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安评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钢结构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三)

[复制链接]

3142

主题

0

好友

534

积分

安评小学三年级

Rank: 3Rank: 3

贡献
0 个
金币
534 个
在线时间
42 小时
帖子
318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7-31 20:04:2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8 钢构件组装工程   
   
8.1 一般规定   
8.1.1 本章适用于钢结构制作中心构件组装的质量验收。   
8.1.2 钢构件组装工程可按钢结构制作工程检验批的划分原则划分为一个或若干个检验批。   
8.2 焊接 H 型钢   
I 一般项目   
8.2.1 焊接 H 型钢的翼缘板拼接缝和腹板拼接缝的间距不应小于 200mm 。翼缘板拼接长度不应小于 2 倍板宽;腹板拼接宽度不应小于 300mm ,长度不应小于 600mm 。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和用钢尺检查。   
说明: 8.2.1 钢板的长度和宽度有限,大多需要进行拼接,由于翼缘板与腹板相连有两条角焊缝,因此翼缘板不应再设纵向拼接缝,只允许长度拼接;而腹板或腹板缝应错开 200mm 以上,以避免焊缝交叉和焊缝缺陷的集中。   
8.2.2 焊接 H 型钢的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附录 C 中表 C.0.1 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钢构件数抽查 10% ,宜不应少于 3 件。   
检验方法:用钢尺、角尺、塞尺等检查。   
8.3 组 装   
Ι主控项目   
8.3.1 吊车梁和吊车桁架不应下挠。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构件直立,在两端支承后,用水准仪和钢尺检查。   
说明: 8.3.1 起拱度或不下挠度均指吊车梁安装就位后的状况,因此吊车梁在工厂制作完后,要检验其起拱度或下挠与否,应与安装就位的支承状况基本相同,即将吊车梁立放并在支承点处将梁垫高一点,以便检测或消除梁自重对拱度或挠度的影响。   
Ⅱ一般项目   
8.3.2 焊接连接组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附录 C 中表 C.0.2 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构件数抽查 10% ,且不应少于 3 个。   
检验方法:用钢尺检验。   
8.3.3 顶紧触面应有 75% 以上的面积紧贴。   
检查数量:按接触面的数量抽查 10% ,且不少于 10 个。   
检验方法:用 0.3mm 塞入面积应小于 25% ,边缘间隙应不应大于 0.8mm .   
8.3.4 桁架结构杆件轴件交点错位的允许偏差不得大于 3.0mm 。   
检查数量:按构件数抽查 10% ,且不应少于 3 个,每个抽查构件按节点数抽查 10% ,且不少于 3 个节点。   
检验方法:尺量检查。   
8.4 端部铣平及安装焊缝坡口   
Ι主控项目   
8.4.1 端部铣平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8.4.1 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铣平面数量抽查 10% ,且不应少于 3 个。   
检验方法:用钢尺、角尺、塞尺等检查。   
表 8.4.1 端部铣平的允许偏差( mm )   




项目   

允许偏差   


两端铣平时构件长度   

± 2.0   


两端铣平时零件长度   

± 0.5   


铣平面的平面度   

0.3   


铣平面对轴线的垂直度   

l/1500   
Ⅱ一般项目   
8.4.2 安装缝坡口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8.4.2 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坡口数量抽查 10% ,且不少于 3 条。   
检验方法:用焊缝量检查。   
表 8.4.2 安装焊缝坡口的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   


坡口角度   

± 5 o   


钝边   

± 1.0mm   
8.4.3 外露铣平面应防锈保护。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8.5 钢构件外形尺寸   
Ι主控项目   
8.5.1 钢构件外形尺寸主控项目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8.5.1 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用钢尺检查。   
表 8.5.1 钢构件外形尺寸主控项目的允许偏差( mm )   




项目   

允许偏差   


单层柱、梁、桁架受力支托(支承面)表面至第一安装孔距离   

± 1.0   


多节柱铣平面至第一安装孔距离   

± 1.0   


实腹梁两端最外侧安装孔距离   

± 3.0   


构件连接处的截面几何尺寸   

± 3.0   


柱、梁连接处的腹板中心线偏移   

2.0   


受压构件(杆件)弯曲矢高   

l/1000 , 且不应大于 10.0   
说明: 8.5.1 根据多年工程实践,综合考虑钢结构工程施工中钢构件部分外形尺寸的质量指标,将对工程质量决定性影响的指标,如“单层柱、梁、桁架受力支托(支承面)表面至第一个安装孔距离”等 6 项作为主控项目,其余指标作为一般项目。   
Ⅱ一般项目   
8.5.2 钢构件外形尺寸一般项目的允许偏差允许应符合本规范附录 C 中表 C.0.3- 表 C.0.9 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构件数量抽查 10% ,且不应少于 3 件。   
检验方法:见本规范附录 C 中表 C.0.3- 表 C.0.9 。   
9 钢构件预拼装工程   
   
9.1 一般规定   
9.1.1 本章适用于钢构件预拼装工程的质量验收。   
9.1.2 钢构件预拼装工程可按钢结构制作工程检验批的划分原则划分为一个或若干个检验批。   
9.1.3 预拼装所用的支承凳或平台应测量找平,检查时应拆除全部临时固定和拉紧装置。   
说明: 9.1.3 由于受运输、起吊等条件限制,构件为了检验其制作的整体性,由设计规定或合同要求在出厂前进行工厂拼装。预拼装均在工厂支凳(平台)进行,因此对所用的支承凳或平台应测量找平,且预拼装时不应使用大锤锤击,检查时应拆除全部临时固定和拉紧装置。   
9.1.4 进行预拼装的钢构件,其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范合格质量标准的规定。   
9.2 预拼装   
Ι主控项目   
9.2.1 高强度螺栓和普通螺栓连接的多层板叠,应采用试孔器进行检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采用比孔公称直径小 1.0mm 的试孔器检查时,每组孔的通过率不应小于 85 %;   
2 当采用比螺栓公称直径大 0.3mm 的试孔器检查时,通过率应为 100 %。   
检查数量:按预拼装单元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采用试孔器检查。   
说明: 9.2.1 分段构件预拼装或构件的总体预拼装,如为螺栓连接,在预拼装时,所有节点连接板均应装上,除检查各部尺寸外,还应采用试孔器检查板叠孔的通过率。本条规定了预拼装的偏差值和检验方法。   
Ⅱ一般项目   
9.2.2 预拼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附录 D 表 D 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预拼装单元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见本规范附录 D 表 D 。   
说明: 9.2.2 除壳体结构为立体预拼装,并可设卡、夹具外,其他结构一般均为平面预拼装,预拼装的构件应处于自由状态,不得强行固定;预拼装数据可按设计或合同要求执行。   
10 单层钢结构安装工程   
10.1 一般规定   
10.1.1 本章适用于单层钢结构的主体结构、地下钢结构、檩条及墙架等次要构件、钢平台 、 钢梯、防护栏杆等安装工程的质量验收。   
10.1.2 单层钢结构安装工程可按变形缝或空间刚度单元等划分成一个或若干个检验批。地下钢结构可按不同地下层划分检验批。   
10.1.3 钢结构安装检验批应在进场验收和焊接连接、紧固件连接、制作等分项工程验收合格的基础上进行验收。   
10.1.4 安装的测量校正、高强度螺栓安装、负温度下施工及焊接工艺等,应在安装前进行工艺试验或评定,并应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施工工艺或方案。   
10.1.5 安装偏差的检测,应在结构形成空间刚度单元并连接固定后进行。   
10.1.6 安装时,必须控制屋面、楼面、平台等的施工荷载,施工荷载和冰雪荷载等严禁超过梁、桁架、楼面板、屋面板、平台辅板等的承载能力。   
10.1.7 在形成空间刚度单元后,应及时对柱底板和基础顶面的空隙进行细石混凝土、灌浆料等二次浇灌。   
10.1.8 吊车梁或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梁其受拉翼缘、吊车桁架或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桁架其受拉弦杆上不得焊接悬挂物和卡具等。   
10.2 基础和支承面   
Ι主控项目   
10.2.1 建筑物的定位轴线、基础轴线和标高、地脚螺栓的规格及其紧固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按柱基数抽查 10 %,且不应少于 3 个。   
检验方法:用经纬仪、水准仪、全站仪、和钢尺现场实测。   
说明: 10.2.1 建筑物的定位轴线与基础的标高等直接影响到钢结构的安装质量,故应给予高度重视。   
10.2.2 基础顶面直接作为柱的支承面和基础顶面预埋钢板或支座作为柱的支承面时,其支承面、地脚螺栓(锚栓)位置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10.2.2 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柱基数抽查 10 %,且不应少于 3 个。   
检验方法:用经纬仪、水准仪、全站仪、水平尺和钢尺实测。   
表 10.2.2 支承面、地脚螺栓(锚栓)位置的允许偏差( mm )   




项 目   

允许偏差   


支承面   

标高   

± 3.0   


水平度   

l/1000   


地脚螺栓(锚栓)   

螺栓中心偏移   

5.0   


预留孔中心偏移   

10.0   
10.2.3 采用座浆垫板时,座浆垫板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10.2.3 的规定。   
检查数量:资料全数检查。按柱基数抽查 10 %,且不应少于 3 个。   
检验方法:用水准仪、全站仪、水平尺和钢尺现场实测。   
表 10.2.3 座浆垫板的允许偏差( mm )   




项目   

允许偏差   


顶面标高   

0. 0   
-3.0   


水平度   

l/1000   


位置   

20.0   
说明: 10.2.3 考虑到座浆垫板设置后不可调节的特性,所以规定其顶面标高 0—3.0mm 。   
10.2.4 采用杯口基础时,杯口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10.2.4 的规定。   
检查数量 : 按基础数抽查 10 %,且不应少于 4 处。   
检验方法:观察及尺量检查。   
表 10.2.4 杯口尺寸的允许偏差( mm )   




项目   

允许偏差   


底面标高   

0. 0   
-5.0   


杯口深度 H   

± 5.0   


杯口垂直度   

H/1000 ,且不应大于 10.0   


位置   

10.0   
Ⅱ一般项目   
10.2.5 地脚螺栓(锚栓)尺寸的偏差应符合表 10.2.5 的规定。   
地脚螺栓(锚栓)的螺纹应受到保护。   
检查数量:按柱基数抽查 10 %,且不应少于 3 个。   
检验方法:用钢尺现场实测。   
表 10.2.5 地脚螺栓(锚栓)尺寸的允许偏差( mm )   




项目   

允许偏差   


螺栓(锚栓)露出长度   

30.0   
0.0   


螺纹长度   

30.0   
0.0   
10.3 安装和校正   
Ι主控项目   
10.3.1 钢构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范的规定。运输、堆放和吊装等造成钢构件变形及涂层脱落,应进行矫正和修补。   
检查数量:按构件数抽查 10 %,且不应少于 3 个。   
检验方法:用拉线、钢尺现场实测或观察。   
说明: 10.3.1 依照全面质量管理中全过程进行质量管理的原则,钢结构安装工程质量应从原材料质量和构件质量抓起,不但要严格控制构件制作质量,而且要控制构件运输、堆放和吊装质量。采取切实可靠措施,防止构件在上述过程中变形或脱漆。如不慎构件产生变形或脱漆,应矫正或补漆后再安装。   
10.3.2 设计要求顶紧的节点,接触面不应少于 70 %紧贴,且边缘最大间隙不应大于 0.8mm 。   
检查数量:按节点数抽查 10 %,且不应少于 3 个。   
检验方法:用钢尺及 0.3mm 和 0.8mm 厚的塞尺现场实测。   
说明: 10.3.2 顶紧面与否直接影响节点荷载传递,是非常重要的。   
10.3.3 钢屋(托)架、桁架、梁及受压杆件的垂直度和侧向弯曲矢高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10.3.3 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同类构件数抽查 10% ,且不少于 3 个。   
检验方法:用吊线、拉线、经纬仪和钢尺现场实测。   
10.3.3 钢屋(托)架、桁架、梁及受压杆件的垂直度和侧向弯曲矢高的允许偏差( mm )   




项 目   

允许偏差   

图 例   


跨中的垂直度   

h 250 且 不 应 大 于 15.0   



  


则向弯曲矢高f   

L≤30m   

L/1000,且不应大于10.0   



  




  


30m <L≤60m   

L/1000,且不应大于30.0   


L>60   

L/1000,且不应大于50.0   
10.3.4 单层钢结构主体结构的整体垂直度和整体平面弯曲的允许偏差符合表 10.3.4 的规定。   
检查数量:对主要立面全部检查。对每个所检查的立面,除两列解柱外,尚应至少选取一列是间柱。   
检验方法:采用经纬仪、全站仪等测量。   
表 10.3.4 整体垂直度和整体平面弯曲的允许偏差( mm )   




项 目   

允许偏差   

图 例   


主体结构的整体垂直度   

H/1000,且求不应大于25.0   



  


  


主体结构的整体平面弯曲   

L/1500,且不应大于25.0   



  
Ⅱ一般项目   
10.3.5 钢柱等主要构件的中心线及标高基准点等标记应齐全。   
检查数量:按同类构件数抽查 10% ,且不应少于 3 件。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说明: 10.3.5 钢构件的定位标记(中心线和标高等标记),对工程峻工后正确地进行定期观测,积累工程档案资料和工程的改、扩建至关重要。   
10.3.6 当钢桁架(或梁)安装在混凝土柱上时,其支座中心对定位轴线的偏差不应大于 10mm ;当采用大型混凝土屋面板时,钢桁架(或梁)间距的偏差不应该大于 10mm 。   
检查数量:按同类构件数抽查 10% ,且不应少于 3 榀。   
检验方法:用拉线和钢尺现场实测。   
10.3.7 钢柱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附录 E 中表 E.0.1 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钢柱数抽查 10% ,且不应少于 3 件。   
检验方法:见本规范录 E 中表 E.0.1 。   
10.3.8 钢吊车梁或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类似构件,其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附录 E 中表 E.0.2 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钢吊车梁抽查 10% ,且不应少于 3 榀。   
检验方法:见本规范录 E 中表 E.0.2 。   
10.3.9 檀条、墙架等构件数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附录 E 中表 E.0.3 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同类构件数抽查 10% ,且不应少于 3 件。   
检验方法:见本规范附录 E 中表 E.0.3 。   
说明: 10.3.9 将立柱垂直度和弯曲矢高的允许偏差均加严到 H/1000 ,以期与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 GBJ17 中柱子的计算假定吻合。   
10.3.10 钢平台、钢梯、栏杆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固定式直梯》 GB4053.1 、《固定戒钢斜梯》 GB4053.2 、《固定式防护栏杆》 GB4053.3 和《固定式钢平台》 GB4053.4 的规定。钢平台、钢梯和防护栏杆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附录 E 中表 E.0.4 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钢平台总数抽查 10% ,栏杆、钢梯按总长度各抽查 10% ,但钢平台不应少于 1 个,栏杆不应少于 5m , 钢梯不应少于 1 跑。   
检验方法:见本规范附录 E 中表 E.0.4 。   
10.3.11 现场焊缝组对间隙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10.3.11 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同类节点数抽查 10% ,且不应少于 3 个。   
检验方法:尺量检查。   
表 10.3.11 现场焊缝组对间隙的允许偏差( mm )   




项目   

允许偏差   


无垫板间隙   

3.0   
0.0   


有垫板间隙   

3.0   
0.0   
10.3.12 钢结构表面应干净,结构主要表面不应有疤痕、泥沙等污垢。   
检查数量:按同类构件数抽查 10% ,且不应少于 3 件。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说明: 10.3.12 在钢结构安装工程中,由于构件堆放和施工现场都是露天,风吹雨淋,构件表面极易粘结泥沙、油污等脏物,不仅影响建筑物美观,而且时间长还会侵蚀涂层,造成结构锈蚀。因此,本条提出要求。   
焊疤系要构件上固定工卡的临时焊缝未清除干净以及焊工在焊缝接头处外引弧所造成的焊疤。构件的焊疤影响美观且易积存粘结泥沙。   
   
<STRON  
                                    
                  
              
            
            
              
            
            
              源自: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安评论坛

手机版|Archiver|安全评价

GMT+8, 2025-5-12 07:32 , Processed in 0.022138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