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贡献
- 0 个
- 金币
- 397 个
- 在线时间
- 256 小时
- 帖子
- 629
|
植物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方法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是一项包含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复杂系统工程。目前我们对有害生物风险评估的方法主要采取以定性分析为主的专家评判的方法。然而,对各种影响风险的因素的定量化却是PRA科学分析的重要基础工作。尽管许多因素为定性因素,但仍有量化的必要,因为只有通过定量化,才能使不同种类和不同类型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结果具有可比性,而最终为检疫决策提供更为确切的科学依据。
原农业部植物检疫实验所梁忆冰研究员等在已有的PRA研究成果及实际PRA工作的基础上,并参考FAO制定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准则”,研究探索了有害生物风险定量化分析方法,在对有害生物风险进行定性分析评估的同时,辅以定量化分析,以提高风险评估水平。植物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定量化分析方法简介
1. 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定量化分析指标体系
2. 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定量化分析指标评判标准
序号
评判指标
评判标准
1.
国内分布状况(P1)
国内无分布,P1=3;国内分布面积占0% ~ 20%,P1=2;占20% ~ 50%,P1=1;大于50%,P1=0,
2. 1
潜在的经济危害性(P21)
据预测,造成的产量损失达20%以上,和(或)严重降作物产品质量,P21=3;产量损失在20% ~ 50%之间,和(或)有较大的质量损失,P21=2;产量损失在5%~1%之间,和(或)有较小的质量损失,P21=1;产量损失小于1%,且对质量无影响,P21=0。(如难以对产量或质量损失进行评估,可考虑用有害生物的危害程度进行间接的评判)。
2. 2
是否为其他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传播媒介(P22)
可传带3种以上的检疫性有害生物,P22=3;传带2种,P22=2;传带一种,P22=1;不传带任何检疫性有害生物,P22=0。
2. 3
国外重视程度(P23)
如有20个以上的国家把某一有害生物列为检疫对象,P23=3;19~10个,P23=2;9~1个,P23=1;无,P23=0。
3. 1
受害栽培寄主的种类(P31)
受害的栽培寄主达10种以上,P31=3,9~5种,P31=2;4~1种,P31=1;无,P31=0。
3. 2
受害栽培寄主的面积(P32)
受害栽培寄主的总面积达350万以上,P32=3;350~150万,P32=2;小于150万,P32=1;无,P32=0。
3. 3
受害栽培寄主的特殊经济价值(P33)
根据其应用价值、出口创汇等方面,由专家进行判断定级,P33=3,2,1,0。
4. 1
截获难易(P41)
有害生物经常被截获,P41=3;偶尔被截获,P41=2;从未被截获或历史上只截获过少数几次,P41=1,因现有检疫技术的原因,本项不设“0”级。
4. 2
运输中有害生物的存活率(P42)
运输中有害生物的存活率在40%以上,P42=3;在40%~10%之间,P42=2;在10%~0之间,P42=1;存货活率为0,P42=0。
4. 3
国外分布广否(P43)
在世界50%以上的国家有分布,P43=3;在50%~25%之间,P43=2;在25%~0之间,P43=1;0,P43=0。
4. 4
国内的适生范围(P44)
在国内50%以上的地区能够适生,P44=3;在50%~25%之间,P44=2;在25%~0之间,P44=1;适生范围为0,P44=0。
4. 5
传播力(P45)
对气传的有害生物,P45=3;由活动力很强的介体传播的有害生物,P45=2;土传及传播力很弱的有害生物,P45=1,该项不设0级。
5. 1
检疫鉴定的难度(P51)
现有检疫鉴定方法的可靠性很低,花费的时间很长,P51=3;检疫鉴定方法非常可靠且简便快速,P51=0;介于之间,P51=2,1
5. 2
除害处理的难度(P52)
现有除害处理方法几乎完全不能杀死有害生物,P52=3;除害率在50%以下,P52=2;除害率在50%~100%之间,P52=1;除害率为100%,P52=0。
5. 3
根除难度(P53)
田间的防治效果差,成本高,难度大,P53=3;田间防治效果显著,成本很低,简便,P53=1;介于之间的,P53=2,1。
注:(1)P1为0时,R值为0,则本有害生物就为非检疫性,若该有害生物虽在我国分布较广,但危害很严重,亦有一定检疫意义,则P1不设0。(2)P32受害栽培寄主面积350万以上,界定偏低,赋值时可适当放宽。
3. 有害生物风险值(R值)的计算
按照多目标综合评判分析方法对潜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逐一进行计算,其公式为:根据各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值(R值),以及专家定性分析为主的评判结果,综合分析确定检疫性有害生物。
3.1一级指标评价值的计算
P1根据表内的评判标准得到
P2=0.6P21+0.2P22+0.2P33
P3=Max(P31, P32, P33)
P4=
P5=(P51+P52+P53) / 3
3.2 综合评价值的计算
有害生物风险的综合评价值公式为:
R=
4. 应用范例
进境花卉有害生物风险初步分析
进境花卉有害生物风险初步分析
摘要:近年来,我国引进花卉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范围上都明显增加和扩大,使得有害生物随其传入 的机会也大大增加,如何避免引进花卉带来危险性有害生物传入的风险, 是进境花卉检疫的重要课题。本文在收集、整理我国引进花卉的种类、及其可能携带的有害生物和这些有害生物的潜在的经济危害性等多种信息的基础上,利用“多指标综合评估方法”和计算机PRA 数据处理系统对进境花卉有害生物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结果认为, 约有51 种有害生物具有较大的检疫风险, 建议在进境花卉检疫时应重点实施检疫。
关键词:进 境花卉 PRA 多指标综合评估方法 检疫性有害生物
1 进境花卉概述
1.1 花卉的引进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种花种草的兴致越来越浓,花卉市场蒸蒸日上, 每年我国都 要从国外引进大量的花卉苗木、种子、鳞球茎等,以满足国内花卉生产的需要, 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国际间贸易往来的日益频繁,花卉的进 境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范围上都在不断增加和扩大 ,见表1。
表1 进境花卉情况统计表(1990-1996 年)
项目 \ 年份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来 源 国 数 目
9
13
17
11
18
17
16
进 境花卉种类
15
39
35
22
59
58
50
进 境 批 次
19
55
58
46
178
138
128
注:资料来源「3」
1.2 进境花卉有害生物风险
1.2.1 有害生物截获情况
在引进花卉的同时,植物有害真菌、细菌、病毒、线虫、杂草、昆虫、螨类等有害生物将随之传入的可能性很大。在进境口岸对引进花卉实施的检疫中,截获了大量有害生物,其中包括一些疫情比较严重的有害生物, 如从百合(Lilium brownii var.viridulum)球根中截获到南芥菜花叶病毒(Arabis mosaic neop virus )(1994);从啤酒花(Humulus lupulus)上截获了李属坏死环斑病毒(Prunus necrotic ring spot virus)(1988、1989)等。见表2 。
1.2.2 进境花卉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必要性
我国每年在大量引进 各类花卉的同时, 也为有害生物提供了更多传入的机会, 这些有害生物的传入,不仅会给我国花卉生产带来很大影响,而且也会给我国农业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90 年代初,我国在大量引进观赏植物巴西铁(Dracaena fragrans )时,蔗扁蛾(Opogona sacchari )随之传入,并随巴西铁迅速扩散,现已分布于北京及南方各省,并且由南向北蔓延。经调查,蔗扁蛾目前在北京各花卉生产基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严重时,每年巴西铁因此虫淘汰率达50%以上, 现已成为北京温室花卉生产中的主要害虫之一[4]。因此如何避免引进花卉带来的危险性有害生物的传入风险,是进境花卉检疫的重要课题。
在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后签署的“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Agreements on the Application of Sanitary and Phytosanitary Measures”, SPS 协议)中,明确规定任何检疫措施都应建立在科学评价,即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的基础上。PRA 现已成为检疫措施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和依据,并且越来越受到各国和各区域植保组织的重视和关注。在进境花卉检疫中同样有必要对花卉有害生物进行风险分析,以提高进境花卉检疫的预见性。
1.2.3 PRA 概述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est Risk Analysis)简称PRA,主要由有害生物风险评估(Pest Risk Assessment)和有害生物风险管理(Pest Risk Management)组成。前者是对可能引起的风险进行综合评判的过程,后者是一个实际作出决策以降低风险的过程。
近年来,各国和各区域植保组织为了进一步提高植物检疫决策的科学性,高度重视了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工作,并把它视为建立国际检疫程序的基础,,开展了广泛的 研究工作。
国内80 年代初,农业部植物检疫实验所进行的有害生物检疫重要性评价研究就为今天的 PRA 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进入90 年代,PRA 被列入农业部“八 五”重点课题, 该项目在基础 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已初步制定出有害生物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评判标准以及定量分析方法。其中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指标综合评估方法”对各类有害生物进行的风险分析取得了较理想的分析结果。
2 研究方法与步骤
2.1 研究方法
在确定进境花卉种类及其可能携带的有害生物的基础上,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估方法”对进境花卉有害生物风险进行评估,提出应关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为检疫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2.2 研究步骤
2.2.1 进境花卉范围的确定
收集整理我国近年引进花卉的种类和来源国信息,确定引进花卉的主要种类。
2.2.2 进境花卉可能携带的有害生物的确定
利用有关文献和农业部植检所凯普科 技术开发公司开发的《植物有害生物信息检索系统》对上述确定的进境花卉进行检索查询,以确定可能携带的有害生物种类。
2.2.3 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确定
根据FAO 检疫术语词汇表中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定义,包括地理和管理标准,经济重要性等,对进境花卉可能携带的有害生物进行初步筛选。再对经过初步筛选的有害生物进行风险值评估,即按照评判指标体系及评判标准,结合所掌握的文献信息,对每一种有害生物进行风险评估值计算(风险评估值(R值)的计算公式及具体评判标准见[2])。最后根据风险评估值,提出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
3 结果与分析
3.1 进境花卉范围的确定
本文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动植物检疫局主编的《进境植物检疫截获的有害生物的名单》(1986-1996 每年一册)为主要信息源。 对进口花卉 种类、来源国等进行了统计得知,近11 年中我国由国外引进花卉的达160 余种[3],限于时间,作者以这11 年中进口年次在2 年 以上者视为 进境花卉 种类,包括郁金香、香石竹、百合等共 48 种花卉(见表3),作为进境花卉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测试对象。
表3 主要进口花卉情况表 (1986-1996 年)
花卉
学 名
进口年次
输出国次
花卉
学 名
进口年次
输出国次
郁金香
Tulip gesneriana
10
13
甜叶菊
Stevia rebaudiana
4
5
香石竹
Dianthus caryophyllus
9
17
水 仙
Narcissus tazetta
4
5
百 合
Lilium brownii
9
13
龙船花
Ixora chinensis
4
5
红门兰属
Orchis spp.
8
17
满天星
Pavetta hongkongensis
4
5
唐菖蒲
Gladiolus gandavensis
8
12
绣球花
Viburnum macrocephalum
4
4
巴西铁
Dracaena fragrans
7
19
东京樱花
Cerasus yedoensis
4
4
兰属
Cymbidium spp.
7
11
富贵竹
Dracaena fragrans
4
4
玫瑰花
Rosa rugosa
7
10
仙人掌
Opuntia vulgaris
3
5
风信子
Hyacinthus orientalis
7
9
马拉巴栗
Pachira aguaticadbi
3
7
杜 鹃
Rhododendron simsii
6
15
洒金榕
Codiaeum variegatum
3
6
菊 花
Dendranthema morifolium
6
12
观赏凤梨
Hechtia angentea
3
5
酒瓶兰
Beancarnea recurvata
6
9
海 棠
Malus spectabilis
3
6
一品红
Euphorbia pulcherrima
6
6
石 竹
Dianthus chinensis
3
3
散尾葵
Chrysalidocarpus lutescens
5
13
小苍兰
Freesia refracta
3
3
鹤望兰
Strelitzia reginae
5
7
西洋杜鹃
Rhododendron agglntinatum
3
3
月 季
Rosa chinensis
5
7
豆 蔻
Hedychium spicatum
2
17
万年青
Rohdea japonica
4
5
仙人掌属
Opuntia spp.
2
6
朝鲜百合
Lilium amabile
2
4
鸢 尾
Iris tectorum
2
3
龙血树
Dracaena draco
2
4
啤酒花
Humulus lupulus
2
3
黛粉叶
Dieffenbachia bausei
2
4
茶 花
Camellia japonica
2
2
喜林芋属
Philodendron imbe
2
3
黄秋葵
Hibiscus manihot
2
2
龟背竹
Monstera deliciosa
2
3
绿公主
Coelogyne chlorptera
2
2
红 花
Carthamus tinctorius
2
3
洋水仙
Narcissus pseudo-narcissus
2
2
翡翠宝石
Aloe sppuria
2
3
合果芋
Syngonium podophyllum
2
2
3.2 进境花卉可能携带的有害生物的确定
搜集与48 种花卉相关的有害生物的文献,并利用“植物有害生物信息检索系统”检索得到危害这些花卉的有害生物的信息,归纳整理得出迄今已报 道的危害这48 种花卉的有害生物,包括真菌、细菌、线虫、病毒、昆虫、螨类杂草等约400 余种(名单略)。
3.3 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确定
3.3.1 初步筛选
以上 400 余种有害生物,有的在花卉生产上虽能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但是影响较小,没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有的在中国已广泛分布。因此,根据步骤2.2.3 中所列的筛选标准进行初步筛选的结果表明, 有可能随进境花卉传入我国,并具潜在检疫意义的有害生物共64 种,其中,真菌9 种,细菌4 种,线虫9 种,病毒18 种,昆虫18 种,类菌质体和类病毒各2 种,螨类1 种,危险性软体动物1 种,见表4。
3.3.2 风险值(R 值)计算及风险程度排序
根据“多指标综合评判标准对评判指标”,利用PRA 数据处理系统进行R 值计算, 并按数值大小排序,结果见表4。
表 4 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值(R 值)顺序表
有 害 生 物 学 名
中 文 名 称
R 值
检疫类别
Coconut lethal yellowing disease MLO
椰子致死黄化类病毒
2.22527
一类
Ceratitis (Ceratitis)capitata
地中海实蝇
2.16863
一类
Potato yellow dwarf virus
马铃薯黄矮病毒
2.16294
一类
Tobacco ringspot virus
烟草环斑病毒
2.12104
一类
Ditylenchus dipsaci
起绒草茎线虫
2.09693
二类
Raspberry ringspot virus
悬钩子环斑病毒
2.08549
三类
Tomato ringspot virus
番茄环斑病毒
2.07681
一类
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苜蓿蓟马,西花蓟马
2.06995
三类
Liriomyza trifolii
三叶草斑潜蝇
2.03424
三类
Arabis mosaic virus
南芥菜花叶病毒
2.00108
二类
Rhagoletis pomonella
苹果实蝇
1.98617
二类
Scyphophorus acupunctatus
剑麻象甲
1.98617
二类
Heterodera schachtii
甜菜胞囊线虫
1.97449
二类
Uromyces transversalis
唐菖蒲锈病菌
1.97435
三类
Grapevine flavescence doree MLO
葡萄金黄类菌原体
1.95449
三类
Chrysanthemum stunt viroid
菊花矮化类菌原体
1.95190
Pseudomonas syringae pv.pisi
丁香假单胞菌豌豆致病型
1.93896
三类
Phialophora cinerescens
香石竹萎蔫病菌
1.92451
三类
Erwinia chrysanthemi
菊欧文氏菌
1.92305
三类
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
番茄斑萎病毒
1.92305
三类
Coconut cadang viroid
椰子败生类病毒
1.90235
二类
Rhynchophorus palmarum
棕榈象甲
1.89853
二类
Anastrepha suspensa
加勒比实蝇
1.88424
二类
Achatina fulica
非洲大蜗牛
1.88295
二类
Didymella ligulicola
菊花疫霉
1.87511
三类
Cydia pomonella
苹果蠹蛾
1.86657
二类
Thrips palmi
棕榈蓟马
1.84037
Spodoptera frugiperda
草地夜蛾
1.83271
三类
Brontispa longissima
椰心叶甲
1.79005
二类
Opogona sacchari
香蕉潜蛾
1.78320
Aphelenchoides fragariae
草莓芽叶线虫
1.78260
三类
Phytophthora cinnamomi
樟疫霉
1.77767
Tomato black-ring virus
番茄黑斑病毒
1.75451
Burkholderia caryophylli
麝香石竹伯克氏菌
1.75272
三类
Nectria radicicola
仙客来根腐病菌
1.74907
三类
Amauromyza maculosa
菊潜蝇
1.74543
三类
Tobacco rattle virus
烟草脆裂病毒
1.73747
三类
Eriosoma lanigerum
苹果绵蚜
1.73747
三类
Pratylenchus penetrans
穿刺短体线虫
1.70653
三类
Aphelenchoides besseyi
水稻干尖线虫
1.70633
三类
Alternaria dianthi
石竹链格孢
1.68178
Pythium splendens
华丽腐霉
1.65472
Carnation ringspot virus
香石竹环斑病毒
1.65472
Sclerotium rolfsii
齐整小核菌
1.61283
Sclerotinia narcissicola
水仙生核盘菌
1.60947
三类
Quadraspidiotus perniciosus
梨圆盾蚧,梨笠圆盾蚧,梨齿盾蚧
1.57942
Pea early browning virus
豌豆早枯病毒
1.57360
三类
Ditylenchus destructor
马铃薯腐烂(茎)线虫
1.55078
三类
Pratylenchus scribneri
斯克里布纳根腐线虫
1.53057
Beet mosaic virus
甜菜花叶病毒
1.52583
Meloidogyne javanica
爪哇根结线虫
1.52583
三类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根癌土壤杆菌
1.48720
三类
Planococcus citri
桔臀纹粉蚧
1.48123
Sowbane mosaic virus
藜草花叶病毒
1.44052
三类
Puccinia horiana
堀柄锈菌
1.42999
Strawberry latent ringspot virus
草莓隐潜环斑病毒
1.41068
三类
Prunus necrotic ringspot virus
李属坏死环斑病毒
1.37924
二类
Pratylenchus vulnus
伤残根腐线虫
1.36851
三类
Tomato aspermy virus
番茄不孕病毒
1.36566
三类
Broad bean wilt virus
蚕豆萎蔫病毒
1.29199
Agrilus mali
苹果小吉丁虫
1.23404
Spilonota lechriaspis
芽白小卷蛾
1.22485
Rhizoglyphus echinopus
棘足根螨
1.06629
Lettuce mosaic virus
莴苣花叶病毒
1.03713
三类
从R 值计算和排序结果看,基本反映了有害生物检疫重要性顺序,其中包含了17 种一、二类检疫性有害生物(见表 4)。从表4 可以看出,被列为一类检疫性有害生物的R 值相对 高于二类检疫性有害生物。同时一些有害生物如苜蓿蓟马(R=2.0699)、三叶草斑潜蝇(R=2.0342)、菊花疫病(R=1.8751)、樟疫霉(R=1.7776)等风险值也很高,虽然它们未列入我国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但却是其他国家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如苜蓿蓟马有12 个国 家,三叶草斑潜蝇有20 个国家,菊花疫病有9 个 国家,樟疫霉有3 个国家列入名单。因此,风险 值(R 值)能 够客观反映有害生物的风险程度。
3.3 .3 进境花卉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确定
从检疫性有害生物 定义出发,应该说经过初步筛选后的64 种有害生物都具有检疫意义,并且筛选下的有害生物大多数为国内广泛分布或经济意义较差, 若计算其 R 值则多数为0 或极低。 然而在实际的检疫决策中有多少能成为现实的法规规定的检疫性有害生物,除了考虑有害生物的风险值外,还要考虑传播途径,经济利益及检疫管理等因素,因此R 值达到多大数值就能够成为检疫性有害生物还难以界定,需要进一步研究,目前作者建议R 值在1.5 以上的51 种有害生物,即表 4 呱哇根结线虫以上者作为进境花卉上的重要检疫性有害生物实施检疫。
4 讨 论
4.1 取材的代表性
本文所采用的进境花卉信息来自进境植物截获的有害生物名单,该名单直接来源于我国各口岸动植物检疫部门和单位, 从检疫物、输出国和截获的有害生物三个方面祥实地统计和整理了我国每年由国外进口的各类进境物检疫所截获的有害生物种类,每年集中整理成册,因此,从总体上讲,取自该名单的进口花卉信息基本上代表了我国近年来引进花卉的情况,特别是反映了带疫情的花卉情况。
4.2 《植物有害生物信息检索系统》的可靠性
花卉上可能携带的有害生物信息,除 从有关文献查阅获得外, 主要来自《植物有害生物信息检索系统》, 该系统存储了近14000 种有害生物的信息,其中有详细背景材料的有害生物近6000 种,该系统 数据 经过多年校对和补充,曾多次为国家检疫决策部门提供了快捷 的信息服务, 并成为其它应用软件的数据基础,通过反复检验,数据基本准确可靠。
4.3 评判指标的赋值
本文在根据评判标准对各评判指标赋值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对一些有害生物的信息掌握不够,或缺乏研究,依据不足,对某些指标的赋值就难以全面客观,或某些指标较难量化,赋值困难,并且不同人赋值也不尽相同,这些情况都直接间接影响R 值的计算结果,为避免或减少对R 值计算的影响,首先需要尽可能多地掌握信息数据。并且在进行赋值量化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若有可能应采用一些专家同时分别赋值,然后取其相对平均值 来计算R 值,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4.4 关于检疫性有害生物R 值计算的界定
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判方法计算的有害生物风险值(R 值)相对反映了不同有害生物不同的风险程度(大小),能否用R 值绝对值来界定检疫性有害生物,即达到某一数值之上就应划为检疫性有害生物值得研究。诚然,不同的界定数值反映了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决策要求,能否确定一个数值,如R=1.5 以上者为中国划定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标准还需继续研究。至于评判标准的合理性,不是本文讨论的内容,在此不宜评论。
4.5 研究结果的应用性
本文提出的51 种或64 种应关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是按照PRA 准则,采用综合评判方法通过R 值计算定量分析的结果,它表明这些有害生物具有较大风险,应实施检疫,这一名单是否科学,需要得到检验。这一名单只作为检疫部门在决策进境花卉检疫措施时参考。
主要参考文献:
[1]. 蒋 青等 有害生物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确定 植物检疫 1994 (6):331
[2]. 蒋青等 有害生物危险性评价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研究论文汇编 1995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动植物检疫局 进境植物检疫截获的有害生物名单(1986-1996)
[4]. 程桂芳等 蔗扁蛾严重发生的原因和防治对策 1998 植物检疫(2):95
[5]. 凯普科技术开发公司 植物有害生物信息检索系统 1995
[6] 张键如 沈淑琳 主编 《花卉病毒鉴定手册》 1984
[7].中华人民共和国动植物检疫局 农业部植物检疫实验所 编 《中国进境植物检疫有害生物选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7
[8]. 张键如 浅谈花卉病 毒病的检 疫 植物检疫 1983,(6): 66-67
[9]. 陈其文 等 进口郁金香种头应注意的问题 植物检疫 1998 (2):115-117
[10].兰花病毒的种类、检验和防治 植物检疫 1998 (2):144
[11].张勇华 译 苏联花卉检疫病害 植物检疫 1985(3):10-13
[12].周琦 进口花卉种苗生长期检疫病害调查植物检疫1992(5):331
[13].朱文锦译 引起全株症状的 花卉病毒病和类菌质体病害 植物检疫 1986(3):33-38
[14].葛泉卿 唐菖蒲病毒病 植物检疫 1991(3):196
[15].林含新 等 水仙病毒病及其研究进展 植物检疫 1996(4):227
[16].沈淑琳 百合病毒病及其检验 植物检疫 1996(4):223
[17].Kenneth M.Smith ,A Textbook of Plant Virus Diseases.Vol.1,2,3 1972
[18].Willian R.Nickle ,Plant And Insect Nematodes. Marcel Dekker Inc.,1984
[19].CABI &EPPO ,Quarantine Pest For Europe. CABI,199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