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贡献
- 0 个
- 金币
- 534 个
- 在线时间
- 42 小时
- 帖子
- 3185
|
第二篇 生产事故(非计划停工)
1.运行监视不够造成磨煤机满磨
事故经过:
1999年1月26日,运行二班当班,接班时发现2#炉甲侧磨煤机电流低,劲检查确定为满磨。
事故原因:
司磨工作责任心不强;监盘不认真。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提高工作责任心,监盘时要认真,调整要及时。
2、加强工作责任心,认真监盘精心操作。
2.锅炉厂用电中断
事故经过:
1999年3月17日,运行四班当班,2#炉因厂用电中断而停炉。
事故原因:
2#汽轮机在停机过程中6KV二段失电所致。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在相邻专业进行重大操作时,做好事故预想。
2、上班时根据运行方式及各方面因素做好事故预想。
3.锅炉厂用点中断
事故经过:
1999年3月31日,运行五班当班,3#炉因厂用电中断而停炉。
事故原因:
米石一线停电,误操作所致。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当班时做好事故预想。
2、上班时根据运行方式及各方面因素做好事故预想。
4.主汽压力超标强操安全阀动作
事故经过:
1999年4月8日,运行一班当班,3#炉主汽压力超压达到10.3Mpa,强操安全阀起座。
事故原因:
粉仓塌粉使一次风管内煤粉剧增,司炉来不及调整。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定期降粉。
2、定期打氮气炮(事先考虑塌粉因素)。
5.粉仓轻微爆炸
事故经过:
1999年4月26日,运行四班当班,1#炉粉仓发生轻微爆炸,装置及生产无影响。
事故原因:
锅炉负荷过低,煤粉在粉仓内滞留时间过长;氮气中断。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调整锅炉运行方式;保证氮气供应。
2、定期降粉。
3、定期打氮气炮
6.油罐跑油
事故经过:
1999年6月8日,动力站油泵房加热器检修结束后投入运行,由于加热器疏水门没有关,造成跑柴油8.13吨。
事故原因:
执行工作票不严格,设备检修后安全措施没有恢复就投入运行;工作责任心不强,跑油几小时未能发现。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
2、油罐脱水操作人员不允许离开。
4、 加强工作责任心。
7.操作不当造成主蒸汽温度降低
事故经过:
1999年11月26日,运行五班当班,3#炉甲侧排粉机停运消除缺陷,因司炉操作不当造成主汽温度低。
事故原因:
司炉误操作;没有及时进行调整。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在主要设备进行停运消缺时,一定用精心操作。
2、运行设备消缺司炉要考虑好应急对策。
3、可以通过其他手段进行调整。
8.锅炉满水造成汽轮机停机
事故经过:
2000年2月26日,运行三班当班,2#炉在处理因6KV开关烧坏而造成的厂用电局部中断过程中,紧急停炉后主给水阀未能关严,致使锅炉满水,主蒸汽温度最低390度,汽轮机打闸停机。
事故原因:
司炉责任心不强,停炉后未能继续监视汽包水位。主给水阀内漏。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加强工作责任心。
2、停炉后应继续监盘,注意水位、温度的变化。
3、提高工作责任心;及时消除设备缺陷。
9.及时调整避免事故
事故经过:
2000年2月28日,运行一班当班,2#炉乙侧排粉机开关跳闸,司炉工迅速反映投入油枪稳住蒸汽负荷,没有影响生产。
事故原因:
电气人员在做线路清扫时,开关误跳。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电气有工作时应该通知锅炉,以便作好防范措施。
2、上班时做好事故预想。
10.误关风门锅炉灭火
事故经过:
2000年3月6日,运行四班当班,17:50时热工人员在处理2#炉粉风门缺陷时,误将风门关闭,造成锅炉灭火停炉,一小时后生产才恢复正常。
事故原因:
热工人员工作粗心大意,工作责任心差。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热工有工作时应该通知锅炉,以便作好防范措施;工作时要格外小心。
2、运行设备处理缺陷时应给检修工交代清楚安全措施。
3、做好事故预想。
11.安全措施不到位,电焊引起地沟着火
事故经过:
2000年3月6日,运行四班当班,在处理地沟油管线伴热漏点时,电焊渣落在管线保温上着火,用掉5个灭火器把火扑灭。
事故原因:
安全措施做的不彻底;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地沟油管线动火一定要把安全措施做到位;焊渣和有油的保温之间必须隔开。
2、在易燃易爆设备动火安全措施要做到位。
3、监火人、消防器材到现场。
12.给水压力低引发锅炉汽包水位低
事故经过:
2000年5月16日,运行三班当班,17:00时3#炉给水压力低,造成汽包水位低至—230 mm,持续时间约一分钟。
事故原因:
给水泵校验保护引起泵开关跳闸。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及时联系值长进行调整;当班时做好事故预想。
2、了解运行方式经常与相关岗位联系。
3、做好事故预想。
13.巡检不认真毛毡堵住给煤机
事故经过:
2000年7月16日,运行一、二、四班当班时,2#炉在做完制粉系统漏风试验后,未能将给煤机口堵的毛毡拿掉,启动前巡检不到位,设备启动后造成堵粉,停运处理。
事故原因:
启动前巡检不认真,启动后负压将毛毡吸入制粉系统,造成堵塞。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提高工作责任心;大修后的设备启动前一定要认真检查。
2、点炉前认真进行检查。
3、试验后的设备应恢复原状。
14. 巡检不认真拉断钢丝绳
事故经过:
2000年7月20日,运行五班当班,使用绞龙从一期向二期输粉过程中,将钢丝绳拉断。
事故原因:
启动绞龙前没有认真检查设备;三叉插板漏粉输粉槽内积粉太多,钢丝绳在拉的过程中过负荷。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设备启动前必须按规定仔细检查;启动时注意电流变化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停止。
2、输粉机在启动后应该空转一段时间再开始输粉。
3、启动后应注意电动机电流变化。
15.对设备不了解延误事故处理
事故经过:
2000年7月24日,运行二班当班,3#炉甲侧细粉分离器堵塞,处理一晚上才疏通。
事故原因:
三叉挡板向粉仓一侧关闭。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对设备内部构造不了解;发现问题后处理方法不对头;加强技术学习。
2、运行人员加强技术学习,了解设备内部构造。
3、根据事故现象正确判断事故原因。
16. 巡检不认真拉断钢丝绳
事故经过:
2000年7月31日,运行二、三班当班,使用绞龙从一期向二期输粉过程中,将钢丝绳拉断。
事故原因:
启动绞龙前没有认真检查设备;三叉插板漏粉输粉槽内积粉太多,钢丝绳在拉的过程中过负荷。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设备启动前必须按规定仔细检查;启动时注意电流变化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停止。
2、输粉机在启动后应该空转一段时间再开始输粉。
3、启动后应注意电动机电流变化。
17.指挥协调有误,外供蒸汽压力招标
事故经过:
2000年10月1日,运行五班当班,在投入3#炉微过时因该管线上的逆止阀没有打开,就将1#炉微过退出,致使化纤厂供汽压力低,差点造成停工。
事故原因:
汽机暖管时疏水阀开度太小;值长协调有误;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此类操作应该加强联系、协调。
2、在进行重要操作时应与值长联系。
3、并且通知相关岗位。
18.监盘不认真造成汽包水位偏低
事故经过:
2000年11月30日,运行五班当班,3#炉在修理1#角下一次风管时,司炉没有及时调整燃烧,造成汽压波动进而引起水位波动,水位最低时—190mm。
事故原因:
监盘时不认真;没有及时调整给水量。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监盘时要全神贯注,发现参数变化及时调整。
2、加强工作责任心,认真监盘。
3、提高事故处理能力。
19.起磨前不检查烧毁抱闸线圈
事故经过:
2001年2月22日,运行一班当班,司磨在启动2#乙磨时,未进行启动前的检查,慢盘装置没有与磨脱开,造成电磁抱闸线圈烧坏。
事故原因:
启动乙磨时慢盘未自动脱开,造成过负荷跳闸,启动慢盘后线圈过热烧坏。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启动磨煤机时要进行启动前的检查,发现电机的启动电流异常应及时正确处理。
2、认真执行《锅炉运行规程》。
3、做好转动设备启动前的检查。
20. 低负荷调整不当造成锅炉灭火
事故经过:
2001年10月2日,运行二班当班,6:08时3#炉负荷287t/h,微过投入,水位正常,炉膛负压-97Pa,主汽压力9.5MPa,O2量正常,12台给粉机投入,两只瓦斯枪投入,引、送、排、磨全部正常,粉位4.7米,6:08分锅炉炉膛负压突然增大,火焰消失,MFT动作锅炉灭火。
事故原因:
由于高加投入,3#锅炉负荷287t/h,热负荷较低,同时煤质较差,对燃烧调整困难较大,调风主要靠运行人员的经验,由于监盘人员技术不高,未能及时调整燃烧及配风,锅炉因负荷低而火被抽灭,造成停炉事故。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在锅炉负荷较低和煤质较差时,运行人员应及时调整燃烧、注意工业电视中火焰,调整配风适当;调整好运行方式。
2、低负荷时应该开点排运行或投油助燃。
21.误捅事故按钮风机停运
事故经过:
2001年10月24日,运行二班当班,2#炉引、送、排、磨做静态保护实验,在做乙引风机事故按扭实验时误捅1#炉引风机事故按扭,1#炉引风机停运,及时调整未对生产造成影响。
事故原因:
在做静态实验最后一项2#炉乙引事故按扭时途中更换了作业人员,而没有把作业内容交待清楚,因而造成误操作。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作业人员在进行操作时一定要弄清作业内容;在一项作业未完时不应中途换人操作。
2、重要操作中途不得更换操作人员。
3、严格按照操作票顺序操作并做记录。
22.微过压力低,影响化纤厂生产
事故经过:
2002年3月3日,运行二班当班,9:40时由于1#炉乙侧磨煤机电机烧坏,乙磨停止制粉,投入输粉机由2#炉向1#炉输粉;10:50时蒸汽压力低,值长提醒锅炉注意,三台炉及时将压力顶起来;11:00时因2#炉粉仓粉位降低,改由3#炉向1#炉输粉;11:10时值长又提醒锅炉压力低,三台炉将压力顶起来;11:20时2#炉一台给粉机销子断裂,蒸汽压力又低;三台锅炉未能进行调整,压力最低时,3#炉9.0 MPa,1#2#炉9.08 MPa,最终导致化纤厂切水运行。
事故原因:
1.运行人员在监盘时责任心白强,对蒸汽压力低会给用户带来什么危害没有深刻的认识,值长提醒就动一动,不提醒就不管。
2.对锅炉有几种调整负荷的方式不清楚,遇到问题就糊涂,只能在平稳情况下操作,调整方法单一。
3.班长没有在三台炉之间进行协调,没有尽到管理责任。
4.锅炉压力控制指标没有按照化纤厂的要求定值。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按照化纤厂的要求重新调整定值;运行中监视并控制好微过压力;锅炉负荷变化时尤其应该注意调整。
2、班长应该起到各炉之间指挥协调作用。
3、司炉应加强工作责任心,参数发生变化时要及时进行调节。
23.司磨运行调整不当造成甲侧细粉分离器堵塞
事故经过:
2002年4月25日,运行二班当班,3:00时3#炉蒸汽负荷320t/h,压力、温度、水位正常,粉位3.7m,运行至6:00时,甲侧粉位升至4.9m,其它参数正常;6.10时甲侧给煤机因原煤太湿结块而断煤,经处理后正常;6:25时甲侧给煤机再次断煤,因原煤太湿结块严重,疏通时间较长,粉位由4.9m降至4.2m;7:15时甲侧排粉机电流突然由52A升高至54A,紧急停磨检查,确认甲侧细粉分离器堵塞,随后进行处理。
事故原因:
1.处理原煤结块时,磨煤机出口温度波动大,有6秒的低温区,热风补给不及时。
2.原煤湿度大,锅炉长期低负荷运行,细粉管内壁有挂粉。
3.锁气器滑轨有缺陷,巡检不认真没有及时发现。
4.处理事故不果断,加深了堵塞程度。
5.细粉落粉管处保温白好,冬季降温较快。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磨煤机运转时,司磨监盘必须认真仔细,随时注意粉位和各处风温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告诉司炉、班长。
2、严格执行运行规程,磨煤机出口温度控制在70℃。
3、认真监盘发现问题迅速处理。
24.粉仓塌粉调整不及时造成锅炉停炉
事故经过:
2002年7月18日,运行五班当班,在点1#锅炉停2#锅炉的操作中,发生2#炉满水停炉保护动作的事故;当时1#已并入系统,2#炉正在烧粉准备停炉。
2#炉保护动作前参数如下:汽包水位:+30mm;给粉机转速:上下排均800r/min;氧量:甲侧9%,乙侧10%;炉膛负压:-50Pa左右摆动;表计显示蒸汽流量104 t/h,点排全开约有60~70t/h,实际负荷约160~170t/h;给水流量180t/h;粉位:甲侧1m,乙侧0.5m;四只油枪投入。
锅炉水位保护动作时有关参数如下:水位显示+300mm;氧量:甲侧2.5% ;炉膛负压:170Pa;灭火前敲击粉仓以震落内部结块煤粉;11:46时锅炉灭火。
事故原因:
锅炉在冒正压时炉膛出口含氧量急剧下降,汽包水位在18秒内由正常值上升到保护动作值;水位上升的原因是,由于塌粉大量燃料进入炉膛,燃烧突然强化引起水位迅速上升导致高水位保护动作。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在敲击粉仓时应考虑到突然塌粉的可能。
2、进行上述操作要适当降低给粉机转速。
3、应有人专门监视汽包水位。
4、在停炉烧粉期间要考虑到粉仓内可能塌粉。
5、停炉期间注意监盘,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5.误操作造成MFT动作
事故经过:
2002年9月13日,运行四班当班,21:30时左右,2#炉在点炉过程中,先将8台给粉机全部投入空转运行,在开始投粉时为防止蒸汽压力升的太快,误将8台给粉机全部停止,造成锅炉灭火保护动作,锅炉灭火。
事故原因:
点炉时已经将联锁保护投入,如果全部给粉机停止运行保护就会动作,在实际工作中司炉疏忽大意误操作,造成锅炉灭火。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锅炉重大操作要按照操作票设定的程序操作,以免发生错误。
2.工作中缺乏认真仔细严谨的作风。
3.点、停炉应该按照操作票操作,每项操作完毕应在票上记录。
4.提高工作责任心。
26.运行调整不当,安全反复动作
事故经过:
2002年12月20日,运行二班当班,接班后2#炉按照规定定期降粉;18:10时停甲、乙侧磨煤机,20:05粉位降至1.5米,开始启动制粉系统,此时投入3只油枪,4只瓦斯,8台给粉机运行;20:06粉仓严重塌粉,主汽压力9.71Mpa,蒸汽负荷229t/h,在减少给粉机转速过程中1#安全阀(汽包)动作,将1#安全阀强操回座后置于连锁位置,安全阀又起座,反复四、五次;起座期间安全阀红灯亮,蒸汽压力最低9.12Mpa,最高9.8Mpa,蒸汽负荷234t/h,水位波动:+75mm~-100mm,其他参数正常。
事故原因:
1.由于塌粉时锅炉负荷较高,造成汽包压力与过热器出口压力差值减小,引起安全阀频繁动作。
2.没有合理调配各炉之间的负荷。
3.没有通过调整不同燃料来控制压力,当时可以用投油或瓦斯来调节。
4.开启点排只能进一步降低汽包与过热器之间的压差。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在降粉前做好事故预想。
2.合理调配各炉之间的负荷。
3.塌粉时可以通过投油或瓦斯来控制燃烧。
4.在降粉前做好事故预想。
27.巡检不到位油枪自投不知道
事故经过:
2003年1月1日,运行三班当班,在正常运行中因为巡检不认真,造成3#炉油枪自动投入运行而没有及时发现,致使多烧几吨柴油,增加了生产成本造成不好的影响。
事故原因:
锅炉岗位、油泵岗位巡检不认真,没有及时发现设备异常现象。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加强认真、仔细、到位的巡检。
2.油泵岗位抄报认真就能及时发现问题。
3.油泵、司炉两个岗位都没有认真巡检。
4.加强工作责任心。
28.运行控制不好造成粉仓防爆门破裂
事故经过:
2003年3月17日,运行四班当班,20:40时3#炉乙侧磨煤机启动10分钟,主汽压力急升至9.8 Mpa,蒸汽负荷上升到380 t/h,粉仓温度从60℃升至124℃,粉仓甲侧防爆门破裂。
事故原因:
1.由于运行方式改变粉仓内温度低,使煤粉粘在内壁上。
2.粘在仓壁上的煤粉自燃产生爆破力。
3.粉仓内壁材料表面氧化,造成表面粗糙容易挂粉。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控制粉仓温度在适当安全的范围内。
2.定期降粉、打氮气炮。
3.定期维修粉仓内壁。
4.控制好磨煤机和粉仓温度。
29.误动风门险些造成锅炉灭火
事故经过:
2003年5月18日,运行一班当班,14:35时2#炉在启动乙磨前倒风操作中误动甲排粉风门,造成2#锅炉燃烧不稳定,时间大约1.5分钟,险些造成锅炉灭火。
事故原因:
1.操作人员技术水平差,误操作后未能及时发现。
2.工作责任心不强。
3.控制盘上两个操作按钮相距太近,容易误操作。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操作时加强责任心,认真专心操作。
2.改变控制盘上两个操作按钮距离。
3.在盘面操作开关一定要认真仔细。
4.加强工作责任心。
30.点炉前未认真检查造成并炉时间延误
事故经过:
2003年6月24日,运行二班当班,在1#锅炉点炉操作中,因为油枪头的安装不当,点火后又未能及时发现,造成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将炉子并入系统。
事故原因:
1.油枪备件新旧混放,致使将旧备件用上。
2.运行人员对油枪结构和正确使用的知识培训不足。
3.油枪点着没能及时发现问题。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点炉前应充分做好准备工作。
2.点火后应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置。
3.对设备内部构造不清,应加强学习
4.点炉前没有认真检查。
31.设备有缺陷运行调整不当造成锅炉缺水
事故经过:
2003年7月16日,运行五班当班,6:36时3#锅炉主给水调节阀和大旁路调节阀全关,DCS显示给水流量295t/h,现场确认主给水调节阀没有全关,当时锅炉蒸汽负荷300t/h,司炉在调整过程中造成锅炉缺水,最低汽包水位-225mm。
事故原因:
1.主给水调节阀故障。
2.在处理故障过程中方法不当,对可能造成的后果估计不足。
3.故障发生时未能及时汇报值长及车间领导。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加强技术学习和培训,在设备发生故障时应考虑到可能造成的后果。
2.发生故障应该立即向上级汇报。
3.设备有缺陷应制定防范措施。
4.运行人员对设备情况了解不清。
32.操作关断门不当引起主蒸汽温度超标
事故经过:
2004年2月26日,运行二班当班,11:20时接到3#炉炉渣机减速箱对轮检修工作票,司炉指挥监盘人员调整炉膛负压、主蒸汽温度,同时指挥现场人员收起关断门,在操作过程中部分关断门卡住无法继续,大量冷风从关断门处进入炉膛,现场人员立即告诉监盘人,经过调整主蒸汽温度由545℃降至537℃;随后司炉到现场处理关断门卡涩,再次收关断门时,炉膛负压突然升至+50Pa,主汽温度急剧上升监盘人员来不及调整,致使主汽温度超标;最高时甲侧552℃,乙侧559℃。
事故原因:
1.运行人员对操作中可能产生的风险认识不足。
2.司炉擅自离开控制盘去现场操作。
3.对设备构造认识不清楚。
4.操作过程中没有用对讲机联系。
5.发生问题后监盘人员误操作。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司炉是炉组的指挥,任何时候都不能离开控制室。
2.在进行大的操作前必须做好事故预想。
3.大的操作必须带上对讲机,每个步骤都必须通话后再操作。
4.提高监盘人员的技术水平。
5.重要操作现场与控制室应保持联络通畅。
6.做好事故预想,提前操作。
33.操作有误造成外供蒸汽压力降低
事故经过:
2006年4月17日运行一班白班,在进行1号炉停炉操作中,11:16解列1号炉微过阀门时发现2号炉微过逆止阀未打开。在对2号炉微过逆止阀是否打开进行确认的操作过程中,因为监视调整不当,造成微过压力降至9.09Mpa,构成二类障碍。
事故原因:
1、班长在指挥生产中各炉组之间指挥协调不利。
2、进行操作前没有对设备进行检查,对阀门开关状态不明。
3、相邻炉组未能积极配合调整。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在重要操作前对设备认真检查确认。
2.组织班组开会学习讨论吸取教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