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安评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狄氏剂

[复制链接]

3142

主题

0

好友

534

积分

安评小学三年级

Rank: 3Rank: 3

贡献
0 个
金币
534 个
在线时间
42 小时
帖子
318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0-30 11:53:0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
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
    61876
  
  
    CAS号
    60-57-1
  
  
    中文名称
    狄氏剂       
  
  
    英文名称
    Dieldrin
  
  
    别    名
    六氯-环氧八氢-二甲撑萘 ;化合物-497;Octalox
  
  
    分子式
    C12H8Cl6O
    外观与性状
    纯品为白色无臭晶体,工业品为褐色固体
  
  
    分子量
    380.9
    蒸汽压
    0.72mPa(25℃)
  
  
    熔    点
    175~176℃
    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丙酮、苯和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
  
  
    密    度
    1.75
    稳定性
    对酸或碱都稳定
  
  
    危险标记
    14(有毒品)
    主要用途
    用作杀虫剂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神经系统、肝脏、肾脏有明显的毒性作用。

急性中毒: 可迅速经皮吸收而中毒,症状类似艾氏剂和滴滴涕,蓄积于脂肪中。

吸入可引起呼吸道刺激症状;误服中毒可出现头昏恶心、呕吐、全身无力、共济失调、肌肉抽动、震颤、四肝无力、食欲不振、情绪激动等。部分患者可有肝、肾损伤及周围神经炎。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本品属高毒性 。

  急性毒性:LD5046mg/kg(大鼠经口);60mg/kg(大鼠经皮);LC5043mg/m3,4小时(大鼠吸入);人经口5mg/kg,最小致死剂量。

  致癌性:小鼠经口最小中毒剂量730mg/kg(52周,连续)致癌阳性;大鼠经口最小中毒剂量1.80g/kg(2年,连续)致肿瘤阳性。

  致畸性:小鼠经口最小中毒剂量15mg/kg(妊娠期9天)致畸胎阳性。  

  用作土壤杀虫剂的艾氏剂是环境中狄氏剂(高达97%)的主要来源。艾氏剂和反应产生狄氏剂很快被土壤吸收,特别当土壤含有丰富有机质时,因而几乎不渗透土壤而且通常不发生地下水的沾污。两种化合物的迁移主要经由土壤侵蚀(像随风漂移)和沉积迁移(地表泾流),而不是通过溶渗。艾氏剂和狄氏剂在农业上使用,产生了土壤中残留物(主要是狄氏剂),持续期以年计。估计半衰期在4~7年。这些化合物在热带条件下比温带条件下存留期要短。由于处理庄稼和土地,或直接由于杀虫剂的施用,艾氏剂和狄氏剂通过挥发而进入空气。狄氏剂又随水洗刷和干尘降返回到土壤和水表面。因而这些化合物可在气相中测得(很低水平,通常在1~2ng/m3),或吸附在尘颗粒或降水中(大约10~20ng/l)。

  
水中生物体对狄氏剂有很高的富集能力,水中很低的含量水平可导致生物体达到有毒的水平。通过水中食物链富集的重要性不及从水中直接的生物吸收。

在地球系统中,艾氏剂和狄氏剂以各种形态积累在生物体内,但主要以狄氏剂形式存在。狄氏剂很可能要对田野哺乳动物的死亡和某些物种数量下降(如水獭)负责。  

  
降解:狄氏剂属高毒有机氯杀虫剂,在光照下光解,成光化狄氏剂,毒性更高。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3.
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果蔬类农药残留量的简速检验 薄层色谱法——(姜增武;李宗盈),《营养学报》,1984,6,No1,55-56(中文)。《分析化学文摘》,1985.1  


4.
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GB17378.4-1998)(海水)

气相色谱法(美国《水和废水标准检验法》)

气相色谱法(奶制品、肉类)《农药残留量气相色谱法》国家商检局编  


5.
环境标准:


  
    前苏联
    车间卫生标准
    0.01mg/m3(皮)
  
  
    联合国规划署(1974)
    保护水生生物淡水中农药的最大允许浓度
    0.005μg/L  
  
  
    美国EPA规定
    饮用水和海产品中浓度上限
    不应超过71 pg/l
  
  
    加工食品中残留允许范围
    0~0.1 ppm
  



6.
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生产操作或农业使用时,应该佩带防毒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可采用安全面罩。

  防护服: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必要时戴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流动清水彻底冲洗污染的皮肤、头发、指甲等。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患者清醒时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可用温水或1∶5000高锰酸钾液彻底洗胃。立即就医。  

灭火方法: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安评论坛

手机版|Archiver|安全评价

GMT+8, 2025-5-10 00:41 , Processed in 0.028097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