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安评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山楂 /T10092-92

[复制链接]

3142

主题

0

好友

534

积分

安评小学三年级

Rank: 3Rank: 3

贡献
0 个
金币
534 个
在线时间
42 小时
帖子
318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7-31 22:20:0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山楂的等级规格、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与保管。  
  本标准适用于山楂鲜果的收购、销售。  
2 引用标准  
  GB 2762 食品中汞允许量标准  
  GB 2763 粮食蔬菜等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  
  GB 10651 鲜苹果  
3 术语  
3.1 红果类型山楂  
 果皮为红色(含浅红或橙红)的山楂。  
3.2 黄果类型山楂  
 果皮为黄色(含浅黄至橙黄)的山楂。  
3.3 果实均匀度指数  
  果实大小均匀程度的数量指标。随机取样60个果,以其中20个小果重量除以20个大果重量所得的商数。  
3.4 洁净  
 果实表面无土、药物残留和污物。  
3.5 碰压伤  
  果实受碰撞或外界压力,队果实造成损伤。果皮未破,伤面凹陷。  
3.6 刺伤  
  果实采收或采后果皮被刺破或划破,伤及果肉而造成的损伤。  
3.7 锈斑  
  指果面上的铁锈色或煤灰状斑。  
3.8 虫果  
  昆虫为害的果实。主要指桃小、白小、梨小及桃磁蠹螟等食心虫为害的果实。  
3.9 病果  
  由致病性微生物或外界环境造成的病块、病斑、畸形等的果实。  
  主要指轮纹病、炭疽病、褐腐病、锈病及日灼病果。  
3.10 大型果  
  每千克果实个数等于或少于130个的果实。  
3.11 中型果  
  每千克果实个数在130~180个的果实。  
3.20 小型果  
  每千克果实个数在181~300个的果实。  
4 技术要求  
4.1 规格等级指标  
 规格等级指标见表1:  
 表1 山楂质量规格等级指标  





项目  
指标  

规格等级  


大型果  

中型果  

小型果  


每千克果个数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110  

≤120  

≤130  

≤150  

≤160  

≤180  

≤220  

≤260  

≤300  


果实均匀度指数  

〉0.65  

〉0.65  

〉0.60   

〉0.65  

〉0.65  

〉0.60   

〉0.65  

〉0.65  

〉0.65  


果皮色泽  

达本品种成熟时固有色泽  


果肉  
颜色  

红果类型:  

红,粉红或橙红  

粉白或绿白  

同大型果优等品  

同大型果一等品  

同大型果合格品  

同大型果优等品  

同大型果一等品  

同大型果合格品  


黄果类型:  

浅黄至橙黄  

黄白至绿白  


风味  

   

   

   

   

   

   

   

   

   


碰压刺伤果率 %  

〈5  

〈8  

〈10  

〈5  

〈8  

〈10  

〈5  

〈8  

〈10  


锈斑超过果面1/4果率(%)的  

〈3  

〈5  

〈5  

〈3  

〈5  

〈5  

〈3  

〈5  

〈5  


虫果率(%)  

〈3  

〈5  

〈8  

〈3  

〈5  

〈8  

〈3  

〈5  

〈8  


病果率(%)  

0  

〈3  

〈5  

0  

〈3  

〈5  

0  

〈3  

〈5  


腐烂冻伤果率 %  

0  


碰压刺伤、锈斑病虫果率合计(%)  

〈6  

〈10  

〈15  

〈6  

〈10  

〈15  

〈6  

〈10  

〈15  
  

4.2 理化指标  
4.2.1 山楂果实的总糖、总酸和维生素C含量指标见附录B。  
4.2.2 理化指标不作为检验项目,在对规格等级有争议时可作为参考。  
4.3 卫生指标  
 按GB 2762和GB 2763的规定执行。 对果品的检疫按国家植物检疫有关规定执行。  
5 检验方法  
5.1 规格等级检验  
5.1.1 检验用具:  
a 检验台;  
b 低倍(5-10倍)放大镜;   
c 不锈钢水果刀;  
d 台秤、盘秆、粗天平(感量0.1g)。  
5.1.2 检验程序:  
 将扦取的样品称重后,逐件铺放在检验台上,按标准规定项目检出不合格果,以件为单位分项记录,每批样果检验完毕后,计算检验结果,判定该批山楂的规格等级。   
5.1.3 操作和评定:  
5.1.3.1 果实大小,随机取样三次称重,每次1000g,计算平均每1000g果实个数。  
5.1.3.2 果实均匀度指数,称重计算。  
5.1.3.3 果实外观及果肉颜色、风味等项以感官检验为准。  
5.1.3.4 果实的碰压刺伤、病虫果,由目测或测量确定。  
5.1.3.5.每批检验后,检出的不合格果,按记录单记载的各项,分别计算其百分比,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计算公式:   
   P1  
 M= ──×100  
   P  
 式中:M━━单项不合格果率,%;  
   P1━━单项不合格果重,g或kg;  
   P━━检验批总果重,g或kg。  
5.2 理化检验  
 理化指标测定方法见附录B。  
6 检验规则  
6.1 同品种、同等级、同时出售的山楂作为一个检验批次。  
6.2 出售山楂时必须分别品种、规格等级,按规定定量包装,写明件数和重量。报验单填写的项目应和实物完全相符。凡货单不符、品种等级混淆不清、 包装不合格或残损者,应由售方整理后再行报验。  
6.3 扦取样品必须有代表性,应随机取样,在全批货物的不同部位按规定数量扦样,样品检验结果适用于所报验的整批货物。  
6.4 每批山楂扦样数量50件以内的扦取2件;51件至100件的扦取4件;100件以上的,以100件为基数,超出部分增扦1%。   
6.5 重验规定:经检验不符合本等级质量标准的山楂,应按其实际品质等级验收。如出售一方不同意变更等级时,货主可整理后申请扦样重验,确定等级。 重验以一次为限。  
6.6 容许度  
6.6.1 各等级果内,容许不合格果只限邻级果,不容许隔级。   
6.6.2 容许度规定的百分率以重量计算。   
6.6.3 优等品容许3%、一等品容许5%的果实符合邻级质量标准。  
7 包装及标志  
7.1 山楂采取果筐、果箱包装,每件净重不超过30kg。  
7.2 果筐和果箱同苹果包装筐和箱的规格,按GB 10651 规定的包装容器规格及技术要求执行。  
7.3 衬垫物:筐内衬蒲包或稻草帘,箱内四周衬包装纸,衬垫物应清洁、 干燥、无异味、无霉烂变质。   
7.4 包装容器应坚固耐压、捆扎牢固。   
7.5 每果筐或果箱内只能装同品种、同等级的果实。  
7.6 每果筐或果箱内外都应放置或挂商品卡片,表明品种、等级、净重、产地、包  
装日期,挑选人员或代号,填写卡片必须内容齐全,字迹清晰。  
8 运输与保管  
8.1 在存放和运输过程中必须轻拿轻放,并要快装、快运。严禁烈日暴晒、雨淋,必须注意防冻、防热  
8.2 严禁与有毒、有异味、发霉、散热及易于传播病虫的物品混合存放和装载。  
8.3 在空气畅通阴凉地方存放,码垛不宜过高,要分品种、等级保管,注意质量变化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附录A  
山楂主要品种果实大小分类  
  (补充件)  
A1 大果型  
 大金星、大绵球、白瓤绵、敞口、大货、豫北红、滦红、雾灵红、泽洲红、艳果红、面楂、金星、磨盘、集安紫肉、宿迁铁球、大白果、鸡油、 大湾山楂等。  
A2 中型果  
 辽红、西丰红、紫玉、寒丰、寒露红、大旺、叶赫、通辽红、太平、早熟黄等。  
A3 小型果  
 秋金星、秋里红、伏里红、灯笼红、秋红等。  
 未列出的其它品种可比照上面品种果实大小分类。  
 附录B  
  山楂果实主要理化指标及其测定方法   
 (参考件)  
 B表1 山楂果实主要理化指标  
━━━━━━━┳━━━━━━━━━━━━━━━━━━━━━━━━━━━━━━━━━━━  
       ┃ 规格等级  
       ┣━━━━━━━━━━━┳━━━━━━━━━━━━━━━━━━━━━━━  
指 标    ┃ 大型果       ┃ 中型果          小型果   
       ┣━━━┳━━━┳━━━╋━━━┳━━━┳━━━┳━━━┳━━━┳━━━  
项 目    ┃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  
总糖┃红果类型┃〉7.0 ┃〉7.0 ┃〉7.0 ┃〉7.0┃〉7.0 ┃〉7.0 ┃〉7.0 ┃〉7.0┃〉7.0  
  ┣━━━━╋━━━╋━━━╋━━━╋━━━╋━━━╋━━━╋━━━╋━━━╋━━━  
(%)┃黄果类型 ┃〉6.0 ┃〉6.0┃〉6.0 ┃〉6.0 ┃〉6.0┃〉6.0 ┃〉6.0 ┃〉6.0┃〉6.0  
━━╋━━━━╋━━━╋━━━╋━━━╋━━━╋━━━╋━━━╋━━━╋━━━╋━━━  
总酸┃红果类型┃〉2.0 ┃〉2.0 ┃〉2.0 ┃〉2.0┃〉2.0 ┃〉2.0 ┃〉2.0┃〉2.0 ┃〉2.0  
  ┣━━━━╋━━━╋━━━╋━━━╋━━━╋━━━╋━━━╋━━━╋━━━╋━━━  
(%)┃黄果类型┃〉1.5  ┃〉1.5┃〉1.5 ┃〉1.5 ┃〉1.5┃〉1.5 ┃〉1.5 ┃〉1.5┃〉1.5  
━━╋━━━━╋━━━╋━━━╋━━━╋━━━╋━━━╋━━━╋━━━╋━━━╋━━━  
维生┃红果类型┃〉50 ┃〉40  ┃〉40 ┃〉 50 ┃〉40 ┃〉40  ┃〉50 ┃〉40 ┃〉40  
素C ┃   ┃   ┃    ┃   ┃   ┃   ┃   ┃   ┃   ┃  
(mg/┣━━━━╋━━━╋━━━╋━━━╋━━━╋━━━╋━━━╋━━━╋━━━╋━━━  
100┃    ┃   ┃   ┃   ┃   ┃  ┃   ┃   ┃   ┃  
g) ┃黄果类型┃〉25 ┃〉20 ┃〉20 ┃〉25 ┃ 〉20 ┃〉20 ┃〉25 ┃〉20 ┃〉20  
━━┻━━━━┻━━━┻━━━┻━━━┻━━━┻━━━┻━━━┻━━━┻━━━┻━━━  
B2 果实主要理化指标的测定  
B2.1 总糖含量的测定  
B2.1.1 仪器  
B2.1.1.1 高速捣碎机或研钵;   
B2.1.1.2 电炉;  
B2.1.1.3 石棉铁丝网;  
B2.1.1.4 电热恒温水浴锅;  
B2.1.1.5 锥形瓶、容量瓶、滴定管、移液管、量筒、漏斗等。  
B2.1.2 试剂;  
B2.1.2.1 0.1%标准葡萄糖液:精确称取分析纯葡萄糖1g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吸取1%标准葡萄糖溶液25ml于2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待用(此溶液1ml相当葡萄糖1mg)。   
B2.1.2.2 斐林试剂A: 称取化学纯硫酸铜15g,次甲基兰0.05g 溶于少量蒸馏水中,再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后备用。  
B2.1.2.3 斐林试剂B: 称取化学纯酒石酸钾钠50g,氢氧化钠54g,亚铁氯化钾4g,分别溶于少量蒸馏水中,待充分溶解后,再将三种溶液混合移入1000ml溶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后备用。   
B2.1.2.4 10%醋酸铅溶液: 称取醋酸铅20g,加水至200ml,待溶液澄清,过滤后,保存于密封试剂瓶中。   
B2.1.2.5 饱和硫酸钠溶液: 称取硫酸钠16.5g,溶解于100ml蒸馏水中。   
B2.1.2.6 0.1酚酞指示剂: 称取酚酞50mg,先溶于30ml 95%的乙醇中,然后加水至50ml。  
B2.1.2.7 6mol/L氢氧化钠溶液: 称取氢氧化钠48g,加水 至200ml。   
B2.1.2.8 6mol/L盐酸溶液:量取浓盐酸(比重1.19)99ml,加水至200ml。  
B2.1.3 测定方法:  
B2.1.3.1 样品的制备,取扦取的果实样品1kg,将果实洗净,选取中等大小具有代表性果实50个,除去果梗,用不锈钢水果剜刀去萼洼处不可食部分,将果实横切一刀,挤除种子,将可食部分用不锈钢水果刀切成小块或片 ,以对角线取样法取100g,加蒸馏水100ml,置于高速组织捣碎机中捣成匀浆,或用研钵迅速研磨成1:1匀浆,装入洁净瓶内备用。  
B2.1.3.2 样品提取液的配制: 精确称取试样浆状物50g(相当于试样25g),通过漏斗移入2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冲洗烧杯、漏斗,一起并入容量瓶中,待瓶内物体积约150ml左右,用6mol/L氢氧化钠中和有机酸,每加1~2滴摇匀溶液,直至将瓶中溶液调至中性为止,将容量瓶置于80±2℃水浴中,使瓶内外液面高度相同,每隔5分钟摇动一次,加热半小时,取下冷却至室温,然后用点滴管加入10%醋酸铅溶液沉淀蛋白质和色素,边加边摇,至溶液清亮,停止加入,静至3~5分钟,再加饱和硫酸钠溶液沉淀过量的铅离子,至不出现白色沉淀为止,加水至刻度,摇匀后过滤至锥形瓶中备用。  
B2.1.3.3 非还原糖的转化: 吸取上述提取液50ml于100ml容量瓶中,加 6mol/L盐酸5ml摇匀,将瓶置于80℃水溶中加热10分钟,取出容量瓶迅速冷却至室温,加入0.1%酚酞指示剂2滴,以6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加水至刻度,摇匀待用。  
B2.1.3.4 斐林试剂滴定度(T)的校正,分二次滴定。  
 预备滴定: 吸取斐林试剂A、B各5ml、100ml锥形瓶中,在电炉石棉网上加热至沸,开始滴定时以每秒4滴速度,将0.1x标准糖液滴入斐林试液中,滴定时应使斐林试剂保持  
沸腾,直至瓶内溶液由紫红色变为白色或淡黄色为止。记录消耗糖液的毫升数。  
 正式滴定:吸取斐林试剂A、B各5ml于100ml锥形瓶中,用滴定管先放入较预备滴定消耗量少1ml的0.1%标准糖液,置电炉上加热沸腾1分钟,待瓶内溶液由兰色变紫红色,  
然后趁沸腾继续滴入标准溶液,直至恰现白色或淡黄色为止,记录消耗糖液毫升数。  
两次滴定所消耗标准糖液的差数应在1ml以下。  
 公式: T=a×b  
 T━━斐林试剂滴定度(g);  
 a━━滴定斐林试剂所消耗的标准糖液数(ml);  
 b━━1ml标准糖液中含有葡萄糖的量(g)。  
B2.1.3.5 总糖的测定:用制备的试样溶液,注入滴定管,吸取斐林试液A、B各5ml于100ml锥形瓶中,按上述斐林试液滴定度校正的同样方法进行滴定,至瓶中溶液恰现淡黄色为止,记录所消耗试样溶液的毫升数。  
 计算公式:   
      T×250×100  
 总糖量%=━━━━━━  
       W×V×50   
 试中: T━━斐林试剂的滴定度(g);  
   W━━试样重量(g);  
   V━━滴定所消耗试样溶液毫升数(ml)。  
B2.2 总酸含量的测定  
B2.2.1 仪器:  
B2.2.1.1 天平,感量0.1mg;  
B2.2.1.2 电烘箱;  
B2.2.1.3 滴定管(刻度0.05ml或半微量滴定管);  
B2.2.1.4 容量瓶(250ml、1000ml);  
B2.2.1.5 锥形瓶(250ml);  
B2.2.1.6 移液管(50ml);  
B2.2.1.7 漏斗;  
B2.2.2 试剂:  
B2.2.2.1 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溶解化学纯氢氧化钠4克于1000ml 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摇匀,按下法标定规定浓度。将分析纯邻苯二钾酸氢钾放入120℃烘箱中烘约1小时至恒重,冷却25分钟,称取0.3~0.4g(精确至0.0001g,准确记录用量),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100ml蒸馏水溶解后,摇匀,加酚酞指示剂3滴,用以上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微红色。  
 计算公式:   
    W  
 M=━━━━━━━  
    V× 0.2042   
 式中 : M━━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W━━邻苯二钾酸氢钾的质量(g);  
    V━━滴定时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0.2042━━与1ml 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相当的邻苯二钾酸氢钾的质量(g)。  
B2.2.2.2 酚酞指示剂: 称取酚酞1g,用乙醇溶解后加水定容至100ml。   
B2.2.3 测定方法:  
 样品的制备同总糖含量的测定。   
 称取试剂液20g(相当于实际样品10g),于小烧杯中,用无CO2 水 100ml 洗入250ml容量瓶中,置80℃水浴中加热提取30分钟,并摇动数次使其溶解。取出,冷却。用无CO2水定容至刻度,摇匀,用脱脂棉过滤,吸取滤液10~ 50ml( 如果滤液中有颜色可加100ml蒸馏水稀释),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1%酚酞指示剂3~5滴,用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至微红色,30秒钟不退为终点。  
 计算公式:   
      V×M×K  
 总酸量% = ━━━━ ×100  
       W  
 式中: V━━滴定时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M━━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K━━换算为适当酸的系数(以柠檬酸计,K=0.064);  
    W━━滴定所取滤液含样品重,g。  
    平行试验结果,容许差为0.05%,取其平均值。  
B2.3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采用2,6-二氯靛酚滴定法(测定还原型维生素C),或2,4- 二碳基苯肼比色法测定。从略。  
  ━━━━━━━━━━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辽宁省农科院园艺所等六单位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曹震、张育明、丰宝田、冯力、侯凤云、于耀。  
━━━━━━━━━━━━━━━━━━━━━━━━━━━━━━━━━━━━━━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1992-12-30批准 1993-06-01 实施  

                                    
                  
              
            
            
              
            
            
              源自: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安评论坛

手机版|Archiver|安全评价

GMT+8, 2025-5-16 20:09 , Processed in 0.035405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