂随时进行检查。
8.4  每个专责在工作时间内,要做好本专责区的卫生,做到地面整洁,机器光亮,表盘干净,值班室、办公室及办公桌不准堆放杂物,专责区不清洁时有关专责应受到批评或考核。
8.5 设备有漏泄时,不得任其流在地上、设备上、热体上,在设备缺陷没处理之前,应设法接好,及时擦净。
第九节     现场保卫制度
9.1  值班人员发现不熟悉的人员进入现场时,有权制止。
9.2  到现场参观人员需有专人带领。
9.3  值班人员对一切消火设备应加强保管并熟知消火方法。
9.4  氢冷机组五米内绝对禁止吸烟及火、电焊工作,禁止有明火,需要有明火作业时,要对氢化验合格后方可工作。
9.5  各机危急保安器、解列按钮的保护罩在运行中不得住意取下,各泵的非常按钮必需加封。
9.6  各机非常放油门必需关好,门轮上挂有“禁止操作”牌,防止他人误开。
9.7  现场所有图纸、各种记录及个人的规程、图纸要注意保管,不得丢失。
9.8  重要节日要加强值班工作,负责现扬的安全保卫工作。
第十节    会议制度
10.1  每班下班后,班长要组织班后会,总结和检查当日工作优、缺点,其内容为:
10.1.1  检查执行规章制度、劳动纪律、卫生工作和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0.1.2  传达上级指示。
10.1.3  对违反规章制度者进行帮助,找出对策。
10.2  当班发生事故,下班后由班长主持开会,必要时分厂厂长参加分析原因,找出对策及事故责任者。
10.3  如发生未遂及频繁性障碍,可由班长主持自行讨论,然后向分厂汇报。
10.4  每月初由班长主持班务会,根据上级指示布置当月工作任务,并进行上月工作总结及竞赛评比工作。
第十一节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11.1  日常设备缺陷的检查,由检修班组各自负责。
11.2  运行人员发现的设备缺陷应及时记录在设备缺陷簿上。
11.3  处理设备缺陷时,必须办理检修工作票手续,不得私自进行。事故抢修可不办理检修工作票手续,但必需得到值长、运行班长的许可,做好检修措施后进行。
11.4  设备缺陷处理后,需经运行人员验收,缺陷消除后,处理人在缺陷记录簿中注明该项缺陷已经处理完毕。
第十二节      运行分析制度
12.1  运行专责人员在当班中必须认真准确地填好运行表报和各种技术记录,为运行分析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还应根据实际运行状况进行运行分析工作,并调整设备系统使之处于安全、经济运行方式下运行。
12.2  试验组须做好各项效率试验,确证设备经济特性,对汽机主、补设备的经常性考核项目定期测定,做好记录,为运行分析提供科学数据。同时要做好班组小指标的核算统计工作,以及对班组或个人的经济成果进行核算,以促进群众性运行分析工作的开展。
12.3  每月月初五日内,由分厂专业厂长召开一次运行分析会,由分厂运行工程师、安全员、 各运行班长、技术员等有关人员参加,主要分析内容如下:
12.3.1  分析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分析异常运行及所发生事故的原因,并找出对策;查出威胁安全生产的重要设备缺陷,并制定消除对策。
12.3.2  分析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好、坏的原因。
12.3.3  分析设备运行方式的合理性,确证最合理的安全、经济运性方式。
12.3.4  讨论改进设备及运行方式的合理化建议,推广安全、经济运行经验等。
12.4  分厂运行专工协助运行厂长提出每月上、中、下旬运行分析报告,主要内容如下:
12.4.1  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好坏原因分析。
12.4.2  异常运行及所发生简单经过和原因分析。
12.4.3  为保证安全、经济运行所采取的技术措施。
12.4.4  为保证安全、经济运行有突出贡献的好人好事。
12.4.5  统计主要技术、经济数据及设备特性试验结果。
12.4.6  提出改进运行方式的意见。
12.4.7  提出急等解决的设备缺陷及设备问题。
                                    
                  
              
            
            
              
            
            
              源自: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安评论坛

手机版|Archiver|安全评价

GMT+8, 2025-5-15 13:58 , Processed in 0.033363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