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安评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90 (四)

[复制链接]

3142

主题

0

好友

534

积分

安评小学三年级

Rank: 3Rank: 3

贡献
0 个
金币
534 个
在线时间
42 小时
帖子
318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7-31 19:58:1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附录一 水池满水试验  
(一)充水  
  1.向水池内充水宜分三次进行:第一次充水为设计水深的1/3;第二次充水为设计水深的2/3;第三次充水至设计水深。对大、中型水池,可先充水至池壁底部的施工缝以上,检查底板的抗渗质量,当无明显渗漏时,再继续充水至第一次充水深度。  
  2.充水时的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d。相邻两次充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24h。  
  3.每次充水宜测读24h的水位下降值,计算渗水量,在充水过程中和充水以后,应对水池作外观检查。当发现渗水量过大时,应停止充水。待作出处理后方可继续充水。  
  4.当设计单位有特殊要求时,应按设计要求执行。  

(二)水位观测  
  1.充水时的水位可用水位标尺测定。  
  2.充水至设计水深进行渗水量测定时,应采用水位测针测定水位。水位测针的读数精度应达1/10mm。  
  3.充水至设计水深后至开始进行渗水量测定的间隔时间,应不少于24h。  
  4.测读水位的初读数与未读数之间的间隔时间,应为24h。  
  5.连续测定的时间可依实际情况而定,如第一天测定的渗水量符合标准,应再测定一天;如第一天测定的渗水量超过允许标准,而以后的渗水量逐渐减少,可继续延长观测。  

(三)蒸发量测定  
  1.现场测定蒸发量的设备,可采用直径约为50cm,高约30cm的敞口钢板水箱,并设有测定水位的测针。水箱应检验,不得渗漏。  
  2.水箱应固定在水池中,水箱中充水深度可在20cm左右。  
  3.测定水池中水位的同时,测定水箱中的水位。  

(四)水池的渗水量按下式计算:  
        (缺公式)  (附1.1)   
    式中:q——渗水量(L/m2·d);
       A1——水池的水面面积(m2);
       A2——水池的浸湿总面积(m2);
       E1——水池中水位测针的初读数,即初读数(mm);
       E2——测读E1后24h水池中水位测针末的读数,即末读数(mm);
       e1——测读E1时水箱中水位测针的读数(mm);
       e2——测读E2时水箱中水位测针的读数(mm)。  
  注:当连续观测时,前次的E2、e2,即为下次的E1及e1。  
    雨天时,不做满水试验渗水量的测定。  
    按上式计算结果,渗水量如超过规定标准,应经检查,处理后重新进行测定。  

              附录二 消化池气密性试验  
(一)主要试验设备  
  1.压力计:可采用U形管水压计或其它类型的压力计,刻度精确至mm水柱,用于测量消化池内的气压。  
  2.温度计:用以测量消化池内的气温,刻度精确至1℃。  
  3.大气压力计:用以测量大气压力,刻度精确至daPa(10Pa)。  
  4.空气压缩机一台。  

(二)测读气压  
  1.池内充气至试验压力并稳定后,测读池内气压值,即初读数,间隔24h,测读末读数。  
  2.在测读池内气压的同时,测读池内气温和大气压力,并将大气压力换算为与池内气压相同的单位。  

(三)池内气压降可按下式计算:  
     D P=P(Pd1+Pa1)-(Pd2+Pa2)(273 t1)/(273 t2)       (附2.1)  
      式中:D P——池内气压降(daPa);
         Pd1——池内气压初读数(daPa);
         Pd2——池内气压末读数(daPa);
         Pa1——测量Pd1时的相应大气压力(daPa);
         Pa2——测量Pd2时的相应大气压力(daPa);
         t1——测量Pd1时的相应池内气温(℃);
         t2——测量Pd2时的相应池内气温(℃)。  

            附录三施工及检验记录表格
             明排水施工记录 附表3.1
  工程名称 -------------------------------------------------------
  施工单位 -------------------------------------------------------
  构筑物名称 -----------------------------------------------------   
排 水 井 号 1 2 3 4 5
井深(地面至井底)(m)             
基坑底高程(m)           
封底面高程(m)          
封底与基坑底高差(m)          
封底材料          
井身结构           
设置水泵型号及数量           
建成使用日期(年、月、日)              
终止抽水日期(年、月、日)           
回填完成日期(年、月、日)           
井身回填材料          
记 事               

  工程负责人             记录
  注:附排水沟及排水井的结构图与平面布置图。
            
               水池满水试验记录 附表3.2  
  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水池名称               施工单位   
水 池 结 构     允许渗水量(L/m2·d)   
水池平面尺寸(m)   水面面积A1(m2)  
水 深(m)    湿润面积A2(m2)  
测读记录  初 读  末 读 两次读数差  
测读时间(年、月、日、时、分)      
水池水位E(mm)      
蒸发水箱水位e(mm)       
大气温度(℃)       
水 温(℃)       
实际渗水量  (m3/d)  (L/m2·d) 占允许量的百分率  
     
参加单位和人员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施工单位
        

         
        壁板缠绕钢丝应力测定记录 附表3.3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构筑物名称             构筑物外径(m)
  锚固肋数              钢筋环数
  钢筋直径(mm)            每段钢筋长度(m)   
日 期
(年、月、日) 环号 肋 号  平均应力
(N/mm2) 应力损失
(N/mm2) 应力损失
(%) 备 注
    

  工程负责人              记录  

           电热张拉钢筋记录 附表3.4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构筑物名称             构筑物外径(m)
  锚固肋数              钢筋环数
  钢筋直径(mm)            每段钢筋长度(m)   
日 期 (年、月、日) 温度 环号 肋号 一次电压 (V) 一次电流(A)  二次电压(V)  二次 电流(A)  通电时间(S)  钢筋表 面温度 (℃) 伸长值 (mm)  
    

  工程负责人              记录   

        电热张拉钢筋应力测定记录 附表3.5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构筑物名称              构筑物外径(m)
  锚固肋数               钢筋环数
  钢筋直径(mm)             每段钢筋长度(m)   
日 期
(年、月、日) 环号 肋号 测点 应变(mm)  应力(N/mm2)  
初读数  末读数
    

  工程负责人               记录   

          污泥消化池气密性试验记 附表3.6
  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池 号               施工单位  
气室顶面直径(m)    顶面面积(m2)  
气室底面直径(m)   底面面积(m2)   
充气高度(m)    气室体积(m2)   
测读记录  初 读 数 末 读 数 两次读数差
测读时间(年、月、日、时、分)      
池内气压Pd(daPa)      
大气压力Pa(daPa)      
池内气温t(℃)      
池内水位E(mm)      
压力降D P(daPa)       
压力降占试验压力(%)       
参加单位及人员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施工单位
        
   

               中间验收记录 附表3.7
  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构筑物名称           施工单位
  构筑称部位           验收日期  年  月  日   
验收项目 及 数量   








见   
   
   
   
   








员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质量监督部门 施工单位
          
   
              竣工验收鉴定书 附表3.8
  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构筑物名称              施工单位
  开工日期  年  月  日       
  竣工日期  年  月  日
  验收日期  年  月  日   




容   

   







况   
   
   
   










见   
   

   








员  验收委员会 (或组长)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质量监督部门  
       
施工单位  管理(或使用)单位  其他单位   
          
   
             附录四 本规范用词说明  
  一、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作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作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
  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作的:正面词采用“宜”或“可”,反面词
  采用“不宜”。  
  二、条文中指定应按其它有关标准、规格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
行”。  
  
附加说明  
本规范主管部门、主编单位、参加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名单  
  主管部门:建设部城市建设司
  主编单位:北京市市政工程局
  参加单位:上海市政工程管理局 天津市第二市政工程公司 天津市自来水工程公
       武汉市自来水公司 武汉市自来水公司 吉林市自来水公司
       甘肃省建设工程总公司 铁道部第一工程局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化工部第十一化工建设公司
  主要起草人:王登镛 线续生 戚伏波 石志圻 祁钦发 厉家德
        李国业 张美华 张华玉 潘慧民 刘光本 刘汉卿
        谭 绍 王信东 常志续 霍昭荣 韩世荣 姬殿录
        陈克定 何玉符 应元良 张宏儒 刘国清
  
                                    
                  
              
            
            
              
            
            
              源自: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安评论坛

手机版|Archiver|安全评价

GMT+8, 2025-5-12 07:38 , Processed in 0.026243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