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安评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2 各国有关建筑安全的法律法规(6)

[复制链接]

195

主题

0

好友

21

积分

安评小学一年级

Rank: 1

贡献
0 个
金币
21 个
在线时间
3 小时
帖子
20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5 08:02:5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第146条  生产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电器、压力容器、易燃易爆产品或者其他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以上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造成严重后果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的罚金。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节录  
    第3条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第5条  国家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劳动就业,发展职业教育,制定劳动标准,调节社会收入,完善社会保险,协调劳动关系,逐步提高劳动者的生活水平。  
    第52条  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  
    第53条  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第54条    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第55条  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  
    第56条  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第57条  国家建立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和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对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和劳动者的职业病状况,进行统计、报告和处理。  
    第58条  国家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末成年工是指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  
    第59条   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第60条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第61条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活动。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第62条   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0天的产假。  
    第63条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一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第64条   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第65条   用人单位应当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第66条   国家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措施,发展职业培训事业,开发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  
    第67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发展职业培训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个人进行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  
    第68条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培训制度,按照国家规定提取和使用职业培训经费,根据本单位实际,有计划地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从事技术工种的劳动者,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  
    第69条     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由经过政府批准的考核鉴定机构负责对劳动者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  
    第70条     国家发展社会保险事业,建立社会保险制度,设立社会保险基金,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  
    第71条    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承受能力相适应。  
    第72条    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第73条     劳动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1)退休。  
        (2)患病、负伤。  
        (3)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  
        (4)失业。  
        (5)生育。  
        劳动者死亡后,其遗属依法享受遗属津贴。  
        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条件和标准由法律、法规规定。  
        劳动者享受的社会保险金必须按时足额支付。  
    第74条      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依照法律规定收支、管理和运营社会保险基金,并负有使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责任。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机构依照法律规定,对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和运营实施监督。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和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机构的设立和职能由法律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挪用社会保险基金。  
    第75条     国家鼓励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为劳动者建立补充保险。国家提倡劳动者个人进行储蓄性保险。  
    第76条      国家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兴建公共福利设施,为劳动者休息、休养和疗养提供条件。用人单位应当创造条件,改善集体福利,提高劳动者的福利待遇。  
    第89条    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90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并可以处以罚款。  
    第91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1)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2)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3)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4)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第92条    用人单位的劳动安全设施和劳动卫生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或者未向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和劳动保护设施的,由劳动行政部门或者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提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决定责令停产整顿;对事故隐患不采取措施,致使发生重大事故,造成劳动者生命和财产损失的,对责任人员比照《刑法》第187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93条    用人单位强令劳动者违章冒险作业,发生重大伤亡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94条    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  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第95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保护规定,侵害其合法权益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对女职工或者未成年工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103条    劳动行政部门或者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给予行政处分。  
    第104条  国家工作人员和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的工作人员挪用社会保险基金,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节录  
    第36条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度和群防群治制度。  
    第37条   建筑工程设计应当符合按照国家规定制定的建筑安全规程和技术规范,保证工程的安全性能。  
    第38条  建筑施工企业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当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对专业性较强的工程项目,应当编制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并采取安全技术措施。  
    第39条  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在施工现场采取维护安全、防范危险、预防火灾等措施;有条件的,应当对施工现场实行封闭管理。施工现场对毗邻的建筑物、构筑物和特殊作业环境可能造成损害的,建筑施工企业应当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第40条  建设单位应当向建筑施工企业提供与施工现场相关的地下管线资料,建筑施工企业应当采取措施加以保护。  
第41条  建筑施工企业应当遵守有关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的规定,采取控制和处理施工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气、废水、固体废物以及噪声、振动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的措施。  
    第42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申请批准手续:  
        (1)需要临时占用规划批准范围以外场地的。  
        (2)可能损坏道路、管线、电力、邮电、通讯等公共设施的。  
        (3)需要临时停水、停电、中断道路交通的。  
        (4)需要进行爆破作业的。  
        (5)法律、法规规定需要办理报批手续的其他情形。  
    第43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建筑安全生产的管理,并依法接受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对建筑安全生产的指导和监督。  
    第44条  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依法加强对建筑安全生产的管理,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伤亡和其他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建筑施工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负责。  
    第45条  施工现场安全由建筑施工企业负责。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负责。分包单位向总承包单位负责,服从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  
    第46条  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劳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职工安全生产的教育培训;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第47条建筑施工企业和作业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建筑行业安全规章、规程,不得违章指挥或者违章作业。作业人员有权对影响人身健康的作业程序和作业条件提出改进意见,有权获得安全生产所需的防护用品。作业人员对危及生命安全和人身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第48条  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为从事危险作业的职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支付保险费。  
    第49条  涉及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变动的装修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委托原设计单位或者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设计单位提出设计方案;没有设计方案的,不得施工。  
    第50条  房屋拆除应当由具备保证安全条件的建筑施工单位承担;由建筑施工单位负责人对安全负责。  
    第51条  施工中发生事故时,建筑施工企业应当采取紧急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和事故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即将出台。  
     (二)香港特别行政区有关安全的法规  
         l.《职业安全及健康条例》(香港法例第509章)简介  
《职业安全及健康条例》为雇员在工业及非工业工作地点,提供安全及健康的保障。基本上,这是一条赋权的条例,作了一般的规定。  
    (l)涵盖范围。这条条例几乎包括所有工作地点——雇员工作的地方。除了工厂、建筑地盘及食堂之外,其他地点,如办公室、实验室、购物商场及教育机构也纳入条例范围之内。然而,也有下列一些工作地点是例外的:位于公众地方的飞机或船只,位于公众地方的陆上载具的司机占用位置(但在载具内工作的雇员则包括在条例之内),在其内的雇员均属家庭佣工的住宅处所,只有自雇人士工作的地方。  
根据这条条例的规定,所有人在促使工作地点安全及健康这方面都须承担责任。  
        1)雇主应采取以下措施,促进工作地点的安全及健康:  
        a.提供及维持不会危害安全或健康的作业装置及工作系统。  
        b.作出有关的安排,以确保在使用、处理、贮存或运载作业装置或物质方面是安全和不会危害健康的。  
        c.提供所有所需的资料、指导、训练及监督,以确保雇员的安全及健康。  
        d.提供及维持安全进出工作地点的途径。  
        e.提供及维持安全及健康的工作环境。  
        2)设施占用人有责任确保:  
        a.该设施。  
        b.进出该设施的途径。  
        c.存放于该设施的任何作业装置或物质,是安全和不会危害在该设施工作的人的健康的,即使他们没有直接雇用该人士在该设施工作。  
        3)雇员应通过以下措施保证工作地点的安全及健康:  
        a.照顾工作地点中的人的安全及健康。  
        b.使用由雇主提供的任何设备,或遵照雇主制定的制度或工作方式工作。  
    (2)条例的执行。劳工处处长获授权签发敦促改善通知书及暂时停工通知书,以防止工作地点的活动对雇员构成实时的危险。雇主如未能遵从通知书的规定,即属犯罪,可分别处以罚款港币20万元和50万元,以及监禁长至12个月。  
        2. 《职业安全及健康规例》简介  
根据上述条例制定的《职业安全及健康规例》,就意外的预防、防火措施、工作地点的环境控制、工作地点的卫生、急救事宜以及雇主及雇员该如何进行体力处理操作等作了基本的规定。规例包括以下主要条文:  
    (1)预防意外。作业装置须在设计和制造上合乎安全,并且要妥善保养,危险部分须设有有效防护,工作地点的危险地方须以栅栏安全围封。  
    (2)防火措施。在工作地点内,要展示逃生路线,而所有出口须有照明的“出口”标志;走火信道须畅通无阻;确保所有出路门均能从工作地点内轻易开启或没有锁上;工作地点必须具备适当及足够的消防设施。  
    (3)工作环境。工作地点须保持清洁、充足的照明及空气流通;楼面要有足够的排水设施。  
    (4)卫生设备。工作地点须设有足够的厕所及清洗设施;饮用水要充足。  
    (5)急救设施。工作地点须设有适当及足够的急救设施,并指派雇员负责急救设施。  
    (6)人力搬运。考虑雇员从事人力搬运时的潜在危险,并作出评估及加以检讨;对从事人力搬运的雇员,提供适当的训练及其他必要的防护措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安评论坛

手机版|Archiver|安全评价

GMT+8, 2025-5-9 07:49 , Processed in 0.027172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