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安评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煤矿安全知识问答(6)

[复制链接]

32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新会员报到

贡献
0 个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0 小时
帖子
57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5-11 16:02:4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矿尘

1、什么是矿尘?它是怎样产生的?

答:
   矿尘是指在采矿过程中所产生的细小矿物颗粒。煤矿中产生的矿尘主要有煤尘和岩尘。

  在煤矿生产中几乎所有的作业,包括煤炭的采、掘、运输、提升等过程,均能产生矿尘。但是,矿尘的产生量不是绝对的,而是随着地质情况、煤层赋存条件、采煤方法等不同而变化。一般来说,在煤矿井下若没有防尘措施,每昼夜产生的煤尘约等于采煤量的1%。

  井下的矿尘,按照其存在状态,可分为浮游矿尘和沉积矿尘两种。

  (1) 浮游矿尘:指飞扬在矿井空气中的矿尘。

  (2)沉积矿尘:从矿井空气中因自重而沉降下来,附在巷道周边以及积存在巷道内的矿尘,简称为落尘。

  在一定条件下,浮游矿尘因自重可沉降为落尘;而落尘受外界条件干扰又可再次飞扬起来变为浮尘。

2、煤尘爆炸需具备哪几个条件?

答:
   煤是可燃物质,当它破碎成细小颗粒后,表面积大大增加,氧化能力显著增强。受热时单位时间内能够吸收更多的热量,在较低的温度(300~400℃)时,就能放出大量的可燃性气体(即挥发分),聚集于尘粒的周围。这类可燃性气体一经与空气混合便在高温作用下吸收能量,形成一定数量的活化中心。如果这时氧化反应放出的热量能够有效地传播给附近的煤尘,这些煤尘也就迅速变热分解,跟着燃烧起来。此种过程连续不断地进行,氧化反应越来越快,温度越来越高,活化中心越来越多,达到一定程度时,便能发展为剧烈的爆炸。

  煤尘爆炸必须具备下列三个条件:

  (1)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煤尘的爆炸性与挥发分含量有关,同样情况下,挥发分含量高的煤,爆炸性强。

  (2)煤尘必须悬浮于空气中并达到一定浓度。根据试验,我国煤尘的爆炸下限浓度:褐煤为45~55克/米 3 ;烟煤为110~335克/米 3 。上限浓度一般为1500~2000克/米 3 。

  (3)有一个能引起煤尘爆炸的高温热源。其引燃温度,一般为700~800℃,有时达1100℃。

3、煤尘爆炸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
   煤尘爆炸是一种复杂的、异常迅速的物理和化学的转化过程,其主要特征如下:

  (1)高温。由于煤尘被急剧氧化并燃烧,在很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热,使空气温度迅速升高,瞬间温度可达2300~2500℃。

  (2)高压。煤尘爆炸时,气温骤升,压力增大。一般爆炸压力可达0.7~0.8兆帕。煤尘爆炸时反应热和传播速度越大,爆炸压力也越大,因而其破坏性也越大。爆炸压力随着离开爆源的距离的增大而呈跳跃式增大。如遇障碍物或巷道断面的突然变化,爆炸压力则更加增强。这是造成距爆源较远的巷道破坏较大的重要原因。

  (3)强烈的冲击波和火焰。煤尘爆炸时由于高温、高压,可产生强烈的冲击波和火焰。据实验测定,火焰的传播速度可达610~1800米/秒,而冲击波的传递速度可达2400米/秒。当爆尘刚刚被引爆时,冲击波和火焰的速度几乎一样,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冲击波的速度将超过火焰速度。

  (4)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煤尘爆炸时,可生成大量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含量可达2%~3%,甚至高达8%,而二氧化碳可达10%以上,这是造成人员大量伤亡的重要原因。

  (5)爆炸产生“皮渣”和“粘块”。煤尘爆炸时,一部分煤尘被局部焦化,粘结在一起,沉积在支架和巷道壁上,形成煤尘爆炸的特有产物——“皮渣”和“粘块”。这是煤尘爆炸区别于瓦斯爆炸的特有标志。

4、采掘工作面的防尘措施有哪些?

答:
   采掘工作面是粉尘的主要产生地,又是煤尘事故的多发点,据统计有80%的煤尘事故发生在采掘工作面。因此,搞好采掘工作面防尘是防尘工作的重点。采掘工作面防尘包括贯穿于生产全过程的综合防尘措施。

  采煤工作面的防尘措施有:煤层注水、水打眼、水炮泥、放炮前后洒水、转载点喷雾、风流静化和巷道冲洗等。机采工作面防尘还有:采煤机内外喷雾、架下水幕和架间冲洗等。

  掘进工作面的防尘措施有:水打眼(湿式凿岩)、水炮泥、放炮喷雾、扒装洒水、冲洗巷壁、净化风流、转载点喷雾、巷道冲洗等。机掘工作面还要采用机内外喷雾和除尘风机等。锚喷巷道掘进还要采用湿式拌料和潮喷及个人防护等措施。

5、防止与隔绝煤尘爆炸的措施有哪些?

答:
  (1)消除井下引爆火源

    引起煤尘爆炸的井下火源主要有:放炮时产生的火焰;电器火源;机械摩擦产生的火源;瓦斯爆炸和自燃发火产生的火源等。

  (2)消除落尘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会有大量矿尘产生,虽然采取综合防尘措施,但仍会有部分矿尘随风漂流并沿着巷道不断沉降下来,因此,巷道周壁或物料、设备上会经常有煤尘沉积。如果不及时把这些落尘清除掉,一旦发生冲击,这些煤尘会重新飞扬到空气中,造成隐患。所以,要及时冲洗和清扫落尘。冲洗或清扫下来的煤尘要及时运上井,否则,水会蒸发,落尘仍有重新飞扬的可能。井下最易沉积煤尘的地方是采掘工作面的回风道、输送机道、溜煤眼。贮煤井上下口、运输转载点等处。

  (3)隔爆措施

    为了限制煤尘爆炸范围扩大,必须采取隔绝煤尘爆炸的措施,主要采用水棚、岩粉棚、撤布岩粉、喷雾洒水等措施。

6、设置岩粉棚子应遵守哪些规定?

答:
  (1)岩粉棚分轻型岩粉棚和重型岩粉棚。主要岩粉棚的岩粉用量,按巷道断面积计算,为400千克/米 3 ;辅助岩粉棚为200千克/米 3 。

  (2)岩粉棚的排间距离,轻型棚为1.0~2.0米,重型棚为1.2~3.0米。

  (3)堆岩粉的平台与侧帮立柱(或侧帮)的空隙不小于50毫米,岩粉表面与顶梁(顶板)空隙不小100毫米。岩粉板距轨面不小于1.8米。

  (4)岩粉棚与工作面的距离,必须保持60~300米。

  (5)岩粉板与台板及撑板之间,严禁用钉子固定。

(6)岩粉棚上的岩粉每月至少进行一次检查和可燃物含量分析。当岩粉变潮、变硬、可燃物含量超过20%时,应立即更换,岩粉量减少时应立即补充。

  (7)岩粉可燃物的组分不得超过5%;游离二氧化硅的组分不得超过10%;不含砷,五氧化二磷不超过0.01%;岩粉的粒度必须全部小于0.3毫米,其中70%以上小于0.075毫米,呈浅色。

7、采空区灌水防尘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
  (1)必须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和采煤方法选用适当的灌水方法。如急倾斜煤层或顶板破碎易冒落严实的采空区,用扒坑灌水或插管注水较合适。

  (2)灌水时要注意观察和巡回检查,防止发生漏水跑水或水淹运输机巷,造成局部水患而影响生产。

  (3)如果媒体坚硬致密裂隙不发育,灌水时水分很难渗入媒体,此时可在水中加入适量湿润剂,以提高灌水的防尘效果。

  (4)如果下分层有隔水性能较好的夹矸层,会影响灌水效果,造成夹矸上煤体湿润较好,而夹矸下很难湿润。因此,分层开采时,应尽量把夹矸层置于分层的底部,以确保灌水效果。

  (5)如果采掘接替紧张,不可能在采前1—2个月进行灌水,这样可在掘进上风巷时,同时向采空区灌水。或者在回采上分层时采用随采随灌的方法。如埋管灌水、插管灌水即可。

  (6)采空区灌水会增加下分层煤体的裂隙,也会在采空区内形成漏风通道,特别是采空区内残留碎煤脱水后极易被氧化而造成自然发火。因此,要加强采空区防火管理,严格控制漏风或在水中加注阻化剂,以防自燃发火。

8、煤矿采掘工作面的综合防尘措施包括哪些内容?

答:
   采煤工作面的综合防尘措施主要有:(1)煤体注水;(2)喷雾洒水;(3)采用爆破落煤的,可推广水封爆破或水炮泥;(4)采煤机械应有完善的防、降尘装置,电煤钻应使用侧式供水降尘;(5)通风和其他防、降尘措施包括净化风流、定期清扫积尘以及个人防护等。掘进工作面的综合防尘措施主要有:湿式凿岩(或干式捕尘)、水炮泥、喷雾洒水、冲刷岩帮、净化风流以及个人防护等。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安评论坛

手机版|Archiver|安全评价

GMT+8, 2025-8-29 19:45 , Processed in 0.058920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