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贡献
- 0 个
- 金币
- 534 个
- 在线时间
- 42 小时
- 帖子
- 3185
|
标准名称
工业丙烯酸-2-乙基己酯
标准说明
本标准适用于丙烯酸(丙烯氧化法制成的)与2-乙基己醇经酯化反应制得的丙烯酸-2-乙基己酯。该产品主要用途是作为合成树脂的原料,并用于涂料、纺织、皮革、建筑等工业中。
分子式:CH2CHCOOCH2CH(CH2CH3)CH2CH2CH2CH3
分子量:184.16(按1983年国际原子量)
一、技术要求
工业丙烯酸-2-乙基己酯应符合下列要求
项 目
指 标
项 目
指 标
优级品
一级品
优级品
一级品
含量,% ≥
99.0
99.0
水分,% ≤
0.10
0.15
色度(Hazen单位) ≤
15
20
阻聚剂①(MEHQ),ppm
50±5
50±10
酸度(以丙烯酸计),% ≤
0.01
0.01
①阻聚剂为4-甲氧基酚。阻聚剂含量可根据用户要求协商确定。
二、检验方法
1、含量的测定
根据气相色谱法测出的有机杂质和卡尔·费休法测出的水分,再用差减法求得丙烯酸-2-乙基己酯产品的含量。
产品含量(%)=100-(有机杂质+水分) (1)
式中 有机杂质——按本标准1.1进行测定;
水分——按本标准4进行测定。
1.1 有机杂质测定
1.1.1 适用范围
有机杂质含量在0.002-0.1%。
1.1.2 原理
工业丙烯酸-2-乙基己酯试样经气化后通过色谱柱,使欲测的各组分分离,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内标法定量。
1.1.3 材料
载气:氮气,纯度≥99.95%;燃气:氢气,纯度≥99.95%;助燃气:空气。
1.1.4 试剂
2-乙基己醇:试剂纯;乙酸-2-乙基己酯:试剂纯;丙酸-2-乙基己酯:试剂纯;乙酸乙酯;富马酸二正丁酯:试剂纯;2-乙基己氧基丙酸-2-乙基己酯:试剂纯。
1.1.5 色谱柱(表1)
A 柱①
B 柱
固定液
聚乙二酸20M和2-硝基对苯二甲酸的反应产物(FFAP)10% 己二酸新戊二醇聚酯(MPGA)15%
高温硅油(THERMON-1000)5% 磷酸(H3PO4)0.5%
载体
白色硅藻土[Chromosorb W(AW DMCS)]80-100目
内径及柱长
内径3mm,长3m不锈钢柱
①A柱用于测定低沸点杂质;B柱用于测定高沸点杂质。
1.1.6 仪器
气相色谱仪(配有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对苯的最小检出量应优于1*10-10g/s;微量注射器(1μ1)。
1.1.7 分析条件
必须选用仪器的最佳条件,以得到合适的分离度。以上海分析仪器厂103型气相色谱仪为例,分析条件见表2。
表2
条 件
低沸物测定
高沸物测定
条 件
低沸物测定
高沸物测定
色谱柱
A柱
B柱
氢气流量,ml/min
60
60
内标物
乙酸乙酯
富马酸二正丁酯
空气流量,ml/min
450
450
柱温,℃
140
180
放大器高阻
109
109
检测器温度,℃
160
190
进样量,μ1
0.5
0.5
气化室温度,℃
180
210
记录仪量程,mV
1
1
氮气流量,ml/min
50
40
纸速,mm/min
2
2
1.1.8 测定步骤
1.1.8.1 按色谱分析常规配制固定相、装柱、老化等准备工作。
1.1.8.2 在预先精确称量的、清洁干燥的50ml具塞三角瓶中加入0.1g内标物,称准至0.001g,再加入10g试样,称准至0.001g。
1.1.8.3 按照设定的分析条件进行气相色谱分析,得到色谱图及峰面积。
1.1.8.4 在表2所列条件下,各组分的色谱图和保留时间tR、相对保留时间tR'及校正因子(校正因子按内标法测定),如表3、表4、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
表3为丙烯酸正丁酯中低沸物保留时间tR、相对保留时间tR'及校正因子。
表3
组分
tR,min
tR'
校正因子
组分
tR,min
tR'
校正因子
乙酸乙酯(内标物)
1.33
0.103
2-乙基己醇
10.09
0.782
0.488
未知峰
3.38
0.262
丙酸-2-乙基己酯
11.42
0.885
0.473
乙酸-2-乙基己酯
8.37
0.649
0.565
丙烯酸-2-乙基己酯
12.90
1.00
表4为丙烯酸正丁酯中高沸物保留时间tR、相对保留时间tR'及校正因子。
表4
组分
tR,min
tR'
校正因子
丙烯酸-2-乙基己酯
1.11
1.00
富马酸二正丁酯(内标物)
4.56
4.11
2-乙基己氧基丙酸-2-乙基己酯
8.73
7.86
0.855
1.1.9 计算
根据内标法,各组分含量X(%)按式(2)计算:
X=(Ax*Ms)/(As*M)*Fx*100 (2)
式中 Ax——X组分峰面积,mm2;
As——内标物峰面积,mm2;
Ms——内标物质量,g;
M——试样质量,g;
Fx——X组分校正因子。
1.1.10 允许误差
杂质含量≥0.1%,相对偏差≤10%;杂质含量<0.1%,相对偏差≤30%。
1.1.11 注意事项
出现未知峰时,用与该未知峰最邻近的已知物校正因子求其浓度。
测定校正因子时,所使用的溶剂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其组成必须一致。
2、色度的测定(按GB3143-82《液体化学产品颜色测定法(Hazen单位——铂-钴色号)》)
3、酸度的测定(按ZB G17007-87《丙烯酸酯类酸度的测定 容量法》进行)
4、水分的测定(按GB6283-86《化工产品中水分的测定 卡尔·费休法》进行,两次测定差值≤0.005%。)
5、阻聚剂的测定(按ZB G17006-87《丙烯酸及丙烯酸酯类单体中4-甲氧基酚的测定》进行)
附注:ZB G17016-87。
源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