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安评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SD系列导热油

[复制链接]

3142

主题

0

好友

534

积分

安评小学三年级

Rank: 3Rank: 3

贡献
0 个
金币
534 个
在线时间
42 小时
帖子
318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7-31 21:13:3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标准名称
SD系列导热油


标准说明






    本品为采用特殊工艺精制的优质矿物油,加有多种添加剂,适于320℃以下作热载体用。
一、技术要求
    SD系列导热油应符合下列要求  



项                目
指           标

SD-280
SD-300
SD-320

外观
黄色透明
淡黄透明
柠檬黄透明

运动粘度,50℃,mm2/s
26-32
4.5-8.5
9.5-11.5

酸值,mgKOH/g                      ≤
0.05
0.05
0.05

水溶性酸碱




闪点(开口),℃                    ≥
185
145
165

燃点,℃                           ≥
235
165
205

凝固点,℃                         ≤
-3
-5
-5

铜片腐蚀100℃  3h
合格
合格
合格

水分,%




机械杂质




馏程①(2%),℃                   ≥
320
300
320

     (98%),℃                  ≤
440
380
410

热稳定性试验①
通过
通过
通过
①为出厂保证项目,定期抽检。
二、检验方法
    1、外观的测定
    目测。
    2、运动粘度的测定(按GB265-75《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进行)
    3、酸值的测定(按GB264-77《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法》进行)
    4、水溶性酸碱的测定(按GB259-77《石油产品水溶性酸碱测定法》进行)
    5、闪点的测定[按GB267-77《石油产品闪点与燃点测定法(开口杯法)》进行]
    6、燃点的测定(按GB267-77《石油产品闪点与燃点测定法》进行)
    7、凝固点的测定(按GB510-83《石油产品凝固点测定法》进行)
    8、铜片腐蚀的测定
    按GB378-64《发动机燃料铜片腐蚀试验法》进行(参见GB5096-85)
    9、水分的测定[按GB260-77(88)《石油产品水分测定法》进行]
    10、机械杂质的测定
    将摇匀油样倾入100ml量筒中,静置5min,应透明、无悬浮物,底部无沉淀。
    11、馏程的测定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蜡油、润滑油等重质馏分的馏程。
   11.1 仪器与材料
    减压馏程测定装置(图1):包括下列各部分。减压馏程测定器1(尺寸见图2,分度为1ml,容量允许误差为±0.8ml);真空泵2[能抽到残压2mmHg(266.6Pa)];缓冲瓶3(不小于1000ml);红外线灯4(250W);真空压力计5(尺寸见图3);高型烧杯6(直径100mm,高240mm);电炉7(1000W平盘形);保温罩8;变压器9、10。
    温度计(0-100℃及0-360℃棒状温度计);
    量筒(100ml);
    素烧瓷环或瓷片;
    火棉胶;
    真空润滑脂。
   11.2 试剂
    无水氯化钙:化学纯;  




  


   11.3 准备工作
   11.3.1 试样中有水时,试验前应进行脱水。含蜡油品预热到高于其凝点15-20℃;粘稠油品预热到易流动的适当温度。加入无水氯化钙,充分搅拌,用滤纸(或脱脂棉)过滤。
   11.3.2 取100ml或相当于100ml质量的试样,倒入装有瓷环(或瓷片)的干净分馏瓶中。记录量取试样的温度。安装仪器时,使温度计位于分馏瓶瓶颈中央,并且使温度计水银球的上边缘与分馏瓶支管焊接处的下边缘在同一水平面上。各磨口处涂少量真空脂,磨口外涂一层火棉胶。试验残压较大时可不用涂真空脂和火棉胶。  




  


   11.3.3 受器量筒用装水的高型烧杯保温。水面要高于受器量筒100ml刻线。用红外线灯对高型烧杯进行加热,使水温保持在与量取试样时的温度相差不大于3℃的范围内。
   11.3.4 启动真空泵,关闭放空阀,检查系统气密程度,再调节放空阀,使残压达到测定要求。可参考表1选择所需残压值,在保证测定出蒸馏最高温度的情况下,应该采用较大的残压,残压读准至0.5mmHg(66.66Pa)。
表1  



馏程范围,℃
残压,mmHg(Pa)

200-350
50(6666.1)

高于350
≤5(666.1)




  


   11.4 测定步骤
   11.4.1 完成准备工作,开始加热。初馏时间控制在10-20min。
   11.4.2 蒸馏时控制从初馏点到馏出10%的时间不超过6min,10-90%以4-5ml/min馏出。馏出90%时允许最后调整一次加热强度,使90%到终馏点不超过5min。
   11.4.3 蒸馏时,按试样技术标准的要求记录温度和馏出百分数,同时记录残压和时间。蒸馏过程残压波动不得超过0.5mmHg(66.66Pa)。
   11.4.4 蒸馏到终馏点,停止加热,取下保温罩,待温度计自然冷却到100℃以下,缓慢放空。水银真空压力计回到原位后停真空泵。
   11.4.5 按常、减压温度换算图(图4)将减压下测定的各点温度换算为常压下的温度。
   11.5 精确度
    平行测定两次结果间的差数不应大于下列数值:馏出温度和馏出量不大于5℃和1ml。
    取平行测定两个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减压馏程的测定结果。
    12、热稳定性试验[按《SD系列导热油热稳定性评定方法》(草案)进行]
附注:①沪Q/YSM125-89,由上海润滑油厂起草。
     ②SD-280、SD-300、SD-320基础油残炭的测定按GB268-77《石油产品残炭测定法》进行,分别不得高于0.05%、0.03%、0.03%。  
                                    
                  
              
            
            
              
            
            
              源自: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安评论坛

手机版|Archiver|安全评价

GMT+8, 2025-5-15 16:48 , Processed in 0.024054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