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安评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8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海洋石油安全生产规定

[复制链接]

1157

主题

97

好友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贡献
0 个
金币
21558 个
在线时间
2103 小时
帖子
1728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5-27 08:22: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p class="MsoNormal" align="center"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LINE-HEIGHT: 12.75pt; TEXT-ALIGN: center;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b><span style="FONT-SIZE: 12pt; COLOR: #151515; 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海洋石油安全生产规定</span></b><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pt; COLOR: #151515; 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p></p></span></p><p class="MsoNormal" align="lef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LINE-HEIGHT: 12.75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pt; COLOR: #151515; 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br/><br/></span><span style="FONT-SIZE: 9pt; COLOR: #151515; 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span lang="EN-US"><br/><br/></span>第<span lang="EN-US">4</span>号<span lang="EN-US"> <br/></span> <span lang="EN-US"> <br/></span>  《海洋石油安全生产规定》已经<chsdate wst="on" isrocdate="False" islunardate="False" day="6" year="2006"><span lang="EN-US">2006</span>年<span lang="EN-US">1</span>月<span lang="EN-US">6</span>日</chsdate>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chsdate wst="on" isrocdate="False" islunardate="False" day="1" year="2006"><span lang="EN-US">2006</span>年<span lang="EN-US">5</span>月<span lang="EN-US">1</span>日</chsdate>起施行,原石油工业部<span lang="EN-US">1986</span>年颁布的《海洋石油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同时废止。<span lang="EN-US"><br/><br/><br/></span>局长 李毅中<span lang="EN-US"> <br/><br/></span>二<span lang="EN-US">○○</span>六年二月七日<span lang="EN-US"><br/><br/><br/></span>海洋石油安全生产规定<span lang="EN-US"><br/><br/><br/><br/><br/></span>  第一章 总则<span lang="EN-US"> <br/><br/></span>  第一条 为了加强海洋石油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和减少海洋石油生产安全事故和职业危害,保障从业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span lang="EN-US"><br/><br/></span>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的海洋石油开采活动的安全生产,适用本规定。<span lang="EN-US"> <br/><br/></span>  第三条 海洋石油作业者和承包者是海洋石油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span lang="EN-US"> <br/><br/></span>  本规定所称作业者是指负责实施海洋石油开采活动的企业,或者按照石油合同的约定负责实施海洋石油开采活动的实体。<span lang="EN-US"> <br/><br/></span>  本规定所称承包者是指向作业者提供服务的企业或者实体。<span lang="EN-US"> <br/><br/></span>  第四条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安全监管总局)对海洋石油安全生产实施综合监督管理。<span lang="EN-US"> <br/><br/></span>  安全监管总局设立海洋石油作业安全办公室(以下简称海油安办)作为实施海洋石油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的执行机构。海油安办根据需要设立分部,各分部依照有关规定实施具体的安全监督管理。<span lang="EN-US"> <br/><br/></span>  第二章 安全生产保障<span lang="EN-US"> <br/><br/></span>第五条 作业者和承包者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具备安全生产条件。<span lang="EN-US"> <br/><br/></span>  第六条 作业者应当加强对承包者的安全监督和管理,并在承包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span lang="EN-US"> <br/><br/></span>  第七条 作业者和承包者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span lang="EN-US"> <br/><br/></span>  作业者和从事物探、钻井、测井、录井、试油、井下作业等活动的承包者及海洋石油生产设施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应当按照安全监管总局的规定,经过安全资格培训,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经考核合格取得证书后方可任职。<span lang="EN-US"> <br/><br/></span>  第八条 作业者和承包者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span lang="EN-US"> <br/><br/></span>  第九条 出海作业人员应当接受海洋石油作业安全救生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出海作业。<span lang="EN-US"> <br/><br/></span>  临时出海人员应接受必要的安全教育。<span lang="EN-US"> <br/><br/></span>  第十条 特种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安全监管总局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span lang="EN-US"> <br/><br/></span>  第十一条 海洋石油建设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或者总体开发方案编制阶段应当进行安全预评价。安全预评价报告经评审后报海油安办备案。<span lang="EN-US"> <br/><br/></span>  在设计阶段,海洋石油生产设施的重要设计文件及安全专篇,应当经海洋石油生产设施发证检验机构(以下简称发证检验机构)审查同意。发证检验机构应当在审查同意的设计文件、图纸上加盖印章。<span lang="EN-US"> <br/><br/></span>  第十二条 海洋石油生产设施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或者能力的专业单位施工,施工单位应当按照审查同意的设计方案或者图纸施工。<span lang="EN-US"> <br/><br/></span>  第十三条 海洋石油生产设施试生产前,应当经发证检验机构检验合格,取得最终检验证书或者临时检验证书,并制订试生产的安全措施,于试生产前<span lang="EN-US">45</span>日报海油安办有关分部备案。<span lang="EN-US"> <br/><br/></span>  海油安办有关分部应对海洋石油生产设施的状况及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span lang="EN-US"> <br/><br/></span>  第十四条 海洋石油生产设施试生产正常后,应当向海油安办申请安全竣工验收。<span lang="EN-US"> <br/><br/></span>  经验收合格并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后,方可正式投入生产使用。<span lang="EN-US"> <br/><br/></span>  第十五条 作业者和承包者应当向作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现场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和职业危害因素,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应急措施。<span lang="EN-US"> <br/><br/></span>  第十六条 作业者和承包者应当为作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作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span lang="EN-US"> <br/><br/></span>  第十七条 作业者和承包者应当制定海洋石油作业设施、生产设施及其专业设备的安全检查、维护保养制度,建立安全检查、维护保养档案,并指定专人负责。<span lang="EN-US"> <br/><br/></span>  第十八条 作业者和承包者应当加强防火防爆管理,按照有关规定划分和标明安全区与危险区;在危险区作业时,应当对作业程序和安全措施进行审查。<span lang="EN-US"> <br/><br/></span>  第十九条 作业者和承包者应当加强对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等危险物品的管理,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装卸、运输、储存、使用和处置。<span lang="EN-US"> <br/><br/></span>  第二十条 海洋石油的专业设备应当由专业设备检验机构检验合格,方可投入使用。专业设备检验机构对检验结果负责。<span lang="EN-US"> <br/><br/></span>  第二十一条 海洋石油作业设施首次投入使用前或者变更作业区块前,应当制订作业计划和安全措施。<span lang="EN-US"> <br/><br/></span>  作业计划和安全措施应当在开始作业前<span lang="EN-US">15</span>日报海油安办有关分部备案。<span lang="EN-US"> <br/><br/></span>  外国海洋石油作业设施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前按照上述要求执行。<span lang="EN-US"> <br/><br/></span>  第二十二条 作业者和承包者应当建立守护船值班制度,在海洋石油生产设施和移动式钻井船(平台)周围应备有守护船值班。无人值守的生产设施和陆岸结构物除外。<span lang="EN-US"> <br/><br/></span>  第二十三条 作业者或者承包者在编制钻井、采油和井下作业等作业计划时,应当根据地质条件与海域环境确定安全可靠的井控程序和防硫化氢措施。<span lang="EN-US"> <br/><br/></span>  打开油(气)层前,作业者或者承包者应当确认井控和防硫化氢措施的落实情况。<span lang="EN-US"> <br/><br/></span>  第二十四条 作业者和承包者应当保存安全生产的相关资料,主要包括作业人员名册、工作日志、培训记录、事故和险情记录、安全设备维修记录、海况和气象情况等。<span lang="EN-US"> <br/><br/></span>  第二十五条 在海洋石油生产设施的设计、建造、安装以及生产的全过程中,实施发证检验制度。<span lang="EN-US"> <br/><br/></span>  海洋石油生产设施的发证检验包括建造检验、生产过程中的定期检验和临时检验。<span lang="EN-US"> <br/><br/></span>  第二十六条 发证检验工作由作业者委托具有资质的发证检验机构进行。<span lang="EN-US"> <br/><br/></span>  第二十七条 发证检验机构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作业者选定的技术标准实施审查、检验,并对审查、检验结果负责<span lang="EN-US"><br/></span>  海油安办对发证检验机构实施的设计审查程序、检验程序进行监督。<span lang="EN-US"> <br/><br/></span>第三章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span lang="EN-US"> <br/><br/></span>第二十八条 海油安办及其各分部对海洋石油安全生产履行以下监督管理职责:<span lang="EN-US"> <br/><br/></span>  (一) 组织起草海洋石油安全生产法规、规章、标准;<span lang="EN-US"> <br/><br/></span>  (二) 监督检查作业者和承包者安全生产条件、设备设施安全和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情况;<span lang="EN-US"> <br/><br/></span>  (三) 监督检查作业者和承包者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情况;负责作业者,从事物探、钻井、测井、录井、试油、井下作业等的承包者和海洋石油生产设施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考核工作;<span lang="EN-US"> <br/><br/></span>  (四) 监督检查海洋石油建设项目生产设施<span lang="EN-US">“</span>三同时<span lang="EN-US">”</span>情况,负责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的备案管理,组织建设项目生产设施安全竣工验收工作,负责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发放工作;<span lang="EN-US"> <br/><br/></span>  (五) 负责海洋石油生产设施发证检验、专业设备检测检验、安全评价、安全培训和安全咨询等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的资质审查;<span lang="EN-US"> <br/><br/></span>  (六) 组织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协调事故和险情的应急救援工作。<span lang="EN-US"> <br/><br/></span>  第二十九条 监督检查人员必须熟悉海洋石油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知识,能胜任海洋石油安全检查工作,经考核合格,取得相应的执法资格。<span lang="EN-US"> <br/><br/></span>  第三十条 海油安办及其各分部依法对作业者和承包者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行使以下职权:<span lang="EN-US"> <br/><br/></span>  (一) 对作业者和承包者进行安全检查,调阅有关资料,向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情况;<span lang="EN-US"> <br/><br/></span>  (二) 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当场予以纠正或者要求限期改正;<span lang="EN-US"> <br/><br/></span>  (三) 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当责令立即排除;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责令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责令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后,经审查同意,方可恢复生产和使用;<span lang="EN-US"> <br/><br/></span>  (四) 对有根据认为不符合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设施、设备、器材予以查封或者扣押,并应当在<span lang="EN-US">15</span>日内依法作出处理决定。<span lang="EN-US"> <br/><br/></span>  第三十一条 监督检查人员进行监督检查时,应履行以下义务:<span lang="EN-US"> <br/><br/></span>  (一) 忠于职守,坚持原则,秉公执法;<span lang="EN-US"> <br/><br/></span>  (二) 执行监督检查任务时,必须出示有效的监督执法证件,使用统一的行政执法文书;<span lang="EN-US"> <br/><br/></span>  (三) 遵守作业者和承包者的有关现场管理规定,不得影响正常生产活动;<span lang="EN-US"> <br/><br/></span>  (四)保守作业者和承包者的有关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span lang="EN-US"> <br/><br/></span>  第三十二条 监督检查人员在进行安全监督检查期间,作业者或者承包者应当免费提供必要的交通工具、防护用品等工作条件。<span lang="EN-US"> <br/><br/></span>  第三十三条 承担海洋石油生产设施发证检验、专业设备检测检验、安全评价、安全培训和安全咨询的中介机构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span lang="EN-US"> <br/><br/></span>第四章 应急预案与事故处理<span lang="EN-US"> <br/><br/></span>第三十四条 作业者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救援人员,或者与专业救援组织签订救援协议,并在实施作业前编制应急预案。<span lang="EN-US"> <br/><br/></span>  承包者在实施作业前应编制应急预案。<span lang="EN-US"> <br/><br/></span>  应急预案应当报海油安办有关分部和其他有关政府部门备案。<span lang="EN-US"> <br/><br/></span>  第三十五条 应急预案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作业者和承包者的基本情况、危险特性、可利用的应急救援设备;应急组织机构、职责划分、通讯联络;应急预案启动、应急响应、信息处理、应急状态中止、后续恢复等处置程序;应急演习与训练。<span lang="EN-US"> <br/><br/></span>  第三十六条 应急预案应充分考虑作业内容、作业海区的环境条件、作业设施的类型、自救能力和可以获得的外部支援等因素,应能够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性事故和可能引发事故的险情,并随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修改或者补充。<span lang="EN-US"> <br/><br/></span>  事故和险情包括以下情况:井喷失控、火灾与爆炸、平台遇险、飞机或者直升机失事、船舶海损、油<span lang="EN-US">(</span>气<span lang="EN-US">)</span>生产设施与管线破损<span lang="EN-US">/</span>泄漏、有毒有害物质泄漏、放射性物质遗散、潜水作业事故;人员重伤、死亡、失踪及暴发性传染病、中毒;溢油事故、自然灾害以及其他紧急情况等。<span lang="EN-US"> <br/><br/></span>  第三十七条 当发生事故或者出现可能引发事故的险情时,作业者和承包者应当按应急预案的规定实施应急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span lang="EN-US"> <br/><br/></span>  当发生应急预案中未规定的事件时,现场工作人员应当及时向主要负责人报告。主要负责人应当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span lang="EN-US"> <br/><br/></span>  第三十八条 事故和险情发生后,当事人、现场人员、作业者和承包者负责人、各分部和海油安办根据有关规定逐级上报。<span lang="EN-US"> <br/><br/></span>  第三十九条 海油安办及其有关分部、有关部门接到重大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赶到事故现场,组织事故抢救、事故调查。<span lang="EN-US"> <br/><br/></span>  第四十条 无人员伤亡事故、轻伤、重伤事故由作业者和承包者负责人或其指定的人员组织生产、技术、安全等有关人员及工会代表参加的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span lang="EN-US"> <br/><br/></span>  其他事故的调查处理,按有关规定执行。<span lang="EN-US"> <br/><br/></span>  第四十一条 作业者应当建立事故统计和分析制度,定期对事故进行统计和分析。事故统计年报应当报海油安办有关分部、政府有关部门。<span lang="EN-US"> <br/><br/></span>  承包者在提供服务期间发生的事故由作业者负责统计。<span lang="EN-US"> <br/><br/></span>第五章 罚则<span lang="EN-US"> <br/><br/></span>第四十二条 监督检查人员在海洋石油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span lang="EN-US"> <br/><br/></span>  第四十三条 作业者和承包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并处<span lang="EN-US">3</span>万元以下的罚款:<span lang="EN-US"> <br/><br/></span>  (一) 未按规定执行发证检验或者用非法手段获取检验证书的;<span lang="EN-US"> <br/><br/></span>  (二) 未按规定配备守护船,或者使用不满足有关规定要求的船舶做守护船,或者守护船未按规定履行登记手续的;<span lang="EN-US"> <br/><br/></span>  (三) 未按照本规定第十一条、第十三条、第二十一条和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履行备案手续的;<span lang="EN-US"> <br/><br/></span>  (四) 未按有关规定制订井控措施和防硫化氢措施,或者井控措施和防硫化氢措施不落实的;<span lang="EN-US"> <br/><br/></span>  (五) 出海作业人员未按照规定经过海洋石油作业安全救生培训并考核合格上岗作业的。<span lang="EN-US"> <br/><br/></span>  第四十四条 本规定所列行政处罚,由海油安办及其各分部实施。<span lang="EN-US"> <br/><br/></span>  《安全生产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span lang="EN-US"> <br/><br/></span>第六章 附则<span lang="EN-US"> <br/><br/></span>第四十五条 本规定下列用语的定义:<span lang="EN-US"> <br/><br/></span>  (一) 石油,是指蕴藏在地下的、正在采出的和已经采出的原油和天然气。。 <span lang="EN-US"><p></p></span></span></p><p class="MsoNormal" align="lef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LINE-HEIGHT: 12.75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span style="FONT-SIZE: 9pt; COLOR: #151515; 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二) 石油合同,是指中国石油企业与外国企业为合作开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资源,依法订立的石油勘探、开发和生产的合同。<span lang="EN-US"> <br/><br/></span>  (三)海洋石油开采活动,是指在本规定第二条所述海域内从事的石油勘探、开发、生产、储运、油田废弃及其有关的活动。<span lang="EN-US"> <br/><br/></span>  (四)海洋石油作业设施,是指用于海洋石油作业的海上移动式钻井船(平台)、物探船、铺管船、起重船、固井船、酸化压裂船等设施。<span lang="EN-US"> <br/><br/></span>  (五)海洋石油生产设施,是指以开采海洋石油为目的的海上固定平台、单点系泊、浮式生产储油装置、海底管线、海上输油码头、滩海陆岸、人工岛和陆岸终端等海上和陆岸结构物。<span lang="EN-US"> <br/><br/></span>  (六)专业设备,是指海洋石油开采过程中使用的危险性较大或者对安全生产有较大影响的设备,包括海上结构、采油设备、海上锅炉和压力容器、钻井和修井设备、起重和升降设备、火灾和可燃气体探测、报警及控制系统、安全阀、救生设备、消防器材、钢丝绳等系物及被系物、电气仪表等。<span lang="EN-US"> <br/><br/></span>  第四十六条 内陆湖泊的石油开采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参照本规定相应条款执行。<span lang="EN-US"> <br/><br/></span>  第四十七条 本规定自<chsdate wst="on" isrocdate="False" islunardate="False" day="1" year="2006"><span lang="EN-US">2006</span>年<span lang="EN-US">5</span>月<span lang="EN-US">1</span>日起</chsdate>施行,原石油工业部<span lang="EN-US">1986</span>年颁布的《海洋石油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同时废止。<span lang="EN-US"><p></p></span></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lang="EN-US"><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span></p>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1157

主题

97

好友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贡献
0 个
金币
21558 个
在线时间
2103 小时
帖子
1728
2#
发表于 2006-5-27 08:23:00 |只看该作者
2006年5月1日起实施的《海洋石油安全生产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是在原石油工业部颁布的《海洋石油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的基础上,经有关专家的多次修改,并征求了有关部门和机构的意见后,经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政策法规司审定形成的。2006年1月6日经国家安监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于2006年2月7日以总局4号局长令颁布。《海洋石油安全生产规定》是海洋石油安全生产的基础性规章,对涉及海洋石油安全生产的各个方面,如企业的安全管理、政府的监管、中介机构的管理以及相关制度等,都作出了原则规定,形成了海洋石油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体系。现将修改情况说明如下。<br/> 1.修订的必要性<br/> 《海洋石油作业安全管理规定》是原石油工业部在1986年制定的。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和改革的深化,海洋石油快速发展,海洋石油的油气产量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几万吨,到2005年超过3 000多万吨,海洋石油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都发生了重大变化。<br/> 第一,制订原规定时,从事海洋石油开采的主要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及其外国合作方。现在,已扩大至中石油和中石化及其外国合作方, 原规定确定的适用主体已经发生变化。<br/> 第二,中国海洋石油作业安全办公室(以下简称原中海油安办)自1985年成立以来,作为海洋石油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管执法主体,长期设在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其职能基本保持稳定。2003年由中编办将原中海油安办改设在原国家安监局,并相应设立海油安办各分部,承担有关安全生产监管职能,监管体制和执法主体发生了重大变化。<br/> 第三,原规定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的规定。近年来,《安全生产法》《行政许可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法律法规相继颁布实施,一些新的内容需要补充、完善,如安全评价、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三同时”制度等,而一些原有内容需要修改,如作业许可和作业认可等。为适应新情况和新形势,促进海洋石油安全生产工作,有必要对原规定进行修订。<br/> 2.适用范围<br/> 多年来,无论是浅海水域还是深海水域,虽然开采的技术、工艺存在差异,但安全管理模式基本相同。参照其他有关海洋的法规,对原规定的地域范围未作大的调整,仅在表述方法上参照《海洋环境保护法》作了文字修改。参照《安全生产法》的表述,将原规定使用的“作业”“设施”和“单位”的表述,统一改为“海洋石油开采活动的安全生产”(第二条)。<br/> 内陆湖泊的石油天然气开采有其自身特点,安全管理融合了陆上和海上石油开采的安全管理方法,因此,可参照规定的相应条款执行(第四十六条)。<br/> 3.执法主体<br/> 鉴于海洋石油开发所使用的海域均由国家海洋局直接监督管理或者授权监督管理,不属于某个省份的行政区划,而且考虑到海洋石油的诸多特殊性,海洋石油的安全监督管理一直实行垂直管理,具体由原中海油安办负责。<br/> 2003年,根据中编办〔2003〕15号文件,原国家安监局成立海油安办,对海洋石油安全生产实行综合监督管理。经过协调,2004年底,原国家安监局办公室发文,进一步明确了海油安办的职能,保持了其职能的稳定。据此,《规定》明确国家安监总局对海洋石油安全生产实施综合监督管理,海油安办作为实施《规定》的执行机构(第四条)。<br/> 海油安办是国家安监总局的内设机构,不能像原中海油安办一样,以自己的名义对外行使行政处罚的权力。考虑到海洋石油安全监管体制的特殊情况,借鉴海洋石油安全生产许可证发放由海油安办负责的做法,《规定》确定由海油安办及各分部实施行政处罚(第四十四条)。<br/> 4.安全教育培训<br/> 海洋石油作业除国家规定的安全培训外,还包括海洋石油作业特有的安全救生“五小证”(海上求生、海上平台消防、救生艇筏操纵、海上急救、直升机遇险水下逃生)培训。实践证明,这些培训是非常必要和行之有效的,予以保留(第七、八、九、十条)。<br/> 5.发证检验<br/> 发证检验制度是借鉴国际通行做法,是海洋石油的一项基本制度,也是一项特有的制度。发证检验的对象不仅限于安全设施和设计阶段,而且包括了整个生产设施的设计方案和图纸审查、材料测试与分析、建造安装过程监理、竣工检验等内容。目前,实施发证检验的机构有国内外知名的5家船级社(英国劳氏船级社、挪威船级社、法国船舶检验局、美国船级社、中国船级社)。经过10多年的实践,发证检验制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保证了海洋石油的安全、快速发展,予以保留(第二十五条)。<br/> 6.建设项目“三同时”<br/> 发证检验制度已涵盖一般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的内容,但考虑到海洋石油生产设施涉及海洋工程、水下结构、平台消防、钻采工艺等方面,资金和技术高度密集,初步设计审查的技术含量高,工作量大,《规定》提出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的具体工作由发证检验机构负责,海油安办只对审查程序进行监督(第十一、二十七条),这样便于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明确责、权、利。<br/> 鉴于发证检验机构的检验证书已经包括检测检验结果和验收评价的内容,所以,对于海洋石油的建设项目,只要取得检验证书,不再进行安全验收评价(第十三条)。<br/> 7.作业许可和作业认可<br/> 原规定设立的作业许可和作业认可制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国内外石油公司的认同。但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该制度缺乏上位法的支持,无法在《规定》中保留。为解决这个问题,《规定》明确将海洋石油生产设施的作业许可纳入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管理(第十四条)。对移动式钻井船、物探船等作业设施的作业计划和安全措施实施备案制度,以此弥补取消作业许可和作业认可制度后留下的监管“空白”(第二十一条)。海油安办相关分部接到备案文件后,将组织现场安全检查,根据检查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责令停止作业。<br/> 8.安全监督管理<br/> 为了保持海油安办职能的稳定和连续性,根据中编办〔2003〕15号文件、安监管司办函字〔2004〕212号文件,《规定》对海油安办及各分部的职能加以明确(第二十八条)。同时,根据《安全生产法》,明确了监督检查的职权(第三十条),并根据实际需要,参照英国等国外的做法,保留了有关企业为安全检查提供必要条件的规定(第三十二条)。<br/> 9.事故应急救援<br/> 由于海上石油作业风险较陆上石油作业风险更大,发生事故后施救困难,所以,海洋石油作业对应急救援方面的要求历来很严格。《规定》对原来的要求进行了完善,对应急救援组织、人员配备、应急预案编写和管理作出了规定(第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条)。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将应急预案的审查制度改为备案制度。<br/> 10.事故调查处理<br/> 鉴于国务院34号令和75号令仍在修改中,而且海洋石油的死亡事故很少,《规定》对事故处理方面只作了原则规定(第四十条)。<br/> 为了及时掌握信息,对于不是由安全监管部门负责调查的事故和险情,如船舶海损、飞机失事等,要求作业者和承包者按照《规定》报告(第三十八条)。<br/> 11.罚则<br/> 罚则主要是针对《规定》中有关海洋石油特有的违法行为设定的,如发证检验、守护船、作业船备案、出海作业人员培训等方面的行政处罚;对一般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安全生产法》及其相关配套规章已经作出了处罚规定,因此,《规定》不再重复作出规定(第四十三条)。<br/> 12.其他说明<br/> 1)行政处罚应以国家安监总局名义作出。按有关法律规定,海油办及其分部不能以自己的名义对外做出行政处罚,但鉴于海洋石油的特殊情况,有关海洋石油安全监督管理的行政行为都以国家安监总局名义作出,实际操作不可行。因此,《规定》提出行政处罚由海油安办及其分部实施(第四十四条)。<br/> 2)重伤事故不宜由作业者和承包者进行调查。重伤事故由企业组织事故调查符合国务院75号令的规定。<br/> 3)对于移动式平台的管理,本《规定》没有涉及,按有关海上交通的法规执行。<br/> 对于包括浮式生产储油装置(FPSO)在内的海洋石油生产设施,是不移动的且没有航行动力,主要的危险来自于石油作业,而不是航行。此次《规定》明确了浮式生产储油装置是生产设施的组成部分,含在生产设施安全生产许可证之中。海洋石油生产设施的安全管理及检验一直按能源部的4号令执行。<br/> 4)大型设施和移动式平台的海上拖带。有关设施的航行和拖带,属于海上交通安全,《规定》未做要求。<br/> 5)增加对评价和培训机构违法行为的处罚。其他部门规章对此类违法行为的处罚已有明确规定,《规定》不再重复规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安评论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新会员报到

贡献
0 个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0 小时
帖子
9
3#
发表于 2006-5-27 14:55:00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新会员报到

贡献
0 个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0 小时
帖子
9
4#
发表于 2006-5-27 14:55:00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安评论坛

手机版|Archiver|安全评价

GMT+8, 2025-5-9 18:40 , Processed in 0.035434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回顶部