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安评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 JGJ116-98 (二)

[复制链接]

3142

主题

0

好友

534

积分

安评小学三年级

Rank: 3Rank: 3

贡献
0 个
金币
534 个
在线时间
42 小时
帖子
318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7-31 20:05:3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7 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

7.1 一般规定
  
7.1.1 本章适用于内框架、底层框架与粘土砖墙混合承重的多层房屋,其适用的最大高度和层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的有关规定。  
7.1.2 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加固应符合下列要求:   
7.1.2.1 加固后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不应小于1.0,且不宜大于下一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的20%。   
7.1.2.2 加固后的框架不得形成短柱或强梁弱柱。   
7.1.3 加固后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第7.3.2条和第7.3.3条规定的方法计算,但加固后的墙体应根据其加固方法乘以本规程第5.3节相应规定的增强系数。
楼层屈服强度系数、体系影响系数和局部影响系数,应根据加固后的实际情况计算和取值。当按本规程第3.0.3.3款的规定采用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规定的方法进行抗震承载力验算时,应计入构造的影响,加固后构件的抗震承载力应按本章确定。   
7.1.4 底层框架、底层内框架砖房上部各层的加固,应符合本规程第5章的有关规定,其竖向构件的加固应延续到底层;底层加固时,应计入上部各层加固后对底层的影响。框架梁柱的加固,应符合本规程第6章的有关规定。  

7.2 加固方法  
7.2.1 当底层框架、底层内框架砖房的底层和多层内框架砖房抗震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选择下列加固方法:  
7.2.1.1 横墙间距符合鉴定要求但抗震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时,宜对原有墙体采用钢筋网砂浆面层或板墙加固;亦可增设砖或钢筋混凝土抗震墙加固。   
7.2.1.2 横墙间距超过规定值时,宜在横墙间距内增设砖或钢筋混凝土抗震墙加固;或对原有墙体采用板墙加固且同时增强楼盖的整体性和加固钢筋混凝土框架、砖柱混合框架;也可在砖房外增设抗侧力结构。   
7.2.1.3 钢筋混凝土柱配筋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增设钢构套架、现浇钢筋混凝土套加固;尚可增设抗震墙减少柱承担的地震作用。   
7.2.1.4 外墙的砖柱(墙垛)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外壁柱或内、外壁柱加固;也可增设抗震墙以减少砖柱(墙垛)承担的地震作用。   
7.2.2 砖房整体性不良时,可选择下列加固方法:   
7.2.2.1 当底屋框架、底层内框架砖房的底层楼盖为装配式混凝土楼板时,可增设钢筋混凝土现浇层加固。   
7.2.2.2 圈梁布置不符合鉴定要求时,宜增设圈梁;外墙圈梁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内墙圈梁可用钢拉杆或在进深梁端加锚杆代替。   
7.2.2.3 外墙四角或内、外墙交接处的连接不符合鉴定要求时,可增设钢筋混凝土外加柱加固。   
7.2.2.4 楼、屋盖构件的支承长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增设托梁或采取增强楼、屋盖整体性的措施。   
7.2.3 砖房易倒塌部位不符合鉴定要求时,可按本规程第5.2.3条的有关规定选择加固方法。  

7.3 加固设计及施工  
7.3.1 增设钢筋网砂浆面层、板墙和抗震墙加固房屋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7.3.1.1 钢筋网砂浆面层、板墙、砖抗震墙和钢筋混凝土抗震墙的材料、构造和施工应分别符合本规程第5.3.1条至第5.3.4条的有关规定。   
7.3.1.2 底层框架、底层内框架砖房的底层和多层内框架砖房各层的地震剪力宜全部由该方向的抗震墙承担;加固后墙段的抗震承载力的增强系数和有关的体系影响系数、局部影响系数,可分别按本规程第5.3.1.2款、第5.3.2.2款、第5.3.3.2款和第5.3.4.2款的规定采用。应根据不同的加固方法分别取值。当采用钢筋网砂浆面层加固时,应按本规第.3.1.2款规定取值;当采用板墙加固时,应按本规程第5.3.2.2款的规定取值;当采用抗震墙加固时,应按本规程第5.3.3.2款的规定取值。   
7.3.2 增设钢筋混凝土壁柱加固内框架房屋的砖柱(墙垛)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7.3.2.1 壁柱应从底层设起,沿砖柱(墙垛)全高贯通。  
7.3.2.2 壁柱的材料和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1)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纵向钢筋宜采用Ⅱ级钢,箍筋可采用Ⅰ级钢;   
(2)壁柱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36000mm2,截面宽度不宜大于700mm,截面高度不宜小于70mm;内壁柱的截面宽度应大于相连的梁宽,且比梁两侧各宽出的尺寸不应小于70mm;   
(3)壁柱的纵向钢筋不应少于4φ12,并宜双向对称布置;箍筋直径可采用6mm,其间距宜为200mm,在楼、屋盖标高上下各500mm范围内,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内外壁柱间沿柱高度每隔600mm,应拉通一道箍筋;   
(4)壁柱在楼、屋盖处应与圈梁或楼、屋盖拉结;内壁柱应有50%的纵向钢筋穿过楼板,另50%的纵向钢筋可采用插筋相连,插筋上下端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插筋直径的40倍;  
(5)外壁柱与砖柱(墙垛)的连接,可按本规程第5.3.5.2款的有关规定采用;   
(6)壁柱应做基础,埋深宜与外墙基础相同,当外墙基础埋深超过1.5m时,壁柱基础可采用1.5m,但不得小于冻结深度。   
7.3.2.3 采用壁柱加固后,形成的组合砖柱(墙垛)的抗震验算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横墙间距符合鉴定要求时,加固后组合砖柱承担的地震剪力可取楼层地震剪力按各抗侧力构件的有效侧移刚度分配的值;有效侧移刚度的取值,对加固后的组合砖柱不折减,对钢筋混凝土抗震墙可取实际值40%,砖抗震墙可取实际值30%;   
(2)横墙间距超过规定值时,加固后的组合砖柱承担的地震剪力可按下式计算:   




  
(3)加固后的组合砖柱(墙垛),可采用梁柱铰接的计算简图,并可按钢筋混凝土壁柱与砖柱(墙垛)共同工作按组合构件验算其抗震承载力。验算时钢筋和混凝土的强度宜乘以折减系数0.85。加固后有关的体系影响系数和局部尺寸的影响系数可取1.0。   
7.3.3 增设钢筋混凝土现浇层加固楼盖时,现浇层的厚度不应小于40mm,钢筋直径不应小于6mm,其间距不应大于300mm,应有50%的钢筋穿过墙体,另50%的钢筋可采用插筋相连,插筋两端锚固长度不应小于插筋直径的40倍。   
7.3.4 外加柱和圈梁的设计及施工,应符合本规程第5.3.5条和5.3.6条的规定。   
7.3.5 钢构套、现浇钢筋混凝土套加固钢筋混凝土柱的设计及施工,应符合本规程第6.3.2条和第6.3.3条的规定;加固后钢筋混凝土柱承担的地震剪力,可按本规程第7.3.2.3款的有关规定计算或取值。  

8 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

8.1 一般规定
  
8.1.1 本章适用于装配式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和混合排架厂房。  
注:①钢筋混凝土柱厂房包括由屋面板、三角刚架、双梁和牛腿柱组成的锯齿形厂房。   
②混合排架厂房指边柱列为砖柱中柱列为钢筋混凝土柱的厂房。   
8.1.2 厂房的加固,应着重提高其整体性和连接的可靠性;增设支撑等构件时,应避免有关节点应力的加大和地震作用在原有构件间的重分配;对一端有山墙和体型复杂的厂房,宜采取减少厂房扭转效应的措施。   
8.1.3 厂房加固后,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的规定进行纵、横向的抗震分析,并可采用本章规定的方法进行构件的抗震承载力验算。   
8.1.4 混合排架厂房砖柱部分的加固,应符合本规程第9章的有关规定。  

8.2 加固方法  
8.2.1 厂房的屋盖支撑布置或柱间支撑布置不符合鉴定要求时,应增设支撑,也可采用钢筋混凝土窗框代替天窗架竖向支撑。   
8.2.2 厂房构件抗震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用下列加固方法:   
8.2.2.1 天窗架立柱的抗震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加固立柱或增设支撑并加强连接节点。   
8.2.2.2 屋架的混凝土构件不符合鉴定要求时,可增设钢构套加固。   
8.2.2.3 排架柱箍筋或截面尺寸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增设钢构套加固。   
8.2.2.4 排架柱纵向钢筋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增设钢构套加固或采取加强柱间支撑系统且加固相应柱的措施。  
8.2.3 厂房构件连接不符合鉴定要求,可采用下列加固方法:   
8.2.3.1 下柱柱间支撑的下节点构造不符合鉴定要求时,可在下柱根部增设局部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套加固,但不应使柱形成新的薄弱部位。   
8.2.3.2 构件的支承长度不能满足要求或连接不牢固时,可增设支托或采取加强连接的措施。   
8.2.3.3 墙体与屋架、钢筋混凝土柱连接不符合鉴定要求时,可增设拉筋或圈梁加固。   
8.2.4 女儿墙超过规定的高度时,宜拆矮或采用角钢、钢筋混凝土竖杆加固。   
8.2.5 柱间的隔墙、工作平台不符合鉴定要求时,可采取剔缝脱开、改为柔性连接、拆除或根据计算加固排架柱和节点的措施。  

8.3 加固设计及施工  
8.3.1 钢筋混凝土Π型天窗架T形截面立柱的加固,应符合下列要求:   
8.3.1.1 当为6、7度时,应加固竖向支撑的节点预埋件。   
8.3.1.2 当为8度且为Ⅰ、Ⅱ类场地时,应加固竖向支撑的立柱。   
8.3.1.3 当为8度且为Ⅲ、Ⅳ类场地或9度时,应加固所有立柱。   
8.3.2 增设屋盖支撑时,宜符合下列要求:   
8.3.2.1 原有上弦横向支撑设在厂房单元两端的第二开间时,可在抗风柱柱顶与原有横向支撑节点间增设水平压杆。   
8.3.2.2 增设的竖向支撑与原有的支撑宜采用同一形式,当原来无支撑时,宜采用“W”形支撑,且各杆应按压杆设计;支撑节点的高度差超过3m时,宜采用“X”形支撑。   
8.3.2.3 屋架和天窗支撑杆件的长细比,压杆不宜大于200,当为6、7度时拉杆不宜大于350,当为8、9时拉杆不宜大于300。   
8.3.3 增设钢构套加固排架柱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8.3.3.1 上柱柱顶的钢构套(图8.3.3-1)长度不应小于00mm,且不应小于柱截面高度;角钢不应小于63×6,钢缀板面尺寸可按表8.3.3-1采用。  




  
8.3.3.2 有吊车的阶形柱上柱底部的钢构套(图8.3.3-2),钢构套上端应超过吊车梁顶面,且超过值不应小于柱截面宽度;其角钢和钢缀板可按表8.3.3-2采用。   


  
8.3.3.3 不等高厂房排架柱支承低跨屋盖牛腿的钢构套(图8.3.3-3),其杆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厂房跨度不大于24m且屋面荷载不大于3.5kN/m2时,钢缀板、钢拉杆和钢横梁的截面可按表8.3.3-3采用:  


  


  


  
8.3.3.4 高低跨上柱底部的钢构套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上柱底部和牛腿的钢构套应连成整体(图8.3.3-4);   
(2)钢构套的角钢和上柱钢缀板的截面可按表8.3.3-4采用;  


  
(3)牛腿钢缀板的截面应按本规程第8.3.3.3款的规定确定。   


  
8.3.3.5 钢构套加固的施工,应符合本规程第6.3.2.5款的规定。  
8.3.4 增设钢筋混凝土套加固下柱支撑的下节点时(图8.3.4),应符合下列要求:   
8.3.4.1 混凝土宜采用细石混凝土,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原柱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厚度不宜小于60mm且不宜大于100mm,并应与基础可靠连接;纵向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箍筋应封闭,其直径不宜小于8mm,间距不宜大于100mm。   
8.3.4.2 加固后柱根沿厂房纵向的抗震受剪承载力可按整体构件进行截面抗震验算,但应乘以0.85的折减系数。   
8.3.4.3 施工时,原柱加固部位的混凝土表面应凿毛、清除酥松杂质、灌注混凝土前应清洗并保持湿润。   


  
8.3.5 增设柱间支撑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8.3.5.1 增设的柱间支撑应采用型钢;上柱支撑的长细比,当为8度时不应大于250,当为9度时不应大于200;下柱支撑的长细比,当为8度时不应大于200,当为9度时不应大于150。   
8.3.5.2 柱间支撑在交叉点应设置节点板,斜杆与该节点板应焊接;支撑与柱连接的端节点板厚度,当为8度时不宜小于8mm,当为9度时不宜小于10mm。   
8.3.6 封檐墙、女儿墙的加固,应符合下列要求:   
8.3.6.1 竖向角钢或钢筋混凝土竖杆应设置在厂房排架柱位置处的墙外(图8.3.6)。  
8.3.6.2 钢材可采用Q235,混凝土强度等级可采用C20,钢筋宜采用Ⅰ级钢。   
8.6.6.3 无拉结高度不超过1.5m时,竖向角钢可按表8.3.6/1采用,钢筋混凝土竖杆可按表8.3.6/2采用。  


  
8.3.6.4 竖向角钢或钢筋混凝土竖杆应与柱顶或屋架节点可靠连接,出入口上部的女儿墙尚应在角钢或竖杆的上端设置联系角钢。   

9 单层砖柱厂房和空旷房屋

9..1 一般规定
  
9.1.1 本章适用于粘土砖柱(墙垛)承重的单层厂房和空旷房屋。  
注:单层厂房包括仓库等,单层空旷房屋指影剧院、礼堂、食堂等。  
9.1.2 单层砖柱厂房和空旷房屋抗震加固时,加固方案应有利于砖柱(墙垛)抗震承载力的提高、屋盖整体性的加强和结构布置上不利因素的消除。   
9.1.3 厂房加固后,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的规定进行纵、横向的抗震分析,并可采用本章规定的方法进行构件的抗震验算。  
9.1.4 混合排架房屋的钢筋混凝土部分,应按本规程第8章的有关要求加固;附属房屋应根据其结构类型按本规程相应章节的有关要求加固,但其与车间或大厅相连的部位,尚应符合本章的要求并应考虑相互间的不利影响。  
                                    
                  
              
            
            
              
            
            
              源自: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安评论坛

手机版|Archiver|安全评价

GMT+8, 2025-5-11 09:42 , Processed in 0.026908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