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安评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二)

[复制链接]

3142

主题

0

好友

534

积分

安评小学三年级

Rank: 3Rank: 3

贡献
0 个
金币
534 个
在线时间
42 小时
帖子
318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7-31 20:07:5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第5章  地基计算      
5.1基础埋置深度            




  第5.1.1条   基础的埋置深度,应按下列条件确定:
  1.建筑物的用途,有无地下室、设备基础和地下设施,基础的形式和构造;
2.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大小和性质;
3.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4.相邻建筑物的基础埋深;
5.地基土冻胀和融陷的影响。



  第5.1.2条   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要求的前提下,基础宜浅埋,当上层地基的承载力大于下层土时,宜利用上层土作持力层。除岩石地基外,基础埋深不宜小于0.5m。

  第5.1.3条   高层建筑筏形和箱形基础的埋置深度应满足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要求。在抗震设防区,除岩石地基外,天然地基上的箱形和筏形基础其埋置深度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5;桩箱或桩筏基础的埋置深度(不计桩长)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8"1/20。 位于岩石地基上的高层建筑,其基础埋深应满足抗滑要求。



  第5.1.4条   基础宜埋置在地下水位以上,当必须埋在地下水位以下时,应采取地基土在施工时不受扰动的措施。
  当基础埋置在易风化的岩层上,施工时应在基坑开挖后立即铺筑垫层。



  第5.1.5条   当存在相邻建筑物时,新建建筑物的基础埋深不宜大于原有建筑基础。当埋深大于原有建筑基础时,两基础间应保持一定净距,其数值应根据原有建筑荷载大小,基础形式和土质情况确定。当上述要求不能满足时,应采取分段施工,设临时加固支撑,打板桩,地下连续墙等施工措施,或加固原有建筑物地基。



  第5.1.6条   确定基础埋深应考虑地基的冻胀性。地基的冻胀性类别应根据冻土层的平均冻胀率η的大小,按本规范附录G.0.1查取。



  第5.1.7条   季节性冻土地基的设计冻深zd应按下式计算:





zd=z0.ψzs.ψzw.ψze
(5.1.7)
  式中
  zd---设计冻深。若当地有多年实测资料时,也可:zd=h'-△z,h'和△z分别为实测冻土层厚度和地表冻胀量;
  z0---标准冻深。系采用在地表平坦、裸露、城市之外的空旷场地中不少于10年实测最大冻深的平均值。当无实测资料时,按本规范附录F采用;
  ψzs---土的类别对冻深的影响系数,按表5.1.7-1;
  ψzw---土的冻胀性对冻深的影响系数,按表5.1.7-2;
  ψze---环境对冻深的影响系数,按表5.1.7-3





土的类别对冻深的影响系数
表5.1.7-1



土的类别
影响系数ψzs
土的类别
影响系数ψzs

粘性土
1.00
中、粗、砾砂
1.30

细砂、粉砂、粉土
1.20
碎石土
1.40





土的冻胀性对冻深的影响系数
表5.1.7-2



冻胀性
影响系数ψzw

不冻胀
1.00

弱冻胀
0.95

冻胀
0.90

强冻胀
0.85

特强冻胀
0.80





环境对冻深的影响系数
表5.1.7-3



周围环境
影响系数ψze

村、镇、旷野
1.00

城市近郊
0.95

城市市区
0.90

注:
环境影响系数一项,当城市市区人口为20-50万时,按城市近郊取值;当城市市区人口大于50万小于或等于100万时,按城市市区取值;当城市市区人口超过100万时,按城市市区取值,5km以内的郊区应按城市近郊取值。



  第5.1.8条   当建筑基础底面之下允许有一定厚度的冻土层,可用下式计算基础的最小埋深:





dmin=zd-hmax
(5.1.8)
  式中
   hmax---基础底面下允许残留冻土层的最大厚度,按本规范附录G.0.2查取。
  当有充分依据时,基底下允许残留冻土层厚度也可根据当地经验确定。



  第5.1.9条   在冻胀、强冻胀、特强冻胀地基上,应采用下列防冻害措施:
1.对在地下水位以上的基础,基础侧面应回填非冻胀性的中砂或粗砂,其厚度不应小于10cm.对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基础,可采用桩基础,自锚式基础(冻土层下有扩大板或扩底短 桩)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
  2 宜选择地势高、地下水位低、地表排水良好的建筑场地。对低洼场地,宜在建筑四周向外一倍冻深距离范围内,使室外地坪至少高出自然地面300-500mm。
3 防止雨水、地表水、生产废水、生活污水浸入建筑地基,应设置排水设施。在山区应设截水沟或在建筑物下设置暗沟,以排走地表水和潜水流。
  4 在强冻胀性和特强冻胀性地基上,其基础结构应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和基础梁,并控制上部建筑的长高比,增强房屋的整体刚度。
5 当独立基础联系梁下或桩基础承台下有冻土时,应在梁或承台下留有相当于该土层冻胀量的空隙,以防止因土的冻胀将梁或承台拱裂。
  6 外门斗、室外台阶和散水坡等部位宜与主体结构断开,散水坡分段不宜超过1.5m,坡度不宜小于3%,其下宜填入非冻胀性材料。
  7 对跨年度施工的建筑,入冬前应对地基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按采暖设计的建筑物,当冬季不能正常采暖,也应对地基采取保温措施。
5.2  承载力计算




  第5.2.1条   基础底面的压力,应符合下式要求:
  当轴心荷载作用时





pk≤fa
(5.2.1-1)
  式中
  pk--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
  f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当偏心荷载作用时,除符合式(5.2.1-1)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式要求:





pkmax≤1.2fa
(5.2.1-2)
  式中
  pkmax--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边缘的最大压力值。



  第5.2.2条   基础底面的压力,可按下列公式确定:
  1 当轴心荷载作用时





pk=
Fk Gk
(5.2.2-1)

A
  式中
  Fk--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值;
  Gk--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
  A--基础底面面积。
  2 当偏心荷载作用时





pkmax=
(Fk Gk)

Mk
(5.2.2-2)

A
W





pkmin=(Fk Gk)/A-Mk/W
(5.2.2-3)
  式中
  Mk--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基础底面的力矩值;
  W--基础底面的抵抗矩;
  pkmin--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边缘的最小压力值。





图5.2.2:偏心荷载(e>b/6)下基底压力计算示意
  当偏心距e>b/6时(图  
                                    
                  
              
            
            
              
            
            
              源自: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安评论坛

手机版|Archiver|安全评价

GMT+8, 2025-5-11 10:24 , Processed in 0.027988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