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安评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金丝蜜枣(南式)ZBX24015-88

[复制链接]

3142

主题

0

好友

534

积分

安评小学三年级

Rank: 3Rank: 3

贡献
0 个
金币
534 个
在线时间
42 小时
帖子
318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7-31 22:15:2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金丝蜜枣(南式)的等级规格、感官指标、理化指标、细菌指标、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贮存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鲜枣、白砂糖按规定的工艺生产的南式金丝蜜枣。  
   
2 引用标准  
 GB 4789.2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GB 4789.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  
 GBn 146 食品包装用纸卫生标准  
 GBn 147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树脂卫生标准  
   
3 技术要求  
3.1 等级、规格见表1:  
         表 1 粒/kg  
━━━━━━━━━━━━━┳━━━━━━━━━━━━━━━━━━━━━━━  
 级 别         ┃ 规 格  
━━━━━━━━━━━━━╋━━━━━━━━━━━━━━━━━━━━━━━  
  1           ┃ <80  
━━━━━━━━━━━━━╋━━━━━━━━━━━━━━━━━━━━━━━  
 2            ┃ 81~120  
━━━━━━━━━━━━━╋━━━━━━━━━━━━━━━━━━━━━━━  
 3            ┃ 121~160  
━━━━━━━━━━━━━╋━━━━━━━━━━━━━━━━━━━━━━━  
 4              ┃ 161~200  
━━━━━━━━━━━━━╋━━━━━━━━━━━━━━━━━━━━━━━  
 5            ┃ 201~230  
━━━━━━━━━━━━━╋━━━━━━━━━━━━━━━━━━━━━━━  
 级外          ┃  不限   
━━━━━━━━━━━━━┻━━━━━━━━━━━━━━━━━━━━━━━  
3.2 感官指标见表2:  
              表 2  
━━━━┳━━━━━━━━━━━━━━━━━━━━━━━━━━━━━━━━  
    ┃ 指 标  
 项 目┣━━━━━━━━━━━━━━━━━━┳━━━━━━━━━━━━━  
    ┃  1~5级             ┃ 级 外  
━━━━╋━━━━━━━━━━━━━━━━━━╋━━━━━━━━━━━━━  
 色 泽┃ 棕黄色或棕褐色。色泽基本一致    ┃棕褐色或深褐色   
━━━━╋━━━━━━━━━━━━━━━━━━╋━━━━━━━━━━━━━  
 形 态┃枣形基本一致、颗粒完整、大小均匀、枣┃允许有破碎枣、瘪枣等各  
    ┃身干爽、丝纹细密匀称、枣面微有糖霜 ┃种形态   
━━━━╋━━━━━━━━━━━━━━━━━━╋━━━━━━━━━━━━━  
    ┃枣形饱满、质地酥松、无干瘪,枣屑不  ┃  
 组 织┃                  ┃允许有轻度瘪枣,但枣屑不   
    ┃得超过1%              ┃得超过5%   
━━━━╋━━━━━━━━━━━━━━━━━━┻━━━━━━━━━━━━━  
滋味与 ┃  
气味  ┃有原果味,味甜纯正,无异味   
━━━━╋━━━━━━━━━━━━━━━━━━━━━━━━━━━━━━━━  
 杂 质 ┃无  
━━━━┻━━━━━━━━━━━━━━━━━━━━━━━━━━━━━━━━  
3.3 1~5级理化指标见表3:  
        表 3  
━━━━━━━━━━━━━━━━━┳━━━━━━━━━━━━━━━━━━━  
 项 目             ┃ 指 标  
━━━━━━━━━━━━━━━━━╋━━━━━━━━━━━━━━━━━━━  
 水分,%             ┃ ≤15  
━━━━━━━━━━━━━━━━━╋━━━━━━━━━━━━━━━━━━━  
 总糖(以转化糖计),%        ┃ 65~89  
━━━━━━━━━━━━━━━━━┻━━━━━━━━━━━━━━━━━━━  
3.4 细菌指标见表4:  
                     表 4  
━━━━━━━━━━━━━━━━━┳━━━━━━━━━━━━━━━━━━━  
 项  目            ┃ 指 标  
━━━━━━━━━━━━━━━━━╋━━━━━━━━━━━━━━━━━━━  
 细菌总数,个/g         ┃ ≤750  
━━━━━━━━━━━━━━━━━╋━━━━━━━━━━━━━━━━━━━  
 大肠菌群,个/100g         ┃ <30  
━━━━━━━━━━━━━━━━━╋━━━━━━━━━━━━━━━━━━━  
 致病菌(系指肠道致病菌)      ┃ 不得检出  
━━━━━━━━━━━━━━━━━┻━━━━━━━━━━━━━━━━━━━  
   
4 检验规则  
   
4.1 同等级、同一批投料的产品为一个检验批次,每批产品在入库前由生产单位按规定的感官、理化、细菌项目进行生产检验。  
4.2 生产单位必须服从和配合当地食品监督部门,对产品的质量指标与卫生指标按本标准规定予以抽样检验。  
4.3 抽样方法  
4.3.1 抽样必须具有代表性,应在全批货物的不同部位按规定件数抽取样品。  
4.3.2 每批产品的抽样数量100件(箱)以下者按3%抽取,100件(箱)以上者每增100件(箱)增抽1件;增加部分不足100件(箱)时按100件(箱)计算。  
4.3.3 包装检验和重量检验在抽样时一起进行。  
4.4 取样方法  
4.4.1 在抽样中,从每件的上、中、下分别取样0.5kg,将所取全部样品充分混匀,以四分法缩分至1.5kg,装入清洁、干燥的容器内供检验用。细菌检验的样品抽取方法按GB 4789.2规定进行。  
4.4.2 取样后应在存样容器上标明品名、等级、生产批号、生产日期、生产厂名、抽样日期及抽样人姓名。  
4.4.3 在抽取样品时,应对产品存放场所的环境状况与生产条件及产品包装运输、保管等情况进行考察予以记录。  
4.5 每批产品经生产检验合格后,产品质量应完全符合本标准规定的要求,并出具出厂合格证书。  
4.6 各级蜜枣中检出不符合本等级规定的次级枣不超过3%,干瘪枣、破碎枣不超过2%者,应认定为合格产品。  
4.7 进货部门在交接验收中,有疑问时可提出复验。由进货单位会同生产单位检验人员按本标准规定抽样检验,以复验结果为准。若任何一方对复验结果持有不同意见,经双方同意,可扩大抽样范围重新取样检验,以最终检验结果为准,不合格品由生产单位按产品实际品质进行处理。  
   
5 试验方法  
   
5.1 感官检验  
5.1.1 等级:用感量0.1g的天平,称取枣样1000g,查点枣粒数量予以记录。  
5.1.2 形态和色泽:将样品平铺在白色平面上,用目测方法观察评定。  
5.1.3 组织:随机采取样枣10粒,用不锈钢小刀逐个纵剖切开,观察切面果肉组织状况。  
5.1.4 滋味与气味:品尝和嗅觉进行辨别。  
5.1.5 杂质:目测、手检。  
5.2 理化检验  
5.2.1 样品制备:将经过感官检验的样品在洁净的玻璃板上铺平,连续用四分对角取样法分取试样约100g,将试样用不锈钢剪刀去核,绞碎捣烂,装入磨口玻璃广口瓶内备用。  
5.2.2 水分的测定  
5.2.2.1 仪器  
 a.电热烘箱;  
 b.称量皿;  
 c.分析天平;  
 d.干燥器。  
5.2.2.2 测定方法   
 a.称取试样10~15g于已烘至恒重的称量皿中。  
 b.置于80~85℃电热烘箱中,2h以后升温至100~105℃。  
 c.烘至4~5h,取出放于干燥器内冷却0.5h,称重,然后再放入100~105℃烘箱中1h左右,取出放于干燥器中,冷却称重,至前后两次相差不超过2mg即认为恒重。  
5.2.2.3 计算公式  
      W1-W2  
 水分(%)= ━━━━×100 …………………………(1)  
      W1-W3  
式中:W1——称量皿和样品重量,g;  
 W2——称量皿和样品干燥后的重量,g  
 W3——称量皿重量,g。  
水分测定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二位。  
5.2.3 总糖量的测定  
5.2.3.1 仪器  
 a. 分析天平;  
 b. 烧杯:100、50ml;  
 c. 容量瓶:100、250mL;  
 d. 电热恒温水浴锅;  
 e. 锥形瓶:250mL;  
 f. 滴定管:25、50mL;  
 g. 电炉;  
 h. 移液管:50mL。  
   
5.2.3.2 试剂  
 a. 20%氢氧化钠溶液:称取200g化学纯氢氧化钠,加水溶解,然后稀释至1000mL。  
 b. 次甲基蓝指示剂:1%水溶液。  
 c. 甲基橙指示剂:0.1%乙醇溶液。  
 d. 6N盐酸:取247mL分析纯浓盐酸加水稀释至500mL。  
 e. 斐林氏A液:取69.26g硫酸铜结晶,用少量蒸馏水溶解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过滤。  
5.2.3.3 斐林氏溶液的标定:准确称取于105℃烘箱中烘3h的分析纯无水葡萄糖0.5g,用少量蒸馏水溶解移入25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移入50mL滴定管中。  
 另取斐林氏A液、B液各5mL,于250mL锥形瓶中。  
 由滴定管加入糖液15mL,放在电炉上加热至沸并保持沸腾1min。由滴定管中徐徐加入糖液,待快到终点时加入次甲基蓝指示剂2滴,并继续滴加糖液直至蓝色褪尽为止。  
 计算:  
    W·V  
 A= ━━━━ …………………………………(2)  
    250   
式中:A——10mL A、B混合液,相当于葡萄糖的克数;  
 W——葡萄糖重量,g;  
 V——滴定时消耗葡萄糖的量,mL;  
 250 ——稀释倍数。  
5.2.3.4 测定方法  
 准确称取3~5g制备试样于50mL烧杯中,移入250mL容量瓶中,用50mL蒸馏水冲洗烧杯, 倒入容量瓶中(2~3次)浸泡120min,然后稀释至刻度。  
 取滤液50mL移入100mL容量瓶中,加入10mL6N盐酸,置68~70℃水溶液中水解15min后, 在自来水中冲冷至35℃以下。加入甲基橙指示剂1滴,用20%氢氧化钠中和至中性(呈橙色)加蒸馏水至刻度,移入滴定管中。  
 另取斐林氏A、B液各5mL于250mL锥形瓶中,加水约10mL,玻璃珠数粒,置石棉网上加热至沸,加入1滴次甲基蓝指示剂,再煮沸0.5min,继续滴加检测液,至蓝色褪尽显红色为终点,两次滴定误差不得超过0.2mL。  
5.2.3.5 计算公式  
           A×500  
 总糖(以转化糖计,%)= ━━━━×100 ………………………………(3)  
            W·V  
式中:A——相当于10mL斐林氏A、B混合液的葡萄糖的量,g;  
 W——称取样品的重量,g;  
 V——滴定时所耗的样液的量,mL;  
 500——稀释倍数。  
5.3 细菌检验  
 按GB 4789.2和GB 4789.3测定细菌指标。  
   
6 包装、标志  
   
6.1 包装分为外包装和内包装,同一批产品各件包装的净重一致。  
6.2 外包装可采用纸箱和木箱,包装箱的尺寸按包装重量由生产单位自行规定。  
6.2.1 纸箱应以5层瓦楞纸制成,木箱采用的木板材料厚度必须达到1.2cm以上,含水率低于17%,箱体清洁完整,装钉牢固。  
6.2.2 箱体内应选用洁净纸衬铺,或装以塑料袋,必须将产品完全封盖,不得与包装箱内面接触。  
6.2.3 装货后,严密封箱,箱外加3道塑料或铁皮腰带捆扎结实。  
6.2.4 包装箱外应标明产品名称、等级规格、包装净重,生产厂名,生产日期并在明显位置印上防震、防潮、防晒的标记。  
6.3 内包装可分为散装、袋装(纸袋、塑料袋)、盒装(纸盒、塑料盒)。  
6.3.1 散装蜜枣直接装入具有内衬物料的纸箱或木箱中,必须铺放平整,装满、装实,如有空隙须以清洁卫生的填充物填满。  
6.3.2 袋装、盒装的小包装均应包装严密,封口牢固,包装外面标明产品名称、等级规格、每袋(盒)净重、生产厂名、生产日期与商标标志。  
6.4 包装材料均应符合 GBn 146和 GBn 147的规定。  
   
7 运输、贮存  
   
7.1 运输工具应具有防尘、防雨设备,并不得与其他有毒害的物品混装、混运。  
7.2 装卸时应小心轻放、防止重压。  
7.3 生产厂、销售部门均应设成品仓库,库内堆放必须离地10cm,离墙30cm以上,保持清洁卫生,并有防尘、防蝇、防虫、防鼠设备。  
7.4 产品掌握勤进勤出,先进先发的原则,对不符合本标准的产品不得入库。  
7.5 成品仓库应通风、干燥、阴凉,库温以不超过25℃,相对湿度不高于70%为宜。  
7.6 产品质量保质期从出厂日期算起,不得少于6个月。  
   
 附 录 A  
   
 有关用语的解释   
   
  (补充件)  
   
A1 规定的工艺:南式金丝蜜枣有其独特和传统的加工工艺,生产中必须经过拣选、划纹、糖煮、干燥、整形、干燥等各道加工工序,即为本标准产品规定的工艺流程。  
A2 级别:本标准的级别依据是以颗粒的大小作为分级的,按每千克规定的粒数制定等级指标,1~5级品的感官、理化指标相同。  
A3 级外品:指每千克粒数在230粒以下或感官、理化指标不符合1~5级品规定品质的金丝蜜枣。   
A4 色泽:指金丝蜜枣的自然色泽,由于鲜枣品种不同,影响成品的色泽,允许淡棕色至棕褐色。色泽一致,系指色泽无显著差别,基本上达到一致。  
A5 表面糖霜:指枣身表面自然结晶的糖霜析出,而不是外加的糖粉。  
A6 枣形:蜜枣形态因各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传统习惯,往往加工成扁腰形、元宝形、椭圆  
形等各种不同枣形。  
A7 枣形完整:蜜枣颗粒无明显伤残,外形基本完整,如损伤显著,影响外观者即不能认为完整,应作为破碎枣。  
A8 干瘪枣:指金丝蜜枣在加工过程中,糖分未能渗透到蜜枣组织中,而产生的干瘪。  
A9 枣身干爽:蜜枣表面不流糖、不粘手,无反潮现象。  
A10 杂质:指原辅料以外混入的其他物质。  
   
 ━━━━━━━━━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商业部副食品局提出。  
本标准由江苏省苏州蜜饯厂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方瑞达、沈达。  
━━━━━━━━━━━━━━━━━━━━━━━━━━━━━━━━━━━━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1988-05-09批准 1988-10-01实施  
                                    
                  
              
            
            
              
            
            
              源自: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安评论坛

手机版|Archiver|安全评价

GMT+8, 2025-5-16 15:29 , Processed in 0.067121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