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安评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职业健康(四)

[复制链接]

195

主题

0

好友

21

积分

安评小学一年级

Rank: 1

贡献
0 个
金币
21 个
在线时间
3 小时
帖子
20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5 08:02:0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34. 引发尘肺病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尘肺是由于长期吸人生产性粉尘所引起的,通常情况下,尘肺的发病时间在接触生产性粉尘以后10年左右。引发尘肺病的主要因素有:
(1)作业场所空气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作业场所空气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越高,越易引发尘肺病。含量越高发病时间越短,病变速度越快。
(2)粉尘的粒径。粉尘的粒径越小,越容易通过人体的呼吸道而进入肺泡,并沉积于其中。而且在人体内的化学活性越强,易引起肺组织纤维化病变。
(3)作业场所粉尘浓度和接触粉尘的时间。作业场所粉尘浓度越高,接触粉尘累计时间越长,吸人粉尘的量越大,引发尘肺的机会越多。
(4)劳动强度。劳动强度大,人体新陈代谢的耗能速度快,吸入空气的数量增多,肺池中沉积粉尘的量越大。
(5)个体因素。同种作业环境下,体质差的人,患有慢性病的人更易引发尘肺。个体防护用具使用与否,使用得当与否,对是否患尘肺有相当的影响,不使用或个体防护用具使用不当者,在同样作业环境下,未正确使用个体防护用具者易患尘肺。
35.尘肺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答:尘肺是一种法定职业病。尘肺的诊断是在结合职业史、劳动卫生条件和临床症状基础上进行的。尘肺诊断的主要依据是确切的职业史与技术质量优良的X线胸片,同时尚需结合患者的症状表现与代谢机能状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和确定处理原则,对生前未能明确诊断者,可以通过尸体解剖进一步做病理诊断。注意,除国家规定的12种尘肺病外,其他粉尘或行业引起的肺部疾病均不能按尘肺诊断。
36.什么是职业病?国家规定的职业病有哪些?
答:凡在生产劳动中由于生产性有害因素引起的疾病称为职业病。构成职业病应具备三个条件:
(l)疾病与作业场所的生产性有害因素密切相关。
(2)接触有害因素的剂量,无论过去或现在,已足可导致疾病的发生。
(3)职业性病因大于非职业性病因。
我国规定为职业病的有:职业中毒、尘肺、热射病和热痉挛、月射病、职业性皮肤病、电光性服炎、职业性难听、职业性白内障、潜涵病、高山病和航空病、振动性疾病、放射性疾病、职业性炭疽、森林脑炎、皮毛工人布氏杆菌病、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炭黑尘肺。
37.何谓职业中毒?职业中乌有哪些表现类型?
答: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由于接触生产性毒物引起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
接触毒物时间的长短、剂量大小和发病缓急,职业中毒表现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短时间内大量毒物侵人人体引起的中毒称为急性中毒;长期吸收小剂量毒物引起的中毒称为慢性中毒;介于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之间的,在较短时间内吸收较大剂量毒物引起的中毒称为亚急性中毒。
38.预防职业中毒的措施有哪些?
答:预防职业中毒的措施有:
(l)消除毒物。从生产工艺流程中消灭有毒物质,用无毒物或低毒物代替有毒原料,改革能产生有害因素的工艺过程、改造技术设备、实现生产的密闭化、连续化、机械化和自动化,使作业人员脱离或减少直接接触有害物质。
(2)密闭、隔离有害物质污染源,控制有害物质边散。对追散到作业场所的有害物质要采取通风措施,控制有害物质的飞扬、扩散。
(3)加强个人防护。在存在有害物质的作业场所作业,应采用防护服、防护面具、防毒面罩、防尘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具。
(4)提高机体防御力。对于在有害物质作业场所的作业人员,应享受必要的保健待遇,加强营养和锻炼。
(5)加强对有害物质的监测,控制有害物质的最高浓度低于国家有关标准。
(6)对接触有害物质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实行转岗、换岗作业。
(7)加强有害物质及预防措施的宣传教育。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卫生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
39.防护用品分为哪几种,各有什么用途?
答:防护用品分为以下几种:
(1)防护服
1)白帆布防护眼能使人体免受高温的烘烤,并有耐燃烧的特点,主要用于冶炼、浇注和焊接等工种。
2)劳动布防护服对人体起一般屏蔽保护作用,主要用于非高温、重体力作业的工种,如检修、起重和电气等工种。
3)涤卡布防护服能对人体起一般屏蔽防护作用,主要用于后勤和职能人员等岗位。
(2)防护手套
1)厚帆布手套多用于高温、重体力劳动,如炼钢、铸造等工种。
2)薄帆布、纱线、分指手套主要用于检修工、起重机司机和配电工等工种。
3)翻毛皮革长手套主要用于焊接工种。
4)橡胶或涂橡胶手套主要用于电气、铸造等工种。
戴各种手套时,注意不要让手腕裸露出来,以防在作业时焊接火星或其它有害物溅入拍内造成伤害;操作各类机床或在有被夹挤危险的地方作业时严禁戴手套。
(3)防护鞋
1)橡胶鞋有绝缘保护作用,主要用于电力、水力清砂、露天作业等岗位。
2)球鞋有绝缘、防滑保护作用,主要用于检修、起重机司机、电气等工种。
3)用于铸造、炼钢等工种。
(4)安全帽
1)帽内缓冲衬垫的带子要结实,人的头顶与帽内顶部的间隔不能小于32毫米。
2)不能把安全帽当坐垫用,以防变形,降低防护作用。
3)发现帽子有龟裂、下凹和磨损等情况,要立即更换。
(5)面罩和护目镜
1)防辐射面罩主要用于焊接作业,防止在焊接中产生的强光、紫外线和金属飞屑损伤面部,防毒面具要注意滤毒材料的性能。
2)防打击的护目镜能防止金属、砂屑、钢液等飞溅物对眼部的伤害,多用于机床操作、铸造捣冒口等工种。
到防辐射护目镜能防止有害红外线、耀眼的可见光和紫外线对眼部的伤害,主要用于冶炼、浇注、烧割和铸造热处理等工种。这种护目镜大多与帽檐连在一起,有固定的,也有可以上下翻动的。
(6)安全带
安全带是防止高处作业坠落的防护用品,使用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1)在基准面2米以上作业须系安全带。
2)使用时应将安全带系在腰部,挂钩要扣在不低于作业者所处水平位置的可靠处,不能扣在作业者的下方位置,以防坠落时加大冲击力,使人受伤。
3)要经常检查安全带缝制部分和挂钩部分,发现断裂或磨损,要及时修理或更换。如果保护套丢失,要加上后再用。
(7)防酸碱用品
防酸碱用品是保护工人在生产作业环境中免受酸碱危害的个体防护用品。按防护用品原料可分为:橡胶防酸碱用品,塑料防酸碱用品和毛、丝、合成纤维织物防酸碱用品等类;按起防护部位可分为;防酸碱工作服、手套、靴、防酸面罩和面具等类。
劳动防护用品是根据生产工作的实际需要发给个人的,每个职工在生产工作中都应好好地应用它,以达到预防事故、保障个人安全的目的。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安评论坛

手机版|Archiver|安全评价

GMT+8, 2025-5-9 05:06 , Processed in 0.026336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