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安评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氧气瓶燃烧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复制链接]

408

主题

0

好友

397

积分

安评小学三年级

Rank: 3Rank: 3

贡献
0 个
金币
397 个
在线时间
256 小时
帖子
62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1-10 08:47:4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氧气瓶燃烧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
   作者:王宏

     氧气瓶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气瓶,而且范围数量会越来越大,近10年来,氧气瓶发生伤亡事故屡见不鲜,给社会、企业和家庭带来的伤害是巨大的,给国家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氧气瓶的充装、运输和使用的安全极为重要。

    一、爆炸威力

    氧气瓶爆炸分为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有理论计算表明,一只容积为40L,充瓶压力14.71MPa(150kgf∥cm2)的氧气瓶发生物理爆炸时所释放的爆炸能为1.13 ×103KJ,化学爆炸释放的爆炸能是物理爆炸能的4—90倍(在相同条件下),部分气体与氧气发生化学爆炸所产生的爆炸能如下表。

   

     二、原因总结

    1. 液态油脂在氧气瓶中达到一定数量时,充装压力大于等于2.94MPa(30kgf/cm2),个别情况也可能发生在充瓶前均压或开充氧总阀的瞬间,油脂与高压氧气发生激烈的氧化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油脂温度迅速升高而发生自燃。

    2. 气焊、气割时,关闭或调小焊枪的氧气阀时,爆鸣性气体的流速降到略低于爆鸣性气体中可燃气的燃烧传播速度的瞬间,火焰迅速越过阀门而烧向瓶内,从而发生气瓶爆炸。

    3. 在充氧过程中,当氧气瓶达到充装压力后,关闭瓶阀的过程中,由于关闭瓶阀时产生摩擦热和静电放电火花点燃了爆鸣性气体,使气瓶内的压力迅速升高,气瓶受的应力瞬间(只需2-3s)超过抗拉强度而发生爆炸。

    4. 氧气压力在8—10MPa时,阀密封面不严泄漏(密封面材料为聚甲醛),可能会发生燃爆事故,不宜作高压氧气阀的密封材料有聚四氟乙烯、含石墨聚四氟乙烯、含铜粉聚四氧乙烯、聚砜等。

    5. 气瓶使用单位对气瓶管理不严,用氧气瓶装可燃气体,气瓶漆色擅自更改,未按检验周期检验。

    6. 气瓶质量差。

    7. 充装前未对气瓶内气体进行检查。

    8. 氧气瓶搬运装卸中,野蛮操作。

    9. 用户违章修理瓶阀。

    10. 未戴瓶帽、防震圈,未检查瓶口螺纹。

    三、预防措施

    1. 按《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和有关气瓶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执行,建立健全安全规程安全制度。

    2. 气瓶帽、防震圈等附件要齐全,瓶阀螺纹碰撞歪斜要严格检查处理,气阀一定要检查合格。

    3. 做好原始记录、台账,每只气瓶建立档案。

    4. 加强对氧瓶使用单位管理,严禁混装、错装,严禁气瓶更改漆色,严格按检验周期检验。

    5. 在氧气瓶搬运装卸中,禁止“抛、滚,滑”的装卸方式,严禁人,货混装,加强装卸运输人员的安全教育。

    6. 提高判别瓶内气体性质的能力。

    7. 加强气瓶检验质量关,应到国家批准的气瓶检验站检验。

    8. 气瓶中的气体使用到一定压力(一般气体为0.05MPa,高纯气体因需进行底气分析应为0.5MPa)时,应停止使用并将瓶阀关严,防止可燃气体倒灌。

    9. 改进充瓶台管路,拆去容易沉积脏物的死角管段,增设吹除口。

    10. 调换不易采用的密封材料。

    11. 防止瓶阀粘油脂,无余气瓶,应拆瓶控查瓶内有无油脂。

    12. 气瓶漆色字样不清或漆色字样脱落,不能识别气瓶种类的,未进行全面的技术检验合格,用四氯化碳等脱脂剂彻底脱脂,重新漆色前,不得充装氧气。

    13. 充装前,判别气瓶内气体性质:根据火焰特征鉴别,适用于氧气、氢气、氮气、惰性气体、空气及其他接触火焰不产生毒气的气体;用可燃气体测爆仪测定可燃气体。

    14. 充氧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气瓶的温升情况。

    15. 充氧和用氧时开关瓶阀,特别是充氧结束关闭瓶阀或用氧时开关瓶阀均应缓慢操作。

    16. 既用氧气,又用可燃气体的单位,必须严格接气瓶种类分室贮存,保证气瓶不混放、不混用。

    17. 气瓶使用中,瓶阀泄漏,用户不得自行修理,检修工作应由气瓶检验单位承担。

    18. 用氧气和可燃气体配置标准气体时,凡标准气体样中可燃气体含量小于该可燃气体与氧气形成爆鸣性气体下限时,则应将可燃气体输入盛装氧气容器内;相反,标准气体中可燃气体含量高于可燃气体与氧气形成爆鸣性气体上限时,则配置工作应与上述过程相反,以保证在配置工作过程中始终不会形成爆鸣性气体。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安评论坛

手机版|Archiver|安全评价

GMT+8, 2025-5-16 06:40 , Processed in 0.027559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