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安评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089|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矿山工程施工及验收(三)

[复制链接]

3142

主题

0

好友

534

积分

安评小学三年级

Rank: 3Rank: 3

贡献
0 个
金币
534 个
在线时间
42 小时
帖子
318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7-31 21:08:0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4.3 矿井输送设备安装工程


《煤矿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 5010—95
17.1 胶带输送机安装
17.1.3 机头、机尾、驱动装置等重要部位的垫铁必须垫稳、垫实。
17.1.6 传动滚筒、转向滚筒的安装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7.1.6.1 其宽度中心线与胶带输送机纵向中心线重合度不超过2mm;
17.1.6.2 其轴心线与胶带输送机纵向中心线的垂直度不超过滚筒宽度的2/1000;
17.1.6.3 轴的水平度不超过0.3/1000。
17.1.9 保护装置和制动装置必须灵敏、准确、可靠。
17.2 钢丝绳牵引胶带输送机安装
17.2.6 各轮轴的水平度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驱动轮轴不大于0.1/1000;导向轮轴不大于0.2/1000。
17.2.7 牵引钢丝绳接头必须采用插接法,接头长度严禁小于钢丝绳直径的600倍,插接处钢丝绳直径严禁大于原钢丝绳直径的1.15倍。
17.2.9 各种保护装置必须灵敏可靠。
17.3 固定式刮板输送机安装
17.3.3 组装驱动和拉紧链轮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7.3.3.1 链轮横向中心线对固定式刮板输送机纵向中心线重合度不超过2mm;
17.3.3.2 两链轮轴线应平行,对固定式刮板输送机纵向中心线的垂直度不超过1/1000;
17.3.3.3 轴的水平度不超过0.5/1000。
17.4 铸石槽锚链刮板输送机安装
17.4.2 组装驱动和拉紧链轮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7.4.2.1 链轮横向中心线对铸石槽锚链刮板输送机纵向中心线重合度不超过2mm;
17.4.2.2 两链轮轴线应平行,对铸石槽锚链刮板输送机纵向中心线垂直度不超过1/1000;
17.4.2.3 轴的水平度不超过0.5/1000。
17.4.4 尾部拉紧装置调整行程,试运转后严禁小于全行程的1/2。

《有色金属矿山井巷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YSJ 414—93
第4.8.1条 带式输送机机架的组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机架中心线与带式输送机纵向中心线应重合,其偏差不应超过±3mm。
二、中间架支腿对基础面的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3‰。
三、中间架的组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中间架在铅垂面内的直线度偏差不应超过长度的1‰;
2.中间架接头处左右、高低的偏差不应大于lmm;
3.中间架之间的距离偏差不应超过±1.5mm,相对标高差不应超过±2‰L。
注:L为中间架两槽钢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第4.8.5条 逆止制动保护装置的组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带式逆止装置逆止带的工作包角不应小于70°;
二、滚柱逆止器的逆转角度不应大于30°;
三、逆转保护器的安装位置应靠近头部驱动滚筒,保护器的连接支座应与机架焊牢;
四、非接触型逆止器应与减速器配套使用,选配的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逆止器销轴应固定可靠,严禁回转。
  



4.4 矿用提升机和矿用绞车安装工程


《煤矿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 5010—95
6.多绳摩擦式提升机安装工程
6.1 垫铁、基础螺栓及二次灌浆
6.1.2 主轴、减速器、电动机、制动闸、导向轮基座所用垫铁的表面粗糙度必须达到6.3的要求。2-4-7
6.1.3 主轴、减速器、电动机、制动闸、导向轮基座下的垫铁在基础上必须垫稳、垫实,放置垫铁的基础面必须经过研磨,垫铁与基础的接触面积应不少于60%。
6.2 主轴装置安装
6.2.1 主轴装置的位置偏差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6.2.1.1 主轴轴心线在水平面内位置偏差:塔式2mm,落地式5mm;
6.2.1.2 主导轮中心线的位置偏差:塔式2mm,落地式5mm;
6.2.1.3 主轴轴心线与垂直于主轴的提升中心线在水平面内的垂直度不应超过0.5/1000。
6.2.2 主轴水平度严禁超过0.1/1000。
6.2.3 滚动轴承的游隙或滑动轴承轴肩与瓦的侧间隙(窜轴量)必须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
6.2.5 制动盘的端面跳动严禁大于0.5mm。
6.3 减速器安装
6.3.1 减速器内必须清洁无杂物,转动部位的接合面油迹擦干后5min不见油,30min不成滴;静止部位的接合面油迹擦干后1h不见油。
6.4 导向轮及车槽装置安装
6.4.1 导向轮中心线与主导轮中心线的重合度严禁超过1.0mm。
6.4.2 导向轮轴心线与主导轮轴心线在水平面内的平行度严禁超过0.3/1000。
  

6.4.3 导向轮轴心线与设计中心线在水平面内的位置偏差严禁超过
2.0mm。
6.4.4 导向轮轴心线的水平度严禁超过0.2/1000。
6.5 盘式制动器安装
6.5.1 同一副闸瓦与制动盘两侧的间隙应一致,其偏差严禁超过
0.1mm。




6.5.2 闸瓦的平均摩擦半径Rp,(见图6.5.2)必须等于或略大于设计的平均摩擦半径。
6.5.3 各制动器制动缸的对称中心o与o1,(见图6.5.2),在铅垂面内的重合度△严禁超过3mm。
6.6 液压站安装
6.6.1 液压站安装标高必须符合设备出厂技术文件的要求。当出厂技术文件无规定时,二级制动安全闸的回油管口必须高于盘形制动器油缸中心线80mm。
6.6.2 液压站的油泵、阀、内部油管、油箱等必须清洗干净,干燥后涂上机油再进行装配,管道接头处在0.7MPa油压下,严禁漏油。
6.6.3 液压站用油必须符合出厂技术文件的规定。
6.6.4 制动手把在全制动位置时,直流毫安表必须接近于零;制动油缸的残压必须低于0.5MPa。
7.缠绕式提升机及矿用提升绞车安装工程
7.1 垫铁、基础螺栓及二次灌浆
7.1.1 缠绕式提升机及矿用提升绞车在安装主轴、减速器、电动机、制动闸时,机座下的垫铁、基础螺栓安装及二次灌浆应符合本标准第6.1节的规定。
7.2 主轴安装
7.2.2 主轴装上卷筒后的水平度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7.2.2.1 滚筒直径2m及其以上的提升机不超过0.1/1000;
7.2.2.2 滚筒直径2m以下的矿用提升绞车不超过0.2/1000。
7.2.3 轴承座与底座必须紧密接触,其间严禁加垫片。
7.2.4 轴瓦与轴承座必须接触良好,轻敲轴瓦时轴瓦能转动。
7.3 滚筒组装
7.3.3 轮毂组装时,轮毂与大轴必须贴紧,两半轮毂的接合面处应对齐和接触紧密,并严禁加垫。
7.3.4 切向键与键槽的配合必须紧密,工作面的接触面积不应小于总面积的60%;挡板与键靠紧,严禁有间隙。
7.3.5 盘式制动器制动盘的端面跳动严禁超过0.5mm;瓦块式制动器制动轮的径向跳动必须符合表7.3.5的规定。


瓦块式制动器制动轮径向跳动 表7.3.5










制动轮直径
(mm)
径向跳动
(mm)
制动轮直径
(mm)
径向跳动
(mm)

<2000
≥2000~2500
>2500~3000
0.6
0.7
0.8
>3000~4000
>4000

0.9
1.0

7.4 传动系统安装
7.4.2 减速器输出轴的水平度严禁超过0.15/1000,其余各轴以齿轮啮合为准。
7.5 制动系统安装
7.5.2 制动器各销轴在装配前必须清洗干净,油孔应通畅,装配后应转动灵活,无阻滞现象。
7.5.3 制动缸安装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7.5.3.1 安全缸、工作缸缸体均匀垂直,重锤与基础两侧无碰撞卡阻现象。
7.5.3.2 活塞与缸底间隙及活塞行程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
7.5.4 组装制动器的传动装置,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7.5.4.1 传动装置的杠杆中心线与制动拉杆中心线的重合度不应超过0.5mm。
7.5.4.2 各滑阀或活塞应移动灵活,不应有阻滞现象。
7.5.5 同一制动轮两闸瓦中心平面的重合度严禁超过2mm;各闸瓦中心平面与制动轮工作面宽度中心平面的重合度f(见图7.5.5(d))严禁超过2mm。
7.5.6 闸瓦必须固定牢固,制动梁与挡绳板不应相碰,其间隙c(见图7.5.5(d))不得小于5mm。







图7.5.5 瓦块式制动器
a—角移制动器;b一平移制动器;c一角移制动器;d一闸瓦和闸座位置
1一闸瓦;2一制动轮;3一制动梁;4一卷筒

7.5.7 安设闸座,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7.5.7.1 闸座各销轴轴心线与主轴轴心线铅垂面MM间的水平距离凸和b1(见图7.5.5(a)、(b)、(c))的偏差不应超过±1mm;
7.5.7.2 闸座各销轴轴心线与主轴轴心线水平面NN间的垂直距离h(见图7.5.5(a)、(b)、(c))的偏差不应超过±lmm。
7.6 液压站安装
7.6.1 液压站安装的质量检验评定应符合本标准第6.6节的规定。

《有色金属矿山井巷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YSJ 414—93
第4.2.5条 液压系统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液压站的所有油泵、阀类、油箱、油管等,必须清洗干净,装配后不应漏油;
二、油管应用酸洗法清洗,所有回油管的出油口均应在油面以下,油路应按设备技术文件进行试压;
三、新加的油必须经滤网过滤,必须通过液压站的专用加油装置加入,油池内的油面不应低于规定的最低位置。
第4.2.6条 多绳摩擦轮提升机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主轴装置的安装:
1.主轴轴心线在水平面内的位置偏差以及主导轮中心线的位置偏差均不应超过±2mm。
2.主轴轴心线与垂直于主轴的提升中心线在水平面内的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0.5‰,主轴的水平度偏差不应大于0.1‰。
3.轴承座的水平度偏差沿主轴方向不应大于0.1‰,垂直于主轴方向不应大于0.15‰。
4.制动盘的端面跳动值不应大于0.5mm。
5.制动轮的径向跳动值不应大于表4.2.6-1的规定。


制动轮的径向跳动 表4.2.6-1











制动轮直径(mm)

径向跳动(mm)


≤2000

0.6


>2000~2500

0.7


>2500~3000

0.8


>3000~4000

0.9


>4000

1.0

6.组装摩擦衬垫应符合下列有求:
a.衬垫与衬垫、压块、固定块、筒壳间,均应贴实和靠紧;
b.绳槽半径的偏差应在

mm范围内;
c.主导轮中心线与其邻侧绳槽中心线间的距离偏差不应超过±0.8mm;
d.相邻两绳槽中心线间的距离偏差不应超过±1.6mm;
e.滚筒上各绳槽的底直径应在缠绳前测量,相互间最大与最小之差不应大于0.5mm。
7.
a.沿轴承梁周围应均匀安设垫铁,且相邻两垫铁间距不应大于
600mm,地脚螺栓两侧近旁和轴承中心下面必须安设垫铁。



4.5 通风机安装工程


《煤矿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5010—95
8.2 机体安装
8.2.1 主轴及传动轴的水平度严禁超过0.1/1000。
8.2.2 机体纵横向水平度严禁超过0.2/1000。
8.2.3 轴流式通风机叶轮与机壳的间隙必须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无规定时,间隙应均匀分布,叶轮对应两侧的径向间隙,当叶轮直径2m以下时,允许偏差为±1.5mm,当叶轮直径2~3m时,允许偏差为±2mm。
8.2.4 离心式通风机叶轮进风口与机壳进风口间的轴向间隙和径向间隙,必须符合出厂技术文件的规定。无规定时,其轴向间隙应为叶轮外径的1/100,径向间隙应均匀分布,其数值为叶轮外径的1.5/1000~3/1000。
8.2.5 通风机转子安装后,必须转动灵活,无阻滞现象。
8.2.7 轴流式通风机风叶角度必须符合使用要求,并锁紧固定叶片螺母。

《有色金属矿山井巷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YSJ41—93
第4.22.5条 离心式通风机的轴承座与底座应紧密结合;纵向水平度应采用水平仪在主轴上测量,其偏差不应大于0.2‰;横向水平度应采用水平仪在轴承座的水平中分面上测量,其偏差不应大于0.3‰。
第4.22.7条 离心式通风机的风机轴与电动机轴的同轴度偏差,径向位移不应大于0.05mm,倾斜度不应大于0.2‰。
  



4.6 空气压缩机安装工程


《煤矿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5010—95
9.3 机体安装
9.3.1 机体纵横向水平度严禁超过0.2/1000。
9.3.4 十字头与滑道的间隙在行程各位置上均必须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
9.3.5 涨圈在气缸内的接口间隙必须符合技术文件规定。当无规定时,应为气缸直径的0.4%~0.6%。同组涨圈接口在气缸内的相互位置必须错开并与阀门位置错开。
9.3.6 活塞销(或十字销)与铜套的径向间隙必须符合设备出厂技术文件规定。当无规定时,必须符合表9.3.6的规定。
  


活塞销与铜套的径向间隙 表9.3.6











销轴直径(mm)

径向间隙(mm)


18~30

0.02~0.063


>30~50

0.025~0.077


>50~80

0.030~0.090

9.3.8 活塞的内外死点余隙必须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当无规定时,必须符合表9.3.8的规定。


活塞内外死点余隙值 表9.3.8










排气量(m3/min)

≤10

>10~39

≥40

曲轴端(内死点)(mm)

1.2~2.2

1.5~2.5

2.5~4.5

曲轴他端(外死点)(mm)

1.5~2.5

2.0~3.5

3.0~5.5

9.3.9 进排气阀注入煤油检验其密封性,严禁有连续的滴状渗漏。
9.3.10 空气压缩机的水压试验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9.3.10.1 中间冷却器试验压力为低压缸排气压力的1.5倍,持续5min无渗漏现象;
9.3.10.2 气缸水套试验压力应为0.3MPa,持续5min无渗漏现象。
9.3.11 井下空气压缩机选用的配套电气设备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及《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的有关规定。各种防爆电气设备必须有防爆合格证明。
9.3.12 井下空气压缩机上空气、温度、压力、流量等自动保护装置,其电气部分必须是本质安全型。



4.7 水泵安装工程


《煤矿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5010—95
10.3 离心泵安装
10.3.3 泵轴向水平度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0.3.3.1 40kW及以上的泵不超过0.5/1000;
l0.3.3.2 40kW以下的泵不超过1/1000。
10.5 潜水电泵安装
10.5.1 潜水电泵在规定的范围内使用,机组潜入水中的深度必须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无规定时,不能超过70m。如超过70m时必须对电机定子绕组、电缆和电缆接头进行耐水压试验。
10.5.2 井管内径要比泵入井部分的最大外型尺寸大50mm,泵体在井内上下自由,并不得损伤潜水电缆。
10.5.3 潜水电泵电缆接头必须浸入水中6h,其绝缘电阻不得低于5MΩ。电机定子绕组在室温水中浸渍48h后,对机壳绝缘电阻不得低于40MΩ。

《有色金属矿山井巷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YSJ414--93
第4.19.2条 射流泵焊接应良好,各部件接头应严密,固定牢靠,组装后应以1.5倍工作压力试压,不应漏水、漏气。

  



4.8 提升设施安装工程


C煤矿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5010—--95
11.10 立井罐笼制动绳式防坠器提升架安装
11.10.1 提升架提梁悬吊中心与罐笼竖向轴心线的重合度严禁超过1mm。
11.10.2 提升架耳环轴孔,必须采用机械方法施工。
11.11 立井罐笼制动绳式防坠器缓冲器安装
1l.11.2 缓冲器座实际中心与设计中心的重合度偏差,严禁超过lmm。
11.12 立井罐笼制动绳式防坠器捕绳器安装
11.12.1 捕绳器十字线和拉杆及上部弹簧座(挡板)中心与罐笼竖向轴心线的重合度严禁超过lmm。
11.12.2 捕绳器绳孔与导向管轴心线的重合度严禁超过1mm。
11.12.3 同一捕绳器两制动绳中心与罐笼提升中心的距离偏差,严禁超过lmm。
11.12.4 弹簧圆盘与挡板之间的间隙偏差,严禁超过lmm。
11.12.5 弹簧的工作高度,必须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
11.13 立井罐笼制动绳式防坠器制动绳拉紧装置安装
11.13.1 井下制动绳拉紧梁中心线与设计中心线的偏差,严禁超过3mm。
11.13.2 拉紧梁绳孔中心与设计中心的重合度严禁超过3mm。
11.14 立井罐笼木罐道刺入式防坠器安装
11.14.1 弹簧的工作高度,必须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
11.14.2 猫爪和罐耳内侧距离偏差,严禁超过3mm。
11.15 立井罐笼防坠器试验
11.15.1 罐笼防坠器试验,必须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当无规定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试验:
11.15.1.1 制动绳式防坠器静力试验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捕绳器沿制动绳下滑距离,严禁超过40mm。
(2)缓冲钢丝绳严禁有抽出现象。
11.15.1.2 制动绳式防坠器脱钩试验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捕绳器对制动绳的相对降落高度,严禁超过100mm。
(2)罐笼带煤车时,缓冲绳抽出长度,必须为捕绳器自由降落高度的1~1.3倍。
(3)罐笼对井架的降落高度,严禁超过400mm。
(4)脱钩试验后全面检查各部件,必须齐全、紧固、牢靠,无其他不正常现象。
11.15.2 木罐道刺人式防坠器试验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1.15.2.1 猫爪刺破罐道后的滑行距离,严禁超过250mm。
11.15.2.2 全行程的滑行距离,严禁超过400mm。
11.15.2.3 试验后全面检查各部件,必须齐全、紧固、牢靠,无其他不正常现象。

  



4.9 钢结构井架安装工程


《煤矿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5010—95
12.5 井架安装
12.5.1 井口板梁十字中心线与提升十字中心线的重合度严禁超过lmm。
12.5.2 井口板梁四角平面相对高低偏差,严禁超过lmm。
12.5.3 井架躯体底脚、天轮平台平面十字中心线与设计位置的偏差,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2.5.3.1 普通型钢井架:
(1)躯体底脚±1mm;
(2)天轮平台不应大于井架高度的0.5/1000,但最大不应超过15mm。
12.5.3.2 箱形(单侧斜撑式)井架:
(1)躯体底脚±1mm;
(2)天轮平台:横向±7mm,纵向±15mm。井架允许前倾位移数值,应符合设计规定。
12.5.3.3 箱形(双侧斜撑式)井架:
(1)躯体底脚±lmm;
(2)天轮平台±7mm。
12.5.4 卸载曲轨安装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2.5.4.1 卸载曲轨中心线至罐道中心线的距离偏差±3mm;
12.5.4.2 卸载曲轨槽底至提升中心线在下部端头及弯曲处的距离偏差±3mm。
12.5.5 井架梯子平台、梯子、防护栏杆的安装,必须固定牢靠,符合设计要求。
12.5.7 箱形井架斜架与躯体连接的铰支座,必须固定牢靠,接触严密。
如需调整铰支座高度时,可采取加垫板或机加工去薄方法进行调整,但铰支座加垫板厚度不得小于10mm,去薄后垫板厚度不得低于原设计的75%。
12.6 垫铁、基础螺栓、二次灌浆及防腐蚀
12.6.2 井架的防腐蚀必须符合设计规定。
12.7 天轮安装
12.7.1 天轮安装位置与提升十字中心线位置的偏差,严禁超过3mm。
12.7.2 天轮轴的轴心线水平度严禁超过0.2/1000。
12.7.4 轴承座安装必须接触严密,固定牢靠。
  



4.10 给煤设备安装工程


《煤矿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5010—95
23.2 往复式给煤机安装
23.2.7 机体水平度:纵向严禁超过0.5/1000,横向严禁超过0.15/1000。
23.2.8 偏心轮及托轮安装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双拉杆保持平衡,长短一致,偏心轮与拉杆转动灵活,托轮与滑道接触平稳。
23.3 电磁振动给煤机安装
23.3.1 料槽的水平度:纵向必须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横向严禁超过1.5/1000。
23.3.2 铁芯与衔铁间隙,电磁线圈绝缘电阻,必须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
23.4 圆盘给煤机安装
23.4.7 圆盘给煤机盘面的平面度严禁大于1/1000,砌铺有耐磨铸石的盘面其平面度严禁大于圆盘直径的2/1000。
23.4.8 吊式圆盘给煤机的安装必须符合以下规定:蜗杆减速器封闭严密,应有防止物料从圆盘上撒落的装置,活动套筒及刮板的调节应灵活可靠,其指针位置与卸料刮板的位置相互对应。
23.5 叶轮给煤机安装
23.5.2 叶轮给煤机水平度:纵向严禁大于0.3/1000,横向严禁大于0.2/1000。
23.5.3 轨道水平度,严禁大于0.3/1000,且全长不得大于5mm。
23.5.4 行走叶轮与轨面接触均匀,其侧间隙必须符合设备出厂技术文件或设计要求。
  



4.11 破碎设备安装工程


《煤矿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5010—95
24.2 辊式破碎机安装
24.2.7 机体纵、横向水平度严禁大于0.2/1000。
24.2.8 装配辊子时,辊与辊之间的距离和各部要求,必须符合设备出厂技术文件和设计要求,动辊与固定辊轴线平行度严禁大于0.2/1000。装配齿辊时,辊的齿尖应对准另一辊的齿槽。
24.3 锤式破碎机安装
24.3.7 机座水平度,横向:严禁大于0.1/1000。
           纵向:严禁大于0.5/1000。
24.3.8 转子上的锤头顶端与篦条间和篦条相互间的间隙,均必须符合设备出厂技术文件和设计要求。
24.4 鄂式破碎机安装
24.4.8 机体水平度,横向:严禁大于0.15/1000。
           纵向:严禁大于0.5/1000。
24.4.10 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完整,过载保护装置准确可靠。
24.5 反击式破碎机安装
24.5.8 机体水平度,横向严禁大于0.1/1000;纵向严禁大于0.5/1000。
24.5.9 转子上板锤顶端与反击板之间的间隙,必须符合设备出厂技术文件规定。对单转子反击式破碎机反击板与转子外缘的平行度,在转子全长范围内严禁大于10mm。
24.5.10 安全防护装置齐全,标志醒目,过负荷安全保护装置动作正确。

《有色金属矿山井巷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YSJ 414-93
第4.5.7条
四、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1.负荷试运转时间应为8~24h;
2.加入物料的粒度和性质,均应符合设计或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
3.必须先空负荷启动,待设备进入正常转速,且无异常声响后,方可加人物料;加料应由少到多,直至满负荷为止;
4.停机时,必须待破碎机内的物料全部排出后,方可停止主电动机的运转。
  



4.12 筛分设备安装工程


《煤矿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5010—95
25.2 矿用座式振动筛安装
25.2.9 振动筛筛箱两侧对应点的振幅偏差严禁超过额定工作振幅的10%,且不得大于lmm。
25.2.10 振动器安装架(梁)的垂直度严禁大于1/1000,与激振器结合面的平面度在1m2的范围内严禁超过0.2mm。
25.3 旋转概率筛安装
25.3.8 筛机安装时,传动轴水平度严禁超过0.2/1000,机座(架)应保持水平,上部机架四主柱底面应在同一平面内,平面度在1m2的范围内严禁大于1mm。
25.4 弧形筛安装
25.4.2 入料口倾角和几何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入料口下缘与筛面上缘距离与设计图纸尺寸的偏差,严禁大于±3mm。
25.5 电磁振动旋流筛安装
25.5.5 电磁振动器底板面必须水平,水平度严禁大于2/1000。筛机底基础与底板面平行度严禁大于lmm。
25.5.6 防震用底座橡胶弹簧受力均匀,厚度一致,给料用定压箱的安装高度必须符合设计,用给料泵供料时,阀门调节位置必须保证人料压力在0.01~0.03MPa范围内。
  



4.13 主洗设备安装工程


《煤矿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5010—95
26.3 辊筒式磁选机安装
26.3.6 机体水平度,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纵向不大于0.5/1000;
横向不大于0.1/1000。
26.4 跳汰机安装
26.4.9 箱体各分室上、下部位焊接处或螺栓连接处,凡与水、气相接触的部位,严禁有渗水、漏水、漏气现象;各风室间严禁串风、串水,且风、水分布均匀。
26.4.10 安全防护设施(链轮罩、栏杆、走台板)和消音装置的安装,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设备出厂技术文件规定。
26.5 斜轮重介质选煤机安装
26.5.8 箱体、分选槽、固定盘、支座等在悬浮液面以下的各部位焊接后,必须进行渗漏检查,严禁有渗漏水现象。
26.6 离心式鼓风机安装
26.6.8 机组安装的水平度,必须符合设备出厂技术文件的规定。无规定时,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纵向水平度 不超过0.03/1000;
  横向水平度 不超过0.10/1000。
26.6.9 转子系统主轴、叶轮、平衡盘、推力盘、联轴器等各部位的轴向和径向跳动必须符合设备出厂技术文件的规定;电动机与鼓风机转向一致,运转无卡阻和摩擦现象;出口风压和风量达到额定值;安全保护装置齐全、可靠。
26.7 重介旋流器安装
26.7.5 支承座安装的水平度,机体的垂直度,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26.7.5.1 支承座水平度,不大于0.5/1000;
26.7.5.2 机体安装垂直度,不大于0.3/1000。
  



4.14 脱水设备安装工程


《煤矿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5010—95
27.3 卧式振动离心脱水机安装
27.3.6 机体水平度,纵向严禁大于0.2/1000,横向严禁大于0.3/1000。
27.3.7 试运转启动前,必须按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的启动程序操作,确保油温不低于10℃,油压保持0.05~0.15MPa后,才允许脱水机试运转。
27.4 立式振动离心脱水机安装
27.4.6 机体水平度,严禁大于0.2/1000。
27.4.7 试运转启动前必须按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的启动程序操作,确保油温不低于10℃,油压保持0.05~0.15MPa后,才允许脱水机试运转。
27.5 沉降式过滤离心脱水机安装
27.5.6 机体的水平度,必须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无规定时,纵向严禁大于0.2/1000,横向严禁大于0.3/1000。
27.5.7 转子与筛板间隙,必须在1.5~2.5mm之间。
27.5.8 溢流端各堰板位置必须一致,其沉降池深度,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
27.5.9 试运转启动前必须按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的启动程序操作,确保油温不低于10℃,油压保持0.05~0.15MPa后,才允许脱水机试运转。

  



4.15 浮选设备安装工程


《煤矿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5010—95
28.5 浮选机安装
28.5.6 机体的水平度,严禁大于1/1000,且不得超过5mm。
28.5.7 搅拌机构叶轮轴的垂直度,严禁大于1/1000。
28.5.8 叶轮与吸料口间隙,必须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
28.7 盘式真空过滤机安装
28.7.7 机体的水平度,纵向严禁大于0.2/1000。
28.7.8 中心轴安装的同心度,严禁大于2.5/1000。
28.7.9 瞬时吹吸风系统,动作可靠,吹吸风顺序正确,风阀开启时,主轴滤板孔必须与分配头吹落区和吸附区对准。
28.8 水环式真空泵(或水环式压缩机)安装
28.8.7 泵体的水平度,纵向严禁大于0.15/1000。
28.8.8 叶轮端面与两端间隙,必须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

  



4.16 压滤设备安装工程


《煤矿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5010—95
29.2 500m2及以下箱式压滤机安装
29.2.5 机架两主梁轨道的水平度及直线度,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纵向不大于0.2/1000(只允许有上拱度),且不得大于3mm。
横向不大于0.15/1000。
29.2.6 机架两主梁轨道的平行度严禁大于0.15/1000,且不得大于3mm。
29.2.7 各部位的试验压力,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液压系统试验压力不小于1.8MPa。过滤工作试验压力不小于1.2MPa。
29.3 660~1050m2箱式压滤机安装
29.3.5 机架四主梁轨道的水平度及直线度,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纵向不大于0.2/1000,且不得大于3mm,只允许有上拱度。
横向不大于0.1/1000。
29.3.6 机架四主梁轨道相互之间的平行度严禁大于0.15/1000,且不得大于3mm。
29.3.7 各部位的试验压力,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液压系统试验压力 不小于1.8MPa。
  过滤工作试验压力 不小于1.2MPa。
29.4 带式压滤机安装
29.4.8 传动和转向滚筒的水平度,严禁大于0.3/1000。
29.4.9 两相邻滚筒和辊子之间平行度,严禁大于1/1000。
29.4.10 调偏装置工作必须平稳、灵活、无卡阻。调偏开闭灵活、准确。
  



4.17 转筒式干燥机安装工程


《煤矿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5010—95
30.0.8 机体的横向水平度严禁大于0.3/1000。
30.0.11 挡轮轴心线对轮带中心线的偏移,严禁大于2mm,且只允许向滚筒回转相反的方向偏移。
30.0.12 大齿圈安装后,轴向与径向跳动,严禁大于2mm。  



4.18 浓缩设备安装工程


《煤矿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5010—95
31.1 周边传动浓缩机安装。
31.1.7 中心竖轴的垂直度严禁大于0.5/1000,其径向跳动在全范围内不得大于2mm。
31.1.8 轨道与行走轮必须位于同心圆上,中心半径偏差严禁大于15mm。
31.2 中心传动浓缩机安装。
31.2.7 传动竖轴的垂直度,严禁大于0.1/1000,其径向跳动在全长范围内不得大于0.5mm。
31.2.8 轨道与行走轮应位于同心圆上,中心半径偏差严禁大于10mm。
  





4.19 防爆电器安装工程


《煤矿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 5010—95
43.1 高压防爆开关安装
43.1.1 开关绝缘试验结果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43.1.1.1 绝缘电阻:提升杆不低于1000MΩ,二次回路不低于0.5MΩ。
43.1.1.2 交流耐压试验必须符合表43.1.1的规定。
  


交流耐压试验电压标准 表43.1.1











工作额定电压(kV)

3

6


试验电压(kV)

16

21

43.1.2 隔爆面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完整、无锈,结合面粗糙度符合产品规定,防锈措施良好,接线、密封良好,闭锁装置齐全、可靠,螺栓、垫圈齐全、紧固,间隙符合规定。
43.1.5 送电试运行必须达到:各部工作正常,仪表及指示灯指示正确。
43.2 低压防爆开关安装
43.2.1 开关绝缘电阻在温度为20±5℃,相对湿度为50%~70%,井上测试时,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43.2.1.1 导电部分:380V不得低于5MΩ,660V不得低于5MΩ,1140V不得低于10MΩ;
43.2.1.2 控制部分:不得低于1MΩ。
43.2.2 隔爆面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完整、无锈,结合面粗糙度符合产品规定,闭锁装置齐全、可靠,防锈措施良好。
43.2.3 电缆接线盒的处理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有电缆出线者,螺栓应齐全紧固,且有合格的密封圈,其内径等于电缆公称外径,公差±1mm,外径与进线装置内径相差不大于2mm;无电缆出线者,应有密封圈及厚2mm或以上的钢板堵死,并用喇叭嘴或螺母压紧,钢板应置于密封圈之外,钢板与进线装置内径差不大于2mm,电器导电接触面和电缆接头接触良好。
43.2.4 送电运行必须符合下列规定:分、合闸及换向灵活。
43.3 防爆漏电继电器安装
43.3.1 防爆漏电继电器的绝缘电阻测试结果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当温度为20±5℃,相对湿度为50%~70%,井上测试时,对于660V的检漏继电器不得低于1OMΩ,380V的不得低于5MΩ,127V的不得低于2MΩ。
43.3.2 防爆面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完整、无锈,结合面粗糙度符合产品技术文件规定,防锈措施良好,间隙符合规定。
43.3.3 进出接线盒的电缆密封处理必须符合本标准第43.2.3条的规定。
43.3.5 送电试验必须灵敏、可靠。
43.4 井下照明电器安装
43.4.1 井下照明灯具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零件完整齐全,结合面严密。保护玻璃罩无裂纹破损,隔爆灯符合隔爆要求。灯具安装的吊钩和预埋件必须埋设牢固。
43.4.2 照明变压器,防爆插销,防爆三通必须达到:螺栓及弹簧垫圈紧固,密封严密、完整,隔爆面符合隔爆要求。绝缘电阻:在井上摇测,380V及660V线圈不得低于5MΩ,127V线圈不得低于0.5MΩ。
43.4.3 网络绝缘必须大于0.2MΩl,变压器绝缘电阻不得低于2MΩ,通电时灯具必须全部亮度正常。

《有色金属矿山井巷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YSJ414--93
第6.1.6条 井下电器设备禁止接零,若用普通变压器代替矿用变压器时,严禁中性点接地,并不得用由地面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或发电机向井下供电,但架线式电机车整流装置的专用变压器可不在此限。

                                    
                  
              
            
            
              
            
            
              源自: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23

主题

0

好友

7

积分

新会员报到

贡献
0 个
金币
7 个
在线时间
236 小时
帖子
1641
2#
发表于 2009-3-29 09:15:32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0

好友

7

积分

新会员报到

贡献
0 个
金币
7 个
在线时间
236 小时
帖子
1641
3#
发表于 2009-4-4 08:26:13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2

积分

新会员报到

贡献
0 个
金币
2 个
在线时间
0 小时
帖子
2
4#
发表于 2009-9-22 10:42:55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阿,而且直接看到,好人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新会员报到

贡献
0 个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3 小时
帖子
5
5#
发表于 2010-2-24 22:15:27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新会员报到

安评高中三年级

贡献
0 个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27 小时
帖子
184
6#
发表于 2010-5-25 15:20:13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安评论坛

手机版|Archiver|安全评价

GMT+8, 2025-5-10 10:29 , Processed in 0.03891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