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安评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1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加强警示职能 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复制链接]

6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新会员报到

贡献
0 个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1 小时
帖子
4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1-13 14:42:4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加强警示职能 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6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新会员报到

贡献
0 个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1 小时
帖子
40
2#
发表于 2007-11-13 14:44:48 |只看该作者
加强警示职能 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摘 要 研究煤矿安全问题的起因是解决安全问题的关键。 安全 流变与突变理论、墨菲定律解决了安全问题的起因。加强安全警示职能,提高安全管理是实 现煤矿安全生产的保障。
  关键词 警示职能 安全管理 安全流变与突变 墨菲定律
  从大量的事故案例分析,60%~90%煤矿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们存在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的思想。
  1 安全流变与突变
  在煤矿的生产中,随着采掘空间的形成,较强烈的煤岩流变损伤现象也随之发展,并在一定范围内形成灾害发生的准备区域。随着时间的延续,准备区域内的煤岩可能向两种 状态发展:加速流变损伤,使煤岩进入安全突变即灾害状态;使流变损伤速度衰减并最终恒 定,使煤岩进入安全状态。
  决定煤岩是否进入安全状态的因素有3个:①煤岩自身的性质,即内部因素;②作用于煤岩 的外部因素,如载荷的大小、采掘空间的几何条件、扰动等;③时间。
  从安全流变与突变的过程分析可知,事物的安全状态是相对的,危险状态是绝对的。从事物的诞生起,就孕育着危险状态的出现,此状态随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中发展。事物安全与危险的运动受内外因素的影响。这两个因素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内在因素决定事物“安全流 变与突变”的性质和程序,外部危险因素决定事物“安全流变与突变”的速度和形式。
  事物“安全流变与突变”的全过程可以表述为:当某一新事物诞生后的初期,其损伤量随时间呈减速递增,新秩序在此期间逐渐形成和完善。当新秩序发展到成熟阶段时,完善的新秩序使损伤量匀速缓慢增加。任何事物都具有其固有的损伤量承受能力和界限,超出此限后, 事物将发生完全的突变。
  2 安全流变论的理论模型
  设事物的损伤量D是寿命极限T1、双重流变因素M和外部约束因素E及时间t的函数,即D= D(T1,M,a,δ,t)。
  T1——寿命极限,量纲是时间,它是由事物自身的结构A1、A2组成,取决于老化规 律 f,即T1=T1(A1,A2,f);M——双重流变因素,无量纲,它取决于事物自身的老化规 律f及外部约束E,即M=M(f,E);E——外部约束,无量纲。反映事物生命过程的外部环境c1和条件c 2,即E=E(c1,c2);δ—事物安全系数相关量;t——事物从诞生开始所经历的时间。 
  此外,函数D=D(T1,M,a,δ,t)应满足如下条件:  (公式略)
  最终可以构成满足上述条件的安全流变模型为:  (公式略)
  3 墨菲定律的启示
  在数理统计中,有一条重要的统计规律:假设某意外事件在一次实验中发生的概率为p(p >0),则在n次实验中至少有一次发生的概率为:pn=1-(1-p)n。由此可见,无论概率p 多么小,当n越来越大时,pn越来越接近1,从而说明事故将来必定发生。
  墨菲定律告诉我们,小概率事件在一次活动中是可能不发生的,但在多次重复性的劳动中 是会发生的。在生产中,人们有一种错觉,小概率事件不可能发生,从而形成 了一种侥幸和麻痹思想,很多工作不按程序做,走近路,找窍门,久而久之隐患就变成了事故。
  安全管理者对待这个定律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消极的态度,认为既然差错是不可避免的,事故迟早会发生,那么,管理者就难有作为;另一种是积极的态度,认为差错 虽不可避免,事故迟早要发生,那么安全管理者就不能丝毫放松思想的警惕性,要时刻提 高警觉,认真研究各种现象,提出各种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保证安全。
  4 加强警示职能,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管理的警示职能是指,在人们从事生产劳动和有关活动之前,将危及安全的危险因素和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找出来,告诫有关人员注意并引起操作人员的重视,从而确保其活动处于安 全状态的一种管理活动。墨菲定律敲响了安全管理的长鸣钟,告诫人们,安全意识时刻不能 松,要想保证安全,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方法和手段,消除 人们不希望的因素和意外的事件。在安全管理中,警示职能将发挥如下作用。
  (1)警示职能是安全管理中预防控制职能得以发挥的先决条件。任何管理都具有控制职能 。由于不安全状态具有突发性的特点,使安全管理不得不在人们活动之前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方法和手段,防止事故的发生。这说明安全管理的控制职能的实质内核是预防,坚持预防为主是安全管理的一条重要原则。墨菲定律指出:只要客观上存在危险,而且人们还麻痹大意,那么危险迟早会变为不安全的现实状态。所以,预防和控制的前提是要预知人们活 动领域里固有的或潜在的危险,并告诫人们预防什么,如何预防。同时对人们进行有效的培 训,使人们掌握预防和控制危险的知识、手段和方法,形成一种自我防范、自我保护的思想 。
  (2)提高警示职能,强化安全意识。安全管理的警示职能具有警示、警告之意,它要求人们不仅要重视发生频率高的、危险性大的危险事件,而且要重视小概率事件;在思想上不仅要消除麻痹大意思想,而且要克服侥幸心理,使人们的安全意识时刻不能放松,消除危险产 生的条件,从而控制危险的发生。
  (3)强化警示职能,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传统安全管理是被动的安全管理,是在人们活动中采取安全措施或事故发生后,通过总结教训,进行“亡羊补牢”式的管理。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市场经济导致个别人员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不断变化,新的危险不断出现,发生事故的诱因增多,而传统安全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当前情况。为此要求人们不仅要 重视已有的危险,还要主动地识别新的危险,变事后管理为事前与事后管理相结合,变被动 管理为主动管理,牢牢掌握安全管理的主动权。
  (4)加强警示职能,提高全员参加安全管理的自觉性。安全状态如何,是各级各类人员活动行为的综合反映,个体的不安全行为往往祸及全体,即“100-1=0”。因此,安全管理不 仅是领导的事,更与全体人员的参与密切相关。根据心理学原理,调动全体人员参加安全管 理积极性的途径有两条:一是激励,即调动积极性的正诱因,如奖励、改善工作环境和条 件等正面刺激;二是形成压力,即调动积极性的负诱因,如惩罚(经济的、政治的和刑事 的等)、警告、开除等负面刺激。
  对于安全问题,应采用激励、惩罚和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对于全员参加安全管理,首先应对所有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再培训,应树立安全是生产的保障的思想,时刻把安全放在重 要的位置,把生产、安全和效益作为一种系统来考虑。
  墨菲定律和安全流变和突变理论告诉我们,事故一般都是由小变大,由隐患、危险变成事故。这就明确的告诫我们,事事都要抓住规律,认真对待一切活动,不得有半点侥幸和麻痹的 思想存在,否则事故就在面前,遭殃的就是你。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积极参加安全培训,掌握安全生产知识,采取有效的方法、手段和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树立自保和他保 的思想,切断危险的导火索,实现安全地生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新会员报到

贡献
0 个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1 小时
帖子
40
3#
发表于 2007-11-13 15:15:17 |只看该作者

11

一、根据本企业安全生产的特点,构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体系
国家和行业为搞好安全生产,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制定了比较完善的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每个企业也都有一套自己的安全管理制度,这些为搞好安全生产提供了制度保障。每个企业都有各自安全生产的特点,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也不一样。即使是企业内部,因工作岗位不同,安全管理的重点也各有所异。如井下生产,安全管理的重点要放在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上,防止重大灾害的发生。氧气厂则必须按照易燃易爆物品管理的要求,强化安全管理。而净化水厂则要以保证饮用水达标作为安全管理的首要问题。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完善,才能保证安全生产。包括:①国家的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②行业的有关安全生产法规。③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④企业下属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⑤班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⑥生产工作岗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通过以上六个层次的安全生产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构成完整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体系,以次来保证安全生产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这是建立安全管理长效制约机制的基础。
二、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网络体系
安全生产关键在于管理,因此,必须有一个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对生产的全过程实施全面的安全管理,保证安全生产。这个安全管理网络体系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单位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单位的党政正职和有关领导及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组成,负责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下设办公室,具体抓好本单位的安全管理。二是各下属单位成立由区科长、书记和有关人员组成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安全工作。这个体系的每个层次,都要制定明确的职责权限。这个网络要覆盖本单位的全部工作岗位,不出现死角,真正实现横到边,纵到底。
安全管理网络体系只是一种形式,要发挥网络的作用,要依靠机制保证网络有效的运转。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要真正负起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责任,按规定准时召开会议,研究安全管理工作。要做好会前的准备工作,保证会议质量。坚决防止出现因工作多、时间紧挤掉安全工作会议,或者安全上出现问题才开会,安全工作形势好就不开会的问题出现。生产班组的安全员是安全工作最前沿的把关人,要选派工作责任心,对安全工作认识明确,敢说敢管的同志担任这项工作。不但明确他们的工作责任,还要赋予他们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相应的权利,保证他们能有效地开展工作。要经常了解掌握安全员的工作情况和思想动态,特别要注意采取措施解决他们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为安全员尽职尽责开展工作创造有利的工作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新会员报到

贡献
0 个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1 小时
帖子
40
4#
发表于 2007-11-13 15:16:15 |只看该作者

111

三、采取多种方法促进安全管理工作深入发展
多年的实践证明,搞好安全管理工作,必须采取多种方法,利用多种途径,通过多种活动,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安全宣传教育要常抓不懈。只有广泛深入地开展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才能不断增强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搞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可通过班前班后会、板报、宣传橱窗、新闻媒介等多种有效的形式,经常宣传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及如何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注意用正反两个方面的典型例子并结合实际情况,开展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使广大职工安全生产这根弦始终不放松。同时,通过它保证广大职工积极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必要的监督,对抓好安全生工作形成一种共识。
安全生产活动常抓常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还要通过各种安全生产活动落到实处。要根据本单位一定时期内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通过调查研究,明确活动的主题,组织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加。要加强对活动的领导,定期分析活动进展情况,及时解决活动中出现的倾向性问题,不断把活动引向深入。可以通过竞赛、知识问答、大家谈、征文等形式,吸引广大职工参加,遇教育于活动之中,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安全培训注重实效。通过培训提高广大职工安全技术素质和操作技能,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保证。要认真坚持岗前培训和转岗培训制度,做到不经过培训不上岗。特别是电工、焊工、起重工等特种作业人员,一定要按照国家规定,定期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要区分层次,区科培训以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操作技术水平为主,侧重实用性。企业培训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系统的理论知识的培训,侧重提高理论水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安评论坛

手机版|Archiver|安全评价

GMT+8, 2025-5-10 18:15 , Processed in 0.025802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