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安评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异戊胺

[复制链接]

3142

主题

0

好友

534

积分

安评小学三年级

Rank: 3Rank: 3

贡献
0 个
金币
534 个
在线时间
42 小时
帖子
318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0-30 11:54:0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
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
    32175
  
  
    CAS号
    107-85-7
  
  
    中文名称
    异戊胺
  
  
    英文名称
    isopentylamine;3-methylbutylamine
  
  
    别    名
    3-甲基丁胺;1-氨基-3-甲基丁烷
  
  
    分子式
    C5H13N;(CH3)2CHCH2CH2NH2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有氨臭
  
  
    分子量
    87.16
    闪  点
    18.3℃
  
  
    熔    点
    <-60℃ 沸点:95℃
    溶解性
    溶于水、乙醇、 乙醚
  
  
    密    度
    相对密度(水=1)0.75
    稳定性
    稳定
  
  
    危险标记
    7(中闪点易燃液体)
    主要用途
    用作溶剂及用于有机合成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接触低浓度蒸气时表现有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高浓度可致角膜水肿、溃疡、喉头声带水肿和支气管肺炎。神经系统受损时表现为意识障碍、瞳孔散大、视力模糊、四肢肌束震颤及运动障碍。严重中毒病例可因呼吸麻痹、心跳停止而死亡。肝、肾可受到损害。液体可致眼和皮肤灼伤。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470mg/kg(大鼠经口)

  刺激性:家兔经皮开放性刺激试验:380mg ,轻度刺激。  

  危险特性:易燃,遇高热、明火及强烈氧化剂易引起燃烧。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具有腐蚀性。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3.
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
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  


5.
环境标准:


     



6.
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烘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气、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佩戴导管式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氧气呼吸器或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 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安评论坛

手机版|Archiver|安全评价

GMT+8, 2025-5-9 07:28 , Processed in 0.027044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