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安评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果香型固体饮料 ZBX 51003-89

[复制链接]

3142

主题

0

好友

534

积分

安评小学三年级

Rank: 3Rank: 3

贡献
0 个
金币
534 个
在线时间
42 小时
帖子
318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7-31 22:15:3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果香型固体饮料的技术内容及其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糖类、果汁(或不加果汁)、食用香精、着色剂及其它食品添加剂,经加工而制成的固体饮料。  
2 引用标准  
 GB 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 7718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  
 GB 4789 食品卫生检测方法 微生物部分  
 GB 5009 食品卫生检测方法 理化部分  
 GB 10790 软饮料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GB 601 化学试剂标准溶液制备方法  
 GB 2759 冷饮食品卫生标准  
3 术语  
 3.1 保质期  
 指在标签上规定的条件下保证本产品质量的日期。在此期间,本产品完全适用于出售,并符合标签上或产品标准中所规定的质量,但超过此期限,本产品仍然可能是可以食用的。  
 3.2 保存期  
 指预示在标签上规定的条件下本产品可以食用的最终日期。在此之后,该产品不再适于食用。  
4 产品分类  
 颗粒状及粉末状。  
5 技术要求  
 5.1 感官指标  
 感官指标应符合表1规定。  
 5.2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规定。  
  表 1  
──────┬──────────────────────────  
项 目    │ 指 标  
──────┼──────────────────────────  
色 泽    │冲溶前不应有色素颗粒,冲溶后应具有该品种应有的色泽。  
──────┼──────────────────────────  
      │颗粒状:疏松、均匀小颗粒、无结块  
外 观 形 态  │粉末状:疏松的粉末,无颗粒、结块,冲溶后呈混浊或澄清液  
──────┼──────────────────────────  
香气和滋味 │具有该品种应有的香气及滋味,不得有异味  
──────┼──────────────────────────  
杂 质   │无肉眼可见外来杂质  
──────┴──────────────────────────  
 表 2  
────────────┬──────────┬─────────  
   \ 分类      │          │  
 指  \       │          │  
 \ 标        │ 颗 粒 状    │ 粉 末 状  
项  \        │          │  
 目          │          │  
────────────┼──────────┼─────────  
 水 分 %      │ ≤ 2         │ ≤ 5  
────────────┼──────────┼─────────  
 颗粒度 %      │ ≥85        │ —  
────────────┼──────────┴─────────  
 溶 解 时 间 S     │ ≤60  
────────────┼────────────────────  
酸度(以适当酸度计), % │ 1.0~2.5  
────────────┼────────────────────  
 甜味剂        │ 符合GB 2760规定  
────────────┼────────────────────  
 着色剂        │ 符合GB 2760规定  
────────────┼────────────────────  
 食用香料       │ 符合GB 2760规定  
────────────┼────────────────────  
铅(以Pb计)mg/kg     │ ≤ 1.0  
────────────┼────────────────────  
砷(以AS计)mg/kg     │ ≤ 0.5  
────────────┼────────────────────  
铜(以Cu计)mg/kg     │ ≤ 10.0  
────────────┴────────────────────  
 5.3 微生物指标  
 微生物指标应符合表 3的规定。  
 表 3  
──────────────┬──────────────────  
 项 目          │ 指 标  
──────────────┼──────────────────  
 细菌总数,菌落数个/g   │ ≤ 1000  
──────────────┼──────────────────  
 大肠菌群,个/100g     │ ≤ 30  
──────────────┼──────────────────  
 致 病 菌        │ 不 得 检 出  
──────────────┴──────────────────  
6 试验方法  
 本试验所用水系指蒸馏水,所用试剂除特别注明外,均为分析纯。  
 6.1 取样  
 见第7节检验规则.  
 6.2 感官检验  
 6.2.1 色泽与外观形态  
 称取50g混合均匀的颗粒状(或粉末状)被测样品于白色搪瓷盆中,用肉眼观察其有无明显的色素颗粒、结块现象。颗粒状的形态是否疏松均匀一般,粉末状的有无小颗粒。冲溶后是否具有该品种应有的色泽。  
 6.2.2 香气和滋味  
 根据标签上规定的食用方法的冲溶倍数稀释后,立即用嗅觉和味觉仔细鉴别其香气  
及滋味,检查有无异味。  
 注:品尝第二个样品前, 须用清水漱口。  
 6.2.3 杂质  
称取20g混合均匀的被测样品于500ml烧杯中,加85℃的水200ml,用玻璃棒顺搅15转, 反搅15转后,检查底部有无肉眼可见的外来杂质。  
6.3  理化试验  
 6.3.1 水份测定  
 按GB 5009.3测定。  
 6.3.2 颗粒度的测定  
 称取100g(精确到0.1g)混和均匀的被测样品于40目标准分样筛上,以适当速度作圆周运动50次,将未过筛的被测样品称量。按下式计算:  
     m1  
 X1 = ─────×100…………………………………(1)  
      m0  
式中:X1——颗粒度,%;  
 m1——未过筛的被测样品质量,g;  
 m0——被测样品总质量,g。  
 6.3.3 溶解时间的测定  
 称取25g(精确到0.1g)混合均匀的被测样品于500ml烧杯中,加入200ml冷开水(10℃), 搅拌,计算从加入冷开水到完全溶解的时间(秒)。  
 6.3.4 酸度测定  
 6.3.4.1 仪器  
 pH计  
 磁力搅拌器  
 6.3.4.2 试剂  
 所用蒸馏水均煮沸冷却后使用;  
 1% 酚酞乙醇溶液;  
 0.1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按GB 601制备。  
 6.3.4.3 被测样液的制备  
 称取10g(精确到0.01g)充分混合均匀的被测样品于100ml的烧杯中,加水溶解后,定量转移到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到刻度。供测定用。  
 6.3.4.4 测定  
 6.3.4.4.1 电位滴定(仲裁法)  
 用已知pH值的标准缓冲溶液校正pH计。  
 终点pH值的确定:取上述制备好的被测样液25ml于100ml烧杯中加入25ml蒸馏水,置于磁力搅拌器上搅拌,从滴定管中较快地滴加0.1N氢氧化钠溶液,使pH值达6左右,记下滴入的毫升数及pH值,然后少量滴加0.1N氢氧化钠溶液(0.1ml~0.2ml),每滴加一次,记下滴加量及pH值。当pH值出现突跃变化时,即为终点pH值。  
 被测样品的滴定:取上述制备好的被测样液25ml于100ml烧杯中、加入25ml蒸馏水置于磁力搅拌器上搅拌,从滴定管中较快地滴加0.1N氢氧化钠溶液,使pH值达6左右,然后慢慢滴加0.1N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达终点pH值。  
 同一制备好的被测样液测定二次。  
    V×N×K  
 X2 = ─────-×100…………………………(2)  
      m  
式中:X2——酸度(以适当的酸计),g/l;  
 V——滴定时耗用0.1N氢氧化钠溶液的毫升数;  
 N——氢氧化钠溶液的当量浓度;  
 K——换算为适当的系数;  
 注:几种不同的酸的换算系数  
 苹果酸——0.067 柠檬酸——0.064  
 醋 酸——0.060 柠檬酸(一分子水)——0.070  
 洒石酸——0.075  乳 酸——0.090  
 m——被测样品的克数。  
 如果平行试验误差不超过0.05%,取二次测定的算术平均值作为结果,报告结果取小数点后一位。  
 6.3.4.4.2 指示剂滴定  
 取上述制备好的被测样液25ml于250ml锥形烧瓶中,加入50ml蒸馏水及0.5ml酚酞指示剂溶液。0.1N氢氧化钠溶液边振摇边滴定至微红色,并保持30秒钟不退。  
 同一制备好的被测样品测定二次。  
 酸度按6.3.4.4.1中公式(2)计算。  
 如果平行试验误差不超过0.05%,取二次测定的算术平均值作为结果,报告结果取小数点后一位。  
 6.3.5 糖精钠的测定  
 按GB 5009.28测定  
 6.3.6 着色剂的测定  
 按GB 5009.35测定。  
 6.3.7 铅的测定  
 按GB 5009.12测定。  
 6.3.8 砷的测定  
 按GB 5009.11测定。  
 6.3.9 铜的测定  
 按GB 5009.13测定。  
 6.3.10 细菌总数的测定  
 按GB 4789.2测定。  
 6.3.11 大肠菌群的测定  
 按GB 4789.3测定。  
 6.3.12 致病菌的测定  
 按GB 4789.4、GB 4789.5、GB 4789.10和GB 4789.11测定。  
7 检验规则  
 7.1 由同一班次、同一条生产线生产的包装完好的同一品种产品为一批。  
 7.2 产品由生产厂的技术检验部门,从每一批中按三千分之一随机抽样(每批抽样量不得少于3件),按本标准规定进行检验,经检验合格,签发合格证的产品,方准出厂。  
 7.3 在原辅材料、生产工艺操作稳定后,感官指标、水份,颗粒度、溶解时间、微生物指标为必检项目,其他项目作不定期抽检。  
 7.4 对检验结果中理化指标不合格项目,可从该批中抽取两倍样品进行复验,若复验结果仍有一项指标不符合要求,则判定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品。  
 7.5 在保质期内,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有异议时,可共同协商选定仲裁单位,进行仲裁分析与判定。  
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8.1 包装材料和容器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必须按照GB 10790第5章规定执行。   
 8.2 玻璃瓶装、金属罐装和塑料袋装出厂产品的标签必须按照GB 10790中第4章规定执行。  
 8.3 本产品在贮运过程中必须按照GB 10790中第6章规定执行。  
 8.4 不按本标准规定的条件进行运输、贮存而造成的产品变质,应由运输、贮存单位负责。  
 8.5 保质期  
 按本标准规定贮存条件下,金属罐装产品为一年,瓶装产品为六个月,塑料袋装产品为三个月。或按合同规定执行。  
 8.6 企业可以根据产品具体情况自定保存期,其期限规定必须大于或至少等于保质期。  
   
  
  ━━━━━━━━━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轻工业部食品工业司提出。  
本标准由轻工业部食品发酵工业教学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上海咖啡厂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龙云、严望厚、徐清渠、龚玲娣。  
━━━━━━━━━━━━━━━━━━━━━━━━━━━━━━━━━━━━━━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1989-08-16批准 1990-01-01实施  
                                    
                  
              
            
            
              
            
            
              源自: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安评论坛

手机版|Archiver|安全评价

GMT+8, 2025-5-16 22:21 , Processed in 0.027349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