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安评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精制绵白糖QG1681-93

[复制链接]

3142

主题

0

好友

534

积分

安评小学三年级

Rank: 3Rank: 3

贡献
0 个
金币
534 个
在线时间
42 小时
帖子
318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7-31 22:16:3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精制绵白糖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制糖工业中利用甜菜或甘蔗、粗糖为原料经精制后生产的精制绵白糖。  
   
2 引用标准  
 GB/T 1445.2-91 绵白糖试验方法  
 GB 4789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GB 4789.1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总则  
 GB 4789.2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GB 4789.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测定  
 GB 478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  
 GB 4789.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志贺氏菌检验  
 GB 4789.6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病原性大肠艾希氏菌检验  
 GB 4789.7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副溶血性弧菌检验  
 GB 4789.8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检验  
 GB 4789.9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空肠弯曲杆菌的检验  
 GB 4789.10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葡萄球菌检验  
 GB 4789.11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溶血性链球菌检验  
 GB 5009.55 食糖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 7718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  
 GB 13104 白糖卫生标准  
   
3 技术要求  
3.1 感官指标  
3.1.1 外观 晶粒细小、均匀,颜色洁白,质地绵软。  
3.1.2 味觉和嗅觉 本产品或水溶液味甜,无异味。  
3.1.3 本产品的水溶液清澈、透明。  
3.1.4 黑点 每平方米糖层表面长度大于0.2mm的黑点不多于12个。  
3.2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见表1。  
 表 1  
──────────────────┬──────────────────-  
 项 目              │ 指 标  
──────────────────┼──────────────────-  
 总糖分 (%)            │ ≥98.4  
 还原糖分 (%)           │ 2.0±0.5  
 干燥失重 (%)           │ 0.8~1.6  
 电导灰分 (%)           │ ≤ 0.03  
 色值指数 (IUX)           │  ≤ 30  
 粒 度 (mm)             │ ≤ 0.30  
 混浊度 (度)            │ ≤ 4  
 不溶于水杂质 (mg/kg)       │ ≤ 20  
──────────────────┴──────────────────-  
3.3 卫生指标  
 卫生指标见表2。  
  表 2  
──────────────────┬──────────────────-  
 项 目               │ 指 标  
──────────────────┼──────────────────-  
 砷(以As计) (mg/kg)        │ ≤ 0.5  
 铅(以Pb计) (mg/kg)        │  ≤ 1.0  
 铜(以Cu计) (mg/kg)        │ ≤ 2.0  
 二氧化硫(以SO2计) (mg/kg)     │ ≤ 10  
 细菌总数 (个/g)          │ ≤ 200  
 大肠菌群 (个/100g)        │ ≤ 30  
 致病菌(系指肠道致病菌及臻球菌)   │ 不得检出  
 螨                │ 在250g产品中不得检出  
──────────────────┴──────────────────-  
   
4 试验方法  
4.1 粒度  
 按GB/T 1445.2进行测定。  
4.2 总糖分  
 按GB/T 1445.2进行测定。  
4.3 还原糖分  
 按GB/T 1445.2进行测定。  
4.4 电导灰分  
4.4.1 仪器和设备  
4.4.1.1 电导率仪  
 电导率仪应符合以下规格。  
 a.频率 50~2000Hz;  
 b.测量范围 0~500μS/cm;  
 c.测量精密度 ±3%或更精密,对于低灰分(电导)值,不应少于0.5μS/cm;  
 d.刻度单位 S/m或μS/cm;  
 e.电导池常数 在0.2~3.0cm**-1之间。  
4.4.2 试剂  
4.4.2.1 蒸馏水 配制氯化钾的水电导率低于2μS/cm。  
4.4.2.2 0.01mol氯化钾溶液 取分析纯氯化钾加热至500℃(呈暗红炽热)脱水30min后,称取745.5mg,定容1000mL。  
4.4.2.3 0.0025mol氯化钾溶液 吸取0.01mol氯化钾250mL,定容1000mL。此溶液在20℃时的电导率为328μS/cm。  
4.4.3 步骤  
4.4.3.1 测定  
 称取精制绵白糖31.7±0.1g定容100mL。先用样液冲洗测定电导率用的干洁小烧杯2~3次,然后倒入样液,测定电导率,记录读数及样液温度,同样测定溶糖用的蒸馏水的电导率。电导池常数应常用0.0025mol氯化钾溶液校核计量。  
4.4.3.2 结果  
 精制绵白糖的电导灰分(%)按下式计算,计算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  
 电导灰分(%)=6×10**-4(C1-0.35C2)  
 式中:C1——28锤度(31.7±0.1g/100mL)糖液在20℃时的电导率,μS/cm;  
 C2——溶糖用蒸馏水在20℃时的电导率,μS/cm。  
4.4.3.3 温度校正  
 测定电导率的标准温度为20℃,若不在20℃时测定应按下式校正,但测量温度范围不要超过20±5℃,溶糖用蒸馏水电导率的温度校正可忽略不计。  
 C1=C1t〔1+0.026(20-t)〕  
 式中:C1t——在t℃时,糖液的电导率,μS/cm;  
 t——测定糖液电导率时的温度,℃。  
4.5 干燥失重  
 按GB/T 1445.2进行测定。  
4.6 色值  
 按GB/T 1445.2进行测定。  
4.7 混浊度  
 按GB/T 1445.2进行测定。  
4.8 不溶于水杂质  
 按GB/T 1445.2进行测定。  
4.9 黑色  
 按GB/T 1445.2进行测定。  
4.10 卫生指标  
 按GB 4789.1进行测定。  
 按GB 5009.55进行测定。  
   
5 检验规则  
5.1 型式检验  
5.1.1 取样方法  
 每分离一罐糖膏为一个编号,在称量包装时,连续采取样品约5kg,放在带盖的容器中,调匀后为编号样品,该样品除供编号分析之用外,其余先取0.5kg放在带盖的容器中积累24h后为日集合样品。  
 取每编号样品(或每24h集合样品)1.5kg用双层食品级塑料袋密封包装,或磨砂口玻璃瓶盛装,标明产品编号、级别、生产日期、全批包数、检验结果及检验员,在相对温度50%~70%、温度不超过30℃的环境中留存,供生产和质量管理查验之用。经供收双方同意也可作仲裁样品。  
5.1.2 生产厂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每编号样品和每日集合样品可按生产的实际情况进行指标的抽检。检验结果如有一项或多项不符合该级的技术要求规定的,则按实达等级处理,达不到合格品的按等外品处理。  
5.1.3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本标准技术要求中的全部指标的检验。  
 a.生产期开始时,洗罐后恢复生产时,因故障停机后开机时;  
 b.生产所用原料变化时;   
 c.出厂检验结果质量下降时;  
 d.质量监督部门提出要求时。  
5.2 交收检验  
5.2.1 每一次交货的精制绵白糖为一个交付批,每批糖必须附有生产厂的产品合格证,收货方凭合格证收货,但有权在交货现场进行抽检。  
5.2.2 每个交付批的精制绵白糖为一个检验批。  
5.2.3 抽检时可在现场由供收双方共同从检验批中随机抽取10个糖袋,然后从每个糖袋中取出约1kg有代表性样品,将10个样品掺和混匀后,再用四分法取出5kg样品送仲裁机构对其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进行检验,结果即作为出厂产品的平均质量。  
5.2.4 抽检或仲裁检验结果,如有不合格指标应加倍抽取样品,对不合格指标进行复验,复验结果即作为该检验批的最终结果,卫生指标不得复验。  
5.2.5 在供、收双方的书面合同中,应写明国家公认的权威检测机构为仲裁机构。   
6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6.1 标志  
6.1.1 应符合GB 7718中的规定。  
6.1.2 装糖的包装物应印有下列标志,标志要清晰、耐久,不得脱色。  
 a.产品名称;  
 b.净重(kg);  
  c.厂名和厂址;  
 d.产品标准代号;  
 e.商标;  
 f.生产批号或生产日期;  
 g.保存期。  
6.1.3 袋内的编号证上应印有下列标志。  
 a.生产批号(编号);  
 b.生产日期。  
6.2 包装  
6.2.1 50kg包装  
 用内附一层聚乙烯薄膜的聚丙烯编织袋或其它符合食品包装要求的包装袋包装产品。包装袋必须干净,不破漏。每袋产品净重为50.0±0.1kg,批量产品不得少于净重,以白线双层缝口,缝口处不得有糖漏出。  
6.2.2 小袋包装  
 用食品级塑料袋包装产品。包装袋必须干净不破漏。每袋产品净重为0.500±0.005kg,批量产品不得少于净重。每50袋装成一箱,纸箱捆扎牢固。  
6.3 每批糖出厂时,由生产厂附送产品合格证、运输与保管条件说明书各一份。  
6.4 禁止与有害、有毒和其它污染物品混贮、混运。  
6.5 车辆运输时用苫布盖严;船舶运输和仓贮时应下有垫层。  
6.6 仓贮时相对湿度应在50%~70%之间。仓库温度不超过30℃。  
6.7 保存期  
 精制绵白糖保存期为12个月。  
    
 ━━━━━━━━━━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轻工业部质量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甜菜糖业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由轻工业部甜菜糖业科学研究所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孟家驹、于是今、赵长明。  
━━━━━━━━━━━━━━━━━━━━━━━━━━━━━━━━━━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1993-03-28批准 1993-10-01实施  
                                    
                  
              
            
            
              
            
            
              源自: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安评论坛

手机版|Archiver|安全评价

GMT+8, 2025-5-16 07:34 , Processed in 0.070173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