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安评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叶轮式给粉机常见故障及防治

[复制链接]

408

主题

0

好友

397

积分

安评小学三年级

Rank: 3Rank: 3

贡献
0 个
金币
397 个
在线时间
256 小时
帖子
62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1-9 08:38:1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叶轮式给粉机常见故障及防治

--------------------------------------------------------------------------------
   作者:杨宏龙

   CF系列叶轮给粉机在使用中存在的常见故障有:蜗轮主轴衬套漏粉,蜗杆轴靠北轮侧轴封漏油,蜗轮、蜗杆传动失效,轴承损坏,叶轮卡死等。其中蜗轮轴铜套漏粉故障再现率较高,造成危害较大,甚至可能造成其他部件及整机的损坏。笔者根据对给粉机的检修经验,认为只要认真对故障机理进行分析并做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其故障率必将大幅下降。

   1蜗杆轴铜套漏粉

   图1为给粉机结构,图2为蜗杆轴铜套局部示意。

   

   

   蜗杆轴铜套漏粉是由于铜套上部轴封老化、磨损造成密封效果差,上部积粉落入铜套等多种原因引起的。如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引起减速箱润滑油污染,直至发生蜗轮、蜗杆磨损、卡死、轴承烧坏等故障。

   1.1造成漏粉的原因

   (1)铜套缺油。铜套缺油后,引起上部骨架密封缺油、磨损,上部煤粉经损坏的骨架密封落入铜套内,形成铜套向外漏粉。

   (2)油封长期运行老化。骨架密封的使用周期一般为2~3年。油封长期运行后,橡胶老化,密封面磨损加剧,最终形成漏粉。

   (3)铜套磨损。如果在运行中加油不及时,少量煤粉落入铜套内,产生固体颗粒,将加剧铜套磨损。铜套磨损后,不能形成润滑压力,润滑油经铜套下部溢出,致使润滑失效,油封磨损。

   1.2防范措施

   (1)定期对铜套加油。

   (2)在铜套下部加装羊毛毡油封(见图2),使加油后润滑油上行至骨架密封处,保持骨架密封得到良好的润滑,减少磨损。

   (3)每隔2~3年对骨架密封进行更换。

   按照以上措施,定期对轴套进行加油,保持油路畅通,润滑状态良好,基本可以根除这一现象。

   2蜗杆轴靠背轮侧轴封漏油

   蜗杆轴靠背轮侧轴封漏油是给粉机常见的缺陷之一。漏油后,如不及时处理,油位下降后易引起轴承等传动部件缺油损坏。

   由于蜗杆轴转速较高,正常运行为500~1200r/min,骨架密封较易磨损,其运行周期仅为1~2年,因此定期更换骨架密封是必不可少的防范措施。

   减速机内蜗轮是由青铜制造的。如果油质差极易引起蜗轮磨损,磨损产生的铜悄随润滑油进入骨架密封加剧其磨损,所以必须定期更换减速机内润滑油。润滑油以30~60号机械油为宜,更换周期在3个月左右。

   3蜗轮传动失效

   蜗轮传动失效的情况有两种。一是铜套部位漏粉后未及时发现、处理,大量煤粉堆积在减速机上部,经骨架密封进入减速机内部。随着减速机内煤粉的增多,润滑失效,造成蜗轮、蜗杆传动失效。只要避免铜套漏粉,即可以杜绝此类情况发生。

   另一种情况是蜗轮磨损。蜗轮磨损后产生的铜屑进一步加剧了蜗轮的磨损,所以必须对减速机内的机油进行定期更换。并每隔3~4年或根据运行状态对减速机进行解体检查、更换。

   4叶轮卡死

   造成叶轮卡死的原因有多种,但主要是粉仓内异物造成的。例如断裂的粉标钢丝绳、温度测点等。这就要求在粉仓检修工作中做好各项工具、材料的清点工作,工作结束时不要留有任何遗留物;钢丝绳、温度测点要固定牢固;细粉分离器下部的木屑分离器筛面也要做到勤检查、勤更换,防止异物落入粉仓。

   此外,给粉机下粉闸板也需经常加油维护,防止漏粉及传动卡涩,保证运转灵活。

   以上是叶轮式给粉机常见的几种故障及防治办法。只要依照上述措施,勤检查、勤维护、勤加油,保持运行状态良好,给粉机的故障率将明显降低,每台给粉机的运行周期均可达到3年以上。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安评论坛

手机版|Archiver|安全评价

GMT+8, 2025-5-12 03:37 , Processed in 0.026686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