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安评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金融危机下中国会展业的新思考

[复制链接]

1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新会员报到

贡献
0 个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0 小时
帖子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11 14:39:3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金融危机下中国会展业的新思考
精打细算度危机
最近一段时间,欧美市场纷纷告急,企业裁员风声鹤唳,部分展会停办或延期举办等纷至沓来……金融海啸引发的惊涛骇浪让人人自危,企业都在精打细算,参展商选择展会更是如此,更加注重了参展成本,要求更多的优惠与增值服务。危机当前,本刊专访了杜塞尔多夫展览(中国)有限公司行政总裁冯培喜先生,聆听他是如何率领杜塞尔多夫挑战这场危机。在危机面前如何支招。同时为您指点迷津,做到在危机面临如何临危不惧,畅谈全球金融危机下企业的应对之策——


金融危机下中国会展业的新思考
对话杜塞尔多夫展览(中国)有限公司行政总裁冯培喜先生
/易应连
2008年,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经济整体增速放缓,尤其以欧美市场的经济衰退和购买力疲软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冲击为剧。另一方面,金融危机来临,中国经济也正面临着一次转型和升级的机遇:将从改革开放30年来的快速增长模式转变为今后长时期内的科学发展模式;将由主要依靠出口投资拉动升级为由消费、投资、出口——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协调拉动。
中国企业如何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直面转型的成本,进行战略与战术的重新变革?面对国际化道路的曲折,如何迎接变革破浪前行?中国转型考验着中国企业转型……当前形势给中国的会展企业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我们需要深刻地思考一下,什么是会展业所面临的危机?如何去面对和处置这些危机?如何通过有效的危机管理转?
……


金融风暴下会展业的
谈到中国会展企业面临的危机,杜塞尔多夫展览(中国)有限公司(一下简称“MDC”)行政总裁冯培喜先生表示,既然是危机,那就得从两方面来看待,也就是辩证地看待,需要看行业外的人和行业内的人,怎么看待这个事情,是在微观层面还是在宏观层面来看这个事情。鉴于目前的形势,危机已经无可逆转,这场金融海啸影响已深度影响到实体经济,中国传统的出口型产品,如礼品、纺织品、玩具,印刷行业以及汽配等在这次危机中首当其冲,出口锐减,企业大批倒闭。受此波及,国际来华参展客商骤减,采购量一落千丈,展览业作为各产业最新发展状况的晴雨表,切实反映了这些变化。
同时,也要看到危机也是转机,一方面,由于中国长期以来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较为充足的现金以及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最近政府又屡出措施,随着中国政府逐步落实旨在提高人均收入,鼓励拉动内需和刺激居民消费的4万亿元救市计划,并通过提高出口退税率,保持出口贸易,中国在这次金融风暴比其他国家来讲,相对来说受到的影响还比较低。
另一方面,从长远来看,这次金融危机对于中国,也将加快整个会展行业的改革,这个从长远来看对我们是有利的。以前在与MDC合作中有所保留的一些来自国外的国家级大型企业,他们因为中国现在经济情况相对来较稳定,所以都愿意重新坐下来,来跟MDC商谈将来的合作,寻求度过难关的出路。所以这也是一种机会,从比较乐观的角度来看,整个事件来讲,虽然有部分的厂家倒闭,可是也带来新的希望,对于那些有能力扩张和发展的公司,也是一个好机会。
冯培喜认为,一个行业的成熟度,在危机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像纺织、玩具等传统的大宗出口型产品,从整体上来说这个行业还不够成熟,经不住市场的考验。一场危机来临,相关企业成批倒下,这种经济体的脆弱由此可见一斑。对于展览业来说,同样的道理,如何看待,在危机中如何作为,这都直接考验着一个展览企业的运营能力和成熟度。
危机给展览企业带来的最大启示还在于,迫使会展企业根据行业动态变化及时调整会展模式,必要时还要指引企业朝着正确方向发展。做展览的人,需要看到整个行业发展的未来,要符合这个行业的发展。以印刷为例,整个印刷行业,都在发展中不断的变,以前印刷展览分印前,印后,现在界限已经模糊了。印前,现在大部分已经整合在整个印刷过程,现在没有一个专门的印前展览。行业内人士有时候总是在说印前展,但是就现在来看,专门的印前展已经被淘汰了;对于淘汰,做展览的人也应该用一种平常的心去看待,这样的发展可能被看作一种失败,但冯培喜不认同这是一种失败,因为展会代表着一种需求,需求随之改变,展会也应该随着改变。展会就是一种硬媒体,是用来推广,用来交流,用来做生意的平台,如果生意都没了,哪里会有这个平台?
升级不如升值”——危机促成办展理念嬗变
当谈到MDC如何在危机中突破时,冯培喜介绍,作为世界展览巨头杜塞尔多夫展览集团公司的中国子公司,MDC目前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和沈阳设立办事处,始终坚持国际标准本土化的原则,结合中国的产业发展及市场需求现状将世界第一的专业展览会带到中国,为展商提供优质的本土化服务,协助他们拓展商机。
面对此次金融危机,冯培喜表示,展商参展时选择展会会更精打细算,更注重参展成本,要求更多的优惠与增值服务,买家配对也更具体、更直接、更具公信力。而观众部分,由于预算有限,很多专业观众的参观次数也会受到影响,行程的长短也会有所调整。正所谓升级不如升值
冯培喜坚信展会的价值并不仅仅是通过各种考核和评级等方式体现,更重要的是能为客户带来增值的服务,越是这样困难的时期,展会更是需要提供各种增值服务为展商和观众提供更为有效、直接的展会贸易平台。
MDC升值举措,一方面扩大国际市场的宣传力度,争取更多的国际客商来华参展,带来更多实在的采购订单;同时,精心选取一些优质展会,引导国内企业积极参展,对于受金融风暴影响较小的市场,MDC将加大拓展力度。另一方面,提高自己的国际办展能力,在危机中强化自己的风险意识,做好内功,只有具备更强的运营能力才能更好地服务企业。
2008年,是MDC践行升级不如升值服务的丰收年。在出展方面,经过杜塞尔多夫展览(中国)有限公司的精心组织组织,全年共有2,077家展商走出国门参加杜塞尔多夫展览集团公司的展览,出展净面积达45870平方米。在来展方面MDC立足内地,结合中国的产业发展及市场需求现状将世界第一的专业展览会带到中国,为展商提供优质的本土化服务,成功举办了10多个大型专业展览。
2008年,MDC在中国举办的展会接待了5,566家来自各个行业的展商,展览面积达368,000平方米,观众数突破242,497。其中,中国国际线缆及线材展览会(wire China)及中国国际管材展览会(Tube China)已成为全球第二,亚洲第一的著名展览,
并被评为2008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专业展会;中国国际橡胶塑料工业展览会(Chinaplas)成长为世界第三,亚洲第一;中国国际安全生产及职业健康展览会(COS+H)在亚洲独占鳌头。

与企业携手抵御经济寒冬
增值服务内外兼修
2008环球金融危机从欧美波及全球,一时间各国谈虎色变,纷纷出台各种措施救市,抵抗此次金融危机。一方面,各国的贸易保护政策一定程度上有所抬头,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的波动,一些国家的社会稳定也受到影响。同时,欧美市场的购买力疲软,出口订单剧减,更是对中国的出口制造业造成了沉重打击。
MDC基于母公司的全球优势和数十年来对中国市场的丰富经验,为本土企业从金融危机中突围量身定制了一套内外兼修的方案。
为了更好地帮助国内企业走出去 MDC在数年前就开始用富有中国特色的made-in-china品牌包装中国展团,通过统一形象、完善的展前、展中和展后服务,得到了参展商的一致好评。冯培喜认为,面对金融危机,企业出国参展的预算进一步紧缩,但全球化经济环境使企业不能因噎废食,放弃海外市场。因此,展会主办方更是需要不遗余力帮助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寻找新的发展蓝海。于是made-in-china展团等增值服务应运而生,更扩展到了出展目的地市场咨讯指南、出展效益咨询和出展实务支持等方面,提供更多的人性化服务,帮助企业以合理的成本最大化出展效益。同时,MDC通过对出展展商的质量管理,确保每个made-in-china展团的出展质量,从而赢得国外买家对于made-in-china展团这个品牌的信任,继而实现展商、买家和MDC公司三赢的局面。
2009年, MDC组织的各个行业的made-in-china展团将相继亮相德国、俄罗斯、中东、巴西、新加坡、印度和澳大利亚等各国顶级展会。以俄罗斯的wire Russia2009为例,MDC项目团队经过对比和分析发现俄罗斯的电线电缆行业相对于中国仍是发展中待开发的市场,潜力巨大。而俄罗斯电线电缆的成品进口关税调整,调高到45%左右,这意味着俄罗斯政府有意鼓励自行生产电线电缆的产品,也体现了当地的电线电缆制造行业需要采购更多地生产技术和机器。在中国国内竞争日益激烈和当前经济环境下,对于中国厂家来讲是一次机遇。但横亘在中国展商去俄罗斯参展的路上的是当地的市场规范、社会环境、差旅成本和语言环境产身份的重重障碍。此次MDC组织展团出展,并且以made-in-china的统一形象亮相,借助集团总部在俄罗斯当地合作方的优势资源以及其他各方管理组织的便利,将给中国展商出展带来更便捷的旅行安排,为展商寻求新的商机提供切实的保障。
在不断开拓出展业务的同时,MDC积极重视国内市场的潜力。MDC旗下被誉为亚洲最佳的一站式鞋类、鞋机和建配件的中国(东莞)国际鞋展.鞋机展,在过去的4年里,立足中国制鞋重镇东莞,取得了骄人战绩。但是面对环球金融危机,广东、福建鞋类出口制造业深受打击。为了帮助企业走出困境,MDC积极开拓内销市场,旨在为鞋企提供应对危机的避风港
在国家稳健地支持出口、鼓励企业开拓内销市场的东风下,中国东莞国际鞋展.鞋机展(春季2009)将在开拓海外市场的同时,重点开辟内销渠道,为展商扩大内销市场。通过整合内销数据资源,买家资质认证, 设定品质标准和市场细分等有效措施,吸引更多的大中小线城市的鞋类连锁店、大型分销贸易商、邮购店,鞋类批发商和电子商务平台等内销渠道。同时为展商提供更细致的服务,如内销型买家的现场配对,内销支付、保险、融资等金融咨询和服务,展商个性化宣传服务等。展会同时还将开展专题研讨会、时装表演、合成革和鞋成品主题专区等丰富的同期活动,帮助企业携手开拓内销市场。
会展业危机管理意识须警钟长鸣
冯培喜先生坦言:具体到中国的展览业,对于做展览的人来说,需要看到整个行业的发展和未来,符合这个行业的发展。不能跟行业错开,行业面对的问题,也是我们整个展会所面对的问题。因为展会代表着一种需求,需求随之改变,我们也应该随着改变。因为展会往往可以代表一个行业的缩影。他强调,展览企业在危机下更要有社会责任感,要携手市场、行业和企业共度难关,更需要注重市场和整个行业的未来发展,并通过对展览会上行业、展商和买家的各种数据进行统计,反映展会展商的组成和观众对产品的关注和兴趣这些重要的信息,进而基于分析结果更有效地帮助客户进行商贸配对。
另外,作为展览会的主办方,可以通过对展览会各项数据的统计、比对和分析,从定量化的分析得出定性化的报告,使得行业展会能更直观地反映该行业发展的方向,并通过与政府、协会和教育机构的沟通与协作,为行业发展提供一个集咨询、教育与培训等功能的贸易平台。
这次金融危机,无论是对银行家、政治家、官员,还是企业家,都上了很好的一课,好比就在提醒说,大家都醒醒吧,清醒点,是时候反省自己了,是放弃还是坚持?冯培喜表示。他还对于国内场馆建设方兴未艾的态势表示了忧虑,他说展览企业更应该理性的看待即将面临的态势,展览场馆建设的一哄而上,往往将此演变成了一个地产项目或政绩工程,往往与推动会展业良性发展的初衷目标背道而驰。

总而言之,危机的到来,往往在敲响警钟的同时创造新的机会,眼前碰到的金融危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会加快行业的更新的过程。等于说逼着一批经营情况不太好的企业,加快他们的淘汰,加快更新,危机往往会促进变革,对有的企业而言,危机还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更值得一提的是,现在还有个新的机会是,中国所面临的金融风暴比其他国家来讲,相对来说受到的影响还比较低,这也是一个机遇,危机当前,企业如何精打细算度危机?往往考验的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才能化危为机,适者生存!冯培喜如是说。



>>>>>>>>>>>>>>>>>>>>>>>>>>>>>>>>>>>>>>>>>>>>>>>>>>>>>>>>>>
记者手记:
柔性冯培喜
冯培喜,杜塞尔多夫展览(中国)有限公司行政总裁,在杜塞尔多夫的中国攻略中,十余年来他不遗余力的扮演着一个中德展览理念、文化传道士的角色。他率领着他旗下的团队在国内不断创造佳绩,为更多中外企业搭建出一个个走出去引进来的舞台,不仅开创了行业的典范,也为中国展览业未来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成功案例。
当记者在采访中问到2008年的中国会展业给他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时,他眨了眨自己的眼睛,无限感慨的说:过去的2008年,是不平静的一年,也是会展业终生难忘的一年,我有机会到现场观看了北京奥运会的开幕盛典,看到中国向全世界展现了它的风采,但是,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泡沫的破裂,影响到了中国经济的稳定和增长,我们还遭遇了百年不遇雪灾和地震,给08年的展览业带了不小的冲击。这场史无前例的金融海啸让我想起了很多,这种刻骨铭心的感觉还让我想到2003年的那场非典,这种突然而至的危机给当时的杜塞尔多夫的两个展览会也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几个月都不能做展览会,有的同事甚至不能来上班;更让我想起了《士兵突击》中的那个许三多,那种不放弃、不抛弃的精神让我非常感动。在危机面前,让我们暂时停下脚步,有更多地时间和精力来整理内部、自我检讨,通过培训、制度、标准化等手段来加强内部管理,降低战略成本,提高效率,做好你应该做的,当经济慢慢复苏的时候,当机会来临的时候,杜塞尔多夫一定会是第一个迎接希望曙光到来的企业。
那一刻的冯培喜,很亲切,也很感人。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安评论坛

手机版|Archiver|安全评价

GMT+8, 2025-5-8 04:34 , Processed in 0.04149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