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安评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HG/T2884-1997环氧沥青防腐涂料(分装)

[复制链接]

3142

主题

0

好友

534

积分

安评小学三年级

Rank: 3Rank: 3

贡献
0 个
金币
534 个
在线时间
42 小时
帖子
318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7-31 21:12:20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标准名称
环氧沥青防腐涂料(分装)HG/T2884-1997


标准说明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环氧沥青防腐涂料(分装)产品的要求、试验方法及标志、标签、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以环氧树脂、煤焦沥青为漆基,加入颜料、体质颜料、溶剂、助剂及固化剂而制成的双组份环氧沥青底、面漆配套的防腐涂料(包括普通型和厚膜型两类)。该涂料主要用于水下及地下钢结构的重防腐涂装。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有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728-79(89) 漆膜、腻子膜干燥时间测定法
    GB/T 1732-93 漆膜耐冲击测定法
    GB/T 1740-79(89)漆膜耐湿、热测定法
    GB/T 1771-91 色漆和清漆 耐中性盐雾的测定(eqv ISO 7253:1984)
    GB 3186-82(89) 涂料产品的采样(neq ISO 1512:1973)
    GB/T 6742-86 漆膜弯曲试验(圆柱轴)(neq ISO 1519:1973)
    GB/T 6751-86 色漆和清漆 挥发物和不挥发物的测定(eqv ISO 1515:1973)
    GB/T 9271-88 色漆和清漆 标准试板(eqv ISO 1514:1984)
    GB/T 9274-88 色漆和清漆 耐液体介质的测定(eqv ISO 2812:1974)
    GB/T 9278-88 涂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温湿度(eqv ISO 3270:1984)
    GB/T 9750-88 涂料产品包装标志
    GB/T 13491-92 涂料产品包装通则
    HG/T 2-1611-85 漆膜耐油性测定法
    3 要求
    产品性能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性能要求   




项目  

指标  


普通型  

厚膜型  


底漆  

面漆  

底漆  

面漆  


在容器中的状态  

搅拌混合后,无硬块,呈均匀状态  


混合性  

能均匀混合  


施工性  

喷涂无障碍  

对无空气喷涂施工无障碍  


干燥时间,h≤  

24  


涂膜的外观  

漆膜外观正常  


适用期,h≥  

3  


耐弯曲怀,mm≤  

10  


耐冲击性,cm≥  

30  


不挥发物含量1],%≥  

60  

65  


环氧树脂的检验  

存在环氧树脂  


冷热交替试验(经-20℃与80℃冷热交替三个循环)  

漆膜无异常  


耐碱性1](浸于NaOH溶液(5W/V)%),168h  


耐酸性2](浸于硫酸[5(W/V)%]),168h  


耐挥发油性(浸于石油醚/甲苯=8/2),48h  


耐油性(浸于煤油),168h  


耐湿热性2][温度(47±1)℃,相对湿度(96±2)%],120h  

不起泡、不剥落、不生锈   


耐盐雾状,120h  


1)铝粉漆无耐碱性要求。
2)铝粉漆无耐酸性要求。  
    4 试样方法
    4.1 采样
    产品按GB 3186规定进行采样,样品分为两份,一份密封贮存备查,另一份作检验用样品。如发现产品质量不符合本标准中指标规定时,供需双方共同按GB 3186重新采样进行复验,如仍不符合本标准中指标规定,产品即为不合格。
    4.2 试验条件
    按GB 91783]规定。
    4.3 试验样板的制备
    4.3.1 试验用底板按GB/T 9271的规定进行处理,除耐弯曲性试验为马口铁板(尺寸为150mm×50mm×0.3mm)外,其余均为钢板(除另有规定外尺寸为150mm×70mm×1mm),并进行喷砂处理,清洁度达到Sa 5/2级。
    4.3.2 普通型中,施工性、涂膜的外观、耐弯曲性、耐冲击性、漆膜喷涂一道,厚度为45"50um,底、面漆分别测定。厚膜型中,施工性、漆膜的外观,漆膜喷涂一道,厚度(湿膜)为0.2"0.4mm;耐弯曲性、耐冲击性,喷涂一道,漆膜厚度为0.1"0.12mm,底、面漆分别测定。
    4.3.3 普通型中,冷热交替试验、耐碱性、耐酸性、耐挥发油性、耐油性、耐盐雾性、耐湿热性,漆膜喷涂均为二道(底、面漆各一道,配套),漆膜总厚为90"100um;厚膜型中,冷热交替试验、耐碱性、耐酸性、耐挥发油性、耐油性、耐盐雾性、耐湿热性,漆膜喷涂均为二道(底、面漆各一道,配套),漆膜总厚度为0.25"0.35mm(每道膜厚约为0.12"0.15mm)。
    4.3.4 普通型、厚膜型的底、面漆配套试验中,如不涂底漆时,则涂两道面漆。
    4.3.5 主漆料与固化剂混合时,要用有盖的容器,将混合物放在容器中,盖上盖,放置30min。
    4.3.6 试板涂装后,除另有规定外,均应放置7d再进行试验。
    4.3.7 在试验方法中,4.14"4.20为底、面漆配套后进行试验。
    4.4 在容器中的状态
    打开容器,用调刀或搅棒搅拌,允许容器底部有沉淀,若经搅拌易于混合均匀,则评为“搅拌混合后,无硬块、呈均匀状态”。
    4.5 混合性
    将主漆料与固化剂按产品规定的比例进行混合,如果用玻璃棒容易搅匀,则认为是“能均匀混合”。
    4.6 施工性
    在约500mm×200mm×1mm的钢反上,喷涂试样(漆膜最度按规定),每次压力为0.4"0.6mPa,压缩比为1:23以上,喷枪的喷头喷出量为0.96"2.30L/min,喷枪的移动速度为0.8"1m/s,喷枪与试板的距离为30"40cm,喷涂的温度为10"30℃。喷涂到规定厚度后,放置10min,观察涂漆面,若看不出流挂,则认为是“对无空气喷涂施工无障碍”。对普通型试样,用喷涂法制板,如果在操作中没有感到特别困难时,可评为“喷涂无障碍”。
    4.7 干燥时间
    按GB/T 1728中的第3章中甲法进行。
    4.8 涂膜的外观
    试板涂漆后,放置48h,进行评定。在散射日光下目视检查涂漆面。若漆膜平整、无明显可见的流挂、起皱、针孔现象,则认为是“涂膜外观正常”。
    4.9 适用期
    将混合后的试样(约250mL)放入容量约为300mL、内径70"80mm的马口铁罐或玻璃瓶内,达到3h,检验容器中的内容物,若经搅拌没有颜料沉淀或搅拌后易于分散均匀,而且与刚混合后相比粘度没有明显地增长、没有胶化,则认为是“能使用”,适用期合格。
    4.10 耐弯曲性
    按GB/T 6742进行。
    4.11 耐冲击性
    按GB/T 1732进行。
    4.12 不挥发物含量
    将产品组份比规定的比例混合后,按GB/T 6751进行试验。
    4.13 环氧树脂的检验
    4.13.1 环氧树脂的分离
    取50g样品,置于500mL烧杯中,加入300mL混合溶剂(乙醚:甲苯:甲醇:丙酮=10:6:4:1容量比)充分搅匀。将该溶液放到离心机里,沉淀出溶剂不溶物。将上层清液置于500mL带塞子的三角烧瓶中,加入约30g粒状活性炭,放置24h后再加入30g粒状活性炭,2h后用定性滤纸进行过滤。将此溶液进行蒸馏,浓缩至约20mL。该浓缩液作为分析试样。但是,对于能进行4.13.2定性分析的情况,也可以省去活性碳分离。
    4.13.2 红外光谱分析法
    将4.13.1得到的试样涂于NaCl板上,待溶剂蒸发后按红外光谱分析法进行测定,再将试样的红外吸收光谱图与环氧树脂的红外吸收光谱图(见图1)相比较,检查有、无表2列出的环氧树脂的特征吸收。
    表2 环氧树脂的特征吸收  




吸收峰编号子  

次数 (cm-1)  

波长(um)  


①  

1510  

'6.62  


②  

1250  

8.00  


③  

825  

12.12  
    如果试样的红外吸收光谱与图1示出的环氧树脂的经外吸光谱相似,而且在试样的谱图中能够看出有表2所列的特征吸收(峰),则认为试样中“存在环氧树脂”。
    4.14 冷热交替试验
    制作3块试验样板,将其置于保持(-20±2)℃的恒温箱中,使板的涂漆面向上、水平放置1h,取出后于(23±2)℃的室内放置30min,再置于保持(80±2)℃的恒温箱中,以与前次同样的方式放置1h,取出,于(23±2)℃的室内放置30 min。如此操作,再循环两个回合,检查涂膜,如果3块试验样板中2块以上看不出有起泡、开裂、剥落现象时,则认为是“漆膜无异常”。
    4.15 耐碱性
    在钢板的两面上施涂二道(间隔24h)试样,放置24h,于板的四周涂膜上,用试样重涂宽度5mm以上进行包封,再放置6d,然后将板的周边相继浸于融熔的石蜡:松香为1:1的混合物中,第一次重叠约3mm,第2次重叠约5mm进行包涂。放置1h后将样板浸于NaOH溶液(5W/V)%中,按GB/T9274进行试验,如果3块试验样板中2块以上的涂膜看不出有起泡、剥落及溶出的现象,则认为是“浸于碱中漆膜无异常”。
    4.16 耐酸性
    试验样板的制备同4.15。浸于硫酸[5(W/V)%]中,按GB/T9274进行试验。如果3块试验样板中2块以上的涂膜看不出来有起泡、剥落和生锈现象,则认为是“浸于酸中漆膜无异常”。
    4.17 耐挥发油性
    在3块钢板的各一面上施涂二道(间隔24h)试样,放置24h。将样板的周边用试样进行包涂,重叠5mm以上,放置6d。将试验样板浸于石油醚;甲苯为8:2的挥发油中48h,按GB/T9274-88的5.4进行试验。如果在3块试验样板中2块以上的涂膜看不出来有起皱、开裂、起泡和剥落现象(样板的周边及界面下10mm以内部位不计),则认为是“浸于挥发油中漆膜无异常”。
    4.18 耐油性
    试验样板的制备同4.17。浸于煤油中,按HG/T-1611进行试验。如果3块试验样板中2块以上的涂膜看不出有起皱、开裂、起泡和剥落现象,则认为是“浸于煤油中漆膜无异常”。
    4.19 耐湿热性
    试验样板的制备同4.17。按GB/T 1740进行试验,如果3块试验样板中2块以上的涂膜上划线两侧的3mm以外  
                                    
                  
              
            
            
              
            
            
              源自: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安评论坛

手机版|Archiver|安全评价

GMT+8, 2025-5-16 00:49 , Processed in 0.027756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