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安评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谈系统工程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复制链接]

3142

主题

0

好友

534

积分

安评小学三年级

Rank: 3Rank: 3

贡献
0 个
金币
534 个
在线时间
42 小时
帖子
318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7-31 11:45:0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摘要: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应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把企业安全管理由被动的“事故管理”转变到“安全预测”上来,从而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保障职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关键词:系统工程;安全生产;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法》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安全生产工作的专门大法,它的贯彻执行有利于全面规范我国安全生产法制建设,规范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对于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地学习贯彻《安全生产法》,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应自觉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系统安全管理,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是一门组织和管理工程技术,它把研究和管理的事物视作系统,进而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如概率、统计、运筹、模拟等方法)对系统对象进行最佳设计、最佳抉择、最佳控制和最佳管理,以求得系统在技术上进步、经济上合算、时间上最省、运行中可*的最优效果。系统工程的目的就是优化,求得最优效果。系统安全管理是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去分析、评估和消除系统中的各种危险,以实现系统安全的一整套工程方法和组织管理体系。它以系统工程的一般原理、手段和安全科学为基础,广泛吸收统计技术、预测技术、优化技术、可行性技术、人机工程,行为科学及工程心理等多种学科的原理和方法,形成了一套专门的程序和方法论,并相应地确立了一套安全管理体制。系统安全管理把传统的安全或不安全的简单化的定性认识上升到数量化描述,把传统的安全管理保证安全的思路,上升到从设计、生产、安装、调试到运行、维护全过程的分析、评估和排除隐患的系统。

  企业本身是一个大系统,安全生产是一个子系统。安全生产管理应当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推行“整分合原则”和“封闭原则”,在整体管安全的基础上再进行分解,确定每个局部或单项安全问题,与其他部门之间、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进行分工。在生产过程中导致发生灾害事故的因素是很多的,包括人、设备和环境因素,如人的误判断、误操作、违章指挥及违章作业,设备缺陷等,所有这些因素又涉及到设计、施工、操作、维修、运输以及经营环境许多方面。因此,安全与生产过程中的许多环节和条件发生联系并受其制约。不考虑这些关系,只是孤立地从个别环节或某一局部范围内分析和研究安全保障,是难以奏效的。必须从系统的总体出发,全面地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才能实现系统安全目标。“木桶理论”很能说明这方面的问题,其要点是:构成木桶的若干块木板必须一样齐才能装水最多,如果其中一块木板短了,木桶装水就少了,如果这块木板全烂了,则木桶就一点水也装不成了。也可以把安全生产比作一个“木桶”,构成安全生产的每一个因素就是一块块的“木板”。影响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紧密相连,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整个企业的安全生产,最终必将影响企业的整体利益。

  2 抓安全生产必须进行系统因素分析

  传统的安全管理实质上是被动的“事故管理”,只注意“在过去时间内已经发生的事故统计分析”,而忽略了“事故前每个工作环节所潜在的危险”。应当把主要精力从“事故追查”转变到“安全预测”上来。在预测时,要依据高新技术条件下的新型人际关系所带来的新的不安全因素,遵循“高水平的生产也要有高水平的保护措施的相应科学管理”基本原则,结合具体的生产发展规划,建立起各具特色的安全“预测模型”。

  传统的安全管理只侧重于己形成伤害结果的事故分析。但是事故的发生有许多“前级”事件,如:起源事件、过程事件、许多瞬间的或重大的情况变化等。安全管理的对象是涉及到人、设备、材料、环境以及社会等多因素所组成的许多事件的集合,应特别注意这些事故背后的发生过程,即事件分析。在进行事件分析的过程中,应把各种“不安全事件”加以收集、统计、分析、研究、综合、决策,以便主动掌握事故发生倾向并采取相应的消除隐患的措施,把事故消灭在发生之前。进行事件分析要利用信息流,收集事故信息即抓事故预兆,抓潜在的事故危险。事件分析是通过监视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其变化预防事故的有效方法。为此,要研究和编制一种新报表,建立事故信息传递程序并编入电子计算机的“数据库”,即存入“事件库”以便进行逻辑分析。各类事件的起源、发展过程和导致结果是有逻辑顺序的,预测模型就是一种工程逻辑的抽象。要利用事故的因果关系,采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去综合分析,以便取得安全生产整体上的优势。

  3 进行安全管理系统因素分析的途径

  3.1 系统安全教育培训

  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是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途径。安全教育培训中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对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主要包括单位主要负责人、二级单位管理部门负责人以及工程技术人员。二是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其教育培训重点是为本工种相适应的专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训练。三是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其教育培训的重点是新员工上岗前的教育培训和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使用新设备的“四新”教育培训以及变换工作岗位的安全教育培训。四是经常性教育培训。

  3.2 采用先进的系统安全评价方法

  安全评价方法是对系统中的危险性、危害性进行分析评价的工作。目前常用的评价方法有:

  (1)预先危险分析法。预先危险分析是在每项生产活动之前,特别是在设计的开始阶段,对系统存在的危险类别、出现条件、事故后果进行概略的分析,尽可能评价出潜在的危险性。因此,该方法也是一份实现系统安全危害分析的初步或初始的计划。

  (2)安全检查表法。为了系统地找出系统中的不安全因素,把系统加以剖析,列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检查或评审。这种安全检查表是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和查明各种危险和隐患,监督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实施,及时发现并制止违章行为的一个有力工具。

  在工业界“杜邦”与“安全”已是同义词,世界上各大公司衡量安全技术标准均以杜邦为参照物。杜邦的安全记录优于其他企业10倍,杜邦的员工上班时比下班后还要安全10倍。在安全生产管理中,要积极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创建适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科学的安全管理系统,努力防止、减少和避免事故的发生。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安评论坛

手机版|Archiver|安全评价

GMT+8, 2025-5-10 15:49 , Processed in 0.074527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