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贡献
- 0 个
- 金币
- 534 个
- 在线时间
- 42 小时
- 帖子
- 3185
|
标准名称
沉淀硫酸钡(一)
标准说明
沉淀硫酸钡(一)
本标准适用于涂料、油墨、颜料、橡胶、蓄电池、塑料和铜版纸等工业用途的沉淀硫酸钡。
分子式:BaSO4
分子量:233.40(按1979年国际原子量表)
一、技术要求
沉淀硫酸钡应符合下列要求
项目
指标
一级
二级
膏状
外观
无定形白色粉末
白色
硫酸钡(以干基计,%)≥
98.0
97.0
98.0
PH值
6.5"8.0
6.5"8.0
6.5"7.5
水溶物,%≤
0.20
0.30
0.20
乙酸溶物
0.60
1.00
0.60
铁(以Fe计),%≤
0.004
0.006
0.004
硫化物(以S计),%≤
0.003
0.005
0.003
水分,%≤
0.20
0.20
28.0
细度(43um筛余物),%≤
0.10
0.30
0.10
粒径分布:小于10um,%≥
80.0
—
90.0
小于5um,%≥
60.0
—
70.0
小于2um,%≥
25.0
—
50.0
吸油量,%
15"25
15"25
—
白度≥
标准样品
标准样品
标准样品
二、检验方法
1 外观的测定
目测
2 硫酸钡的测定
2.1 试剂和溶液
硫酸(GB625):1:9溶液;无水碳酸钠(GB639):固体;无水碳酸钠(GB639):0.2%溶液;盐酸(GB622):1:4溶液;氨水(GB631);甲基橙(HGB3089):0.1%溶液;硝酸银(GB670):2%溶液;氯化钡(GB652):12%溶液。
2.2 仪器设备
铂坩埚(带盖);高温电炉(能控制900±20℃和600±20℃的温度)。
2.3 测定步骤
称取1g测过水分已烘干的试样,称准至0.0002g,置于已加入4g无水碳酸钠的铂坩埚中,混匀,然后在它的上面再加4g无水碳酸钠。盖上盖子,将坩埚放在高温电炉内,于900±20℃熔融40min,取出冷却。用100"150ml热水浸取熔融物于250ml烧杯中,用包确是皮头的玻璃棒把全部白色残渣转移至烧杯中。加热煮沸,静置片刻,用慢速定量滤纸先将上层清液过滤,然后以热碳酸钠溶液(0.2%)采用倾泻法洗涤不溶物,并将其转移到滤纸上,继续洗至滤液无硫酸根为止(检验方法:取2ml滤液,加2滴盐酸溶液和0.5ml氯化钡溶液,10min后应保持透明),用清洁表面皿盖好漏斗。
用30ml的热盐酸分六次加到漏斗内溶解沉淀,滤液收集在500ml烧杯中,每加一次,盐酸全部加完后,用热水洗涤漏斗上的滤纸至滤液无氯根为止(检验方法:提2ml滤液,加0.5ml硝酸银溶液,5min后应保持透明)。加2"3滴甲基橙指示液于滤液中,用氨水中和至恰呈淡黄色,加2ml盐酸溶液,最后加水调整溶液体积为400ml。
将溶液加热至沸,在搅拌下以均匀速度滴加20ml热硫酸溶液,控制在2"25min内加完,盖好烧杯,在温热处静置3h或放置过夜,用慢速定量滤纸过滤,沉淀以热水洗涤至滤液无氯根为止(检验方法同前)。将沉淀连同滤纸置于已灼烧恒重的瓷坩埚内,干燥,灰化,并在高温电炉内于600±20℃灼烧至恒重。
2.4 计算
硫酸钡的含量X1(%)按式(1)计算:
X1=m1/m0×100
式中 m1——沉淀的质量,g;
m0——试样的质量,g。
2.5 精密度
平行试验两结果之差不大于0.2%。
标准名称
沉淀硫酸钡(二)
标准说明
沉淀硫酸钡(二)
3 PH值的测定
3.1 试剂和溶液
水:pH值为6.0"7.0;缓冲溶液:PH=7.4。
3.2 仪器设备
酸度计(附有电磁搅拌器)。
3.3 测定步骤
称取5g试样,称准至0.01g,置于250ml带塞的锥形瓶中,加100ml水,加塞激烈摇荡2min。用慢速滤纸过滤,弃去最初20ml滤液,然后收集滤液于100ml烧杯中,在电磁搅拌器搅动下用预先经缓冲溶液校正过的酸度计测定PH值。
3.4 结果的表示
酸度计的读数即表示试样的PH值。
3.5 精密度
平行试验两结果之差不大于0.30。
4 水溶物的测定
4.1 测定步骤
称取10g试样,称准至0.01g,置于250ml烧杯中,加100ml水,在搅拌下煮沸5min,迅速冷却至室温,移入2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静置片刻。用慢速滤纸过滤。弃去最初20ml滤液。如滤液混浊应返回重滤,直至滤液清澈。移取100ml滤液置于已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发至干,然后置于烘箱内,于105±2℃干燥至恒重。
4.2 计算
水溶物的含量X2(%)按式(2)计算:
X2=m1/[m0×(100/200)]×100 (2)
式中 m1——水溶物质量,g;
m0——试样质量,g;
4.3 精密度
两行试验两结果之差不大于0.05%。
5 乙酸溶物的测定
5.1 试剂
冰乙酸(GB676)。
5.2 测定步骤
称取10g试样,称准至0.01g,置于250ml烧杯中,加100ml水和15ml冰乙酸,在搅拌下煮沸5min,迅速冷却至室温,移入稀释至刻度,摇匀,静置片刻。用慢速滤纸过滤,弃去最初20ml滤液,如滤液浑浊应返回重滤,直至滤液清澈。转移100ml滤液置于已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发至干,然后置于烘箱内,于105±2℃干燥至恒重。
5.3 计算
乙酸溶物的含量X3(%)按式(3)计算:
X3=m1/[m0×(100/200)]×100-X2
式中 m1——乙酸溶物质量,g;
m0——试样质量,g;
X2——本标准测定的水溶物的百分含量。
5.4 精密度
平行试验两结果之差不大于0.10%。
6 铁的测定
6.1 试剂和溶液
硫酸铁铵(GB1279);盐酸(GB622):1:1溶液,邻菲罗啉(GB1293):0.1%溶液;抗坏血酸:10%溶液;铁标准溶液(GB602-88):1ml含0.01mg铁;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GB603-88):PH=4.5。
6.2 仪器设备
分光光度计(附有光程为3cm的比色皿)。
6.3 铁标准曲线的绘制
移取0.00、1.00、3.00、5.00、7.00和9.00ml铁标准溶液分别置于6个100ml容量瓶内(相应含铁0.00、0.01、0.03、0.02、0.07和0.09mg),依次加入1ml盐酸溶液,1ml抗坏血酸溶液、20ml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和10ml邻菲罗啉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5min。然后分别将溶液置于3cm光程的比色皿中,用分光光度计以510nm的波长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铁含量(mg)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6.4 测定步骤
称取10g试亲,称准至0.01g,置于200ml烧杯中,加入100ml水和10ml盐酸溶液,在搅拌下加热煮沸10min,迅速冷却至室温,移入250ml容量瓶内,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过滤,弃去最初20ml滤液。移取25ml滤液置于100ml容量瓶中,依次加入1ml抗坏血酸溶液、20ml乙酸-乙酸钠溶液和10ml邻菲罗啉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5min。然后将溶液置于3cm光程的比色皿中,用分光光度计以510nm的波长测定吸光度。
6.5 计算
从标准曲线上查出与试样溶液相同的吸光度所对应的铁含量。铁(以Fe计)的含量X4(%)按(4)计算:
X4=m1/[m0×(25/250)×1000]×100-X2
式中 m1——从铁标准曲线上查得的铁含量,mg;
m0——试样质量,g;
6.6 精密度
平行试验两结果之差不大于0.0005%
标准名称
沉淀硫酸钡(三)
标准说明
沉淀硫酸钡(三)
7 硫化物的测定
7.1 试剂和溶液
冰乙酸(GB676):20%溶液;碘(GB675)标准溶液:c(I2/2)=0.1mol/L;可溶性淀粉(HG3095):0.5%溶液;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c(Na2S2O3)=0.01mol/L,使用时稀释10倍。
7.2 测定步骤
称取5g试样,称取至0.01g。置于200ml容量瓶中,加入100ml水,加塞,剧烈摇荡2min,稀释至刻度,摇匀,过滤,弃去最初20ml滤液。如滤液混浊应返回重滤,直到滤液清澈。然后移取100ml滤液于预先加有5ml碘液、5ml乙酸溶液的锥形瓶内。加2ml淀粉溶液,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消失为终点。
同时作空白试验
7.3 计算
硫化物(以S计)的含量X5(%)按式(5)计算:
X5=(V0-V1)c×0.016/[m×(100/200)]×100 (5)
式中 V1——滴定样品所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0——空白试验所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
0.016——硫的毫摩尔数,g;
m0——试样质量,g。
7.4 精密度
平行试验两结果之差不大于0.0005%。
8 水分的测定
8.1 测定步骤
称取10g试样,称准至0.001g,置于已恒重的称量瓶中,放入烘箱内,于105±2℃干燥至恒重。
8.2 计算
水分的含量X6(%)按式(6)计算:
X6=(m0-m1)/m0×100 (6)
式中 m1——干燥后试样的质量,g;
m0——试样的质量,g。
平等试验两结果之差不大于0.04%
9 细度(孔径43um筛余物)的测定
9.1 仪器设备
标准筛(孔径43um即325目);供水(水压等于9.806375×103Pa);洒水器(按图1制备);烧结玻璃坩埚(孔径为16"40um)。
9.2 测定步骤
称取200g试样,称准至0.1g,置于800ml烧杯中,先加适量水(通常为500"600ml),用带橡皮头的玻璃棒搅动助其分散。把分散的悬浮液倒至标准筛上,将留在筛上的剩余物用水冲回至烧杯中,并再次用同样数量的水进行分散,如前所述倒至筛子上,再重复此操作两次。用水冲出烧杯中的全部剩余物,用连接在水压为9.806×103Pa的供水装置上的洒水器,冲洗筛子上的剩余物,直至洗液澄清为止。将剩余物洗至预先恒重的烧结玻璃坩埚中,置于烘箱内,于105±2℃干燥至恒重。
9.3 计算
细度(孔径43um筛余物)X7(%)按式(7)计算:
X7=m1/m0×100 (7)
式中 m1——筛余物的质量,g;
m0——试样的质量,g。
9.4 精密度
平行试验两结果之差不大于0.03%。
标准名称
沉淀硫酸钡(四)
标准说明
沉淀硫酸钡(四)
10 粒径分布的测定
六偏磷酸钠(GB1624-79):0.10%溶液。
10.2 仪器设备
沉降吸管(如图2所示。由沉降器和吸管组成);
机械搅拌器(一般为1000r/min,搅拌器可用直径40mm,薄的不锈钢板圆盘,开四个切口向上翻转30度角);
恒温水浴(安装地点应远离振源,运转系统也不应引起振动)。
10.3 沉降吸管的校正
把沉降吸管洗净,在室温下自然干燥后称量,称准至0.1g。然后注入室温的水,加至200mm刻度线,再称量,根据水的质量计算机沉降器的内部体积(Vs)。然后用其上部吸管移取10ml水置于已知质量的称量瓶中,称量,称准至0.001g。根据水的质量计算吸液管的内部体积(VP)。
10.4 测定步骤
10.4.1 沉降
称取20g试样(m5),称准至0.01g,置于1000ml烧杯中,加500ml六偏磷酸钠溶液,用搅拌器搅拌15min,立即把全部悬浮液倒入沉降器内,用水冲洗烧杯,使水量达到200mm刻度线。将沉降吸管转移至恒温水浴内,让沉降器浸没至200mm刻度线处,直至与水浴温度平衡(控制水浴温度略高于室温,可在下列四档内选定,23±0.5℃、30±0.5℃、35±0.5℃、40±0.5℃)。然后用手堵住排气孔将容器倒转数次,使内部悬浮液混合均匀,立即放回朱处于并开始记时。
按式(8)计算相应于10um、5um和2um直径的粒子沉降时间进行取样,每次吸取悬浮液10ml,吸满时间应为20s。从吸管把悬浮液排入已恒重的称量瓶中,用5"7ml水冲洗吸管,洗液合并于称量瓶内,置于105±2℃的烘箱中干燥,直至恒重。扣除空白试验的质量,得到每次吸取的纯悬浮物的质量(mn)。
10.4.2 取样时间的计算
tn=18η·hn×103/(ρ2-ρ1)g·dn (8)
式中 tn——对应于第n次粒子的取样时间,s;
η——分散溶液的粘度,mPa·s(在本标准中,六偏磷酸钠对粘度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只考虑纯水的粘度。水的粘度η23.c=0.936mPa·s,η30.c=0.801mPa·s,η35.c=0.723mPa·s,η40.c=0.656mPa·s);
hn——移取第n次样品时从吸管下端至悬浮液表面的算术平均深度,mm;
ρ1——分散溶液的密度,g/cm3(在本标准中,六偏磷酸钠对密度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只考虑纯水密度。水的密度ρ23.c=0.998g/cm3,ρ30.c=0.996g/cm3,ρ35.c=0.994g/cm3,ρ40.c=0.992g/cm3);
ρ2——硫酸钡粒子密度,g/cm3(ρBASO4=0.998g/cm3,);
g——重力加速度,9.81g/s2,
dn——对应于第n次样粒子的极限直径,um(在本标准中,d1=10um,d2=5um和d3=2um)。
10.5 计算
硫酸钡粒子直径小于dn的累计含量Pn(%)按式(9)计算:
Pn=mn·us/ms·up×100 (9)
式中 mn——第n次吸取的纯悬浮物的质量,g;
ms——试样质量,g;
up——校正过的吸液管体积,ml;
us——校正过的沉降容器体积,ml。
10.6 精密度
平行试验两结果之差不大于4.0%。
11 吸油量的测定
11.1 试剂
精制亚麻仁油。
颜色:不深于15mg碘/100ml 10%碘化钾溶液(相当铁钴比色计7号液);
酸值:不大于7mg氢氧化钾g;
粘度:140"160mPa(25℃)。
11.2 仪器设备
钢制调刀(楔形刀,身长140"150mm,最宽处20"25mm,最窄处不小于2.5mm);玻璃板或瓷板。
11.3 测定步骤
称取10g试样,称准至0.1g,置于玻璃板上,从已知质量的盛有精制亚麻仁油的滴瓶中缓慢地滴加亚麻仁油,一次加4"5滴,每次国完油后用调刀不断进行研磨,近终点时应逐滴加入。当加完最后1滴时,试样为油所湿润并形成一整团,铺展时不裂不碎即为终点。全部操作应在20"25min内完成,最后称量滴瓶。
11.4 计算
吸油量X10(%)按式(10)计算:
X10=m1/m0×100 (10)
式中 m1——亚麻仁油用量,g;
m0——试样质量,g。
11.5 精密度
平行试验两结果之差不大于1.0%。
12 白度的测定
12.1 沉淀硫酸钡白度标准样品。
12.2 仪器
光电白度计。
光电白度计的校正:
将沉淀硫酸钡白度标准样品置于测定皿中,用光滑玻璃板压紧,刮平备用。开启光电白度计,先以仪器所附的白度板校正,然后测定标准样品的白度值(B)。标准样品白度值对本仪器为常数,应平行测定两次,取其平均值,当仪器所附白度板发生变化需校正时,必须同时校正B值。
12.3 测定步骤
将试样置于测定皿中,用光滑玻璃板压紧,刮平备用(其压紧程度和表在光洁度应与制备标准品一致)。开启光电白度计,先以仪器所附白度板校正,然后测定试样白度值。
12.4 结果的表示
试样的白度值大于标准样品的白度值(B)时,表示产品合乎标准要求。
12.5 平行试验两结果之差不大于1.0%。
12.6 应产品需要单位的要求,可在质量证明书中同时列出标准样品和试样的白度值,并注明白度计型号。
附注:GB2899-82。
源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